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统计分析了湖北区域地震台网记录的近震资料,通过震级残差分析和最大震相平均衰减特性的估算,对现行测定M_L震级量规函数进行区域修正,得到新量规函数R_3(△),同时计算了该台网各台的台基校正值.在此基础上利用该台网又记录的近震资料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应用R_3(△)和台基校正有助于提高该区域台网测定震级的一致性,使M_L震级误差从0.27下降至0.22左右.  相似文献   

2.
对山东数字化台网荣成、烟台、莱阳、潍坊、苍山和大山台记录的垂直向P波初动半振幅、S波与P波的振幅比、P波、S波的卓越周期及振动持续时间比等参数进行了测算,并将之与同台址相应的模拟记录进行了对比,得出分析结果为:1 数字记录的速度震级较模拟记录的位移震级平均偏小0 11,数字记录的仿真震级与模拟记录的位移震级基本一致。2 数字记录的地震波参数与模拟记录一致性较好,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2004年10月18日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成立 宋瑞祥局长致贺词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苏南传输台网的子台经常出现故障的原因分析,指出电源故障是其主要原因,并提出维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根据现有中国地震台网的实际情况,目前地震预报的水平和可能达到的能力,提出地震台网的优化原则和实施方案。文中评述了近年来中国地震台网的发展和现有的监测能力。在西藏、新疆、甘肃,青海和黑龙江等边缘地区增加十个地震台站后,可以增强全国地震台网的监测能力,从而达到地震预报对资料的要求。最后还讨论了地震台网优化原则中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南京地震遥测台网的扩建改造工程具有鲜明的江苏地方特色。整个工程根据江苏特有的地理条件和江苏经济通信发达的状况 ,在时间短、投资少的情况下 ,集同期我国地震系统模拟传输的各种先进方式 ,有效地实现了大跨度地震信号的遥测。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微波信道的传输能力、信噪比和噪声特性的分析,阐明苏南地震台网利用微波传输地震信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做好动员、组织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积极防御地震灾害的重大任务,最大限度地减轻由于地震灾害造成的人民生命财产损失,中国地震局在“九五”期间建设的国家防震减灾技术系统的基础上,通过部门的重组、调整,于2004年10月18日组建成立了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相似文献   

9.
地震造成的地表破坏,如地裂缝、喷沙冒水、滑坡等,对于研究震害,分析和判断发震构造、构造应力场、探索地震成因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在考察1983年11月7日菏泽5.9级地震地表现象的基础上,讨论了该次地震的地裂缝及喷沙冒水特征。  相似文献   

10.
简述了苍山MS5.2地震的基本概况,分析了苍山52级地震构造背景,据这次地震的余震空间分布、等震线长轴、震源机制解、地震活动条带和地质资料分析认为北西向的苍山 新泰断裂和北东向的荣成 临沂断裂可能是苍山52级地震的地震断层。在1985年6月以前,鲁南地区的地震活动呈随机分布,1985年6月以后ML≥3.0地震主要集中在新泰 苍山 莒县之间的三角地带,来回迁移;1974年以后沿苍山 尼山断裂的ML≥3.0地震都发生在52级地震震中附近,说明在苍山 尼山断裂与沂沭断裂带交汇区西侧较长时间的能量积蓄。苍山52级地震前最后发生的两个ML≥2.0地震与苍山52级地震震中形成沿地震断层的临震小震活动条带。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点的一维随机分布出发,导出了参数S_1值,用其表示点的时间分布与随机分布相背离的程度,从而提出表征地震活动时序特征的一种方法.在研究华北地区发生的5次Ms≥5.8级地震时,发现震前二年到震前几个月,S_1值有一个明显的上升过程,表明地震前小地震在时间分布上相对于随机分布有明显的集中过程.最后,对S_1值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工程地震学中所指的“面源”属于这样一类潜在震源区——区内发震断层的位置和走向都是不确定的.这类潜在震源模型特别适合于那些历史上少震且无充分证据判定发震构造及走向的地区(例如上海市及其邻近地区)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本文详细讨论了地震危险性分析中关于面源对场地影响的计算公式,结合计算实例指出:在选定潜在震源区的几何形状和获得地震动参数(或烈度)衰减规律的经验公式时,既要符合实际观测资料、又要尽可能利于数值计算.最后,给出了相应的微计算机计算程序.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构造解析法——断层滑动矢量分析,通过Etchecopar电算法定量反演了唐山地区平均构造应力场。结果表明:唐山地区平均构造应力场可分为三期,第Ⅰ期为南北—北西向的挤压(中生代以前);第Ⅱ期为北东东向的挤压(始新世—更新世早期);第Ⅲ期为北东向的挤压(更新世中期以后)。第四纪构造应力场的变化是一次重要的构造事件。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水准测量资料反演了一九八三年菏泽5.9级地震的断层参数。由垂直形变资料反演得到的地震断层力学性质的讨论,说明菏泽地震是受近东西向主压应力的作用,破裂面是北西方向左旋剪切正断层。震前,震区受左旋剪切作用,极震区完整块体处于闭锁状态,大小满城断裂首先反映出这种剪切作用,在作用平缓的前几年,断裂产生蠕动;而在震前作用力强化时产生突变式的预位移。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以《中国地震等震线图集》为根据,探讨了我国境内历史地震的某些特征,初步建立了等震线图为任意双轴对称形状或单轴对称形状时的地震危险性分析的计算公式;结合我国历史地震等震线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符合我国历史地震特征的几种衰减模型,主要包括(?)椭园衰减模型、园衰减模型、带形衰减模型和钟型衰减模型;并用数例说明了上述各种模型的可行性与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社会成员中的政府首脑、科级干部、知识分子、工人和学生为研究对象,以震灾(震情)、防范(社会和个人)、信息(途径和信度)为物质基础,从十个方面对淮阴市城镇2000多人作开放式调查。调查结果发现:在存在大震背景而无显著地震事件的淮阴市城镇,社会成员防震意识的总体倾向性表现为:对震情缺乏了解,对预报寄于希望,对宣传比较重视,对抗震设防和防震规划关注不够,对地震部门的信誉不高。防震意识还显示出与社会不同职业阶层的相关性。通过实例剖析进一步指出,增强防震意识对于社会公众主要是扩大、深化宣传教育;对于政府首脑则是改善信息的素质。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综述第四纪活动断层特征,根据第四纪活断层和地震活动性资料可以判定地震潜在危险性,作者强调了第四纪活断层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经验点椭圆模型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计算,关键是求条件概率P(Y>y/E_i,m),其难点是如何求取地震动衰减椭圆与凸多边形潜在震源的相交面积.本文将给出一种简便的通用性计算方法—"逐点计算法".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两次地震的烈度分布,认识到地震的震时效应与地震大小——烈度与震级的相似关系确是肯定的。反之,分析了两次地震前具有震兆意义的地震活动图象:震前的空区、广义前震与震群,注意到现象的重现性是很好的(即两次地震前均出现相同的现象),但与震级大小的相应关系并不存在。作者认为后者可能只是一种构造活动的反映而未必与震源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