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功 《环境》2003,(2):32-33
生殖是动物的一种本能活动,它的全过程包括交配、受精、妊娠、分娩和育儿。动物之所以生生不息,绵延至今,是和它们多种多样的生殖方式分不开的。动物在生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对环境的巧妙适应,千变万化,令人叹为观止! “速战速决”的交配方式不同种类的动物,交配时间的长短相差很大,长的可达12小时以上,短的只有几秒钟。例如,牛、羊、鹿等食草动物,交尾时间一般都很短,几乎是在乘跨瞬间就完成插入和射精过程。为什么这类动物的交尾时间如此短暂?这类动物都生活在草原上,由于草原景观开阔,地势平坦,缺少天然隐蔽条件,加之它们交尾时采取  相似文献   

2.
《环境》2015,(11)
<正>夏风徐来,入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繁星满天,似乎早已约定好,一大群在水中蛰伏的蜉蝣从水中羽化出来,开始一年一度的"婚飞"。蜉蝣的生命短暂,交配之后便死去。这成了蛙们难能可贵的盛筵,它们在溪水畔聚集,一场蛙的演唱会就此拉开,不同种类的雄蛙们发出不同的叫声,赢取"姑娘"们的欢心。  相似文献   

3.
杨斌  印旭蓓 《环境科技》2007,20(Z2):61-63
通过对南通市老城区护城河濠河十年监测结果的对比研究,分析濠河底质变化趋势,为改善濠河底质状况提供有用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描述了加拿大基拉尼公园里的酸损害湖中3种底栖无脊椎动物的再集群现象:它们是两种蜉蝣类动物(Stenonema femoratum,Stenacron interpunctatum)和一种端足类甲壳动物(Hyalella azteca).1995~1997年间对119个湖的端足类甲壳动物以及77个湖的蜉蝣类动物进行了概要调查,同时确定Stenonema femorafum和Hyalella azteca的pH临界值是5.6,而Stenacron interpunctatum的pH临界值是5.3.从1997~2002年,通过对2个酸损害湖和2个参考湖深入研究,在能够估计出出现时间的地方,种的pH阈值达到后不到4~8年,就可以重建Stenacron fnterpunctatum,Stenonema femoratum和Hyalella azteca.在最小的湖(11hm2)中监测到集群现象之后3年,该湖内Stenacron interpunctatum到所有栖息地的扩散完成.可以预测,Stenacron interpunctatum在最大的湖(189hm2)内的扩散需要更长的时间.从估算的pH值恢复到湖内蜉蝣类动物重建,再到其后扩散到所有适合栖息地的时间滞后为11~22年之久或更长.虽然在恢复湖中Stenacron interpunctatum的密度增加到高于参考湖的水平,但在6年期间的监测中尚未达到稳定的终点.  相似文献   

5.
香溪河大型底栖动物24 h漂流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漂流行为是大型底栖动物适应河流水文过程的重要生物行为,也是研究河流底栖动物时空分布过程的重要依据,研究底栖动物的漂流规律对了解河流生态系统纵向格局的形成过程和演变机制具有重要意义.2017年8月选择湖北省香溪河的2条支流(九冲河与高岚河)研究大型底栖动物的漂流种类、昼夜节律和功能摄食类群构成.结果表明:①九冲河与高岚河漂流底栖动物均以蜉蝣目(Ephemeroptera)占绝对优势,相对丰度分别为76.9%、96.1%.九冲河的漂流物种数(35种)远高于高岚河(14种).②优势物种分析表明,九冲河的优势物种为高翔蜉(Epeorus sp.)、弯握蜉(Drunella sp.)、四节蜉(Baetis sp.)、花翅蜉(Baetiella sp.)、扁蚴蜉(Ecdyonurus sp.)、沼石蛾(Limnophilidae sp.)、等翅石蛾(Philopotamidae sp.)和蚋(Simulium sp.),高岚河的优势物种为花翅蜉和高翔蜉.③2条河流大型底栖动物的漂流均为显著的夜漂流类型,且漂流高峰期均出现在06:00.九冲河的夜漂者以襀翅目(Plecoptera)为主,高岚河以蜉蝣目为主.不同物种漂流的昼夜节律不同,高翔蜉、弯握蜉、扁蚴蜉、沼石蛾、等翅石蛾和蚋的第1个漂流密度高峰期均出现在20:00-22:00;四节蜉的第1个漂流密度高峰期出现在04:00-06:00;而花翅蜉的第1个漂流密度高峰期在九冲河出现的时间为04:00-06:00,在高岚河为02:00-04:00.④昼夜间漂流底栖动物的功能摄食类群和生活类型群落组成也有一定差异,但总体来看,漂流者的功能摄食类群均以收集者为主,以游泳生活者占主要优势.研究显示,九冲河与高岚河底栖动物的漂流节律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其人为活动强度的差异是造成漂流规律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利用酵母菌处理高浓度味精废水的连续小试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利用批量实验对从高浓度味精废水中筛选出的一组酵母菌混合菌群进行了脱氢酶活性(DHA)测试.结果表明用该菌群对COD、硫酸根和氨氮均接近20000mg/L的味精离交尾液进行处理时,其DHA值在前36h高于对离交尾液稀释液的处理,说明高浓度氨氮和硫酸盐对酵母菌活性的影响不显著.利用接种了该酵母菌群的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对味精废水进行的连续小试处理结果表明,COD容积负荷2.0~14.3kg/(m3·d)时,COD去除率稳定在80%以上;适当地补充磷源有利于维持稳定的处理效果对出水pH值和C  相似文献   

7.
正漫步在位于云浮市新兴县的六祖故里旅游度假区的芦溪芳甸景区,绿树竹林相映,令人心旷神怡。河面波光粼粼,河底清澈透亮,河岸曲径通幽,透着一片生机活力。远处的国恩寺、报恩塔若隐若现,呈现出恬静的禅意之美。夜幕降临,流光溢彩、婉约优美的的集成河畔,更成为当地居民和外来游客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相似文献   

8.
大运河苏州段底泥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研究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的意义 含有重金属的工业废水、废渣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水体,部分难溶性重金属化合物很快沉降在排放口附近,部分溶性重金属化合物以离子态被水中悬浮物吸附随水迁移。在迁移搬运过程中,当其负荷超过水的搬运营力时,悬浮物逐渐向河底下沉,最后静止于河底形成底泥。随悬浮物颗粒的大小、水体流量  相似文献   

9.
该研究通过对三岔河两支流水样、底质进行采样分析,探讨了河流水质、底质中砷污染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两支流水质砷浓度远超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Ⅴ类,且花石头河远高于天生桥河,前者是后者的6倍,其差异性达到显著性水平。花石头河水质砷浓度是丰水期高于平水期;天生桥河砷浓度是丰水期低于平水期。两支流水质砷浓度丰水期波动大,平水期则趋于平稳。在丰水期的前期,两支流底质砷的浓度最高,然后逐渐降低,到丰水期的后期河流底质砷浓度接近于平水期底质砷的浓度。研究还表明,花石头河底质砷对水质中砷有显著性正相关关系;而天生桥河,底质砷浓度对水质砷浓度呈显著性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酵母菌对味精生产中离交尾液的处理初探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通过富集培养并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筛选到2种能适应味精生产过程中离交尾液(COD为40690mg/L,NH4+-N含量为16914mg/L)的酵母菌,经鉴定分属于嗜盐假丝酵母(Candida halophila)和粘红酵母(Rhodotorula glutinis).这二种菌混合培养时在pH4~9范围内其COD去除率均可达到80%以上;对于10倍、3倍、2倍稀释的离交尾液,48h之内,其COD去除率均可高达84.5%,日平均去除速度COD/SS均在1.0kg/(kg@d)以上,远高于对照的活性污泥法[对于10倍稀释液最高去除率为78.9%,去除速度为0.34kg/(kg·d)],同时也高于国内报道的其他酵母菌菌株.经处理后,还原糖可去除95.7%,而NH+4-N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1.
味精生产废水絮凝沉淀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聚合硫酸铁作为絮凝剂,羧甲基纤维素钠和壳聚糖作为助凝剂,进行了味精生产废水絮凝实验研究,确定了影响其工艺条件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采用聚合硫酸铁作为处理味精离交尾液的絮凝剂,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助凝剂,pH值的适应范围广(pH值5—10),在适宜的条件下,COD去除率达45.4%。采用聚合硫酸铁作为絮凝剂,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助凝剂去除味精离交尾液中的COD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最近日本环境厅发表用蜉蝣、河蟹等水生生物进行水质调查的结果,并有市民参加调查。1997年全国有3987个点、1998年有4459个点实施调查。1997年定为洁净的水的有2665个点,占总数的67%;稍有污染的水有134个点;处于中间的有279个点;不干净的水有533个点;非常不干净的水有195个点。非常不干净的水的一半左右在关东地区。1998年洁净的水有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北京地区几条主要河流蜉蝣稚虫的种类分布,探讨了其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水体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运用种类多样性指数和聚类分析方法对各水体质量状况进行分类评价,结果表明白河和拒马河质量为最好,其余依次为永定河、清水河上游、潮河和清水河。  相似文献   

14.
朱江 《环境科学学报》1994,14(3):308-315
报道了北京地区几条主要河流蜉蝣稚虫的种类分布,探讨了其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水体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运用种类多样性指数和聚类分析方法对各水体质量状况进行分类评价,结果表明白河和拒马河质量为最好,其余依次为永定河,清水河上游,潮河和清水河。  相似文献   

15.
采用以光曝氧化塔和射流生化塔为主,并辅以高效混凝剂的处理工艺处理谷氨酸厂产生离交尾液的实例。该工程具有投资少、流程短、占地省、处理效果显著的特点,具有一定的试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江津湖及使河底栖植动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种群结构、优势种、污染指示种、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及生产力等群落生态学指标的探讨,对两湖水质的污染程度及营养水平进行了生物学评价。  相似文献   

17.
利用底栖动物评价图们江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作者于1977年8月至1979年8月在图们江上中游的9个采样点上,主要使用人工基质采样器采集底栖无脊椎动物。结果证明图们江底栖动物比较丰富,出现的主要种类属于襀翅目、蜉蝣目的稚虫,毛翅目幼虫,摇蚊科幼虫和水栖寡毛类。其中崇善江段种类多,表现出明显的多样性。根据三年来所收集到的资料,计算了Trent生物指数,Chandler记分制以及Shannon多样性指数,并对图们江的污染状况作出生物学评价,上游地段属于清洁水到中污染;中游地段在污染源以下至图们站属于重污染;自河东站开始,水质又明显好转,属于轻污染。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农田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以太子河南、北支为例,应用无度量多维标定分析(NMS)和典范对应分析(CCA),探讨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对农田的响应.研究发现:太子河北支物种组成以摇蚊科为主,其次是毛翅目和蜉蝣目,而積翅目相对多度较少;在南支则以蜉蝣目、積翅目和毛翅目物种为主,摇蚊科相对多度有所下降;北支主要的功能摄食类群是直接收集者和过滤收集者,刮食者和捕食者较少,撕食者几乎没有,南支各类功能摄食类群均有出现,直接收集者和刮食者较多.太子河南、北支的水温、pH值、电导、悬浮物(SS)、总溶解性固体(TDS)和总氮(TN)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北支的水温、电导和TDS显著高于南支;两条支流的水体均为弱碱性水质,南支的pH平均值高于北支;北支的SS和TN略高于南支.利用CCA开展土地利用因素对水质影响分析的总体结果表明,在河段和河流廊道尺度,农田面积比对第一轴的贡献率最高,分别为-0.76和-0.79,且水质要素-土地利用相关性在河流廊道尺度上为0.84,而在河段尺度上为0.71.对土地利用类型和物种的CCA分析可以看出,农田、河滩、居民用地方向多为耐污和中度耐污类群,且沿农田方向物种分布较少.而与此相反的,和旱田轴相反的第四象限内多为四节蜉科(如B.bicaudatus)等敏感类群.  相似文献   

19.
<正>曹丕论曰:"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小学是学习写作的基础阶段,本文再谈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策略,若益于同仁教学分毫,则我至为欣悦。一、让读书与习作桴鼓相应在读书与习作结合方面我是这样做的:首先,学生每读过一小段时间的书以后,我会抽出一两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谈自己的读书感受,可长可短,然后说一下自己生活中经历的事,是否发生过与自己读过的书中的类似的事,又该怎样写,一般是先交流后写。这其实  相似文献   

20.
脱甲河农业流域土壤沉积物氮素时空分布与N2O释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脱甲河农业小流域氮素输出特性,运用流动注射仪法和顶空平衡-气相色谱法于2015年4月—2016年1月对流域内4级河段(S1、S2、S3和S4)稻田-岸坡-河底沉积物土壤铵态氮(NH_4~+-N)、硝态氮(NO_3~--N)及水体溶存氧化亚氮(N_2O)浓度进行了连续10个月的监测,并利用双层扩散模型法对水系N_2O排放通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脱甲河流域稻田-岸坡-河底沉积物NH_4~+-N含量逐渐升高,NO_3~--N含量逐渐降低,其中,岸坡及河底沉积物土壤中的氮主要以NH_4~+-N形式为主,均值分别为(7.38±0.62)mg·kg-1和(16.49±1.70)mg·kg~(-1);稻田土壤和脱甲河水体中的氮主要以NO_3~--N为主,均值分别为(7.40±0.81)mg·kg~(-1)和(1.55±0.03)mg·L~(-1).水体溶存N_2O浓度范围在0.005~7.37μmol·L~(-1)之间,均值为(0.54±0.05)μmol·L~(-1);扩散通量在-1.11~1811.29μg·m~(-2)·h~(-1)之间,均值为(130.10±12.04)μg·m~(-2)·h~(-1),每年向大气输出的N_2O量为11.40 kg·hm-2.其中,在早稻生长初期和早晚稻收割、栽种交替时段N_2O输出量达到高峰.空间上,N_2O扩散通量表现为S1S4S3S2,S1级河段显著低于其他3级河段(p0.01).相关分析表明,脱甲河表层水体N_2O扩散通量与NH_4~+-N(r=0.87,p0.01)、NO_3~--N(r=0.80,p0.01)和水温(r=0.57,p0.01)呈显著正相关,流域内稻田-岸坡-河底沉积物及水体NH_4~+-N和NO_3~--N浓度间相关性不显著.脱甲河农业小流域氮素流失主要包括稻田-岸坡-河底沉积物中铵态氮、硝态氮及水体中N_2O,在水稻栽种期间出现高峰,存在较大氮素流失风险,因此,开展农业小流域氮素流失研究对区域氮素周转及农业生产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