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灰色关联分析在生态工业园清洁生产推进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清洁生产是生态工业园建设的前提,在现有改造型生态工业园的建设中必须逐步推进,并全面实行清洁生产。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拟建生态工业园现有企业进行清洁生产评价,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利用关联度和关联系数分别确定园区推行清洁生产的近期、中期、远期方案和找出制约企业提高清洁生产程度存在的问题。以龙门工业园焦化企业为例,研究结果表明,企业9和企业4的关联度>0.8,为园区优先推行清洁生产的试点企业,是园区清洁生产推进中的近期方案,分类指出园区下一步推行清洁生产的重点企业,为园区的中、远期方案。该方法原理简单,结果可靠,是一种有实用价值、适合于指导园区清洁生产推进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火电厂生态工业园生态规划的方法步骤;以朔州火电厂生态工业园为实例,进行了生态规划:朔州火电厂生态工业园的定位是采用高新技术的资源能源综合利用型生态工业园;构建了由煤—电—炭素—铝—建材生态产业链、生态农业及其加工业产业链、高新技术产业链组成的园区工业生态系统;提出了以合理布局、绿化和生态恢复为重点的景观生态建设方案;建立了园区生态管理方案和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3.
定量评价生态工业园区的两项指标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目前在生态工业园的规划和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自然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定量评价生态工业园的2项指标——园区企业间生态关联度和园区副产品、废品资源化率,以衡量生态工业园内企业间相互连接关系以及生态工业园副产品、废品资源化的程度.结合实例进行了园区企业间生态关联度和园区副产品、废品资源化率的计算与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生态工业园规划方法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文章在对生态工业园概念、内涵和特征界定的基础上,提出园区规划的原则,研究讨论了国内外生态工业园规划的角度和方法,将生态工业园的规划方法划分为面向过程和面向对象两大类,并详细论述了从面向对象的角度出发,解决园区建设中水网、交通道路网、景观生态网布局,生物多样性保护,能量和水集成,主产品和废物代谢,污染控制等实际问题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我国工业园区的发展现状、特征和存在的问题,指出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将成为一些开发区二次创业、解决土地节约化利用和自然资源制约问题的优先途径;按照园区内行业类型和组织方式的差异性,将我国的生态工业园区分为综合类生态工业园、行业类生态工业园和静脉产业类生态工业园三类;重点介绍了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情况和相关标准制修订情况...  相似文献   

6.
高新技术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建设规划研究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前我国已开展了较多传统行业的生态工业园规划研究与实践,但对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生态工业园规划研究还相对薄弱。基于循环经济理念,选择上海市闵行区在产业结构上存在关联的两个高新技术开发区为案例,对其生态工业园的构建方案进行初步规划探讨。研究认为,构建循环经济虚拟产业园是高科技研发型园区建设生态工业园的主要形式,而以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为主导行业的出口加工区则可以通过构建主导产业绿色供应链保障其生态工业园建设目标的实施。文章还尝试提出高新技术开发区构建生态工业园的环境管理对策,以期为未来国内高新技术开发区构建生态工业园的相关实践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分析了国内现有的生态工业园相关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江苏省工业园区的特点,提出了江苏省生态工业园区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发展、物质减量与循环、污染控制、园区管理四个方面,共27项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其中约束性指标25项,参考性指标2项。这为江苏省级生态工业园区的创建和考核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火电厂生态工业园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建立了火电厂生态工业园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建立了火电厂生态工业园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确定了火电厂生态工业园综合评价的程序和方法,并将这一模型应用于包头铝电生态工业园。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了生态工业园的发展概况,提出了临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生态工业园产业布局规划的原则和方法,深入分析了生态工业园现状条件、物流、能流、信息流,并对该生态工业园区进行了功能分区,设计了总体框架和空间布局,确定了园区以电子信息产业为先导、以新材料产业和生物工程产业为核心的产业发展模式,并细化了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确立了该生态工业园的产业选择和近期可发展的项目,提出了产业规划与生态环境的规划相结合的环境对策,以期对临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生态工业园的规划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马妍 《环境》2006,(Z1):115-117
在园区提倡生态文化建设,目的在于促进园区建设向生态文明健康方向发展,提高园区范围整体的生态文明素质,塑造新型的现代化生态工业园区和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营造健康、和谐、安全的企业生产、居民生活环境.本文提出从决策管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人口素质四个方面进行生态工业园生态文化建设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1.
关于推进威海市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世纪生态工业将是工业发展的一种新型模式,生态工业园是在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学理论指导下形成的实现制造业企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工业生态学的基本思想为基础,分析了威海市生态工业园的现状,表现为:综合利用企业个数少,工业园区内企业各自经营,没有形成大型聚集链和产业链;提出了威海市生态工业园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的原则;建议抓紧制定切实可行的生态园区发展规划,抓住有利时机,加速打造生态化工业园区,创新机制,推动生态园区发展.  相似文献   

12.
针对朝阳开发区造纸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分析朝阳开发区造纸工业园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水平,为朝阳开发区造纸工业园建设环境决策的科学性提供技术依据。朝阳开发区造纸工业园区域发展规划实施后,规划各期区域整体可持续发展水平基本保持稳定,均为Ⅲ级,即可持续发展水平为中等。经济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各期逐渐下降,而环境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各期呈上升趋势。这说明,随着园区的进一步发展,其环境效益日益明显。  相似文献   

13.
以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和我国山东日照生态工业园为具体实例,对比分析国内外生态工业园建设在政府、企业和公众参与3方面的差异,并以两个生态工业园的经济效益以及环境质量状况来说明两个生态工业园都不同程度地达到了生态工业园建设的目标,即经济高效,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结合生态工业园的对比分析,对我国生态工业园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有火电特色的循环经济型生态工业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生态工业园的概念,结合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现状,阐述了建立有火电特色的循环经济型生态工业园的重要性和现实性。结合包头、卡伦堡和布朗斯维尔案例,分析了火电基础型、火电核心型和火电虚拟型三种典型生态工业园模式。从产品、企业和园区三个层次,探讨了工业园区的生态管理,以期为我国生态工业园理论研究的深化和实践的深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东丽经济技术开发区、华明高新技术产业区、西青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北工业园区、京滨工业园、宝坻低碳工业区、宝坻节能环保工业区7个园区被确定为天津市2015年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按照"美丽天津·一号工程"部署,为推进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提高园区综合竞争力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实现园区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在各区县组  相似文献   

16.
南粤绿讯     
《环境》2003,(2)
南海首座省级生态示范工业园面世日前,南海区源田床具机械有限公司源田工业园经广东省环境保护局验收,被正式命名为“广东省生态示范工业园”,从此,南海有了生态示范工业园的记录。源田工业园坐落于南海市里水镇岗联村和布新村之间,占地10万平方米,其中厂房和办公室占地13000平方米,生活设施占地3000平方米。整个园区内生态多姿多彩,有山林、花园、果园、水景、花圃和运动场。从整体布局区分,可分为生产区、生活区、文体区、园林悠闲区,是一座园林式的工业园区。源田工业园原为一片草木稀疏、荒岗、坑凼纵横的红土丘陵地。着手建设工业园区伊始,源田人就引入文明、环保、生态的理念,尽量依照原地形地貌建设,尽量保留原有的绿色植被和环境特点。该公司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重视环境保护,落实  相似文献   

17.
综合类工业园环境系统动力学仿真与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瞿庆玲  钱新  王瑾 《环境保护科学》2010,36(2):82-85,99
综合类工业园由不同行业企业组成,比单一行业类工业园在经济发展和污染排放方面具有更高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徐州经济开发区是以装备制造业、光伏产业、医药食品电子等行业组成的综合类工业园,以徐州经济开发区为例,将系统动力学应用于工业园的管理与调控研究。针对园区的人口、经济、环境三大子系统,识别内在联系做出因果反馈图,在此基础上构造综合类生态工业园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预测园区未来的产业发展趋势,最后设计经济型、环保型、协调发展型三种方案,通过系统仿真,对徐州经济开发区的管理和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工业园区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如何准确评价园区的生态文明水平是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根据工业园区的特征和生态文明的内涵,从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管理4个方面建立了工业园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确定权重,运用距离函数模型作为评价方法,对L、R、W 3个园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应用分析,并深入探究影响园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要素及驱动力。  相似文献   

19.
生态工业园中企业的动力机制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王虹  叶逊 《环境保护》2005,59(7):72-75
本文分析了生态工业园中企业的社会和经济属性以及其决策的关键约束条件,指出企业能够参与生态工业园建设是由于生态工业园合乎企业的基本性质的要求,能够使得企业实现经济价值的同时实现社会价值,这就是生态工业园中企业参与生态工业园建设的驱动力之所在。最后,根据生态工业园中企业的特性和生态工业园的特点提出了若干促进企业参与生态工业园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许多工业园区在发展建设中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不重视环境监督管理,环境问题不断出现。介绍了近年来我国的推进工业生态园区建设概况,在分析工业园区环境管理现存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探讨了工业园在环境管理中应采取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