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乡镇单元的青海高原果洛地区雪灾致灾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雪灾是影响青海南部高原牧业生产最主要的自然灾害。通过利用青海、四川两省的气象站点资料,并结合GIS、RS工具,选取积雪深度、积雪持续天数、积雪面积比3个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与聚类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果洛地区44个乡镇的雪灾致灾危险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致灾危险性轻度的乡镇数占总乡镇数的9.1%,中度的占31.82%,较重度的占52.27%,重度的占22.6%,其中,致灾危险性程度较重等级以上的乡镇比例占74.87%。因此可以认为,果洛州是一个雪灾致灾风险较高的地区。从空间分布上来看,轻度等级的分布在玛多县的花石峡镇、扎陵湖乡及玛沁县的东倾沟乡和拉加镇;中度、较重度等级的基本上每个县都有分布,但较重度等级的以达日县和甘德县所占乡镇数较多;重度等级的只分布在达日县的桑日麻乡、特合土乡及玛沁县的当洛乡。  相似文献   

2.
锡林郭勒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冷高压前端,冬季寒冷而漫长,极易发生雪灾,几乎每10年就会发生一次雪灾,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根据自然灾害理论,构建了锡盟雪灾救助区划评价指标模型.以雪灾历史灾情、人口分布、牲畜分布和第一、二、三产业为危险性指标,以人口分布、GDP分布、道路通达性为救灾能力评价指标,并利用先进的3S技术和计算机存储技术,将各个指标进行空间模拟计算.最后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得到了锡林郭勒盟5级救助区划图.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结合救灾点分布情况,依次制定了各级地区的救助方案,为政府的减灾救灾工作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3.
《灾害学》2020,(2)
以区域灾害系统理论为依据,从风雹致灾因子、乡镇孕灾环境、承灾体3方面选定9个指标开展对云南典型山区——彝良县的风雹灾风险评价。应用县域灾情统计资料、地形等自然数据、人口等社会经济数据,基于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构建多层次风险评价模型。采用耦合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的组合赋权法确定各指标综合权重,定量分析风雹致灾因子危险性、乡镇孕灾环境暴露性、承灾体易损性的高低分布;据此得出风雹灾综合风险指数,并利用ArcGIS10.2软件绘制风险区划图。彝良县风雹灾风险分布较为分散。高风险区域面积占全县2/3,主要集中于中部地区,全县风雹灾总体风险程度高。  相似文献   

4.
青海省牧区雪灾预警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江山  赵强 《灾害学》1998,13(1):30-33
对青海省牧区各气象站的积雪深度、积雪日数等气象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合青海省牧区积雪状况和草场特点,建立了雪灾预警模型。  相似文献   

5.
依托中国逐日雪深模拟预估数据集、草地生产力数据、气象站点数据、灾害统计资料以及统计年鉴,选取了历史基准时段(1986—2005年)、未来近期(2016—2035年)和未来远期(2046—2065年)三个时间段,以及RCP4.5和RCP8.5两种情景,分析了青藏高原牧区雪灾危险性、牧区牲畜暴露量以及脆弱性,在此基础上,定量预估了青藏高原畜牧业雪灾风险。结果表明:(1)青藏高原区域内,中国逐日雪深模拟预估数据中,CESM1-BGC模式模拟的积雪深度数据更接近于站点雪深观测值,模拟精度最高,此次研究选用该模式下雪深数据识别雪灾危险性。雪灾危险性从时序看,相比于历史时期,RCP4.5情景下未来近期、未来远期和RCP8.5情景下未来近期、未来远期发生雪灾危险性的范围减少6%、11%、6%和14%;但是雪灾危险性强度减弱并不明显,RCP4.5情景下,未来远期,甚至增强;空间分布来看,危险性指数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藏北高原、冈底斯山脉沿线、昆仑山脉西段沿线、祁连山脉沿线、三江源区域和横断山脉山脉区域。(2)与2000年青藏高原牧区草地载畜量相比,2017年载畜量增加11%,未来载畜量将可能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6.
罗少辉  汪家鹏  金欣  陶世银 《灾害学》2023,(4):94-98+203
利用青海省53个气象台站的最小相对湿度、最大日降水量、冰雹日数、霾日数、雾日数、蒸发量和最大风速等观测资料和闪电定位资料,通过主成分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研究闪电日数与以上各气象因子的关系以及青海省雷电环境特征,以期为青海省雷电灾害的防御和评估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青海省年闪电日数在2.1~119.0 d之间,两个高值中心在玉树州南部和海南州北部,雷电活动最为密集、闪电发生频率最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青海省东部、玉树州、果洛州等地区;主成分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冰雹日数、最大日降水量、最小相对湿度与闪电日数关系最为密切,均对雷电日数具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结合主观与客观灾害评估,利用西宁地区的地理信息、水系、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气象要素、灾害等信息,运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AHP-熵权组合法对西宁地区5区2县暴雨灾害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暴雨灾害高风险面积占比最大是城北区,其次是湟源县、大通县和湟中区。较高以上风险面积占比超过50%乡镇与后期灾情资料检验基本吻合,暴雨灾害高风险指标乡镇也与实际灾情乡镇相对应,具有指示意义。3种方法进行比较,发现熵权法更能突出局部乡镇的较高以上风险,AHP-熵权组合法则平衡了熵权法与AHP法的共同影响,并能随着数据进行动态评估,有助于提高西宁地区防灾减灾工作的灵活性与可持续性,为预防暴雨灾害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自然灾害系统论及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理论基础上,利用宣城市17个水文站1970~2013年逐日降水资料,结合各县区社会经济数据、宣城市DEM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等,选取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易损性和防灾减灾能力4个因素及其下13个具体指标作为评价指标,构建了基于云模型的宣城市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价模型,借助ArcGIS空间分析技术绘制了宣城市暴雨洪涝灾害风险综合指数图。暴雨风险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宣城南部地区,包括泾县、旌德县、宁国市、宣州区和广德县南部地区,且暴雨洪涝灾害风险从南到北逐渐递减,暴雨洪涝灾害高风险区集中在山区、河网及人口密集区。  相似文献   

9.
在从洪灾风险形成机理出发建立区域洪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综合模糊C-均值聚类、因子分析和聚类有效性函数,建立基于模糊聚类因子分析的区域洪灾风险评价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怀洪南片防洪保护区15个乡镇的洪灾风险评价中。结果表明,怀洪南片防洪保护区的洪灾风险与社会经济因子、土地覆盖物因子和洪水因子等3个主要因子关系密切,被评价的15个乡镇中,小蚌埠镇为特高风险区,怀远县城关镇为高风险区,吴小街镇为较高风险区,新集镇、头铺镇、大新镇、曹顾张乡、梅桥镇、曹老集镇和沫河口镇为中等风险,临北回族乡为较低风险区,新马桥镇、王庄镇、浍南镇和魏庄镇为低风险区。研究结果揭示了影响怀洪南片防洪保护区洪灾风险的主要因子及防洪保护区洪灾风险的空间分布,可为区域防洪减灾活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正2021年5月22日02时04分,青海省果洛州玛多县(北纬34.59度,东经98.34度)发生7.4级地震,震源深度17公里。青海省地震局会同地震系统内外各有关单位,扎实开展地震应急工作,抗震救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是做好抗震救灾工作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1.
天气指数型保险是一种创新型保险,肉羊天气指数型保险以牲畜草料为保险标的,为牧民提供因旱灾、雪灾所造成的肉羊饲养成本增长及因天气灾害致损的保险保障和风险对冲,即每当天气达到气象灾害标准时统一按投保合同中数量进行赔付.同时,天气指数型保险的实施也大大降低了保险公司查勘定损的成本和被保险人道德风险的危害.2019年,肉羊天气...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中巴经济走廊地区1961-2015年逐日最高气温数据、人口经济、耕地等数据,选取极端高温事件强度、频次、持续时间、人口密度、耕地面积占比、不透水面积占比、GDP、脆弱人口比重和性别比重9个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组合权重并对中巴经济走廊地区极端高温事件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中巴经济走廊地区极端高温事件风险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绝大部分地区属于低(较低)风险地区,高(较高)风险地区主要分布在旁遮普省与信德省;极端高温事件高风险地区面积占比最大的行政单元为信德省,低风险地区面积占比最大的行政单元为中国喀什地区;历史极端高温事件与本研究的评估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通过河北省142个国家气象站的逐日积雪深度和历史灾情资料,运用概率分布理论对不同重现期下河北省雪灾致灾因子危险性进行评估,并利用"致灾强度指数-经济损失率"反演法构建脆弱性曲线,对承灾体损失风险进行定量评估。结果表明:河北省的张家口、承德和唐山北部地区海拔较高,雪灾致灾因子危险性高于其他地区。随着重现期的增加,雪灾积雪深度也在增加。在承德、唐山交界以及唐山东南部地区,30年一遇雪深达44 cm,50年一遇高达66 cm。对于雪荷载敏感的结构,承德与唐山交界处、唐山东部应满足100年一遇雪压0.5 k N/m~2以上。承灾体的损失风险受到致灾因子、承灾体暴露度和脆弱性的综合影响。在同等致灾强度下,雪灾经济损失风险与经济暴露度分布大体一致,石家庄、保定、邢台、邯郸的市辖区附近以及唐山遵化县和曹妃甸区的雪灾经济损失高达50万元/km~2以上。  相似文献   

14.
地震灾害风险是指破坏性地震(Ms≥4.7)对生命财产和经济活动造成的风险期望值。在搜集辽东半岛地震地质和震害史料的基础上,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从地震危险性和承灾体脆弱性两个角度,从地震强度,地震频率,人口,经济暴露性,断裂带敏感性等5项指标,对辽东半岛地震灾害风险进行了综合评估。结果表明,辽东半岛地震灾害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海城-大石桥、丹东-东港、普兰店-金州3个区域。  相似文献   

15.
中国雪灾时空变化及畜牧业脆弱性分析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5  
以省级报刊为主要信息源,辅以气象部门统计资料,获取了县域统计单元的雪灾信息,重建了中国1949~2000年雪灾的时空分布格局。对雪灾的时空变化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雪灾存在3个高发中心,即内蒙古中部、新疆天山以北和青藏高原东北部;雪灾年际波动幅度大,总体呈现增长趋势。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中国雪灾均灾次的高、低值区与草场退化程度的关系,从承灾体脆弱性的角度揭示了雪灾格局形成的机制。  相似文献   

16.
薛晓萍  马俊  李鸿怡 《灾害学》2012,(4):71-74,91
基于乡镇气象资料历史序列的构建,利用AHP决策分析法和加权综合评价法,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洪涝风险进行评估与区划。结果表明,临淄区洪涝危险性主要受洪涝频率影响,总体趋势是东北部高于西南部;洪涝灾害暴露性风险分布区域性较强,西部明显高于东部;脆弱性风险分布相对较分散,总体上北部地区脆弱性高于南部地区;防灾减灾能力北部地区强于南部。临淄区洪涝风险综合指数普遍较高,高值集中在人口、经济密度较高的临淄市区以及危险性较高的西北地区;风险指数受危险性影响较大;全区中、高风险的面积占总面积的69.2%。  相似文献   

17.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国际计划述评Ⅰ——指标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蕙  温家洪  司瑞洁  尹占娥 《灾害学》2008,23(2):112-116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是综合灾害风险管理的关键途径。概述了近年来3个重要的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国际计划:灾害风险指标计划(Din)、多发区指标计划(Hotspots)和美洲计划(American Programme)的目标与成果。重点介绍了3个国际计划选取的指标:DRI首次开发了2个脆弱性全球指标;Hotspots发展了3个灾害风险指数;美洲计划开发了4个独立的指标体系,用于描述国家级的灾害风险构成要素,同时,提出城市级的风险评估指标。通过比较3个国际计划选择的指标体系的优缺点,提出选择能全面反映脆弱性和风险特征、计算简便的指标是今后灾害风险评估的关键和重点。  相似文献   

18.
基于AHP和GIS的山区小流域山洪灾害风险区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对山区小流域山洪灾害风险区划技术进行了研究。以降雨、地形地貌、河流分布等因素提取了危险性因子,以人口、GDP分布和土地利用类型等因素提取了易损性因子,作为山洪灾害风险区划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AHP)赋予权重,利用加权综合的Arcgis空间叠加方法获得了山区小流域山洪灾害风险区划图。通过实例分析,研究区山洪灾害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马贵镇,并且集中在河流两岸。通过与历史山洪灾害点进行验证,风险区划结果精度较高,可为研究区山洪灾害防治和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随着陆地石油资源的逐步萎缩,海洋石油开发活动愈趋活跃。为有效应对不断增加的海洋石油开发环境风险,全面掌握海洋石油工程风险特点,为海洋环境风险管理提供技术支撑,海洋石油工程环境风险评估势在必行。从自然灾害的基本概念延伸,提出了海洋石油工程环境风险定量评估方法,从工程危险性、环境易损性和环保管理水平等3个方面入手,研究其与环境风险的相关关系;从上述3个要素出发,建立了包括3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的风险评估综合指标体系,研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估指标的权重值;探索评估指标的量化方法,建立了分门别类的赋值方法、数值归一化方法,最终建立了海洋石油工程环境风险指数的计算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草原雪灾发生后对草原牧区社会与人们活动造成的影响,以锡林郭勒盟为研究区,以2010年为典型案例年,收集了案例年的气象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并结合实地调查数据,选取社会与个体、社会与家庭、社会与机构、社会与秩序、社会与稳定和社会与心理为指标,利用熵组合权重法、加权综合评价法建立了锡林郭勒盟草原社会影响评价模型,对研究区雪灾产生的社会影响进行初步定量评价及区划。结果显示:锡林郭勒地区草原雪灾社会影响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总体特征为中部偏低,两边偏高,东部地区雪灾社会影响最高;雪灾对锡林郭勒盟社会秩序、社会稳定和社会心理三个方面的影响较为明显;降雪量与草原雪灾社会影响存在趋同效应。研究结果可以为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雪灾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