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由于政府在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上所采用传统的环卫管理体制,导致在垃圾处理中存在严重的资金不足、效率不高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公私合作思想的垃圾处理的新模式.首先,引出公私合作的PPP模式,并从技术、经济和管理方面对PPP模式应用于生活垃圾处理的可行性进行论证;然后,通过分析政府与企业在垃圾处理过程中的地位,构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新模型;最后,对政府和公司在应用PPP模式方面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城市箱模式是一种简单的城市空气质量模式,便于应用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长期以来在我国广为应用。我国许多城市的环境规划依据了城市箱模式进行大气污染的预测和大气污染物允许排放量的确定。但是一些研究者缺乏对城市箱模式理论基础的了解,仅凭对模式本身表象上的认识进行应用,出现了诸如模式适用范围不当、参数选择及计算有误等现象,影响了模式的使用效果和可接受性。本文从城市箱模式理论推导入手,分析了模式的适用范围、有关参数的物理意义及正确选择、计算,并提供了两种便于应用的城市箱模式表达式。1 城市箱模式的理论推…  相似文献   

3.
国际河流管理合作模式的分类及演进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论文对国际河流管理合作模式的概念、分类及演进规律进行了探讨。在从合作主体、目标、途径、制度等方面对合作模式进行单维度分类的基础上,借鉴霍尔三维结构图系统分析方法,构建了合作模式三维度分类模型,较全面、准确地概括了当前国际河流管理合作实践的模式类型。最后,综合世界各种典型国际河流管理合作模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从模式要素的发展演变及模式演进的动力机制两个方面入手,详细阐述了国际河流管理合作模式的演进规律。  相似文献   

4.
若干生态农业的模式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浙江省生态农业的实践,总结出数种生态农业模式,叙述了各种模式的结构、功能、效益、特点及应用现状,提出了模式的适用对象和应用时需重点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污染源在线监控模式及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邝键 《环境保护》2016,(20):64-66
在线监控主要分为在线监测与工况监控。在线监测设备由于投资大、维护复杂,管理难、花费多;工况监控设备简单、运行稳定、性价比高,管理也较容易。本文指出在污染源在线监控中,应以工况监控为主、在线监测为辅,根据不同企业的工艺条件和排污强度,有的放矢确定监控内容。建议引入智能自动值守、尽量使用公众互联网络、优化设置视频监控、在环保执法中推广监控的应用,更好发挥在线监控在环境管理中的技术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6.
东北亚环境合作模式的前景分析与推进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洁发展机制下的环境合作作为一种基于市场的、双赢的项目合作,不仅能有效地减排温室气体、降低温室效应,还能使合作双方均获经济和社会收益,这种双赢的环境合作模式将成为东北亚地区环境合作的深层次发展方向.受地区政治、权力和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东北亚环境合作面临一定的困境,需要通过中日韩环境合作的制度化来推动区域环境合作的发展、需要国际环境合作机制来带动东北亚区域环境合作的制度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自生态城市建设在中国开展以来,生态城市的发展模式日渐成为中国理论界和实际部门的研究热点。尽管多数城市的生态城市建设仅仅停留在规划层面,但是也有越来越多的城市研究与建设者关注于生态城市的具体操作实施层面。通过对中国二十多年来的生态城市建设实践模式与特点的总结,认为当前中国的生态城市建设主要有三种类型:通过生态城市规划指导生态城市建设、通过在区域内部建立生态新城带动生态城市建设和资源型城市转型为生态城市。三种类型的特点明显并对北京在未来生态城市建设发展中有典型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新课改指出应将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要让学生主动的探究、学习知识,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熟记概念、公式的基础上,提高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要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能力。因此,为了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求,必须对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入新鲜的血液。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被广泛地应用到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提高了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给初中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转机。对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探讨,希望能够为更好地开展初中数学教学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9.
模糊综合评价是城市生活垃圾处置模式的评价方法之一。文章就模糊综合评价体系中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隶属度函数选择、因子权重分配方法以及二级评判方法等几个关键环节和步骤作了初步探讨,以期所建立的评价体系更科学、更客观。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环境元数据标准与环境信息共享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分布式异构环境信息的共享使用是目前我国环境信息工作的紧要任务.本文提出中国环境元数据标准的基本框架和基于环境元数据技术体系的环境信息共享模式,探讨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中国环境信息网的信息管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南京市城市建设中出现的突出环境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采取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构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政府为核心的环境行政行为、现行的诉讼法、现行的环境法律法规皆不能实现对我国环境公益的有效保护,在环境法的全球化与趋同化形势下,论我国有必要构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来保护环境公益。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上海环境保护现状和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分析了在经济高速、持续、稳定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上海所面临的环境形势。提出了应以环境规划入手,加快环境法制建设,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强化环境管理,切实有效工业污染,以及依靠科技进步和全面提高市民的环境参与意识等方面作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浅议城市发展规划中环境与经济的协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当前城市的经济规划和环境规划是相互独立的两个规划,环境规划在城市发展规划中未能反映出春应有的地位,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描述了城市发展规划中应引入的新观念,并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城市经济与环境相互协调发展的规划体系。  相似文献   

15.
实施集中供热是城市环境污染的根本途径,不仅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城镇供热质量,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满足城区集中供热突出问题,还可以推动城镇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有利于旅游事业的拓凰  相似文献   

16.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和卫生防护距离区别及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2009年4月1日起实施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中所提出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概念展开详细探讨。结合《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201-91)中提出的卫生防护距离,从定义、设置前提、计算方法的角度与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进行对比分析,引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案例阐述这两者的主要区别,并对当前执行情况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平措 《环境保护科学》2011,37(6):117-119,124
针对道路交通、社会生活和建筑施工等噪声污染特点,对拉萨城市特有的环境噪声污染源进行了综合分析,并结合拉萨城市的发展实际,提出了噪声污染的综合防治对策,为有关部门环境管理及其决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的一种改进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基于主成分分析和模糊优选的客观评价方法进行改进,引入参照城市将评价结果由绝对度量转化为相对度量,以此消除评价指标间的大部分相关性。以厦门为参照城市,将本文评价方法运用到连云港,评价结果为:(1)连云港市生态系统健康水平总体较低,但在评价期内一直保持上升趋势;(2)连云港生态系统健康水平提升速度低于厦门,与厦门的差距逐渐拉大,连云港市需进一步增强城市生态化建设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19.
城市垃圾生态工程处理及在我国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首先概括了城市垃圾生态工程处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然后通过对我同垃圾现状剖析,分析了垃圾生态工程处理在我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Trees in cities supply ecosystem services, including cooling, storm water quality management, habitat, visual screening and softening of built form. There is an expanding interdisciplinary field encompassing biodiversity, ecosystem services, and stewardship networks in cities. However most of this work focuses on public greenspace. While much work has been done to demonstrate that trees on private land are an important complement to the public urban forest, and to understand the social drivers of such, less is known about the governance of private greenspace in cities. Private land contributes to a significant component of a city’s tree cover, particularly in cities characterised by low-density residential suburbs. It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s that govern private tree cover, given the pace and scale of urbanisation globally. We combined policy and spatial analysis to examine the influence of larger and denser forms of residential development on suburban tree cover and the scope of contemporary governance measures. We interrogated tree cover patterns in the rapidly densifying and consolidating city of Brisbane, Australia, to show that private residential tree cover is explained by dwelling density, housing age, terrain slope, high school education, and household income. Results show significantly (30%) less tree cover in low-density residential suburbs developed since the early 1990s. We develop five governance principles for reversing the decline of urban trees on private residential property that may be transferable to other rapidly developing cities in around the worl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