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挽手同行     
年前,祖国大地再次遭遇了一场特大的自然灾害。 五十年一遇的大面积、长时间的狂降雪,造成我国中部十几个省大面积低温结冰,大批输电铁塔与电线严重受损乃至倒塌,成千上万的旅客滞留在回家团圆的路途中。停电、断水、断粮、交通受阻……在传统的春节来临之际,中国政府和人民面临着一场大自然灾害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2.
今年中国国内自然灾害频繁,从年初的西南大旱,到4月的玉树地震,再到今年夏天的大面积洪灾,似乎印证了中国多灾多难的说法,也在考验中国人“多难兴邦”的意志。  相似文献   

3.
《江苏劳动保护》2005,(10):19-20
9月22日晚至23日凌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德昌县乐跃镇遭受一场局部暴雨袭击发生特大山洪和泥石流自然灾害事故,造成死亡6人,失踪5人。  相似文献   

4.
北京电力系统应急指挥中心接到“发生大面积停电突发事故”的紧急报告。警笛声声、黄灯闪烁,一辆辆电力抢险车急速驶向事故现抄…这是不久前北京举行电力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演习现场的情景。不仅仅是北京,整个中国已经开始积极应对自然灾害、事入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的威胁。  相似文献   

5.
地震救援     
陆译 《劳动保护》2010,(3):88-91
2005年10月8日,巴基斯坦北部,一场大地震袭击了首都伊斯兰堡。这场7.6级的大地震,使得巴基斯坦北部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克什米尔、印度部分地区和阿富汗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这也是巴基斯坦历史上一次最严重的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金川二矿区大面积采场围岩整体的稳定性,根据对采场与地表破坏现象的调查与监测结果提出了大面积采场整体失稳的4种模式,确定了采场稳定性评价指标。设计了13因素3水平的数值正交试验方案,采取最小二乘法进行多元线性回归,获得了4个评价指标的评价函数,利用可靠度理论对各评价指标的采场稳定性可靠度进行分析和风险预测。结果表明,对于采场围岩整体稳定性系统,将4个评价指标以串联形式作为一个整体,计算出采场整体失稳风险概率达11.28%,采场围岩整体失稳有一定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高宏  于萍 《劳动保护》2022,(4):85-87
2022年1月21日,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调查报告公布。经国务院调查组调查认定,这是一场因极端暴雨导致严重城市内涝、河流洪水、山洪滑坡等多灾并发,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特别重大自然灾害。在抗击这场特大暴雨灾害中,“翼龙”应急救灾型无人机连续两天在当地架起“高空基站”,完成了应急通信保障任务。  相似文献   

8.
自然灾害和人密切相关,这不仅表现在自然灾害施予的客体是人,人的伤亡和财产损失是自然灾害的标志,而且表现在自然灾害的发生受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地质勘探活动是人类改造自然获取财富的主要活动之一。它一方面遭受自然灾害的危害,另一方面存在诱发触发自然灾害的危险,自然灾害已成了地质勘探活动的巨大障碍。自然灾害特别是地质灾害(人工诱发触发地质灾害、地方病)和气象灾害的测、报、防、治、救措施和方法研究是地质勘探劳动保护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2021年12月11日上午,以"风险普查人人参与减轻灾害家家受益"为主题的上海市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主题宣传活动在闵行区虹桥镇万象城户外广场举行. 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出题、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开展的全国性、综合性自然灾害摸底调查,是提高我国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10.
自然灾害面前,应急救援行动是拯救生命、减少损失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合理的应急救援物资储备设施是决定应急救援行动成败与否的关键。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考虑区域自然灾害风险区划(值)、时间约束和储备设施建设成本约束的P-median问题,设计变邻域算法对问题求解。并依据北京市民政局和统计局提供的1978—2011年度区域自然灾害灾情资料,开展自然灾害下区域应急救援物资储备设施的实证研究,从理论上为区域自然灾害应急救援物资储备设施选址决策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一场猝不及防的灾难使杭州聚焦全国的视线:11月15日15时20分,杭州地铁萧山湘湖站施工现场突然发生路面大面积塌陷事故,导致该路面风情大道75米路面坍塌,并下陷15米。21个鲜活生命陨落。  相似文献   

12.
我矿是一个老矿山。由于多年开采造成的大量采空区未及时处理,从1965年至1971年先后发生大面积地压活动,在井下总采空区44.33万米~2的范围内,形成44.07万米~2的大面积活动区,有295个采场冒落,直接冒落范围达16.9万米~2,并形成79.42万  相似文献   

13.
扁平型峒室采场系指采场高度与供风巷道高度相同,采场宽度比供风巷道宽度大几倍甚至十几倍的大面积采场。用房柱法开采薄矿脉或用留矿法开采厚矿体的采场多属于此种类型。风流由供风巷道进入采场后,在供风巷道口与排风巷道口之间形成一个体积逐渐扩大的主风流,其余的空间受主风流的影响,产生诱导气流,其强度远低于主风流。  相似文献   

14.
全球每年有 12 8万人因灾难伤亡。这些数字还不算因亲人受灾、房屋被毁而波及的人群。灾难是世界各国同病相怜的问题。过去 8年来 ,美国经济的 1/7,约1万亿美元用于灾难方面。一旦灾害在美国发生 ,他们怎样面对 ?几天前 ,中美两国专家通过海底电缆和远程传输系统 ,进行了一场关于自然灾害救助的交流。美国联邦紧急情况管理局的斯蒂芬·沙罗先生和克莱尔·布隆吉先生从屏幕中“来到”中国专家面前。美中两国都是地域辽阔的国家 ,都经常发生各种自然灾害 ,如何能够在灾害发生时尽量减少伤亡、减少财产损失和相应的赔偿 ,如何通过减少灾害实现…  相似文献   

15.
一场猝不及防的灾难使杭州聚焦全国的视线:11月15日15时20分,杭州地铁萧山湘湖站施工现场突然发生路面大面积塌陷事故,导致该路面风情大道75米路面坍塌,并下陷15米.21个鲜活生命陨落.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新中国应对自然灾害的法律体系进行初步梳理,从中国共产党历届最高领导人的执政理念法制化、立法修订时间、重大事件的影响3个角度对新中国自然灾害法律法规的特点进行简要分析,并对下一步自然灾害法律法规的制修订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1975年8月,在一场由台风引发的特大暴雨中,河南省驻马店等地区共计60多个水库相继发生垮坝溃决,引发了一次世界上最惨烈的水库垮坝事件.30年后,来自世界各国的学者聚集郑州,对这次震惊世界的灾害事件重新进行理论研讨.专家们认为,自然灾害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减轻灾害影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在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今天,这次事件折射出的问题值得人类进行更为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18.
1975年8月,在一场由台风引发的特大暴雨中,河南省驻马店等地区共计60多个水库相继发生垮坝溃决,引发了一次世界上最惨烈的水库垮坝事件。30年后,来自世界各国的学者聚集郑州,对这次震惊世界的灾害事件重新进行理论研讨。专家们认为,自然灾害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减轻灾害影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在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今天,这次事件折射出的问题值得人类进行更为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19.
雷暴是一种中小尺度的天气过程,是发生在大气中的激烈天气现象,常伴有强烈的雷电活动,有时伴有大风和暴雨,甚至冰雹、龙卷风等灾害性天气。近年来,在自然灾害中,雷电引起的灾害是世界上十大自然灾害之一,  相似文献   

20.
井下岩石风化严重的矿山如何改变采矿生产事故的被动局面?湖北大冶有色金属公司铜绿山矿坑采车间的作法是引进并消化应用采场护顶的短锚杆、长锚索和金属网“合三为一”的护顶新工艺,确保了采场的安全生产。 这项护顶新工艺的具体实施步骤是:根据井下采场岩石结构松散情况。6~9米打一根长锚索,然后用短锚杆加密护顶,再在岩石风化严重的地方布设金属网。其作用是,长锚索可以控制大面积岩石塌落;短锚杆能协助长锚索制止局部岩石坠落;金属网则兜住由采矿爆破震动而坠落的小块岩石。 国内有关采矿专家证实,该护顶新工艺的应用、在目前国内有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