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将在一定时期内对大气环境中二氧化硫(SO_2)及氮氧化物(NO_x)污染监测采用三种不同监测方法共存的方针,即采用间断采样实验室分析法、24小时连续采样实验室分析法及连续自动监测法。由于这三种监测方法所采用的采样方法及分析方法各不相同,因此监测结果必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及代表性不仅依赖于分析方法,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采样方法。而采样精度表示样品的代表性,它受污染物排放特征、扩散机理、采样频数、采样时段及置信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本文以大量实地监测数据依据,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不同监测点所采用的不同监测方法的采样精度进行了比较。推荐一种估计采样精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实验部分 (一)、分析方法:按《环境监测分析方法》要求进行。 (二)、实验方法: 1.进行实地监测:在同一监测点,同时采用间断采样和连续采样对大气环境中的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进行同步实地监测。其中,间断采样时间分别在每天7.11.15及19时,采样流量分别为0.5L/min(SO_2)及0.3L/min(NO_x),采样时间均为30分钟。连续采样,采样时间为24小时,采样流量在0.2L/min左右。吸收瓶温度控制在15±3℃。  相似文献   

3.
我国环境监测已于1988年1月1日起正式执行《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要求Ⅰ级测点的大气SO_2、NO_x监测按照《规范》进行,即连续采样实验室分析和自动监测系统两种方法.但一般的市(地区)级站、县级站在开展区域性的大气现状调查和评价工作中,野外布点受诸多客观因素的限制,因此,要按《规范》进行困难比较大,仍为每天分几个时刻短时间采集一定体积的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U型多孔玻板吸收管以其吸收效率高,广泛应用于气体监测采样中,但该器皿在使用中不易充液,而有些气体如SO_2、NO_x等对吸收液的体积有着精确的要求.一般充液采用的方法不外乎以下两种:  相似文献   

5.
大气中SO_2、NO_x、TSP和CO平行采样监测结果的统计分析表明,地面与楼顶采样的差异不显著,其浓度变化有随高度呈规律性的变化趋向,降雪具有明显的洗脱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6.
兰州市空气质量监测系统,是全套引进美国热电子公司的空气质量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已不间断运行两年多,该系统包括一个中心站和七个子站,中心站配备有质量保证实验室、支持室、算机室及模式室.每个子站内装有SO_2、CO、O_3、NO_x、PID、IP的连续自动监测仪器,气象仪和微机电台.  相似文献   

7.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以下称“系统”)中采用SO_2、NO_2渗透管作为气体标准物,分别用于对二氧化硫监测仪、氮氧化物监测仪进行校准.现在国内各城市大多采用美国MONI TOR LABS公司的“系统”(或该“系统”的一次仪表部分).该“系统”中的ML—8550动态校准器,内部安置50℃SO_2、NO_2渗透管产生标气,对ML—8850型SO_2仪、ML—8840型NO_x仪进行每天一次的零点——单标点跨度自动核标;每月多点的人工动态校准.该校准器中使用渗透管的渗  相似文献   

8.
空气相对湿度对连续恒温采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实验按《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提供的方法,在采样前以曝气法驱逐浓H_2SO_4中的SC_2.1.实验部分1.1 浓H_2SO_4中SO_2的去除:在内盛100ml浓H_2SO_4洗气瓶前串接内盛50mlSO_2吸收液(四氯汞钾吸收液或甲醛缓冲吸收液)的吸收瓶,用以吸收环境空气中的SO_2.曝气试验的采气流量为0.2~0.5L/min.经过一段时间曝气后,在其后串联一多孔玻极吸收管,内装10ml吸收液采样分析,检查SO_2是否除尽(图1).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电力区域调配的污染物转移效应,构建了电力传输的污染转移模型,并以SO_2和NO_x为例对2006、2015年数据进行测算。结果表明,2015年电力行业SO_2、NO_x排放强度分别由2006年的4.03、2.18 g/(kW·h)下降到0.69、0.77 g/(kW·h)。2015年,16个电力净输入区通过电力跨区域传输的SO_2、NO_x转移量分别为47.8×10~4、53.0×10~4t,占这些地区电力行业SO_2、NO_x排放量的24.1%、24.2%;14个电力净输出区通过电力跨区域传输的SO_2、NO_x转移量分别为-54.6×10~4、-52.1×10~4t,占这些地区电力行业SO_2、NO_x排放量的26.5%、22.8%。研究结果对于分析区域物质流动所隐含的污染流动,全面认识区域污染物排放格局,制定合理的区域污染减排目标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测定大气、污染源废气中的NO_x浓度是环境监测和科研的重要任务,测定方法虽多,但可划分为:自动仪器监测、“起泡式”吸收捕集和长期累积采样三类。 自动仪器监测NO_x常用化学发光法、紫外、红外法,库仑法及比色法。其中化学发光法应用最广,其原理是应用NO与O_3的化学发光反应可在590~870nm用光电培增管接受,检测NO浓度;NO_2可先进入转化器还原后测定。化学发光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强、响应快,广泛应用于连续自动分析仪器中。采  相似文献   

11.
一、研究方法 (一)监测点位设置 在市区不同功能区的8个监测点设置硫酸盐化速率与SO_2监测点。 (二)监测方法 项目 采样仪器 采样时间及频次 分析方法 硫酸盐化速率 碱片架 冬、夏、秋季,每季连续1个月 重量法 二氧化硫 DK—12C大 气自动采样器 冬、夏、秋季,每季连续10天 盐酸付玫瑰 苯胺比色法  相似文献   

12.
1.前言 用间歇型溶液导电率方式自动监测大气中的SO_2时,NH_3会产生负干扰,因而SO_2计配有除NH_3装置。目前,一般使用的是草酸肼,随温度上升存在升华作用,会产生正干扰。 这次,D社出售了一种除NH_3洗涤器,本文对温度上升造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确认了NH_3浓度。 2.调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利用1999年1月至2002年7月日照市环境监测站监测的污染物浓度资料和探空及本站地面气象资料,分析了日照地区可吸入颗粒物(PM_(10))、二氧化硫(SO_2)、氮氧化物(NO_x)浓度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气象要素的变化对污染物浓度时空分布特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可吸入颗粒物(PM_(10))、二氧化硫(SO_2)、氮氧化物(NO_x)浓度指数预报方程及大气质量指数分区预报流程。并用VB6.0语言编程在微机上建立了简洁流畅、操作简便的大气质量指数分区预报系统。实际预报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异丙醇吸收-分光光度法测试固定污染源中三氧化硫(SO_3)的方法,分别连续9次测试低、中、高3个质量浓度的SO_3烟气。测试结果表明,相对误差分别为7. 5%,-2. 6%和6. 7%,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 3%,1. 7%和4. 1%,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较好。方法检出限为0. 1 mg/m~3,测定下限为0. 4 mg/m~3。二氧化硫(SO_2)、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_x)、硫化氢(H_2S)、含湿量、烟尘等因素对方法的干扰较小,方法适用于现场测试。  相似文献   

15.
根据PM2.5中重金属监测国标分析方法,从PM2.5采样方法、采样保存条件、滤膜材质性能等方面说明利用空气自动采样滤膜监测PM2.5中铅和镉是可行的;对手工采样(石英滤膜)和Beta射线法自动采样(自动采样滤膜)2种方法,对PM2.5实际样品中铅和镉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自动采样滤膜的空白检出和检出限均满足铅和镉的监测需求,铅和镉的回收率分别为95.2%~107%和91.8%~105%,与手工采样方法相比测得铅和镉的相对误差分别为3.6%~8.4%和1.3%~10.8%,从实践角度进一步证明了利用自动采样滤膜对PM2.5中铅和镉进行监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南京市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和其它人为影响,使文化古都的景色遭到一定程度破坏,植物和树木的生长受到损害.在各种环境污染和人为破坏因素中,大气污染占首要位置.为了具体了解大气污染对植物的影响,我站将大气污染影响较大的燕子矶一带和东郊风景区相对清洁的中山陵进行了植物影响对比试验.一、方法(一)测定大气中SO_2及飘尘浓度.在燕子矶一带的东、中、西部各选取一采样点,中山陵选取一采样点,同时对大气中的SO_2及飘尘进行采样测定,全年测定三次,每次连续五天,每天四次(飘尘每天一次).方法选用环境监测规定方法,降尘量在燕子矶及东郊清洁区中山陵各选一点,两地同于5月、7月、10月用降尘缸集尘,然后称重测定.  相似文献   

17.
大气监测的质量主要包括两部分:采样质量和实验室分析质量.后一部分已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和方法,而前一部分由于方法不统一,影响因素多,加之重视程度不够等,一直是个薄弱环节,《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已开始实施,要求将间断采样改为连续采样.本文就连续采样实验室分析法测定大气中SO_2、NOx  相似文献   

18.
针对1990年和1991年绵阳市SO_2浓度升高,尤其是1990年和1991年元月监测的SO_2浓度值更高。经研究发现监测采样时的气象条件对污染物测定值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 采样是环境监测程序中的关键步骤,是保证环境监测分析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大气监测中尤为如此。 多年来,我区和全国大部分地区、厂矿监测站所采用的间断采样测定瞬时值的方法,来监测大气的SO_2 ,NOx。由于所得结果缺乏可靠性和可比性,很难客观地反映大气环境质量状况,该法早已被世界卫生组织淘汰。为保证大气采样的合理性,代表性和准确性。国家环保局在《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中将大气间断采样改为  相似文献   

20.
采用设置在上海市中心城区交通主干道旁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2018年1—12月的观测数据,分析黑碳气溶胶(BC)污染特征及其与PM_(2.5)、SO_2、NO_x、CO、O_3、苯、甲苯、乙苯、二甲苯和气象参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观测期间内,BC小时均值为(3 038±22) ng/m~3,ρ(BC)在ρ(PM_(2. 5))中占比为(11. 48±0. 12)%。日内ρ(BC)变化呈双峰型,各月份之间ρ(BC)变化不大。ρ(BC)与风速呈负相关,与PM_(2. 5)、NO_x、CO、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