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信息化的飞速发展,数据中心作为网络的核心节点,强有力地支撑着网络的运行,数据中心建设的关注度也大幅提升.数据中心在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电能消耗,绿色环保等问题渐渐被关注.对网络需求的快速发展,使得许多投资方不惜重金搭建更为先进的数据中心.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环境数据中心的组成及建设目标、数据仓库技术在环境数据中心的应用、数据仓库管理技术、联机分析处理,认为数据仓库技术为决策支持系统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环境数据中心的组成及建设目标、数据仓库技术在环境数据中心的应用、数据仓库管理技术、联机分析处理,认为数据仓库技术为决策支持系统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重庆环境数据中心发展规划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重庆市环境信息化现状和已有基础,分析重庆市环境数据中心建设存在的差距,在对重庆市环保局进行业务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设计符合现阶段和未来各业务系统建设对信息资源共享协同要求的环境数据中心。同时介绍了重庆环境数据中心规划的关键业务能力、关键技术以及系统特色和优势,并对整体的规划进行了总结。研究指出,随着全社会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社会各部门和公众对环境数据共享与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建设重庆市数据中心,整理整合并共享各类环境数据,不仅是重庆市环境管理工作的需要,也是重庆市环境保护工作的必然要求。环境数据中心的建设对于整个环保行业的管理效率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想要系统全面的建设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环境数据中心,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始入手:一是必须理顺好环保单位各个部门之间的业务关联关系;二是考虑好如何能够使用权限管理来解决数据安全问题;三是处理好上下级数据中心的连接、共享、交换、存储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数据中心是数据存储和数据处理的必不可少的底层基础设施,承载着数据的计算和存储任务。中央多次表示加强新基建,既符合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又适应中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和转型需求。数据中心作为新基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成爆炸式增长,并伴有能源消费量高、空置率大,能源效率利用较低等问题。文章通过分析天津市当前数据中心情况,结合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评价体系,试图找出天津市绿色数据中心发展瓶颈,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6.
NextEra能源资源的明科二期100.8MW风电场已在俄克拉荷马州全面运营,并将专为谷歌新梅县的数据中心供电。NextEra与谷歌于今年春签署了一项长期购电协议,双方并未公布具体的细节,谷歌也未透露数据中心所需的电力需求量。  相似文献   

7.
国家环境数据中心建设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结合我国环境数据共享现状,对国家环境数据中心的建设思路、总体目标、技术框架、主要建设内容等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国家环境数据中心由国家级数据节点和省级数据节点组成,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共享技术保障体系建设、数据资源建设、共享与服务网络平台建设三部分.  相似文献   

8.
<正>为贯彻落实《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化行动计划(2017-2019年)》,推动绿色数据中心标准制订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于2017年6月23日召开了《绿色数据中心评价规范》团体标准编制工作启动会。中国电子学会、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等标准主编单位,以及百度、华为、清华大学等参编单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会上,标准主编单位介绍了《绿色数据中心评价规范》团体标准的草案内容和编制过程。与会专家就标准  相似文献   

9.
《环境保护科学》2017,(6):40-44
面对环保数据普遍存在的"数据孤岛"现状,要开展大数据应用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必须要对多源的环保数据进行整合。文章以建设沈阳市智慧环保信息共享平台的环境数据中心(EDC)为例,探讨了在保持原有的环境管理业务应用系统正常运行的同时,对多源污染源数据库的整合算法。并介绍了采用微软BI技术构建"一源一档"的污染源数据中心的关键应用。  相似文献   

10.
红高 《环境》2011,(4):50-52
"云计算"的突飞猛进,让各大数据中心的用电量一路激增。芬兰赫尔辛基公共能源公司正在研究通过回收这些大量计算产出的废热,从中获取能量。  相似文献   

11.
沈立 《环境》2013,(3):51-53
曾设计逾百座数据中心的格罗斯这样说道:"不仅是普通人,即使是业内人士得知这些数字后,都感到惊讶——一座稍具规模的数据中心的用电量,很可能已经超过一座中型城市。"互联网是零污染的绿色产业?事实上,目前全球约有24亿网民,各大互联网公司为了让网民24小时享受网络便利,一直提供全天候无间断服务。这样一来,服务器昼夜运行,造成的电力消耗是巨大的。虚拟数据也能造成资源浪费根据去年《纽约时报》的一项调查中显示,素来被认为是环保的因特网产业其实并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论述大数据的概念、特点基础上,从美军改革编制体制、立足长远规划、合并全球数据中心、着眼未来发展等方面,系统研究了美军对大数据的开发利用情况,及时把握美军在大数据技术应用方面前沿动态,为我国未来大数据应用发展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结合我国环境数据共享与服务面临的问题,对国家环境数据共享与服务体系的时代背景、概念和实质、技术框架、主要建设内容等进行了研究。指出国家环境数据共享与服务体系是政府主导建设的环境信息资源网,核心由三级环境数据中心、依托于四级专网的环境数据传输与交换平台以及分别依托于内网、专网和互联网的各级共享服务门户构成。  相似文献   

14.
随着数字化环保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快了各地环保部门信息化建设步伐。尤其是搭建环境统一业务服务平台即门户网站,将各种环境管理应用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进行高度集成,从而有助于环境管理和强化各业务部门的协同联动。各地方环保部门也在进行积极探索环保业务门户网站的建设工作,在新技术下,尤其是云技术和虚拟服务器技术的应用,降低核心的数据中心建设成本,为环保业务门户网站的建设提供了新的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5.
杨伟利 《环境》2006,(12):49-51
斯坦福大学土木和环境工程系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按在80米高度处6.9米/秒的风速来计算,全球风能可利用资源最为72万亿千瓦。即使只成功利用了其中的20%,依然相当于世界能源消费量的总和或电力需求的7倍(该数据是以美国国家气象数据中心和预警系统实验室1998—2002年的风速和温度数据为依据测算)。  相似文献   

16.
美国国家气候数据中心的科学家在近日出版的《地球物理研究》上撰文,认为从过去25年的情况分析,全球气温正以平均每百年升高2摄氏度的速度增长。1997年和1998年,全球气温理应降低,但出现高温,这是极不寻常的。1999年应是一个‘冷年’,但1999年却是有记录以来第5个最热的年份。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于2012年被列入第一批全国地质环境信息化推广应用试点省份,按照《全国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方案》相关要求,构建了以地质灾害为主的四川省地质环境"一张图"应用软件系统。该系统以测绘地理数据、实时气象数据、地质背景资料及相关业务数据为基础,建立省级数据中心,并与国家级节点地质环境信息服务平台进行衔接和集成,实现国家、省、市、县四级节点上下贯通、资源共享、协同服务的具有多部门资源共享、基于实况雨量的地质灾害实时预警等功能的地质环境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8.
<正>城市地上地下一体化大数据信息平台是将城市地质信息纳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主流程的重要平台。将城市地质调查获取的地质资料和成果收集、标准化处理、检查并入库,建立多源、异构、海量地质数据的"地下数据中心",综合利用GIS、三维地质建模、数据库等技术,构建地上地下一体化三维可视化决策支持平台。  相似文献   

19.
汪绪柱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36(4):115-117,125
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基于B/S模式作为整体系统的架构,主要是用GPS对重点污染源进行空间定位,以ArcG IS Server空间地理信息系统为分析和决策基础,利用GPRS网络进行数据采集和传输,将工业监测仪的分析数据实时传送到数据中心,利用监控系统的分析功能对数据进行切割抽取,自动生成监控曲线和监控图形,并结合视频监控,实现对污染源的立体性监控和管理,实时掌握各企业污染物的排放情况。  相似文献   

20.
<正>环境健康风险研究是政研中心特色优势学科之一,主要围绕环境与健康管理政策研究、环境与健康信息化建设及环境健康风险评估等方面,开展国家环境健康领域规划、文件的编制起草及试点指导工作,建设"重点地区环境与健康专项调查"及"环境与健康风险哨点监测"数据中心,开展环境与健康相关信息标准等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