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自2009年率先在我国西部启动了排污权交易试点以来,重庆市排污权交易在制度设计、机构建设、定价模式、排污权储备管理、排污权监管机制等方面形成鲜明特点,也取得了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框架体系初步建立,排污权交易二级市场规范建立等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2.
黄卫 《环境保护》2014,(18):39-41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15年试点地区全面完成现有排污单位排污权核定,到2017年底基本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本文介绍了湖北省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探索与落实情况,重点阐述了湖北省在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工作中面临的阻碍、具体应对措施及现阶段取得的成绩,以期为全国排污权试点工作的稳妥推进提供经验借鉴与指导。  相似文献   

3.
虞选凌 《环境保护》2014,(18):36-38
2009年浙江省获批国家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城市,在试点工作开展的5年中,浙江省从政策支撑、制度设计、机构建设、技术支撑等方面,积极建设并完善排污权交易平台和制度,深入研究排污权有偿分配机制,逐步扩大排污权交易的范围,还大胆创新排污权租赁机制,让环境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合理利用,使环境资源有价性得到体现,市场优化配置环境资源的局面正在打开。  相似文献   

4.
近三年来,河北省主要污染物排放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从工作机制创新出发,提出河北省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的开展需加强政策制度、管理机构、技术支撑、排污权全过程监管、宣传培训五大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5.
中国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实践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制度是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建立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完善环境资源价格形成机制、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引入排污权交易制度以来,这项制度已在全国20多个省市试点推广,积累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本文探讨了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的理论基础,梳理和分析了我国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的实践探索,并提出了完善我国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是全国最早探索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的地区之一。通过讨论浙江省排污权交易的关键环节和要素,包括排污权确权、交易成本、排污权监管、关联制度设计等,分析浙江省排污权交易的政策实践现状,总结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为浙江省乃至全国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制度是我国一项重要的环境经济政策。文章以温州市为例,从水环境管理视角出发,探讨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的若干问题。着重分析温州市初始排污权核定与分配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利用平均治理成本等方法设计排污权有偿使用价格,研究排污权交易的实现途径。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应探索利用地方立法权制定排污权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初始排污权核定与分配方法、优化排污权竞拍机制和实施市场化激励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2007年12月以来,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已批复江苏等10个省(市、自治区)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山东临沂等多个地方自主开展了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明确要求“健全排污权有偿取得和使用制度,发展排污权交易市场”。“十二五”期间,作为一项新的环境经济政策,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逐渐成为深化污染减排的重要抓手。通过排污权交易活动,建立活跃的市场,使有限的环境资源得到灵活、高效配置,能够极大地激发企业污染减排的积极性,推动污染减排工作开展。  相似文献   

9.
部委     
《环境》2014,(9)
正国务院:明确排污权有偿使用交易时间表,三年完成试点国务院办公厅25日发布《进一步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要求2015年底前试点地区全面完成现有排污单位排污权核定,2017年我国基本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试点工作基本完成。这是继2007年提出排污权交易试点后,我国首次明确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的"时间表"。  相似文献   

10.
中国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价格体系现状及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杪  陈青 《环境保护》2014,(18):28-31
本文基于排污权有偿使用和排污权交易定义的分析,首次提出了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价格体系的组成框架;通过调研各试点地区的实践,梳理分析了中国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价格体系发展现状,及其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38号)要求的异同;提出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价格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为排污权交易价格体系的完善和排污权交易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财政部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力争2~3年在全国主要省(市)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对具备条件的省(市)均支持其开展试点,将更多的排污单位纳入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减排中的作用.目前,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起草的《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指导意见》已上报国务院办公厅.同时,积极推动跨区域排污权交易,主要是在同一大气污染防控区内推动大气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在同  相似文献   

12.
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是浙江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环境资源领域一项重大的、基础性的机制创新和制度改革。本文在总结浙江省试点工作经验、实际成效、存在不足的基础上,结合国家深化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的要求,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技术支撑、完善排污权价格机制等。  相似文献   

13.
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的关键环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已有11个省(自治区、市)开展了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文章结合国家对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的最新政策要求和地方试点进展,分析了当前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落实环节中存在的认识不统一、法律支撑条件不足、确权分配存在困难、政策方案普遍未与环境质量目标挂钩、二级市场规模小等突出问题,提出了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在下一步落实过程中应当注意的关键环节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刘炳江 《环境保护》2014,(18):15-18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对推进试点工作提出了规范化的要求,亟需在具体工作中加以贯彻落实。本文在总结试点工作进展、成效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推行排污权交易改革目标的要求,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主要内容:制定排污权配套管理办法,建设国家排污权交易平台,加强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信息公开,夯实排污权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排污权有偿使用定价是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建设的关键环节与核心技术之一。本文在对排污权有偿使用初始价格核算方法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恢复成本法在实际定价中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以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为例,根据企业成本调查结果,研究制定VOCs排污权有偿使用初始价格,从理论上初步拟定为8000元/吨,在此基础上从行业层面和企业层面分析顺德区排污权有偿使用的经济影响。  相似文献   

16.
文章总结了温州市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试点所取得的成效,剖析了目前存在的政策法律支撑不足、定价方式有待优化、总量减排与质量改善目标不协调、交易机制有待完善和监管核证存在难度等现实问题,并结合新《环保法》和排污许可证制度要求,提出了完善排污权政策与法律法规、开展分类分行业排污权核定分配、构建新型排污权-排污许可证制度、研究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机制和探索排污权核证方法和处罚依据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的最新进展及问题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地方试点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取得的阶段性进展,同时指出了其在制度设计和实施机制等方面的不足,提出了进一步强化政策法规、配套体制以及交易机构的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政策实施以来,各试点省市纷纷构建了管理平台。依据各地开展试点的思路不同,这些平台的构建也各具特色。本文对全国11个获批试点省市的管理平台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合各地特色深入探讨了在试点过程中出现的IC卡总量管理系统、基于刷卡排污与排污许可的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平台、基于总量预算制度的综合性管理信息平台等做法。据此本文提出了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通用平台的框架设计的基本理念,即构建一套能够实现污染源综合管理的系统平台。  相似文献   

19.
新风     
《环境》2014,(4):68-68
排污权交易试点3年内或推至全国 近日,财政部对外发布消息称,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力争2~3年内在全国主要省(市)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对具备条件的省(市)均支持其开展试点,将更多的排污单位纳入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减排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探索和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实现稀缺环境资源的有偿使用,提高环境资源的配置效率,对于内蒙古自治区建立长效减排机制、改善环境质量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本文在借鉴国内外排污权和碳交易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分析内蒙古自治区排污权交易制度设计和实践特点,提出进一步完善和活跃内蒙古自治区排污权交易市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