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世界卫生组织泛美卫生组织的支持下,古巴科学院、公共卫生部、农业部、内务部、古巴红十字会、国家民防指挥部等联合召开第三届国际灾害大全,会议于1992年10月12日至15日在哈瓦那举行。目的是为在灾害情况下从事生命财产的环境保护的专家们提供交流经验  相似文献   

2.
<正>由中国钢结构协会防火与防腐分会、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结构抗火专业委员会、同济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共同主办的"第七届全国结构抗火技术研讨会"将于2013年11月14日~15日在南京召开。本次会议旨在交流结构抗火及防火防腐保护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工程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3.
<正> 长江口地震联防区第十四次会议于1982年10月17日—22日在上海宝山举行。会议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交流了近年来联防区范围内群测群防系统在监测预报地震工作中的经验和有关论文;会议第二阶段进行震情会商。在这次会议上,长江口外围地区的有关代表还向会议介绍了经验。与会代表除就会议交流的经验、论文进行讨论外,还就长江口特定区域的地震工作如何深入进行议论。长江  相似文献   

4.
2007年8月20~21日,“第三届全球华人岩土工程学术论坛”在台湾新竹交通大学举行,来自祖国大陆、香港、台湾及奥地利、美国和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6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本次论坛由台湾交通大学、中华大学、淡江大学和亚兴工程顾问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以河海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科院地质与地理研究所和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大连理工大学、东南大学、上海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和长江科学院等单位共19名专家、教授组成的祖国大陆代表团专程赴台参加了本次论坛。论坛开幕式由台湾交通大学黄安斌教授主持,河海大学刘汉龙教授、台湾交通大学吴重雨校长、台湾水利部门谢胜彦总工程师和台湾交通大学工学院方永寿院长作为嘉宾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本次论坛是继2003年8月在上海召开的“首届全球华人岩土工程学术论坛”和2005年8月在南京召开的“第二届全球华人岩土工程学术论坛”之后的又一次学术盛会。60多位代表就岩土工程新技术、区域性岩土工程、都市深开挖、加筋土特性、地基稳定监测和分析等主题做了大会交流发言。会议论文集由黄安斌、刘汉龙、秦中天、李煜聆和张德文主编。论坛还就岩土工程学术发展、岩土工程产业界展望和合作研究发展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会议决定“第四届全球华人岩土工程学术论坛”于2009年8月在武汉召开,由长江科学院与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联合主办。  相似文献   

5.
椰子 《防灾博览》2014,(4):78-85
终于来到了同志加兄弟的古巴。第一印象很难用一句话概括,它既不像发展迅猛的中国,也不像少数民族地区般的越南或全国只有一种思想的朝鲜。初到古巴,看到这个如同汽车站一般的小机场,再有心理准备也会感到吃惊,困惑,心情复杂。古巴表面上似乎陈旧破落,像衣衫褴褛的老人,但那迷惑人的外表下面俨然是一位神采奕奕的年轻王子。  相似文献   

6.
<正> 1 地震危险性评定历史Alvarez在1970年依据历史强震资料试编了古巴的地震危险性图.进一步的编制工作包括补充新构造资料以及东南部板缘地震带的定量估算(Chuy和Rodriguez,1980;Chuy等,1983)。在地震建筑规范中,采用了许多最近的地震危险性图(NORMA CUBANA,1985)。在古巴中部的核电站选址中,第一次采用了地震危险性的定量评定(Alvarez,1983)。采用Mc-Guire(1976)的概率算法,得出了古巴全境的定量评估(Rubio,1985)。Alvarez与Bune(1985a)采用一种特别算法评估了古巴东部的地震危险性(Alvarez和Bune,1985b)。还完成了圣地亚哥市的局部研究(Gonzalez和Kogan,1987),随后,以地震区划为目的,进行了较详细的全国范围研究(图2)(Alvarez等,1989a;Alvarez,待版)还完成了重要工业对象的非出版性研究。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环境岩土工程分会主办,河南大学承办的第三届环境岩土力学与工程青年学术论坛将于2020 年在古都开封举行。本次论坛将以黄河流域生态修复为主题,围绕沿黄堤岸安全评价、微生物技术在环境岩土工程应用、污染土修复及阻隔技术、污染土及固废处置新进展、污染土工程特性测试及评价、环境振动与控制及其他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等方面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为环境岩土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一个理论研究和成果交流的学术平台。热忱欢迎全国从事环境岩土工程及相关研究和实践的专家、学者及工程技术人员踊跃投稿并积极参加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8.
<正> 本次IASPEI地区会议第四组是“地震危险性评价”,召集人为M.Barazagi(美)和S.C.Bhaiia(印)。会议刊出该组的论文摘要共24篇。在1984年11月5日召开的会议上宣读了10篇,其中有我国罗玮等一篇。讨论会主持人为K.N.Kehatti(印)和V.Aggarwal(美),报告涉及到地震危险区的辩识和划分、监测程序、地震图象与新构造运动,地动位移及工程含意、垂直构造运动及其相伴的地震活动、地震导致的地面破坏、减轻地震危害性的工程措施和不同构造条件下地震危险性评定实例等。  相似文献   

9.
1992年5月6日至8日在北京举行了第一届海峡两岸地震工程交流研讨会。这次会议由中国地震学会和台湾两岸发展研究基金会共同发起举办。大陆方面参加会议的有中国地震学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8月12日—14日,由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等单位承办的第十二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研讨会在兰州成功举办。会议以“一带一路战略下岩土力学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主题,围绕岩土本构模型与参数研究、岩土工程重大工程实例、岩土试验与测试技术、环境岩土工程、土动力学与土工抗震、特殊土力学特性与工程问题和寒旱区重大工程问题7个主题进行交流和讨论,并展示了相关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本次大会共征集到论文  相似文献   

11.
<正> 江苏省地震学会前兆专业委员会和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会议于1981年11月10至14日在南京召开。江苏省地震学会部份会员一百二十人出席了会议。江苏省科委、科协及有关单位应邀出席了会议。会议分两个专业委员会进行学术活动,共有52篇有关地震前兆和地震地质方面的学术论文在会上作了交流。这些学术论文大多数来自地震观测预报第一线,结合了实际资料进  相似文献   

12.
《防灾博览》2004,(4):8-9
这次会议是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经济社会发展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形势下召开的。国务院高度重视这次会议,会前国务院第52次常务会议专门听取了中国地震局的汇报,温家宝总理,黄菊、回良玉副总理等领导同志对做好防震减灾工作和开好会议作了重要指示。会议主题突出,务实落实,交流讨论,现场观摩。会议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3.
<正> 1984年10月10日至15日,国家地震局地应力清理攻关领导小组在山东蓬莱召开了“地应力(电感法)清理评价成果交流总结会议”。经过会前的评选、推荐,有50余篇清理评价研究报告收入了研究报告摘要汇编,其中20篇在大会上作了交流。1983年3月,国家地震局工作会议确定要从科学上清理各种观测手段的实际作用,较客观地对各种观测手段作出评价。地应力(电感法)清理攻关领导小组结合本手段的具体情况,确定了这次清理评价的主要课题:1.地应力(电感法)测量过程和所测物理量—主要从理论、实验和实测资料上回答该测量系统是否测到了地壳应力的相对变化;2.电感法干扰因素的研究—主要研究各种干扰及其交互作用对地应力(电感法)相对测量的影响机理、量级以及对各种干扰  相似文献   

14.
正由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工程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震工程联合会主办的"第九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将于2014年8月19-22日在哈尔滨市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和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承办,通过审核的会议论文将在中  相似文献   

15.
<正> 一九八二年四月十二日至十六日国家地震局科研处和中国地震学会前兆专业委员会在南京召开了“地下水干扰因素研究讨论会”。会上交流了五十多篇学术论文,讨论了今后深入研究的课题。交流内容丰富、广泛,而且具有相当水平,基本上反映出我国地震地下水动态工作的成绩、进展速度和现状,是一次检阅成果、交流经验的会议,也是一次深入探索研究、想办法、出主意的会议。  相似文献   

16.
紧接着在日本横滨召开的世界减灾大会之后,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科学技术委员会于1994年5月27日在日本横滨举行了一次非正式会议,讨论“国际减灾十年”下一步的工作以及科技委在实现减灾大会目标中应起的作用。并讨论了即将向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及联合国大会提交的中期评估报告。本次会议的一项重要议程是探讨“国际减灾十年”后半期科技  相似文献   

17.
<正> 1989年11月16日—11月18日在南京召开了江苏省地震学会第三次代表大会。出席会议的代表共114人,他们来自包括地震、地球物理、地质、测量、力学、建筑、气象、石油等不同专业和单位。甘肃、上海等省市和兄弟学会的代表5人应邀出席了会议。省科协学会部李茂典副部长在会上讲话。本次会议主要内容和任务是: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工程专业委员会、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研究会联合召开的第四届全国地震工程会议于1994年8月23日至26日在哈尔滨市举行。这次会议由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承办。270多位作者为本次会议撰写了150篇论文,全国各地教育、科研、设计、管理等部门50多个单位120多位教授、科研人员和工程师出席了会议。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工程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建筑学会地震工程学术委员会联合召开全国地震工程会议的制度是改革开放以来建立的。第一届(1984)在上海、第二届(1987)在武汉、第三届(1990)在大连举行。此后,会期调整为每隔4年举行一次,与世界地震工程会议间隔相同,并安排在两次世界地震工程会议的中间。  相似文献   

19.
会议简讯     
<正> 中国地震学会第二届地震前兆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于五月四日至七日在安徽省太平县召开。前兆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主任梅世蓉同志出席和主持了这次会议。在会议上有16位委员就重力、地倾斜、大地形变测量、水化、地电、测震学前兆、前兆的观测研究、综合分析预报研究等方面交流了国内外的最新进展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通过交流,大家感到七级以上强震的前兆是比较丰富的,预报是有希望的;同时对前兆的复杂性有了更深入更系统的认识,对干扰的识别、信息的提取、前兆机理  相似文献   

20.
《防灾博览》2015,(3):6
2015年4月20-22日,全国地震震害防御工作会议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中国地震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和平出席会议并讲话。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5个直属单位、15个中心城市地震部门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传达了2015年国务院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和全国地震局长会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了2014年震害防御工作经验,研究部署了2015年震害防御工作。赵和平在讲话中对2015年震害防御工作提出四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