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环境执法稽查机制势在必行河北省环境执法稽查大队孟宪忠,吕纹,张志敏1995年10月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河北省环境执法稽查大队”,编制15人,预算内全额拨款。经过近半年的试运行表明,环境稽查机构的建立,对纠正违法行为、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促...  相似文献   

2.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以下称加州)法律明确将环境公正规定为:“在制定执行环境法律法规政策时,公平对待所有种族文化背景与经济收入的人。”环境工作的关键就是执法,而执法的条件是要有明确的法律,有执法的意愿,并有充足的人力资源起诉环境违法行为。诉讼在保证环境公正中正在起着越来越明确的角色。  相似文献   

3.
论环境行政程序在环境法治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严执法是实现环境保护目标,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客观需要。近几年来,我们环境执法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实践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仍在一定范围内普遍存在。要彻底改变环境执法现状,提高执法效率,就必须完善环境执法程序,使环境执法规范化、程化。  相似文献   

4.
目前,环境恶化已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问题的产生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的原因,对人为造成的环境问题,应该通过立法来遏制。为了遏制环境恶化的趋势,最紧迫的任务是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环境法制建设任务,主要是将环境法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执法上来,规范执法行为,完善执法程序,加强执法机构和队伍建设,所以进一步严格环境执法,已成为当前环境建设的首要任务。近几年市人大、市政府组织开展了环境保护执法大检查活动,使各部门受到深刻的教育,环境意识和依法行政的自觉性有了进一步提高,执法力度明显加大。但就环…  相似文献   

5.
我国环境法治经过40年的建设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面临着环境执法效率不足、环境立法滞后等实际问题。应用于环境领域的大数据技术,可以促进我国的环境立法进程,使得回应型立法和创新型立法成为可能;可以提升我国的环境执法能力,推动协同执法,规范执法程序;可以增强环境司法透明度,提升环境案件审判的科学性,同时通过司法大数据预测判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的发展趋势并作出应对之策。但是当前,我国环境执法大数据建设尚面临缺乏顶层设计、标准不统一、部门间数据流通不畅等问题,需要通过相应的行政体制改革和法律机制建立来破除障碍。  相似文献   

6.
《福建环境》1997,14(1):3-4
保护环境的实质就是保护生产力,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是关系到社会的长远发展和带有全局性的战略问题。因此,强化环境法制建设,依法保护和改善环境是一项长期的重要的工作。 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省的环境状况仍然十分严峻,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正在加剧,并向农村蔓延。而我们存在的环境问题,不少是管理不严、监督和执法力度不够造成的。加强法制建设,强化监督管理职能,加大执法力度,是全面实现“八五”期间环境战略目标的关键。 加大执法力度要有实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陈仁  姚慧娥 《环境》1995,(5):16-17
加强与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环境法制,还需要研究和解决我国环境法制建设中的若干实践问题。 (一)加强与完善环境执法环境执法是对环境法规的贯彻实施,包括环境行政执法,环境仲裁执法和环境司法执法,构成我国环境执法体系。环境执法和环境立法是加强我国社会主义环境法制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不断加强与完善我国的环境立法,依然是一项重要的任务,然而加强我国执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环境保护与管理的过程中,环境监察执法起着非常关键和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环境监察执法也面临了更多的挑战和难题。因此,我们要根据当前新常态下环境监测执法的难点与重点内容,找到有效的解决措施,逐渐完善环境监测执法体系,以便加强对于环境的保护。本文主要针对新常态下环境监察执法难点与重点进行详细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9.
我国环境行政执法是目前环保工作的薄弱环节,环境执法不力主要有执法队伍自身素质、执法环境两方面的原因制约。本文主要探讨了我国目前环境行政执法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对如何提高环境执法力度结合实际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急速发展,我国的环境问题渐渐严重,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环境保护和监察的工作。虽然我们国家制定了相应的环保法律法规,但每年依旧会有许多的环境出现大小不同的问题,而其程度也日渐严重了起来。作者觉得,如果想要解决或者改善环境问题,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提高环境监察执法效能,发觉更多有效的途径去提高监察效率,从而改善或解决环境问题。本文从这些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