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模糊矩阵法在校园声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噪声及其感受主体均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拟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声环境质量进行评价,从而使评价结果更具客观性和合理性。本文通过对S大学声环境质量的现状监测并结合在校师生主观感受调查结果,运用模糊矩阵法对校园声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对校园声环境质量与教学生活的适宜度进行了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2.
大学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重要而敏感的子系统,其和谐程度如何会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直接的影响.当前,高等教育发展应以构建和谐大学为重点,努力实现大学与政府、社会之间的宏观和谐,大学内部组织要素之间的中观和谐以及大学师生个体之间的微观和谐.和谐校园的构建,党是核心、法是保证、师是关键,生是根本.  相似文献   

3.
浅谈校园景观的构成形态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朱新民学校,作为教育下一代的殿堂,其校园景观应该是和谐优美的。唯此,方可对学生施行全方位的陶冶和训练,培养出适应未来发展的一代新人。校园景观是学校这个地域范围内人类文化景观的生动体现。它即包括校风、学校特色、...  相似文献   

4.
<正>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大背景下,学校致力于低碳校园的建设,有助于培养学生低碳消费意识,有助于向学生传播低碳生活的理念,有助于培养学生成为乐于建设美好社会作出贡献的小公民。广州市荔湾区康有为纪念小学积极进行建设低碳校园的探索,并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有效策略。一、加强环保教育,树立低碳理念让师生在思想上树立节能环保意识,是建设低碳校园的思想保障。我们通过校园报刊、广播、影视、网络等多种媒体,在师生中开展大力宣传低碳意识、倡导低碳生活,引导师生学习节能方法、掌握节能技术,从而为低碳校园的建设营造出良好的氛围。通过形式多样的环保宣传活动,  相似文献   

5.
触目惊心的校园景观在车水马龙的都市里,人们不难发现,年纪小小的小学生,除了背着又大又沉的书包外,一双稚气的眼睛还安上了一对“玻璃窗”——近视眼镜。漫步大、中、小学校园,这些戴着近视眼镜的学童,更是比比皆是,已成了现代校园一道流动的“景观”。  相似文献   

6.
论生态校园的建设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校园环境质量恶化,"生态热"思潮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背景下,生态校园的提出和建设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体现了人们改善生态环境,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愿.文章详细阐述了生态校园的概念,并提出了景观园林设计、环境友好技术、生态化教育管理各项兼顾的生态校园理想模式.在分析总结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生态校园在中国的发展建设提出了三点建议:因地制宜的进行生态化建设;将校园规划与城市规划有机结合;政府为生态校园管理立法.  相似文献   

7.
绿色大学是"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指导思想落实到大学各项活动中,融入到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为促进我国高校绿色校园的发展,本文选取了10所典型高校,从组织制度建设、绿色教育、绿色科研、校园能源资源节约、绿色文化、经费来源等六个方面对其绿色校园建设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全面了解了当前我国高校绿色校园建设的进展程度和所存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下一步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8.
昆明理工大学(莲华校区)噪声污染调查与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现场监测,对昆明理工大学(莲华校区)的校园声环境进行了分析评价,监测结果表明:昆明理工大学(莲华校区)校园11个监测点中有8个监测点声环境符合国家I类标准,2#、4#、10#监测点昼、夜间的噪声监测值均超过国家标准。主要噪声源为道路交通噪声和建筑工地的施工噪声。同时,本文还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了师生对校园声环境的意见,并进行了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校园声环境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9.
通过现场监测,对昆明理工大学(莲华校区)的校园声环境进行了分析评价,监测结果表明:昆明理工大学(莲华校区)校园11个监测点中有8个监测点声环境符合国家I类标准,2#、4#、10#监测点昼、夜间的噪声监测值均超过国家标准。主要噪声源为道路交通噪声和建筑工地的施工噪声。同时,本文还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了师生对校园声环境的意见,并进行了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校园声环境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荔城中学建设低碳校园实践的调查与分析,认为低碳校园应从多层级、全方位角度进行创设。多层次指的是政府、学校和师生的共同努力,全方位指的是从校园基础设施低碳改造、建立体现低碳理念的管理、考核体制、开展低碳教育和宣传以及在工作、生活中切实落实低碳理念等方面来全面建设低碳校园。同时,也体现出荔城中学低碳校园建设的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11.
<正>在多年的生态文明建设接力中,高校承担着传播者、实践者、助力者等角色,铸就着生态文明建设的“高校风景”。其中高校既能够开展多种多样的生态文明教育,用一种春风化雨的方式,引导和塑造高校师生的生态意识,同时也能够开发和设计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校园景观,实现校园生态环境内各个生态因素的和谐,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的教育家园。近些年以来,高校思政教育人文环境成为高校景观设计的重中之重,展现出旺盛生机和光明前景。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内容体系的重要组成,生态文明与高校思政教育人文环境并不相斥或者不兼容,反而能够为高校思政教育人文环境建设增添新的活力,改善区域内生态环境质量,让高校思政环境展新貌换新颜。  相似文献   

12.
李浩 《世界环境》2023,(2):90-91
<正>青岛科技大学“小浪花”青年志愿服务队(Little Waves Youth Volunteers of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LWYV)是一支校园非营利队伍,致力于服务校园,奉献社会,体现青年志愿者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责任与担当。为扎实巩固校园疫情防控成果,推进学院志愿服务品牌化和项目化建设,青岛科技大学“小浪花”青年志愿服务队于2022年5月12日在青岛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成立。志愿服务队以青岛科技大学海洋学院和青岛市生态环境局为依托,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创建低碳校园的策略,一是要学校和师生的共同努力开展低碳教育和宣传,二是要在学科教学应进行低碳意识渗透,三是要在综合实践活动和学生社团活动方面落实低碳理念,从多方面采取行动才能收到创建低碳校园的实效。  相似文献   

14.
台湾地区推进《友善校园营造计划》,涉及到法治化校园建设的诸多举措。在法治校园建设中,完善的法律体系、规章制度是基础条件,多元管道的配合是发动机,重视弱势群体的权利保护是核心内容,提高师生的法治思维是法治校园建设的核心目标。在校园物质文化、心理文化以及制度文化中全方面引入教育法治化的理念,能有利于法治化校园的实现。台湾地区《友善校园营造计划》体现的法治化基调值得大陆地区借鉴。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以海绵铁处理洗浴废水回用于人工湖景观用水工艺的可行性,讨论了流量对洗浴废水中LAS等污染物质的处理效率的影响,同时探讨了海绵铁柱中填料的损耗和再生问题以及海绵铁柱出水除铁问题,并对海绵铁处理洗浴废水中LAS的机理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在一定技术条件下,洗浴废水的出水LAS,COD等指标均可达到中水回用水质标准,可以作为校园人工湖景观用水。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噪声污染越来越严重,已经影响在校师生的正常学习与生活.以东莞理工学院为例,运用模糊矩阵法对该校园声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校园环境噪声普通存在超标现象,昼间超标率为14.36%,夜间超标率为22.67%.校园声环境隶属度可达0.34,属于中度污染.校内外交通和学生活动是校园主要噪声污染源,可采用增加校园绿化、加强校内交通管理与噪声管理等措施,改善校园声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7.
绿色大学的建设是贯彻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建立一套系统全面且便于操作的指标体系对绿色大学建设具有指导意叉。“绿色大学”建设围绕教育的核心,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指导思想落实到大学的各项活动中、融入到大学教育的全过程。按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的思路构建绿色大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准则层由绿色教育、绿色校园、绿色科研、绿色实践和绿色办学构成,反映的是绿色校园建设所应包括的5大部分。指标层包括指标和主要参数,反映准则层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8.
<正>九江职业大学一贯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功能,优化育人整体氛围,2013年学校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及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立德树人,成效显著,被新华社新华网评为"2013中国最具影响力职业院校",同时荣获江西省第十三届省级文明单位。一、营造氛围,聚集校园正能量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九江职业大学将深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与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一是广泛宣传,营造氛围。通过校园广播、电子屏、宣传橱窗、宣传条幅和标语牌,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主要内容、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二是抓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在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程中的宏观主导和驾驭作用,形成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师生学习效仿的良好氛围。三是抓文化活动,开展  相似文献   

19.
新课改大背景下的大学写作教学,教学过程不再是教师单方执行既定的课程方案的过程,而是师生间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但现有师生不够重视写作课程、写作内容贫乏单一等问题成为新课改大学写作教学的掣肘。现代信息技术以多媒体网络技术为主,为大学写作教学创造了新的平台,构建了多元、开放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20.
以武汉市后官湖地区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测试了人们对该区域内3种景观类型、12类景观元素的认知偏好情况,并初步分析了景观认知偏好的人群差异性。结果表明:(1)样本人群对不同的景观类型和景观元素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偏好,并且普遍偏好自然景观(尤其是包含水体和与树木有关的景观元素),其次是半自然景观,最次是人工景观;(2)不同个体对于自然景观的认知偏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而对于人工景观,样本人群的认知偏好评价较为一致;(3)样本人群的性别、年龄、地区、受教育程度、职业及专业背景均会对个体的景观认知偏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年龄、职业、地区、专业背景、受教育程度、性别;(4)通过对样本人群个体差异性分析结果,最为偏好自然景观的人群大致具有以下特征:女性、小于45岁、居住在城市地区、大学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从事室内工作、具有景观或设计相关专业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