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安防》2006,(6):34-35
社会治安动态防范系统建设中,视频数据的采集是系统运作的前提.本课题旨在分析现有城市、社区范围内,根据不同社会背景、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人文环境、警力分布等条件,确定数据采集前端设备的具体配置原则,并以热红外成像技术为突破点,重点解决公安业务特殊需求的全天候图像采集关键问题.通过研究攻关实现针对城市、社区等不同层次的社会治安防范资源的数据采集,以支持系统形成快速报警及应急响应机制,满足不断发展的社会治安工作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2.
《中国安防》2006,(6):42
在社会治安动态防范系统建设中,信息传输、交换应用技术是系统运行的核心与关键.本课题旨在分析现有各类安全防范系统技术特点和公安业务各警种对视频图像应用的需求基础上,重点研究解决社会治安动态防范系统中的信息传输、交换应用的相关技术问题,编制相关技术标准,研制针对突发事件处理的应急移动视频传输设备,使得集成平台在能够兼容现有视频监控系统的基础上实现城区、市、省乃至全国的视频监控信息的实时互联互控,形成具有快速接处警及应急响应能力的综合警务平台.   ……  相似文献   

3.
《中国安防》2006,(2):42-42
在社会治安动态防范系统建设中,信息传输、交换应用技术是系统运行的核心与关键。本课题旨在分析现有各类安全防范系统技术特点和公安业务各警种对视频图像应用的需求基础上,重点研究解决社会治安动态防范系统中的信息传输、交换应用的相关技术问题,编制相关技术标准,研制针对突发事件处理的应急移动视频传输设备,使得集成平台在能够兼容现有视频监控系统的基础上实现城区、市、省乃至全国的视频监控信息的实时互联互控。形成具有快速接处警及应急响应能力的综合警务平台。  相似文献   

4.
《中国安防》2006,(2):34-35
科技部已将公安部申报的“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列入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按照“统一目标、分类实施、交叉促进、突出优势”的原则,共设置了七个课题,即: 社会治安风险、动态预警综合防控体系效能评估研究; 典型社会公共场所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关键技术研究; 社会治安动态监测、预警防范、综合处置系统集成平台应用技术研究与示范; 社会治安动态防范系统中的视频数据采集应用技术研究; 社会治安动态防范系统中的信息传输、交换应用技术研究; 社会治安动态防范系统中视频图像的智能分析处理应用技术研究社会治安动态防范系统中生物特征识别应用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5.
“社会治安动态防范系统中的视频数据采集技术研究”作为攻关课题之一被提上工作日程。那么,这一技术目前在国内外的发展趋势、市场前景到底怎样?这项技术的研发能否一帆风顺?[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高勇 《中国安防》2014,(11):33-35
视频监控系统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技术防范手段,在城市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智能视频分析技术正在成为视频监控系统的重要应用部分。近期出台的《安防监控视频实时智能分析设备技术要求》的实施将进一步规范安防监控嵌入式视频实时智能分析设备,为安防监控视频智能分析技术的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中国安防》2006,(6):49
在社会治安动态防范系统建设中,结合公安业务应用,对视频监控图像进行智能分析、处理和运用,使社会治安动态防范系统具有智能研判能力,有效解放警力,显著提高公安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
《中国安防》2006,(2):49-49
在社会治安动态防范系统建设中,结合公安业务应用。对视频监控图像进行智能分析、处理和运用。使社会治安动态防范系统具有智能研判能力,有效解放警力。显著提高公安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中国安防》2014,(7):103-104
一、研发背景 在模拟视频监控系统中,作为前端视频采集而部署的模拟摄像机数量通常少则几十台,多则数百台,如果利用显示设备将前端摄像机采集的图像全部显示出来,则显示设备数量必须等于或大于前端摄像机数量才能满足这一需求。此外,由于显示设备成本较高且需求数量众多,这给电视墙的设计和施工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在实际项目建设中,这样的操作并不现实。基于此,为满足模拟视频监控系统视频显示的需要,让安保人员在监控中心能够任意查看前端摄像机所拍摄的图像,同时重点解决前端摄像机数量和显示设备数量难匹配的问题,模拟视频矩阵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10.
视频数据采集的原理和构成 数据采集是指从各类传感器和其他待测设备中自动采集信息的过程.通常数据采集系统是结合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各类采集设备来实现的.视频数据采集是一类特殊的数据采集方式,主要是将各类图像传感器、摄像机、录像机、电视机等视频设备输出的视频信号进行采样、量化等操作,从而转化成数字数据.  相似文献   

11.
正■嵌入式Linux软件设计和嵌入式硬件设计核心部件冗余设计产品名称:模拟视频矩阵产品型号:ST-MS650B/MS750公司全称:金三立视频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公司网址:www.santachi.com.cn一、研发背景在模拟视频监控系统中,作为前端视频采集而部署的模拟摄像机数量通常少则几十台,多则数百台,如果利用显示设备将前端摄像机采集的图像全部显示出来,则显示设备数量必须等于或大于前端摄像机数量才能满足这一需求。此外,由于显示设备成本较高且需求数量众多,这给电视墙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视频监控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视频监控被广泛应用在社会治安、交通出行、环境保护、城市管理等多个领域,视频监控已成为新形势下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预防和打击暴力恐怖犯罪的重要手段,其重要性日益凸显。由于大部分视频监控设备暴露在外,且设备数量多,容易成为非法分子攻击和突破的薄弱环节,视频前端设  相似文献   

13.
正为进一步落实国家大数据战略,前端摄像机点位覆盖区域越来越密集,采集的视频数据不仅在公安、司法、金融、交通、医疗、教育、文博等行业广泛应用,同时也逐步在环境保护、生产安全、食品安全、社区等领域推广。但是按照传统视频监控数据烟囱式的建设方案,存在数据无法共享、互通以及数据格式没有标准化等问题,制约着大数据的应用以及业务发展。视频数据结构化、价值变现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解决视频数据从写入到分析的存储管理成  相似文献   

14.
正视频监控系统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技术防范手段,在城市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智能视频分析技术正在成为视频监控系统的重要应用部分。近期出台的《安防监控视频实时智能分析设备技术要求》的实施将进一步规范安防监控嵌入式视频实时智能分析设备,为安防监控视频智能分析技术的发展奠定基础。那么目前我国视频智能分析现状如何?还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行业标准的出台又会对行业发展带来哪些影响?带着这些问题本刊采  相似文献   

15.
物联网监控(The Inteenet of thingsmonitoring)是一种防范能力较强的综合系统,主要由前端采集设备、传输网络、监控运营平台三块组成,通过视频、声音监控以其直观、准确、及时的信息内容实现物与物之间的联动反应,实现监控领域(图像、视频、安全、调度)等相关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一、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基本需求 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是从小范围区域视频监控报警或一栋建筑的普通视频监控报警演化而来,其特点是前端监控报警的范围由封闭式区域扩展到城市街道、交叉路口这样一个广阔的区域,前端设备和传输线路的空间分布由层叠结构向扁平结构转化,前端摄像机和报警传感器信号传输到监视控制中心的距离远比普通报警与监控系统长得多,一个系统内的前端摄像机和报警传感器数量远比普通报警与监控系统多得多.  相似文献   

17.
正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等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建设中的交通管理、社会治安、重点区域防范等诸多城市管理问题应运而生,而公安警力的增加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的增长,将科技手段转化为直接战斗力的城市治安视频监控成为了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现阶段,以公安治安应用为主轴的平安城市系统逐步演进成为了以城市联网安防视频监控为基础,涵盖公安、交通、城管、安监、教育、环保、  相似文献   

18.
随着平安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视频监控系统的规模和业务应用在持续增加,系统的复杂也度越来越高,特别是前端高清的全面推广,随之而产生的海量数据存储、非结构化数据分析、检索以及如何在这些数据基础上拓展实战应用、维护系统设备和服务的稳定运行等都是平台设计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将以大连视频综合管理平台为例,详细探讨大型视频综合管理平台在平安城市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9.
正引言随着平安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视频监控系统的规模和业务应用在持续增加,系统的复杂也度越来越高,特别是前端高清的全面推广,随之而产生的海量数据存储、非结构化数据分析、检索以及如何在这些数据基础上拓展实战应用、维护系统设备和服务的稳定运行等都是平台设计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将以大连视频综合管理平台为例,详细探讨大型视频综合管理平台在平安城市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随着国内视频监控应用产业的迅猛发展,基于不同接入协议的视频监控前端设备及联网系统大量涌现,造成省部级及国家级层面的视频集中调阅和通过实时监控视频进行远程指挥调度等业务功能实现起来变得十分复杂。在该背景下GB/T 28181协议标准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