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柴志德 《环境科技》2007,20(Z2):87-88
介绍了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数据通信模块中的通信平台的种类,讨论了各种通信平台的优点和缺点,并对它们进行了对比.系统通信平台的选择对数据传输的经济性、可靠性、及时性和安全性有着十分重要的决定意义.利用短信通讯传输监测数据尚是国内较先进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车载通信终端抗干扰加固设计技术.包括电磁环境分析、机箱材料选择、结构屏蔽处理、电路信号滤波处理、接地技术等,对通信终端系统组成,结构特点和工作环境,以及抗干扰处理措施作了详细的描述.并成功研制出基于工控机构成的用于军用车栽通信终端。  相似文献   

3.
通信系统在强电磁脉冲环境下的电磁防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理论上分析了强电磁脉冲入射下地面以上空间场强的分布情况,仿真了某通信设备主机在强电磁脉冲照射下内部场强耦合的情况,介绍了目前广泛使用的电子器件在电磁脉冲作用下的阈值.提出了通信系统在强电磁脉冲环境下电磁防护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掌握太阳风暴对短波电子装备性能的影响及应对措施,为系统设计提供参考。方法分析太阳风暴的表现形式,并从作用距离、目标检测、定位精度等方面给出太阳风暴对短波超视距雷达、短波通信等装备的影响。结果电离层SID、电离层暴可造成短波通信中断,短波通信可用频段变窄。电离层强吸收可降低天波超视距雷达作用距离和目标定位精度,电子浓度、电离层虚高快速变化影响超视距雷达检测性能和定位精度,负相电离层暴使天波超视距雷达可用频段严重变窄。地球磁暴期间,电磁场突变产生的强电压和电流有可能烧毁用于天、地波超视距雷达的电子设备。电离层非规则现象对超视距雷达有严重影响。结论太阳风暴对电子装备性能有利有弊,要分别对待。系统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太阳风暴的影响,在出现太阳风暴时,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其影响。  相似文献   

5.
针对我国石油石化行业事故应急指挥的特点,分析了事故应急指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需求,提出了一种适合大型跨地区石油石化企业应急指挥通信系统的建设方案,以期为企业应急指挥通信系统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大气波导传播模型及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介绍了波导传播条件以及目前用于计算波导传播特性的2种模型——抛物方程模型和射线追踪技术。利用抛物方程模型计算了波导环境下,电磁波在不同的发射频率、不同位置处的传播损耗,利用射线追踪技术模拟了射线在波导中的传播轨迹和时延特性。结合不同的计算结果,综合分析了大气波导传播特性对通信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了安全、高效、经济地进行水下井口油井的修井作业施工,研究利用特殊设计的动力定位工作船装配能够在水下控制井口作业安全的井控设备,不使用隔水管即可进行一定种类的修井作业。介绍了英国Helix公司研制的轻型无隔水管作业船配套技术设备,分析了其适用的主要修井类型及技术,并介绍了在一口有安全风险油井成功修井的事例。轻型无隔水管作业船作为半潜式钻机修井的一种替代船舶,适用于多种类型的水下井口修井作业施工,在水下油田的开发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型灾害事故救援中消防通信存在的问题,明确了灾害中高效的通信系统所应具有的特点和功能,结合卫星通信技术发展应用状况及消防部队现有装备情况,给出了应建立以卫星通信为主,其他通信方式为辅的消防应急救援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9.
基于北斗和多通信技术的地质调查安全服务系统是在地质调查安全生产管理保障系统的基础上,研发的一项基于北斗、无线3G、短信、互联网的多通信通道数据融合以及通信通道自适应的关键技术,它通过建立整合地质、环境、社会公共资源等信息的地质调查安全保障数据平台,可实现智能快捷且稳定可靠的野外环境安全分析、安全保障资源共享和应急救援远程调度指挥,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地质调查安全保障以及应急救援能力。详细介绍了基于北斗和多通信技术地质调查安全服务系统的总体架构、系统功能以及功能实现,并对系统进行了全面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基于北斗和多通信技术的地质调查安全服务系统运行稳定,智能终端APP、北斗终端APP、北斗个人终端和车载终端性能良好,定位和信息交互功能均可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了串口通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RS-232C标准、地震数据采集器与MCS-51单片机的通信连接,同时介绍了串口通信在地震数据传输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1.
森林与径流关系——一致性和复杂性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论文综述国外近一个世纪以来在配对集水区研究方面所取得的结论,从水的自然属性出发,从森林变化对径流(年径流量、洪峰与枯水径流)的影响,径流响应的干扰临界值及水文恢复各方面探讨森林变化与径流关系的一致性与复杂性。森林变化与径流关系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由较长时间尺度表达的年径流量上。绝大多数的配对集水区的试验研究表明,采伐森林就会增加年径流量,而在荒地上造林就会减少年径流量。而由较短时间尺度表达的洪峰径流与枯水流量则呈现较大的复杂性和难预估性。综述表明,对径流特别是洪峰与枯水径流的定义及分析方法的不同也是造成森林与径流关系复杂性的重要原因。森林与径流关系的复杂性要求人们在研究及应用其关系时就必须有系统观,必须考虑植被、径流与其它过程(土壤变化、气候变化等)的相互作用。论文还认为尽管配对集水区试验作为一种研究方法为研究者提供了许多可靠的结论,但由于许多研究者只把集水区看作是“黑箱”Q从而对认识森林与径流关系的复杂性有一定的局限性。未来的研究应把配对集水区的试验与其它对过程的研究技术(同位素、GIS等技术)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从雾和霾形成的原因以及与机动车尾气的关系等方面的论述,阐述了机动车尾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提出了对机动车尾气的预防、治理办法。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环境通报》2014,(4):106-110
阴阳观念与古代文学的关系密切。在文学创作方面,阴阳对举、"物生有两"、"惟两能化"的宇宙发生观,导致了古代文人重视骈丽的创作倾向,是古代骈文发生发展及古代文学语言形式普遍骈化的深层文化原因;在文学的变化方面,"物生有两"、"惟两能化"的自然变化观,导致了古人以天道自然变化以解释文学发展变化的现象,形成了以刘勰为代表的"质文代变,变不失常"文学发展观;在文艺的审美方面,阴阳交感、、刚柔相济、得中为吉的万物根本论,导致了古人普遍以"中和"为美的现象,使"中和"美论成为古代几千来的审美主潮。  相似文献   

14.
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的巨大作用。不仅表现在它对生产力3个要素的渗透性影响。而且表现在它促进生产力结构的优化和系统功能的发挥,但经济发展会带来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等负面影响。应在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作用的同时,遏制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16.
中国瑞典环境影响评价和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环境影响评价作为各国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的一项制度和技术,都与政府的环境管理机制有着直接的关系。中瑞两国的环评制度都体现了“环评为先,项目决策在后”原则。所不同的是,在瑞典,政策颁布前必须进行战略评价;环评审查按A、B、C类项目分别由不同机构负责;公众参与的方式也更为多样。  相似文献   

17.
真菌和细菌对染料的吸附脱色及再生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进行了真菌和细菌共培养对染料的吸附脱色和吸附脱色能力再生的研究。结果表明,青霉菌G-1首先对偶氮染料S-119、蒽醌染料艳紫KN-B(C.I.Reactive violet 22)水溶液中染料进行快速吸附去除,菌丝对同种染料的吸附速度随菌丝培养液中葡萄糖浓度的增加而加快,吸附染料的G-1菌丝在与细菌的共培养中完成对染料的脱色降解,脱色速度受培养液中葡萄和氮源浓度影响较大,从吸附速率和完全脱色时间综合评价,以葡萄糖浓度为5g/L、酒石酸铵为20mmol/L的培养基中培养的菌丝对染料的吸附脱色效果最好,吸附在菌丝上的艳紫KN-B脱色后菌丝吸附脱色能力得到再生,菌丝对100mg/L的艳紫KN-B染料水溶液可重复处理4次。青霉菌G-1对酸性染料废水处理3h,色度去除率为75.9%,吸附染料的菌丝在与细菌共培养中完成对染料的脱色,对试验所用染料废水,菌丝的处理能力获得1次再生。  相似文献   

18.
19.
《黑龙江环境通报》2014,(6):115-117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继续加大对民族教育的投资和扶持力度,深入改革现行单一的教育考核评价体系,执行特殊灵活的更为有利于少数民族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考核考试选拔机制,对于进一步实现教育公平,推进民族教育和谐健康发展,增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立体种植与水土保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与自然相协调的立体种植,迁用于护堤、护岸、渠道衬砌和城市绿化,具有良好的保持水土作用,将其与生态开发相结合,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