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我国采取的与环境保护有关的税费政策
实行排污收费制度 排污收费制度是一项重要的环境管理制度.在我国经历了试行、实施和不断完善与发展的过程。按照“污染者付费”原则.我国从1982年开始实行排污收费制度,2003年又进行了重大改革,颁布了《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规定向大气、海洋、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应按照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缴纳排污费.其中向水体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的.要加倍缴纳排污费,对固体废弃物以及超标排放的噪声也要缴纳排污费。 相似文献
3.
4.
本文从目前我国水污染现状、污水超标收费现状以及现行收费标准的缺陷出发,论述了调整污水超标排污费标准的必要性以及调整收费标准是以制定收费标准五项原则为依据,经过科学计算,多方案选优及优化分配各污染物征收负荷后提出了推荐收费标准,对推荐的收费标准作了经济分析;对推荐收费标准实施的意义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5.
根据我省环境形势,提出了我省科技工作目标和科技攻关重点领域,提出了加强环境科技队伍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加环境科技投入,推动环保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认真贯彻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不断加大农村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力度,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我们也必须要清醒地看到,全国农村生态环境形势总体上仍然比较严峻,农村生活污染、面源污染还相当严重,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生态功能退化等状况仍在发展,工业污染、城市污染不断向农村转移,城镇产生的大量垃圾运往农村进行填埋处理,农村成为城市的垃圾场,特别是有的城市郊区,被垃圾场所包围。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影响广大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同时制约着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也说明对农村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刻不容缓,并需要加大力度。 相似文献
7.
8.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保护事业不断得到加强,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法律体系初步建立。但是“世不患无法,而患无必行之法”。任何理想的环保法律,如不能付诸实施,终究是一纸空文。当前,我国环境执法存在着许多问题和障碍,尤其是基层环境执法难更是一个普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和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环境执法关系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的方方面面,是一项系统工程。加强基层环境执法保障体系建设是加大环境执法力度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10.
结合牡丹江市建设生态城市中出现的问题,论述了生态城市建设中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提出以人为本,实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对于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2015年1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将正式实施。这部法律凝聚了社会各界对环境保护工作的历史总结和对环境保护面临的新情况的深入思考,必将极大地推进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新发展。人们对这部法律中诸如按日计罚、将有关违法责任人处以拘留、对有关违法企业责令停产、关闭等强硬法律措施给以极大关注,称之为史上最严格的环保法。这部法律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宣传教育工作也 相似文献
12.
<正>提高排污收费征收标准,用经济杠杆撬动企业治污的主动性,有利于企业培育更强的环境理念。我国排污费征收标准偏低,这对我国的环保工作是非常不利的。环保部官员指出,由于我国排污收费比较低,一些企业往往宁愿缴纳排污费也不进行节能减排改造,这对我国污染减排以及环境改善是非常不利的。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当前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和经济发展相互制约,矛盾重重,而油气管道、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又易受客观条件限制而不可避免地穿越水源地,但由于现行法律规定模糊、配套细则缺失、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规范缺乏等原因,这类基础设施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争议很大,集中体现了水源地保护和发展地方经济基础建设的矛盾焦点。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正确地评价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问题。我国近年来,经济每年以8%~10%的速度增长,而能源消耗年增长为5%,环境恶化的趋势在减缓,保护环境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多年来,高消耗、低产出的状况仍是阻碍我国经济发展和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为了达到我国近期和远期的环境目标,必须转向以知识为资源基础来实现现代化,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行清洁生产,推行ISO14000标准。要充分利用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科技的、道德的手段,强化环境管理。从经济与环境双赢的观念出发.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解决好环境问题,环境与发展是可以同时兼得的。 相似文献
19.
20.
我国当下污染形势呈现结构型、压缩型和复合型特征,发展问题与环境问题交织在一起,传统发展范式难以有效应对。为有效控制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实现经济与环境同步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五大领域协同推进、系统方法解决交织问题的思路,要求从文明进步新高度和民族复兴大背景来认识、通过五位一体总布局来协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