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预防城市公共空间安全事故,基于城市空间环境布局与人群行为对城市空间安全的重要影响,从建筑规划与人群活动特征的视角,选取人群密度、人群聚集度、人流冲突度和空间场所危险度等4个评估因子,根据经典风险评估理论,建立城市街巷型公共空间人群聚集安全风险量化评估模型。以厦门市中山路为例,经现场观测统计,获取真实状态下的人群活动数据,评估各路段空间的人群聚集安全风险。结果表明,城市街巷型公共空间人群聚集高风险是人群密度、人群聚集、人流冲突及空间场所布局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空间场所危险度权重系数最高,且人群密度结合人群聚集度才能更准确地反映其对人群聚集安全风险的影响。建议采取规划设计和管理措施降低所研究区域的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2.
为防范公共场所人群过量聚集发生拥挤踩踏事件,基于公共场所人群聚集时空分布特征,考虑人群疏散时间对安全容量的影响,提出人群聚集空间不平衡系数和时间波动系数,改进瞬时安全容量和日安全容量的基本算法;以北京什刹海景区为例,分析得到校正后的瞬时安全容量和日安全容量分别为基准值的47.8%和33%。研究结果表明:人群聚集的时空分布差异是导致局部时段或特定区域人群聚集高风险的根源;考虑空间不平衡性和时间波动性有助于提高全区安全容量的精准性;案例证实改进的方法更加符合公共场所安全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胡成 《安全》2009,30(11):57-58
1 社会安全需求 公共场所人群聚集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公共场所一旦发生人群聚集所带来的各类事故,会造成人员伤亡、恐慌等结果,而人群聚集所带来的事故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诱发原因众多、发生突然、难以控制、伤亡巨大等特点。人群聚集造成事故的特点决定了现场的救援措施效果很难达到理想的状况,事前预防成为一种比较有效的策略。因此,利用人群安全技术建立一套人群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4.
谚语     
蛮于造成事故,巧干才能安全。 被蛇咬过的人,最知道被蛇咬的厉害;受过工伤的人,最懂得安全生产的重要。 喊一百遍注意安全的空话,不如落实一项安全生产的措施。 捅马蜂窝的人,总会被峰蜇;违章作业的人,总要出事故。谚语@蔡锦云  相似文献   

5.
随着商业的日益发展,各个城市的超级市场也越来越多,普通的老百姓已经离不开它了.但是这种遍地开花的超级市场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最为重要的是安全问题.超市的特点是人流量大,人群聚集,这类场所一旦发生事故的话,造成的后果和影响都将十分巨大.安全问题不解决,超市丧失的不仅仅是顾客的信心,甚至还有吃官司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安全警句铭记在心,远离危险平安永驻。安全是人类永恒的主旋律。安全管理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无患。企业整体系统安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安全。百花盛开是园丁劳动的结果。生产安全是员工勤奋的成果。老虎屈膝而卧,不是向你致敬。潜伏的事故隐患,不是安全无事故的表现。缺乏安全知识的人,像事故一样可怕,甚至比事故更可怕。人人注意安全,个个家庭幸福。有边必有栏,有洞必有盖,无栏无盖必有网。前松后紧也是事故隐患。不要让小隐患酿成大灾难。员工成为企业真正的主体,生产才能真正地达到安全。让员工知道危险,才能预防危险。环境与安全,时代的强…  相似文献   

7.
城市公共区域人群高度聚集且流动性大,紧急状态时易发生群死群伤的拥挤踩踏事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社会负面影响。在FIST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以人员密度(D)、人员特性(C)、人与人的相互作用(I)以及人群聚集环境(E)作为表征公共场所人群聚集风险的基本参数,接下来对四个参数进行了相应的技术分析。第一,利用人群监控技术估计人群密度;第二,通过现场监测网络得到的人群压力值来表征人与人相互作用的强度;第三,忽略了个体差异对人群整体的影响;第四,把公共场所中导致事故发生的影响因子归结为综合扰动强度,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表征了这种强度的大小。最终建立了描述人群聚集风险的DICE模型。同时,给出了人群密度阈值、人群压力阈值以及人群聚集风险的总阈值及其判断标准,整个工作将人群聚集风险实时定量及管理技术推向了实用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读者信箱     
<正>(上期答案)平时人们都很注意卫生间的清洁,认为这是家里最脏的地方。但很多研究都在明白显示,厨房才是最危险的细菌潜伏的地方。那么,厨房里有哪些容易被忽视的危险呢?平底锅(危险级别:5级)油锅起火最危险,其中无盖平底锅危险最大,最好用较深的带盖炒锅。万一平底锅起火,务必记住安全灭火措施:首先关火或断电;然后用湿毛巾盖住平底锅,直到明火扑灭。切忌将着火的锅端出厨房,或  相似文献   

9.
<正>踩踏,是一种极其原始的事故。每年东非大迁徙的过程中都有很多食草动物死于同类的蹄子之下。而人群的踩踏事故更是在史书上画下一个又一个血点。人类是天性爱群居的动物,一旦人群聚集,并被街道、房屋、楼梯、栏杆压缩,危险就出现了。原本有序移动的人群可能会因为一个小小的诱因而瞬间崩溃,这个诱因可能是一只断掉的高跟鞋、洒在光滑地面上的一杯饮料、一股气味、一句话,甚至不需要什么明确的诱因。下面是容易发生踩踏事故的情形:  相似文献   

10.
读者之声     
"最安全的地方也许最危险" 2009年第4期"热点追踪"栏目<为什么会是"屯兰">为我们重温了这样的提示:"最安全的地方也许最危险".被称为"没有一块煤带血"的屯兰矿,自2004年以来一直保持着百万吨死亡率为"零"的记录,西山煤电集团2008年安全检查排名第一,并装有先进的kj-90瓦斯探测与自动断电保护系统,应该说安全系数是相当高的.结果,突兀的瓦斯爆炸,把"最亮的那块玻璃"震碎了.这一爆炸,也宣告了"大矿安全"神话的终结.  相似文献   

11.
港口是人、机、物作业密度相对集中的地方,特别是危险货物,它大大增加了人、机、物空间立体交叉作业的危险性。尽管大多数港口配有专业化消防队伍,但初期险情的及时、有效控制和排除,却是终止事故持续恶化的最有利时机。如何把握消除这一险情的最有利时机,却对现场人员素质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如果现场人员采取方法不当、措施不力或不及时,不仅不利于事故的及时、有效控制和排除。而且还会增加更多不利因素,甚至扩大危险后果。因此,港口危险品货物安全应急处理对港口生产安全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2.
正有限空间作业最常见,却也最危险。据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估算,每年有200万美国人进入有限空间。人们虽早已制定法规,但部分国家的相关重伤事故和死亡人数仍在增加,有些地方的数据甚至20多年未下降。长期的停滞不禁让人思考:我们做的是否已足够,或者狭窄的审视视角是否妨碍了我  相似文献   

13.
生产现场是工作现场,也是产生工伤事故的地方,班组是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的第一线,班组安全活动是预防安全事故的最好手段。KYT危险预知训练(Kiken Yochi Training)就是班组安全活动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孙敬 《中国安防》2011,(12):52-54
在自助银行环境下,多人聚集在一起的情况可能会给办理银行业务的用户造成一定的安全威胁,因此,对多人聚集的情况做出智能预警机制会有效地遏制犯罪事件的发生。人群聚集通过检测场景内人员数量进行预警,而人员检测是人员数量统计的前提。目前,人员检测的算法主要有基于个体和基于群体两类算法,本文将详细分析介绍该检测算法在自助银行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正>居家安全盲点多"家"是最温暖、最安全的地方,但对于缺乏辨识能力的小孩来说,家里也有危险潜伏。家中最容易造成意外伤害的地方是厨房、卫生间、阳台和窗户。盲点一:有人敲门——小孩轻易开门【案例】2013年6月20日,一名男子向永春县美山村一户人家借宿(家中只有老奶奶和3岁孙子两人),半夜,该男子撬开房门将3岁男孩抱走,幸被巡逻队员截住。江苏无锡曾有机构做过调查,工作人员假扮陌生人,对无锡11名"留守"娃娃进行了敲门检测,其中有7个孩子轻易地把门打开。  相似文献   

16.
杨钦蔚 《安全》1996,17(2):40-41
以人为本教育为先杨钦蔚(四川齿轮厂)1人是安全工作的中心、安全文化建设的主体人是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安全管理的目的,一句话就是为了维护人的安全与健康,保护社会劳动生产力。不论是采取何种安全管理模式,安全管理都离不开这个中心,不论出现任何伤害事故...  相似文献   

17.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家不仅是心灵的港湾,更是人们心目中最安全的地方。不论是大人和孩子,当在外面遇到不测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马上回家,回到住的地方就安全了。  相似文献   

18.
正7月23日下午在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发生1死1伤的老虎伤人事件引发网民关注。本是周末开心地野外出游、观赏动物,不想却命丧虎口,这一悲剧事件不能不让人扼腕叹息。究竟这起事件如何发生,游客命丧虎口谁之过?游客私自下车突遭身后老虎攻击根据延庆区委宣传部7月23日晚发布的消  相似文献   

19.
安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需要之一.目前,许多学者认为,事故的发生是危险环境与人的不安全行为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引发事故的首要原因。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本文仅对安全规程与行为控制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全国危险化学品领域共发生事故114起,死亡166人,比2013年分别减少29起、45人,下降20.3%和21.3%。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个行业协会对安全生产工作作出的贡献和努力。"在2015年3月24日召开的化工行业协会安全生产工作座谈会上,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监管三司安全监察专员刘强充分肯定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氮肥工业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