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油气田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监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油气田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对油气田建设项目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包括钻井作业、输气站及输气管道建设工程中的主要环境影响进行了分析,从施工期的污染防治措施监理、生态保护措施监理、环境保护设施监理几个方面对施工期环境监理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石油开采中总烃对大气环境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992~1995年油气田污染源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在总烃、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总悬浮物五种废气污染物中,总烃排放量占61.92%,是油田排放量最多的特征污染物。由于总烃主要产生在原油的开采和集输过程中,因此各油气田采用密闭集输流程,并在联合站设原油稳定装置和集气站,回收轻烃,大大减少了油气集输过程中烃类的排放。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畜牧养殖业污染现状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畜禽养殖业污染问题近年已成为农村污染的主要来源.通过对四川省畜禽养殖业主要污染物排放现状进行阐述,分析四川省畜禽规模化养殖和养殖专业户生产情况,以及对5种畜禽主要污染物产排污系数的分析,提出四川省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4.
油气田井开发一段时间后,需对一些已投产的油井进行调整作业,保证油气田稳产。文章主要分析了调整井工程的模式、特点,提出环境评价重点应为:环境现状及回顾性分析,影响预测分析,生产水排放量.以期今后能更好、更快的完成调整井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调整井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应抓住评价重点,关注工程变更内容和环境影响变化情况,提出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防治油气集输过程中烃类污染的主要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烃类是油气田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来源于油气集输过程中的烃类损耗。降低烃类损耗,回收挥发气体,是减少大气污染的重要途径。孤东油田应用大罐抽气、原油稳定、轻烃回收等工艺对烃类进行回收治理,文章介绍了使用的工艺系统,分析了治理技术的经济效益,得出结论:采用大罐抽气、原油稳定和轻烃回收技术防治油气田烃类污染是可行的,技术成熟,工艺较简单,投资少,见效快,效益明显。在油气田全面推广应用,可以大大降低油气田的烃类污染负荷  相似文献   

6.
污染防治措施专题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项目中的污染物排放是否能够达标、总控指标能否满足要求.本文就化工类等项目环评中污染防治措施专题的编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城市污水处理厂恶臭浓度分布规律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之一为恶臭污染,恶臭问题已经成为环境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恶臭污染物的来源主要是初沉池等水流湍动处,其成分主要是含氮化合物、含硫化合物、含氧有机物等。分析了恶臭污染物的来源、成分和浓度分布等,对确定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卫生防护距离进行了讨论,并介绍了目前国内外主要恶臭污染防治措施。湿式吸收氧化法和生物过滤法这两种技术是当前发展和应用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尤其是干旱缺水地区,处理好生产用水与产出废水之间的关系是油气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油气田开发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最终目的是减少淡水的消耗量,主要体现在新鲜水的合理使用及产出废水的回收再利用两个方面。提出应以产出废水为生产水源,研发适合其水质特征的工作液体系,实现产出废水"免处理"再利用;建立油气田开发水管理体系,根据水的不同用途,科学调配新鲜水和产出废水,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9.
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尤其是干旱缺水地区,处理好生产用水与产出废水之间的关系是油气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油气田开发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最终目的是减少淡水的消耗量,主要体现在新鲜水的合理使用及产出废水的回收再利用两个方面。提出应以产出废水为生产水源,研发适合其水质特征的工作液体系,实现产出废水"免处理"再利用;建立油气田开发水管理体系,根据水的不同用途,科学调配新鲜水和产出废水,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0.
对枣庄市近几年的环境空气质量进行了全面回顾,研究了污染物的时空变化规律,根据可吸入颗粒物(PM10)源解析结果,明确了主要污染物来源,并发现枣庄市环境空气质量影响因素为能源结构、工业比重不合理,城市扬尘及汽车尾气等。按照环境目标要求,提出了加强扬尘污染防治、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污染防治力度等措施。  相似文献   

11.
新疆煤化工产业开发中的环保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是国家拟规划的煤化工产业基地之一,也是自治区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目前投资开发力度很大。煤化工产业耗水量大,与石油和天然气路线比较,工艺过程复杂多变、污染物成分复杂、污染物排放量及环境影响较大。在新疆发展煤化工产业的过程中要量水而行,注意煤水资源匹配,杜绝缺水地盲目发展煤化工产业的苗头;采用先进工艺、清洁生产及循环经济理念,提高煤炭及副产物利用率,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应充分关注配套污染治理技术的研究开发,做到污染治理技术与生产技术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对美国油气田挥发性有机物(VOCs)管控要求、排放系数、可行技术及相关治理费用进行梳理总结,为我国油气田VOCs排放标准、排污许可申请技术规范、污染源核算技术指南等制定以及油气田企业VOCs治理提供借鉴。美国新建污染源控制标准主要对油气田油气井完井、储存、气动阀、气动泵、压缩机、设备泄漏、无组织逸散等VOCs污染源提出管控要求。参照我国当前石油化学工业VOCs管控理念,可将上述污染源归为设备和管道组件密封点、物料转移和输送、工艺无组织、储存4个源项进行管控。  相似文献   

13.
文章叙述了清洁生产的定义与发展,原油生产过程中的清洁生产管理,清洁生产前期工作,采油作业过程中的清洁生产,集输作业过程中的清洁生产,对基层单位原油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治理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节能减排思路,为基层推行清洁生产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分析了油气能源现状、油气开发与环境的关系、油气开发与环境安全的关系,油气开发中的环境保护对策与环境监理。得出:油气开发既要做到和谐生产,又要保护环境;在油气开发中,对环境有影响的应加大修复力度,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确保有效、长效的环境保护目标。  相似文献   

15.
采油废水气浮-生物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采油废水外排水质超标现象,胜利油田孤岛采油厂在室内试验和现场小试的基础上,分别采用直接投加菌液方法和生物接触氧化方法对孤岛采油废水进行了现场中试对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都能有效地去除了采油废水中的超标污染物,处理后的水质指标全部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类水质标准。相比较生物接触氧化法工序运行稳定,易于实施。  相似文献   

16.
油气田开发对湿地的影响及保护措施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湿地环境和生态系统的保护及合理利用,在当今国际已普遍受到重视。我国石油勘探开发活动对湿地的影响,大体可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类。直接影响主要由污染物排放;机械和人类活动对野生动植物的影响;油田设施占用地面;围湖或围海等构成。间接影响主要指影响湿地的水文条件及油气田开发带动其它资源的开发和当地经济的发展。为了减少油气田开发对湿地不利的影响,编制了《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建立了湿地保护的专门管理机构,并进而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7.
甲烷排放管控是国际石油公司推动低碳能源转型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达成净零碳排放愿景的一个重要手段。研究发现,国内外石油公司的油气生产活动水平、甲烷排放控制水平、甲烷排放核算方法等3个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性。我国油井单井产量低,地面工程量大、工艺复杂,流程工艺中甲烷排放突出,油气系统甲烷排放水平较高,油气生产甲烷排放控制水平与国外石油公司相比尚有较大差距,与国外甲烷排放核算方法也存在较大差异性。着眼于甲烷排放管控,我国石油公司应充分衡量甲烷排放现状、生产活动水平、甲烷排放控制措施经济性和适用性等多重因素,严格控制潜在甲烷排放节点,并进一步做好甲烷排放检测、监测和数据统计工作,持续完善甲烷排放报告和核查体系。  相似文献   

18.
国外石油天然气开采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发展动态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对比和分析了各国或国际组织关于清洁生产含义的不同解释方法,阐述了石油天然气开采行业清洁生产的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按照物探、钻井、井下作业(包括试油、酸化及酸压、压裂、修井)、采油及采气生产几个工艺环节,对国际上石油天然气开采行业清洁生产最新技术进行了详细总结和分析。针对我国相关行业的清洁生产水平,提出了实用有效的技术发展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油厂为实施清洁生产,通过对"油、气、水、电、人"五个油气生产运行环节的有效控制,深入挖掘生产运行潜能,实现油气生产与企业经营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和谐统一,有效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企业稳定、健康、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环境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