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适应冶金企业环境保护测试工作的需要,我们曾经研制了WA-102型烟尘浓度测尘仪。随着环保测试工作的发展,要求扩大被测烟气的测量范围和满足多种测试项目,我们又研制了YA-103型烟道测尘仪。一、主要构件性能整套测尘仪由三个分组箱组成。一是安放取样管与皮托管的箱子,二是计量控制箱,三是冷凝箱。每个箱子的体积和重量都适宜一般人随身携带。整个系统的示意如图1。  相似文献   

2.
随着环境保护要求的日趋严格,监测大气环境及工矿企业作业环境的快速测尘仪也迅速发展。目前,国内生产的已达儿千台,有过滤式低能β射线测尘仪、光散射式和光吸收式测尘仪及压电天平式测尘仪等。据现场反映,这些仪器的测试数据普遍不准。因此,对这些仪器的性能进行准确的评价,以保证测定结果的精度,是十分必要的。为此,我们试验研究了一种WA-9R型快速测尘仪评价装置。该装置可以同时对多台仪器进行评价,确定其精度。经多次试验证明,该装置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评价准确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述了最近十年以来世界各国的环境测尘技术现状和发展动态。评述了区别测定总粉尘和呼吸性粉尘的实际意义和方法,重点介绍了新近出现的分级装置、β射线测尘、个体采样器、双歧式采样器和压电晶体式粉尘仪等新技术。概括归纳了测尘技术发展的趋向:指出,计数法仍然为许多国家采用,但有以计重法代替计数法的趋势;在各类测尘仪和采样器上普遍增设分级装置,用来测定呼吸性粉尘;迅速发展了个体粉尘采样器;传统的测尘方式正在发展和改变。  相似文献   

4.
六十年代以后,国外的测尘计量标准趋子采用重量浓度,因此发展了便携式滤膜测尘仪。滤膜测尘仪尽管准确度较好,但毕竟分析周期长,操作烦琐,难于自动化。因此美、英、日、西德、苏联等国从六十年代起就积极研究快速测尘。西德工业职业协会除尘研究院于1966年召开会议,专门讨论粉尘的记录式连续测量及控制的可能性。七十年代,快速测尘的研究获得了进一步发展。其中能实现工业生产连续在线分析的有静电法、电容法、放射性法、光电法等。而其中又以光电法应用最为广泛。据资料介绍,日  相似文献   

5.
检测空气中的粉尘浓度是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的一项不可少的工作。滤膜测尘至今仍被许多国家采用,也是我国现行的基本测尘方法。近年来,在滤膜测尘的采样方面大量发展了便携式采样器,其中以电池为动力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冶金局于1977年4月1日至5月20日在瑶岗仙钨矿举办了冶金矿山测风、测尘、测水训练班。来自生产第一线、有一定实践经验的40名学员,经过50天紧张学习,一般均能掌握“三测”的操作技术和计算分析,约三分之一的学员成绩优良。这个训练班在教学过程中,贯彻了四个原则、四个结合的教学方法。四个原则是:(一)以实践为主的原则。教材重点突出了“三测”的实测内容、操作步骤和方法,介绍了常用仪器、仪表。在时  相似文献   

7.
今年1月,我国颁发了《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和《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两项标准。为了贯彻这些标准,搞好粉尘治理与监测工作,急需 研制提供一批便携式快速粉尘测定仪器。 粉尘的测量方法有两大类,均以计重浓度(毫克/米3)米表示。一类是用粉尘采样器,称为滤膜采样计重法。采样器现场采集粉尘后不能立即得知粉尘浓度结果,而需送至实验室,用分析天平称重后,经计算才能获得。这种方法要求操作人员操作谨慎与熟练,如仪器亦能达到规定要求,则测尘精度较高,因而常用于抽查和同测尘仪的对比试验中。另一类是快速测尘仪,它不仅具有快…  相似文献   

8.
目前,光吸收法测尘技术在我国煤矿应用普遍,典型的仪器有ACG-1光电煤尘测定仪和ACH系列呼吸性粉尘测定仪。它们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可以直读测尘结果(质量浓度)等优点。但是,国内有关学者和专家以及部分用户却怀疑这类仪器的测尘精度,并由此引出对光吸收法测尘技术的否定性评价。本文在现场试验基础上,试图对光吸收法测尘技术进行客观分析,并与同行们商榷。一、测尘原理及问题的提出光吸收法测尘仪的测尘原理如附图所示,并由式(1)表示。  相似文献   

9.
重庆瓦房子锰矿安全科测尘工周家平除做好测尘工作外,还自己动手修复了两台测尘仪,为国家节约1,300多元。 这个矿的测尘仪因年久失修,大都坏了或报废。周家平为了不影响测尘工作,就自己动手修理。他把那些废的、坏的测尘仪搬出来,拆下能用的零件,把两台损坏较轻的修好。矿领导为表彰周家平,给他记了二等功。测尘工自修测尘仪@范中生  相似文献   

10.
厂矿企业常规测尘沿用的短时定点滤膜计重法,随着技术的发展,弊端日益显露,测定结果随时、空变动性大,样品的代表性差,测定程序繁杂以及人为影响严重等等,使测尘结果往往不能真实反映环境浓度。近年来矽肺发病率逐年提高,而作业场所粉尘浓度却逐年下降。因此,改革现有常规测尘方法是一项急待解决的任务。一种测尘方法的被采用,要以容许浓度  相似文献   

11.
烟道中粉尘浓度的日常监测,对于评价除尘设备效率、改进生产工艺、防治大气污染,均具有重要意义。近十年来,很多国家在烟道测尘仪器的研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粉尘浓度自动检测系统已在苏、美、英、西德、南斯拉夫等国得到实际应用。这些仪器采用了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具有连续、快速、灵敏度高、比较准确、工作可靠等特点。现按测尘方法原理,将这些国家正在使用的一些烟道测尘仪器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三废”治理办公室最近举办了一期锅炉烟尘检测学习班,由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负责讲课,为各工业局和各区培训消烟除尘检测技术力量,以便开展各该系统和地区的烟尘检测工作。参加学习班的64人,是由44个单位选派的技术业务干部,学习时间12天。 学习班的指导思想以批林整风为纲。首先学习毛主席关于综合利用方面的教导和周总理关于“三废”治理以及消烟除尘的重要指示。在提高路线觉悟的基础上进行技术教学。 学习班的主要学习内容为:等速取样准则;风速的测定计算;烟气体积的换算;锅炉通风与测尘的关系;测尘仪器的结构和使用;除尘…  相似文献   

13.
本章主要介绍粉尘采样工作中常用的一些抽气动力机械与流量计测装置。1.抽气机目前我国主要的测尘方法是滤膜测尘法,所以这里主要介绍与此有关的抽气装置,也顺便提及其他方法的抽气装置。作为滤膜测尘的抽气装置,应该满足下列要求:流量稳定,且可根据需要进行调节;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符合安全与环保卫生要求,如电绝缘性能、噪音指标符合有关规定,某些特殊场合还要具有防爆等性能。  相似文献   

14.
《冶金企业测尘办法》的发布,对进一步加强冶金企业的测尘,提高防尘工作水平,是一项重要措施。冶金企业开展防尘和测尘工作己有二十多年历史。1956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防止厂、矿企业中矽尘危害的决定》,冶金企业为了执行这个决定,当时就采取湿式作业、密闭除尘措施,大力开展了防尘、防止矽肺病的工作。在矿山,基本上消灭了干式凿  相似文献   

15.
马鞍山矿山研究院与北京冶金安全仪器厂研制的 MB—Z 型个体粉尘采样器是测定工人全工班平均接触浓度的一种先进的测尘仪器,它体积小、重量轻、携带使用方便。该仪器的研制成功,为改革我国现行测尘方法以及为个体采样实用化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以现场试验和模型实验对天井掘进时抽出式、压入式和混合式局部通风的风流结构及粉尘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压入式通风时约有10%的风量进入工作面;压入射流二次产尘强度为凿岩时的17%左右;现有的局部通风方法不可能使工作面粉尘浓度降到2mg/m~3以下;现行测尘方法不能准确反映工作面环境粉尘浓度。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煤层注水降抑尘技术中水分易流失,开采时注水抑尘效果较差等问题,提出一种既能增加煤层保水率又能改善煤层脆性的抑尘方法:研制出以海藻酸钠(SA)为基质的成胶型抑尘剂,并开展比表面积试验、氮气吸附试验、扫描电镜试验和产尘率试验,研究表面活性剂、黏度及注射压力对成胶型抑尘剂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有利于煤层润湿,但对抑尘效果影响较小;抑尘剂黏度增大有利于保水,可使保水时间由10 h提升至30 h,但会导致材料难以进入煤层内部;注射压力对于抑尘剂的抑尘效果具有较大影响,当煤层注射压力较小时,抑尘剂难以快速渗入煤的内部孔隙中,随着压力的增大,抑尘剂逐渐渗入煤孔隙中。当注射压力升至3 MPa后,抑尘效果不再随压力的增加而增加,产尘率由4%降低至2.3%,相对降幅达50%,有效降低了产尘。  相似文献   

18.
4 直读式粉尘浓度检测仪器4.1 散射光测尘仪4.1.1 基本原理当光束通过光学性质不均匀的物质时,从光束的侧面可以看到光亮,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散射。利用这种现象测定空气中含尘浓度的仪器称为散射光测尘仪。该测尘方法较其他方法优越之处,在于测量时不与被测粒子接触,也就不致破坏粒子的物理化学性  相似文献   

19.
十几年来,我矿区井下测尘,一直使用压缩空气的风动抽气机作为采样动力。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推动下,煤炭生产飞跃发展,岩石开拓多锤作业,掘进进尺大大加快,出现使用风动抽气机采样测尘影响生产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我们在党的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一年来的反复试验,制成了微型电动测尘器,经有关部门的鉴定,认为该测尘器虽然达不到完全防爆,但却是密闭的,适用于通风较好瓦斯强度不超限的煤矿井下及井上各种生产场所的粉尘测定。 仪器的结构和性能 微型电动测尘器,以微型蓄电池为动力,带动微型电动抽气机,通过装有滤膜的采…  相似文献   

20.
《冶金企业测尘办法》于今年7月1日开始执行了。我有幸参加了它的起草、审稿和专业讨论会。曾多次讨论过的几个有争论的技术问题,现在《测尘办法》已作出了明确规定,无疑是适应冶金企业当前情况的。但这些问题是在什么条件下统一的,如何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