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由于违章违纪所造成的事故依然层出不穷,柳州铁路局茂名车站从安全管理的软肋——职工的“违章、违纪”抓起,采用违章记分考核办法,推动安全生产形势向好的方向发展。具体说来,就是以实行“干部现场管理考核奖惩(记分)办法”为龙头,各车间、公司一级相应配套完善出台“职工违章违纪记分待岗考核办法”,通过对干部抓违章违纪连带考核、对现场违章违纪的职工记分罚款,做到逐级考核、逐级负责,并使之形成制度化管理。一铁路行车事故主要是违章违纪造成的,约占80%。例如2004年5月26日,美坡站在无联锁接发列车时,违章蛮干,造成未准备好进路…  相似文献   

2.
当前职工“三违”大多数是习惯性的。比如作为铁路行业运转车间发生的违章违纪大多数是如不按规定穿着劳保用品,不按规定交接班,大组车顶送前端没二人口望,不按规定执行作业标准等已经成为“三违”亟待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在此我仅就茂名站运转发生的违章违纪违标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3.
误区一:偶然一次违章不会出事故。侥幸心理是人的最大隐患,偶然一次违章也许不会出事故,但会逐渐演变成习惯性违章,遇到激发因素就会发生事故。为此,必须对每一次违章进行及时惩戒与纠正,不能讲情面纵容违章,要将人的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实现人的相对本质安全。误区二:安全一考核就有抵触情绪。安全工作与每名员工的切  相似文献   

4.
落实“违章警告卡”制度强化现场作业控制郑州铁路局劳动工资处(郑州450052)“违章警告卡”制度是我局从职工劳动安全的工作实际出发建立起的各工种岗位职工安全约束机制,是激励职工自觉规范劳动行为,认真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有效地制止违章违纪,消除事...  相似文献   

5.
正作为炼油化工企业,预防生产安全事故,减少职工身体健康伤害和企业财产损失,为生产运行和从业人员提供安全的环境,是安全管理的终极目标。对炼油化工企业大量的事故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可以看出,习惯性违章即违章违纪和违反操作规程,是大部分事故产生的直接原因。探索习惯性违章产生的原因,对减少事故的发生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本文结合实际工作,  相似文献   

6.
在基层安全生产管理中,经常遇到违章行为。由于违章行为在一般情况下不会造成事故,因此,职工都存在有不同程度的侥幸心理。出现习惯性违章行为,还对违章行为的处理抱有抵触情绪,所以,对违章行为人处理方法得当与否,直接影响到安全生产管理能否顺利开展。纠违章方法正确,违章行为人在以后工作中能自觉遵守安全制度,能提高整个团队的安全素质,否则会使违章行为人,产生抵触情绪,埋下事故隐患。因此,在基层纠违章时,要用因人、因事(违章行为)制宜、人事(违章行为)结合的方法处理各类违章行为。因人制宜。每个违章行为人的安全素质有高低之分,对…  相似文献   

7.
目前,有些企业员工当班睡觉、溜岗、迟到、早退、简化作业、违章蛮干等违章违纪现象较为严重.这些看似平常的小问题,则是事故肇事的罪魁祸首.在各级组织频繁深入一线,一而再,再而三地不遗余力地对违章违纪现象明察暗访,并给予严肃处理的情况下,违章违纪现象还是屡禁不止,时有发生.这个问题就迫切需要企业各级管理者认真研究解决,真正从源头上消除危及安全生产的隐患.  相似文献   

8.
年终话安全     
年终岁末.常会遇见这样的情况:管理人员出现老好人思想,作风漂浮,民意测评想高分,碰到违章违纪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遇到问题绕道走。想的是”位子”,钻的是”空子”,临时思想作崇,管理松懈;职工出现自我安慰.一年忙到头.也不在乎这几天,思想不集中,且掌握年终管理人员思想动摇等特点,钻空档,违章蛮千:上述情况的出现极易导致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青岛港务局中港公司自1986年以来,开展创建“三无”(无违章违纪、无事故、无犯罪)班组活动。几年来,通过坚持不懈地开展这一活动,这个有1800名职工、12个基层队、134个班组的企业,广大职工的安全意识、法制观念和主人翁责任感日益增强,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 过去,中港公司在抓班组建设过程中虽也做了大量工作,但是由于表面工作多,解决实际问题收效不大,在安全生产上暴露出的问题尤为突出,作业现场的违章违纪和野蛮装卸现象时有发生,大小工伤事故频繁出现,甚至出现过恶性事故。如1985年9月15日,由于装卸司机违章驾驶,作业中将一工人压死,全…  相似文献   

10.
某单位一位职工,在一次施工作业中严重违章,受到罚款处理。但事过几个月后,再次违章,又受到重罚。然而职工错识地认为,这次他被罚款的主要原因是自己运气不好,被管理人员发现了,如果运气好,管理人员发现不了,那就什么事也没有了。显然,这位职工没有从思想上认识到违章的危害性,更没有想到违章是一切事故的根源,导致他屡次违章。这位职工由于受“运气”的影响,规章制度对他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对他进行罚款处理,也是隔靴搔痒。  相似文献   

11.
某单位一位职工,在一次施工作业中严重违章,受到罚款处理。但事过几个月后,再次违章,又受到重罚。这位职工错误地认为,他被罚款的主要原因是自己运气不好,被管理人员发现了,如果运气好,管理人员发现不了,那就什么事也没有了。显然,这位职工没有从思想上认识到违章的危害性,导致他屡次违章。 对违章人员按有关规定进行罚款,这是必要的。但也不能简单地罚款了事,更要从思想上进行帮教,才能达到治本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管理性违章的典型表现,是强令职工违章冒险作业,这类违章导致的事故案例很多。管理性违章的存在,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时市场经济环境的影响,也有管理者队伍中人的安全素质的问题,但主要还是少数管理者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不足。没有“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压力,思想意识上存在着“重效益、轻安全”的偏差,疏于管理和懈怠管理。管理性违章的表现一是安全规章制度没有制定或不健全、不完善,滞后于生产经营建设的发展需求。二是作业工种岗位安全技术规程不健全、不完善,职工作业无章可循。三是轻视生产作业的安全问题,对有  相似文献   

13.
某单位一位职工,在一次施工作业中严重违章,受到罚款处理.但事过几个月后,再次违章,又受到重罚.这位职工错误地认为,他被罚款的主要原因是自己运气不好,被管理人员发现了,如果运气好,管理人员发现不了,那就什么事也没有了.显然,这位职工没有从思想上认识到违章的危害性,导致他屡次违章.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您好:笔者所在单位在开展"走动式"安全检查活动中,要求基层自查自纠,并要求基层提交一份自查报告。基层在自查报告中,认为从未发生过事故,近期职工也没有出现过撞"红线"或严重违章违纪,便得出了"经自查,没有问题"的结论。"一根火线和一根零线直接插到插座上,这难道不是隐患嘛?时间一长的话,这就是隐患,必须进行整  相似文献   

15.
时师傅是一名基层安全员,最近因为制止一名职工的违章行为而与这名职工发生了冲突。党支部书记在进行矛盾调解时,这名违章的职工说:"时师傅抓安全喜欢小题大作,把小违章看成大问  相似文献   

16.
时师傅是一名基层安全员,最近因为制止一名职工的违章行为而与这名职工发生了;中突。党支部书记在进行矛盾调解时,这名违章的职工说:“时师傅抓安全喜欢小题大作,把小违章看成大问题,见风就是雨,草木皆兵,搞得大家个个谨小慎微。”在了解了具体情况后,党支部书记旗帜鲜明地支持了时师傅“小题大作抓安全”的做法,对那名违章职工进行了严肃批评,并鼓励时师傅一如既往地“小题大作”抓下去。  相似文献   

17.
赣西供电公司根据多年的反违章情况,结合安全工作的需要,出台《赣西供电公司违章作业处罚实施细则》,加大了违章处罚力度。细则规定了19种严重违章行为和16种一般违章行为。对职工在生产施工作业中发生一般违章行为的,对该职工给予一定数额的经济处罚;对发生严重违章行为的,除给予数额可观的经济处罚外,对该职工还将取消“文明职工”资格和待岗学习2个月,待岗学习期满经考试合格后安排上岗。对在一年内累计发生两次一般性违章的职工,按严重违章给予处罚。该细则还对夜晚进行抢修试验工作的时间进行了明确规定,要求必须经基层单位安全第一责任人或分管领导批  相似文献   

18.
时师傅是一名基层安全员,最近因为制止一名职工的违章行为而与这名职工发生了冲突.党支部书记在进行矛盾调解时,这名违章的职工说:"时师傅抓安全喜欢小题大作,把小违章看成大问题,见风就是雨,草木皆兵,搞得大家个个谨小慎微."在了解了具体情况后,党支部书记旗帜鲜明地支持了时师傅"小题大作抓安全"的做法,对那名违章职工进行了严肃批评,并鼓励时师傅一如既往地"小题大作"抓下去.  相似文献   

19.
说起“三违”现象(即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许多人把它看作是一种违章、违纪现象,很难将在“禁火区”内吸烟,不按规定穿着等现象与“违法”相提并论。由于认识上的误区,“三违”现象在企业甚为普遍。“三违”是“违章”不是“违法”,也导致了对“三违”现象处理的软弱无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在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中,每当谈到习惯时,人们似乎总是联想起习惯性违章、习惯性动作,很少会想到习惯性按章操作、习惯性上准标岗、习惯性干标准活和习惯性安全生产.在日常的生产中,由于习惯性违章违纪而导致事故的发生实在太多,也使企业和家庭付出了太多的代价.从笔者手中掌握的安全生产信息来看,在企业发生的各类事故中,因习惯性违章而引发的事故占到相当大比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