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大连市海域使用现状水平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大连市海域使用现状水平综合评分分为大于1、0.8~1和小于0.8三个区间段,其中,综合分值大于1的为进一步提高海域集约节约程度和综合效益的区域,综合得分在0.8~1之间的为今后重点发展区域,综合评价得分小于0.8为保护和谨慎开发的区域。最后文章指出,海洋开发利用应该遵从开发与保护并重、集约节约利用海洋资源原则,通过合理配置海洋空间资源,提高海域使用效益,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生活垃圾产生量迅速增多,垃圾污染已严重影响城市生态文明的建设。以大连市为例,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了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的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并进行情景分析。对大连市各种垃圾处理方式的处理量进行了预测,并预测了2种不同方案下大连市垃圾填埋场的容量和使用寿命,针对垃圾焚烧模块进行了发电量的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大连市毛茔子垃圾填埋场四期到2016年底达到饱和,要提高垃圾焚烧的投入,大力建设垃圾焚烧厂,将垃圾焚烧发电作为最主要的资源化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3.
我国目前的赤潮应急工作中,没有充分重视应急监测分级的重要性,赤潮不论发生规模大小、损害程度轻重,均采取单一的监测方式和监测内容,监测方案也基本是临时制定,存在诸多弊端和问题。为此,本文以大连市所辖海域为例,以国家、省、市各级赤潮应急预案中赤潮灾害分级为主要依据,综合分析赤潮灾变等级和灾度等级的分级规律,并结合大连市所辖海域属地化特征和赤潮发生历史情况,筛选出合适的判别指标,确定指标分级标准值,从而构建相应的赤潮灾害应急监测等级判别指标体系,对大连市所辖海域发生赤潮后所开展的应急监测工作进行等级判别,旨在能够针对不同危害程度的赤潮采取更为具体、适用的应急监测工作,避免灾害调查数据资料的不足和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浪费。  相似文献   

4.
由于污染程度较重和其所携带的大量毒性成分,大气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影响。根据济南市51个道路颗粒物监测点PM10数据,讨论了采暖季和非采暖季道路PM10的浓度水平和健康风险。结果表明:(1)道路PM10的平均浓度是城市背景站点的1.5倍,道路PM10浓度水平主要受车流量和道路施工活动的影响。由于燃煤量的增加,采暖季的PM10平均浓度是非采暖季的1.3倍。(2)从空间变化来看,这些道路站点可以分为三类,其中第二类由于受建筑活动和交通源影响,PM10浓度最高,第一类由于具有绿化带和好的周围环境,PM10浓度最低。(3)从时间变化来看,在非采暖季,周六浓度最高,周二浓度最低;在采暖季,周四浓度最高,周六和周二浓度最低。PM10较高浓度出现在早晚,与交通源密切相关。(4)除了非采暖季PM10对成年人没有健康风险,其他情况下,PM10均有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5.
尹杰  詹庆明 《环境保护》2016,(22):59-63
城市形态与通风潜力之间具有量化关系,通过量化建成环境形态评价城市的通风潜力与效能,成为国内外研究城市通风环境的重要方法。本文归纳了国内外有关通风潜力的量化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结合的叠加方法评价城市通风环境,从而实现对城市宏观建成环境的综合评价。利用城市形态学评价方法对武汉市进行了评价,针对通风不畅的区域,给出了降低建筑密度、加大建筑间距、保留和预留开敞空间等改善建议,为城市空间发展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发展低碳产业,符合经济发展的价值理念和趋势。通过低碳经济背景下大连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分析、针对大连市低碳产业的发展现实,构建了大连低碳经济产业体系的结构模型;随着大连市循环低碳的新型绿色产业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分别从制度、技术与文化3个层面提出大连产业结构调整适应低碳经济要求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以开发空气质量预报预警信息管理与展示平台为核心内容,基于该管理展示系统平台,综合运用数据库技术、并行计算技术、Web GIS技术和高效网络传输技术等当前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手段,通过大连市大气重污染天气预测预警系统平台的设计、开发和建设,实现对环境空气质量相关数据的管理和共享、空气质量统计预报、空气质量数值预报、预报会商和信息发布,为进一步明确未来大气污染防治及空气质量保障工作的目标、方向与重点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8.
基于1996~2016年鄱阳湖及出入湖水质数据,解析了鄱阳湖与出入湖河流水质间关联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TN和TP是引起鄱阳湖水质下降的主要因子,其中,1996~2003年,鄱阳湖及出入湖水质总体较好,但呈下降趋势,主要受流域污染负荷增加影响; 2004~2011年,水质继续下降,"五河"水质下降明显,并引起鄱阳湖水质下降;由于鄱阳湖较强的水质净化能力,其出湖水质相对较好,该阶段水质下降受流域污染负荷增加与水文条件变化共同影响; 2012~2016年,水质进一步下降,入湖河流水质快速下降及来水量减少,使鄱阳湖水质净化能力降低,进而导致出湖水质也有所下降,该阶段鄱阳湖水质下降仍受流域污染负荷增加与水文条件变化共同影响.由此可见,入湖河流与鄱阳湖水质关联密切,南部和东部湖区TN浓度明显高于西部湖区,主要与赣江和信江TN负荷输入有关;南部湖区TP浓度明显高于东部和西部湖区,主要与赣江和抚河TP负荷较高有关.相对于水文条件变化,流域污染增加对湖泊水污染贡献更明显.  相似文献   

9.
构建土地利用碳储量数据库,基于InVEST模型Carbon模块,得到广东省1990~2020年碳储量时空分布情况.用Moran’s I指数和Getis-Ord Gi*分析格网尺度下碳储量时空分布特征,用Anselin Local Moran’s I得到LISA集聚图.然后运用PLUS模型和14个土地利用驱动因子预测2050年土地利用及其碳储量分布.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变化直接影响区域碳储量高低,林地、草地等具有生态服务功能地类碳密度最高,分别是188.44,329.34Mg/hm2.碳储量空间格局整体呈现出中部低、北部高、东西中等的特点.碳储量空间分布特征与土地利用特征一致,碳储量显著高值集聚区域分布在建设用地少、生态用地多且连片的粤北地区,显著低值区域分布在国土开发强度和生态用地破碎化程度高的珠三角地带.在自然发展情景下,到2050年广东省土地利用碳储量将减少4327.21万Mg,随着国土空间进一步开发,环珠江口沿岸城市碳储量持续下降.增加植被生态系统碳储量,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手段之一.要继续维持粤北山区生态保护屏障的重要地位,减缓珠三角城市土地开发强度,提高建设用地集约节约能力,形成平衡协调的土地利用和碳储量格局.  相似文献   

10.
以淇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2000~2015年土地利用/覆被数据,结合当量因子法修正中国陆地不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表,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法和生态系统服务权衡模型分析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关系,引入人类活动强度指数评估模型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空间特征,运用空间自相关探讨人类活动影响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关联性及LIS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2000~2015年淇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下降趋势,2010年生态系统服务最低(19.29亿元),废物处理平均价值最大(3.68亿元),娱乐文化平均价值最小(0.81亿元);(2)从生态系统权衡协同关系来看,两种相关性分析均表明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以协同关系为主,由线性关系发现供给服务、调节服务与支持服务呈现为互为增益的协同关系,文化服务与支持服务、供给服务、调节服务分别表现为此消彼长的权衡关系,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度表明土壤保持和原材料及土壤保持和生物多样性协同度最高(4.4),权衡度最高(-5.2)为水源涵养和原材料、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3)淇河流域人类活动强度空间分异显著,流域下游人类活动影响强度明显高于上游地区,人类活动强度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相关性由正相关转向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12.
论文针对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在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结合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城市生态环境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从白然、社会、经济的角度,选取了20个单项指标,构建了大连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构建出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模型。并对大连市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实证研究,定量地对大连的生态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MapInfo软件生成大连市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分布图。结论为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优良,中心城区、长海县生态环境质量为优,金州区、旅顺口区、瓦房店市、庄河市为良,普兰店市为中。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向家坝-溪洛渡电站所在流域为研究区,分析了大型水电工程建设与区域内典型生态因子变化的关联性。首先分析了流域内土地覆盖和典型地表参数(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地表蒸发量ET以及地表温度LST)的时空规律。在此基础上,基于缓冲区分析方法,计算了电站枢纽区周边地表参数的变化特征,并且分析了水电工程对地表参数的空间影响尺度。研究发现:(1)土地覆盖方面,2000年以来流域内的林地、草地、耕地进行了一定的转化,但总体格局保持稳定。流域内人造表面面积大幅增加,但从整体上占比仍较小,说明水电工程对流域整体的土地覆盖影响较小;(2)植被时空变化方面,2000年以来流域NDVI以及NPP有显著改善,但地表参数变化趋势的空间变异性显著;(3)关联分析方面,电站蓄水后,未发现植被参数(NDVI、NPP)有显著变化。电站蓄水后对缓冲区内蒸发量和地表温度存在一定影响,但影响并不稳定。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基本农田保护与城市发展矛盾的梳理,对当前基本农田划定方法的总结,思考结合"多规合一"编制,从新的角度探索基本农田划定的方法。以"三线三区"管控体系建立与划定为基础,对基本农田图斑的分布空间做出制约,协调现有基本农田与"三线三区"的关系,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其他规划的衔接,科学划定基本农田。理顺了基本农田与城镇发展的关系,减少了土地使用管理的冲突。  相似文献   

15.
以辽宁省瓦房店市为研究单元,在评估2000年与2014年的食物供给、NPP、产水量及土壤保持四种典型生态系统服务基础上,引入OWA模型,模拟出研究区2014年生态系统服务优先保护区作为生态源地;利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识别生态廊道与缓冲区,构建研究区生态安全格局。研究表明:(1)2000-2014年,瓦房店市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变化显著,除产水量外,其他生态系统服务均有所增强。(2)综合考虑生态系统服务保护效率(Ei>1)与权衡度(0.68),选取情景5下的优先保护区作为瓦房店的生态源地。(3)瓦房店生态源地面积为564.92 km2;生态廊道总长度为642.62 km,一级廊道(220.76 km)纵贯南北,次级廊道(421.86 km)呈网状连通分布离散的生态源地。研究结果可为瓦房店市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和土地利用优化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6.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及其服务价值有重要影响。以江苏省常州市为例,利用1995—2018年6期土地利用数据,基于2 km×2 km网格,核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人类活动强度,分析二者时空变化特征及关联性。结果表明:1995—2018年,常州市耕地面积减少19.5%,水域和建设用地面积分别增加11.6%、93.7%;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经历先增加后减少、总体增加的过程,1995—2018年共增加29.55亿元,价值量的增加主要来自于耕地向水域转化,价值量的减少主要来自于耕地向建设用地转化;人类活动强度显著增加,在常州市市区位置表现得尤为明显,人类活动强度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显著负相关,且这种负相关关系在增强。

  相似文献   

17.
基于淮河蚌埠闸以上地区60个站点1961—2015年气象数据,计算作物水分亏缺指数(Crop Water Deficit Index,CWDI)与相对湿润度指数(Relative Moisture Index,M),以冬小麦干旱作为农业干旱的代表,分析生育期内冬小麦干旱与气象干旱时空特征,并通过游程理论识别30场主要干旱事件的历时、烈度及重现期频率,展开农业干旱与气象干旱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1)时间上,冬小麦生育期内农业干旱旱情年占比均高于气象干旱,年际差最多年份均发生在冬前生长期;(2)空间上,全生育期和各个生育期内的冬小麦干旱和气象干旱呈纬向分布,由南至北旱情逐渐加重,冬小麦干旱75%以上中旱占比发生在越冬期至灌浆成熟期,气象干旱仅在越冬期出现;(3)冬小麦干旱相较气象干旱存在延时,且烈度大于气象干旱,平均历时分别为18.8旬和17.3旬,平均烈度分别为12.2和9.9;(4)气象干旱历时达到1.28旬或干旱烈度达到3.35时,便会引发冬小麦干旱,且冬小麦干旱历时、烈度重现期频率大于气象干旱,农业干旱较气象干旱持续周期更长、频率及强度更大,气象干旱加剧农业干旱旱情。  相似文献   

18.
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环境噪声质量等级标准和噪声污染指数法,通过对乐山师范学院校园噪声环境连续监测,采用等效连续A声级计算噪声值,对校园环境噪声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噪声值最小为51.2dB,最大为65.3dB,仅2个点位的声环境质量达标,其余13个点位均超标,噪声超标率平均值为6.08%;乐山师范学院校园环境噪声为...  相似文献   

19.
农村日趋恶化的环境制约和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搞好农村环境建设,健全生态保护体系,本文针对山丹县农村环境保护建设实际,在充分分析当前农村环境保护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就如何保护农村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促进保护农村环境的对策和措施,以期达到有效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实现农村经济的良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研究以多时序土地利用、遥感数据为基础,通过GIS技术结合土地利用动态度、空间叠置与转置模型分析1992-2009 年大连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演变及驱动机制。研究表明:①土地利用数量变化模式呈现耕地面积大量减少,建设用地迅速增加:1992-2009 年各土地利用类型单一动态度中耕地减少速度最快,为4.66%;建设用地增加最快,为21.32%;耕地大部分转移为建设用地,1992-2009 年耕地转向建设用地的面积为891.35 hm2,占总耕地转移面积的54.76%;旅游用地面积增加了425.35 hm2,占建设用地增长面积的27.69%;②建设用地空间扩展呈现出沿交通干线和海岸线分布,且主要集中在龙山村、满家滩和陈家村的南部交通干线区域,并从该区域不断向周围地区扩张;③与非旅游城镇相比,金石滩逐步从原有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向旅游主导的复合型用地转变,在“政府”、“企业”和“居民”三个主体影响下,经历了以“自然保护为主-旅游开发为主-保护为前提适度开发”的演化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