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冈特生态童书》是一套以童话方式对孩子们进行生态教育的科普绘本,共36册.在这套书里,作者以当前地球生态面临的许多现实问题为蓝本,设计出了一个个让我们好奇的话题,比如“苹果可以飞吗?”、 “让房子生长”、 “聪明的蘑菇”,并将这些有趣的故事用一幅幅生动的卡通画形式进行呈现.作者有一个核心思想:“不要期望地球生产更多东西,而要更善用地球已经生产的东西”.该系列书从这一核心思想出发,把“地球资源是可循环利用的”这一观念带给我们.  相似文献   

2.
<正>张坤民老师翻译了一本日本著作《环境经济学新论》,书中谈到了日本"先污染再治理"的例子,对我们有借鉴作用。全书十章,从环境问题、环境治理、环境经济评价、环境政策手段、环境修复、企业环境问题、全球变化等多个方面对环境经济学领域的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论述。对入门的读者来说,是一本不错的读物。《环境经济学新论》之"新"可归纳为三个关键词: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潜在能力(Capacity)和治理(Governance),这体现了作者在新时期处理环境与经济问题的核心思想。他将环境问题扩展为可持续性的问题,涵盖环境、经济、社会三个方面,即环境问题的核心不仅仅是保护资源,而是如何让我们的地球、我们的社会  相似文献   

3.
长歌 《环境》2013,(1):29
"珠海、中山、江门,是我们共同的家园。让我们发出内心的呐喊:还青山绿水,让树影婆娑;还蓝天白云,让鸟儿欢歌。让我们的家园充满阳光,生机勃勃。""只有与环保同在,我们才能与母亲同在,把母亲的赞歌谱写到永远、永远……""我们希望给未来留下一个更美的地球!我们希望能唱响绿色和平的歌!"当这一个个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坚定理想,从一张张稚嫩的口中喊出的时候,令人深受感染。12月8日,在首届"珠中江"中学生环保诗歌朗诵比赛中,来自珠海、中山、江门三市的60多名高、初中学生通过朗诵环保诗  相似文献   

4.
麦克尼尔是乔治敦大学历史学教授,该书获2001年世界历史学会图书奖。这部力作的核心思想是:20世纪,人类活动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尺度改变了地球的面貌。虽然这一观念并非麦氏首创,但麦克尼尔在书中最开始就利用历史的宏观叙事和数据曲线介绍了1500年来人类经济的增长,以及从公元前1万年来人口的增长和能源使用的历史,生动说明了20世纪的一个特殊事实,即人类开始主导地球环境。  相似文献   

5.
<正>我最近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在谈论生态文学创作时,总是要涉及“地球”“人类”“家园”“未来”“使命”和“责任”等一些大的词汇,但是否忽略了一个最本质的东西呢?“对于我来说,唯一重要的东西就是情感。”雅克贝汉说过的这句话曾深深地触动了我。  相似文献   

6.
<正>新近出版的《生命地图:缤纷还是崩溃—全球生态保护地图集》一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告诉了读者关于自然生命的困境。该图集是大自然保护协会(TNC)自然保护丛书中的第3本。它汇集了全世界数百位著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和心血,为读者提供了数百幅精美图片,作者们用通俗流畅的文字,深入浅出地传播了生态  相似文献   

7.
林碧霞 《环境》2006,(Z1):65-67
宇宙虽然浩大,却只有一个地球可以让人类生存,环境问题也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共同的难题,"以环境教育为突破口,深化素质教育,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生态文明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文明意识"是当今环境教育教学永恒不变的主题.保护生态教育已迫在眉睫.环境问题是目前人类面临十分严峻的问题,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根据国家领导人"环境教育要从娃娃开始"和国家教委关于"小学自然、社会……等学科应重视进行环境教育"的指示精神,抓好环保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正>《爱的教育》以日记的形式讲述了一个意大利学生安柯利整整九个月的四年级生活。爱是整本书的主旨,作者在字里行间融入了种种人世间最伟大的爱。读《爱的教育》,就像是读我们自己的故事一样亲切。文中的人物和我们一样,看见朋友受欺负,会挺身而出;看到社会上的丑恶现象,会愤愤不平;听到感人的故事,也会毫无顾忌地大哭一场。书中所描  相似文献   

9.
<正>2010年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生物多样性年",主题为"生物多样性是生命,生物多样性就是我们的生命"。由环境科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生命地图:缤纷还是崩溃——全球生态保护地图集》一书既给了我们一个警示,又给了我们以更多的启示,在这个地球上,已经没有任何一片栖息地能够逃脱我们人类这个单一物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书评     
生活在极限之内——生态学、经济学 和人口禁忌 由加勒特·哈丁著、戴星翼等译的《生活在极限之内——生态学、经济学和人口禁忌》一书已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作者在书中集中讨论了人口过剩问题。他指出,传统的增长以及无限发展的观念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即我们的地球只有有限的承载力。因此,我们应该毫不犹豫地控制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后,行"动垃起圾来清,理有挑的战走"上通街过头网清络理蔓沿延路至垃全圾球,。有在的我清国扫,小南区京卫、生苏死州角等,地努的力网为友保也护不环甘境落尽一己之力。"垃圾清理挑战"起源于哥伦比亚一个关注地球可持续发展的组织——地球母亲的声音。3月4日,这一组织在网上发布一组对比图,一幅是一名男子坐在满是垃圾的丛林中,另一幅是男子将垃圾全部清理干净并装袋,配文用西班牙语标记"垃圾挑战",希望网友能响应活动,找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以来,恶劣天气频发、病毒疫情蔓延等问题成为了民生之患、民心之痛,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以经济活动实现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与优化,让地球环境压力拥有"喘息"的时间和空间,成为了每一个企业应当履行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因此,企业要坚持生态文明理念,积极调整企业生产结构,加大环境治理力度,进行绿色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认为教学的最高宗旨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这也正是生态课堂的核心理念。"让课堂回归生态"是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和实践活动,让课堂真正达到"三维目标"的三位一体和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4.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给我们描画的一幅我国古时农村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美丽画卷.  相似文献   

15.
王淦生 《环境》2012,(10):70-73
作为法国著名导演,雅克·贝汉的作品一贯以写实风格让人过目难忘,一部《海洋》更是激起了无数人对辽阔海域的向往。 特别佩服我们的古人,在各种神话传说里将当时他们根本无法深入了解的海洋称之为“水晶宫”。看了法国导演雅克·贝汉和雅克.克鲁佐德编导的纪录片《海洋》之后,更让你觉得除了“水晶宫”之外真的无法找到一个更合适的词语来命名地球上陆地之外的这片纯净而辽阔的区域。那湛蓝温润的海水、那怪石丛莽的海底世界、那“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海洋生物始终在你眼前变化组合着一幅幅精美绝伦的富于童话甚至神话色彩的画面,让你回味,让你流连,让你眷恋,让你不忍触碰——这真应了古人那句话:“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相似文献   

16.
秋叶 《世界环境》2011,(6):68-70
莱斯特·布朗(《谁来养活中国》一书的作者)在中国一直是一位备受争议的美国学者。但新世纪的头十年,他来中国做过多次考察,并出版了《生态经济》、《B模式2.0:拯救地球、拯救文明》、《B模式4.0:起来拯救文明》等中文译本。他的书成了中央党校学习班的参考书,他也  相似文献   

17.
<正>习近平同志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作了系统阐述,鲜明提出"让透支的资源环境逐步休养生息"。这一重要论断体现了新时期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资源环境问题说到底是自然生态系统问题。让生态系统休养生息,就是充分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给自然生态以必要的人文关怀和时间空间,使自然生产力逐步得以恢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  相似文献   

18.
它与森林、海洋一同被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的贡献是无法比拟;它为珍稀水禽提供繁殖迁徙的安乐窝,成为"鸟类的乐园";它更拥有强大的生态净化功能,是我们的"地球之肾"。  相似文献   

19.
《环境》2017,(12)
<正>"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这句充满诗意的话,让人深思,令人遐想;更让奋战在生态文明建设主战场的广大环保人,备感温暖,备受鼓舞。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要有甘愿奉献的情怀。"公共绿地悲剧"导致环境问题产生,解决环境  相似文献   

20.
<正>大自然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强大力量,让每一个面对它的人,不自觉地因为它的美,而被震撼。"大自然往往让我们所有人惊叹不已。"大自然保护协会(TNC)首席市场官Richard Loomis说,"事实上,保护事业的精髓在于对大自然的深深敬畏。这些照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