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概要地介绍了我国交通加速 政策框架和到本世纪末的发展目标,在我国交通运输中快发展已成必然趋势的情况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交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叙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的及其含义;分析了我国交通环境保护工作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了实施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2.
迄今为止,中国尚未出台系统的低碳交通战略,而且也鲜有政策直接是针对交通领域二氧化碳减排的,即狭义低碳交通政策发展滞后。但从实践效果来看,中国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保证交通用能安全以及推动交通可持续发展制定的许多相关政策都对中国交通领域的碳减排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即中国并不缺乏广义的低碳交通政策。  相似文献   

3.
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探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李智  鞠美庭  史聆聆  陈敏  李珀松 《交通环保》2004,25(6):16-19,26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与环境管理的发展趋势,分析了制订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的原理,探讨了建立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和技术方法;以中国大中型城市为背景,建立了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DP-SIR可选指标集。  相似文献   

4.
可持续交通     
全球存在有广泛的认知 ,目前的交通趋势是不可持续的。很多学者总结认为 ,我们需要在交通系统的技术、设计、运行和财政上进行根本性的变革。本文探讨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以及交通造成的环境影响、能源消费和公平问题 ,并结合国内外文献从 :(1)交通技术 ;(2 )交通供应 ;(3)交通需求 ;(4)交通方式四个方面提出发展可持续交通的基本理念 ,并给出相关的国外的成功实践 ,以期对我国建设生态城市和生态交通提供可借鉴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重庆市交通环境保护现状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祥荣  吴云 《交通环保》2003,24(Z1):152-157
结合重庆市的社会经济和地理特点以及交通发展现状,阐述了交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对重庆市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的污染源作了简要的分析,并针对高速公路修建中的水土保持和环境敏感点的保护提出了对策.同时从综合交通的角度简要地介绍了重庆市三峡库区船舶污染治理的一些规划思路.  相似文献   

6.
交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简述了交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现状及其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和限制条件,着重讨论了可持续发展理论下环境影响评价 应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城市轨道交通的次生环境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环境要素与次生生态成分的影响,并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城市交通噪声污染现在分析,揭示导致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的主要原因,并根据不同原因探讨了控制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有效途径,为城市道路交通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9.
毕作廷 《环境保护》1995,(2):6-7,10
本文论述了现代化的交通,通信基础设施促进环境质量改善,健全和谐的环境要求完善的交通、通信基础设施的辩证关系,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交通、通信对国民经济“瓶颈”束缚亟估破;中国既要大力加强交通,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又要在基础设施建设中采取积极措施,努力保护环境,坚持走协调发展的道路,文章最后提出了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0.
注重交通环保 适应交通发展──安徽省交通环保工作回顾窦良生,明家跃(安徽省交通厅环保办公室合肥230011)安徽省位于我国东南部,总面积13.9万平方公里,其中,陆地占91.3%,水面占8.7%,因而给全省的公路、水运都带来了相当的自然优势。1993...  相似文献   

11.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世界范围内的实施,铁路在实现交通运输系统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已成为许多国家的共识;通过对可持续发展在交通运输系统中的意义的讨论,具体阐述了可持续性发展的绿色铁路内涵;分析比较了铁路与其它各种运输方式在实现交通运输系统可持续性发展中的优势,并通过分析当前我国铁路网整体能力严重不足,运输紧张的状况,指出大力建设绿色铁路是我国可持续发展交通运输体系的优选方式。  相似文献   

12.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世界范围内的实施,铁路在实现交通运输系统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已成为许多国家的共识;通过对可持续发展在交通运输系统中的意义的讨论,具体阐述了可持续性发展的绿色铁路内涵;分析比较了铁路与其它各种运输方式在实现交通运输系统可持续性发展中的优势,并通过分析当前我国铁路网整体能力严重不足,运输紧张的状况,指出大力建设绿色铁路是我国可持续发展交通运输体系的优选方式.  相似文献   

13.
城市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交通规划和交通环境量化评价指标三方面,研究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如何在城市交通体系中得以体现,同时给出了可持续发展观念下的城市交通规划流程。  相似文献   

14.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替代方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在交迎规划的制定过程引入战略环境评价。文中结合发展实际,就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中的4种替代方案进行了环境影响分析。  相似文献   

15.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环境影响评价构想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传统环境评价方法的局限;论述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环境影响评价的 出发点、价值观;并提出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的基本构想,包括评 价原则、对象、要素、指标、程序、内容及方法等.  相似文献   

16.
西部大开发与内河水运可持续发展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冰 《交通环保》2001,22(5):26-28
结合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战略和西部生态环境特点,分析了西部内河水运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特点,从建立健全环境管理体系、开展系统性的科研与教育工作、建立完善法规和标准体系等几个方面浅析了建立和完善内河水运可持续发展体系的必要性和关键内容。  相似文献   

17.
清洁生产是世界各国推进可持续发展所采用的一项基本策略,是《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的工业、交通、能源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战略措施。本文简要论述了清洁生产的内涵、大力推行清洁生产的必要性、实现清洁生产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特征,讨论了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和框架模式,并作了相应的指标解释。  相似文献   

19.
The demand for urban transportation in China, including cars, motorbikes, buses, and trains, is growing substantially. China’s transportation fleet is projected to expand from 16 to 94 million vehicles between 2000 and 2020, with liquid and electricity transport fuel demand growing from about 5 Quadrillion British Thermal Units (Quads) to over 20 Quads in 2035. In response to energy security, economic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needs, Chinese government agencies, academia and the private sector have organized their programs and investments to advance development and demonstration of sustainable alternative transportation systems. This analysis surveys historic development of fuel cell vehicle (FCV) including fuel cell buses (FCB) technology in China, summarizes recent efforts to scale-up FCV development and associated infrastructure in major Chinese cities, and briefly addresses future directions in Chinese fuel cell and hydrogen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ince the late 1990’s, Chinese universities, government institutions and the private sector have implemented research, development, demonstration and deployment programs for electric (EV), fuel cell (FCV), and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HEV). These efforts have advanced the feasibility of FCVs to be a part of sustainable urban transportation system, including technical performance, infrastructure, and customer acceptance. Three generations of FCVs, START I, START II and START III have been developed, demonstrated and deployed. Similarly, several generations of FCBs have been developed and demonstrated. Collectively, these efforts have demonstrated and deployed over 1,000 FCBs and FCVs in several Chinese cities. Large-scale, intensive-use FCV and FCB demonstration trials, including those during the 2008 Beijing Olympics and the 2010 Shanghai World Exposition (EXPO), have been successfully built and operated. Infrastructure, such as hydrogen production facilities, fuelling stations, and maintenance stations have been constructed and operated to support the fleets of FCBs and FCVs. Experiences learned from these FCV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demonstration activities are the foundation for scaling up infrastructure and fleet trials in a growing number of cities in eastern and western China. An aggressiv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vision and 2020 technology performance targets provide a foundation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of EVs, FCVs and HEVs, and, options for China’s efforts to develop a portfolio of sustainable transportation systems.  相似文献   

20.
现代化的交通、通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改善,健全和谐的生态环境要求完善的交通、通讯设施.玉溪市应在大力加强交通、通讯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免遭破坏,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