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游襄阳段水文情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汉江中游典型断面——襄阳水文站1968~1998年水文情势资料,分析和说明南水北调一期工程后丹江口水库下游区襄樊段水文情势变化及原因,并结合近期(2010年水平年)推荐从丹江口水库调水95亿m^3的方案,预测南水北调中线二期工程的运营对供水区-汉江水文情势的影响,为科学地分析和正确评价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近期运营对汉江襄樊段乃至汉江中下游地区生态环境影响和采取合理的生态补偿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绿叶》2005,(9)
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逐步实施,保证汉江水质不受污染,日益成为人们颇为关注的话题。令人担忧的是,污染已严重侵害着汉江……湖北省监测中心水质监测结果表明,汉江支流水质普遍较差,汉江的8条主要支流中有6条河流的水质为五类或劣五类。其中,汉江最大支流唐白河(唐河和白河的  相似文献   

3.
汉江是长江最大支流,其流域是秦巴文化、楚文化、中原文化的交汇地,具有深厚的水文化底蕴,汉江还是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这为汉江水文化的传播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通过汉江水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SWOT分析和汉江水文化旅游资源的项目设计,提出了合理的开发方案,以塑造水文化旅游品牌,提升汉江旅游知名度。  相似文献   

4.
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汉江汉中段水质进行了调查、监测及分析,并结合水质水文资料探讨了污染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污染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5.
十堰市地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汉江中上游核心水源区腹地,对中线工程水源区水环境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论述了核心水源区污染状况及环境质量现状,对影响核心水源区水环境安全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核心水源区水环境安全保护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2006年11月上旬,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并邀请国家环保总局、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的有关领导同志,组成了以温克刚副主任为组长的专题调研组,就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水质保证问题赴江苏、山东两省实地考察工程建设和水污染防治情况。国务院领导十分重视本次调研报告,并先后作了批示。为此,《绿叶》杂志记者专访了本次专题调研组组长温克刚。《绿叶》:南水北调工程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程,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程。据了解,工程建成之后,东、中、西三条线路每年的调水量达到了380亿~480亿立方米,相当于一条黄河的水量,这将在…  相似文献   

7.
南水北调工程水污染防治规划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夏青 《中国环保产业》2003,(1):17-18,22
介绍了南水北调工程九个关键水质问题,针对东线工程的水环境问题提出了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8.
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以水少沙多,含沙量高而著称。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受水利水保工程等人类活动和气候暖干化等气候因素影响,黄河流域水沙情势发生巨大变化,潼关站年输沙量由1919—1959年16亿t减少至2010年以来1亿t左右,减少约94%。黄河水沙情势剧变,已严重影响黄河规划与治理的科学参照依据,直接影响黄河水沙调控体系布局、南水北调西线规划、下游宽滩区治理方向等未来治黄方略的制定。  相似文献   

9.
环境新闻     
<正>近百亿方南水惠及1亿多人调南方水,解北方渴。截至6月4日,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向北方调水99.2亿立方米,相当于向北输送了690个西湖的水量。调水线成为供水"生命线",受水区覆盖京津及冀豫苏鲁等省33个地级市,超过1亿人受益;调水线也成为绿色"生态线",沿线治污提速,修复生态,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南水北调,这一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大战略性基础工程,取得  相似文献   

10.
要闻     
《环境教育》2014,(12):46-47
正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12月12日下午,长1432公里,历时11年建设的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预计15天抵达北京水源地丹江口水库每年可向北方输送相当于六分之一条黄河的水量。北京、天津、河北、河南4个省市沿线约6000万人将直接喝上汉江水,基本缓解北方严重缺水局面。(中国新闻网)我国通过大气污染防治法草案李克强11月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打造外贸竞争新优势  相似文献   

11.
东平湖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中的4个蓄水湖之一,而且是最末一个大型蓄水湖。东平湖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调往北方水质的质量。大汶河是黄河下游的最大支流,经东平湖注入黄河,目前河水污染较严重,给东平湖造成污染,因此在调水工程之前必须彻底治理东平湖流域污染——大汶河河流污染,才能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提供优良水质。  相似文献   

12.
湍河是汉江流域上游的一条主要河流。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该地区成为名副其实的“地下水库”。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强,人为因素在湿地生态演变过程中的干预越来越明显。本文从草地生态角度分析了湍河湿地生态现状和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湍河湿地生态整体上好转,局部出现退化情况。在此基础上初步提出了防止局部生态恶化的综合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3.
襄樊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因襄阳、樊城合称而得名。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穿城而过,为中西部结合点,是一座历史悠久、山川秀丽、文化发达、经济繁荣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座新兴的现代化工业城市、重要的交通枢纽、汽车工业基地和与鄂、豫、渝、陕毗邻的地区中心城市。襄樊市占据“北通宛洛,西带秦蜀,南遮湖广,东瞰吴越”的区位优势,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襄樊人杰地灵,具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景观。备受人们关注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开工在即。这一工程实施后,对直接处在取水口下游的汉江流域襄樊段的生态环境将发生哪些变化,对全市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会带来什么影响,以及应当采取何种措施和对策来减少这种变化和影响,以保证本流域的生态平衡,保证全市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正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丹江口市是长江最大支流——汉江流域中上游的滨江城市,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调水源头。当地政府把握这一历史性开发机遇,致力于把丹江口市建设成为中国“水都”,我们环保部门今后的一个长期任务就是以此为契机,着手实施生态环境工程建设,为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发挥应有的职能优势。一、经济发展为城市转型提供了依据丹江口水利枢纽建成后,作为滨江的水电城市,当时立足于水电资源充沛的现实,重点发展高耗能工业企业,并逐步完成了工业旅游型城市的定位。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对环保认识的提高,特别是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纳入国家“十五”重点建设项目,当地党委政府在经济结构调整中提出了新的战略性调整,即从区域性工业城  相似文献   

15.
正"南水"进京后,水资源供需矛盾仍将制约北京可持续发展。北京水安全问题的症结是人口无序过快增长,深层次原因是功能过度集聚。只有坚定不移地推动首都人口和功能疏解、推动"城市病"治理向纵深发展,才能找到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平衡点。今年汛期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全线贯通,北  相似文献   

16.
三峡库区水污染治理工程地理位置 :三峡库区及其上游区包括四川宜宾到湖北宜昌的长江干流江段 ,并汇集了岷江、沱江、金沙江、嘉陵江、乌江几大流域来水。环境问题 :2 0 0 0年三峡库区及其上游区废水排放总量为 4 4 1亿吨 ,COD135 6万吨 ,氨氮 11 4万吨 ,工业固体废物 977 8万吨 ,生活垃圾产生量 6 6 8 6万吨 ,危险废物约 4 0万吨。治理目标 :2 0 0 5年基本遏制住人为因素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化学需氧量入库量控制在 11万吨 /年 ,总氮和总磷入库量得到控制 ;主要水质指标达到或好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南水北调东线治污工程地理位…  相似文献   

17.
丹江口库区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水质常年保持在II类水质标准,但存在水土流失、部分入库河流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丹江口库区提出了在"十三五"期间采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优先控制单元污染治理,防治农业农村污染、工业污染等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环保产业》2014,(1):59-59
正北京国电龙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5月,隶属于中国国电集团——国电科技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环境污染治理、施工总承包、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投资管理、技术开发、技术转让、工程技术咨询等。是国内较早从事电力环境污染治理的企业,同时也是国内较大的燃煤电厂环保解决方案供应商。公司注册资本15.1亿元,资产总额123亿元,具有工程设计、工程咨询、工程施工、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技术进出口等多项资质,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  相似文献   

19.
南水北调对湖北省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水北调是一项跨流域、跨省市的远距离调水工程,它对沿线各省(市)的自然地理、人口、资源、社会、经济产生着不同的影响.通过分析南水北调工程(中线)对湖北省经济的促进与制约双重影响,并从全省水资源状况和南水北调工程实际出发,探讨了湖北省实施水资源综合利用战略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0.
南水北调水利工程是我国最大的调水工程,其中焦作城区段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唯一穿城而过的城市。从生态文化旅游角度开发南水北调焦作段,不仅符合国家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带规划发展的政策需要,更有利于促进推动"郑—焦融合",加快焦作城市旅游及城乡一体化发展。通过调研南水北调焦作渠段沿线旅游资源,分析其生态文化旅游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依托水域景观开发水生态观光旅游、协同景观廊道促进旅游产品业态创新、利用沿线产业资源打造旅游特色村镇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