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上饶市幅1∶250 000区域地质调查资料为基础,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综合研究,探讨江西灵山大型环状花岗岩的地貌景观特征及成因,并与黄山、三清山、天柱山花岗岩地貌景观进行对比。灵山花岗岩地貌景观主要分布在环形构造东南外环,海拔1 000~1 400 m,岩性为中粗粒黑云母碱长花岗岩,为世界罕见的大型环状花岗岩地貌景观,控制地貌形成的主要因素为构造作用、岩浆活动、风化侵蚀和重力崩塌作用。黄山、三清山是锥状峰林地貌景观的典型代表,天柱山以崩塌堆积地貌景观为特色,灵山以大型环状花岗岩峰林地貌景观为特色。天柱山、灵山锥状峰林和石锥地貌景观不如黄山和三清山发育,主要原因是天柱山、灵山比黄山、三清山海拔低400 m左右,冰川、融冻侵蚀作用不如黄山和三清山强烈。  相似文献   

2.
江西三清山花岗岩峰林地质公园特征及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三清山位处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结合带,区内花岗岩受北东、北西和北东东向三条断裂控制,形成典型的三角形断块山,地貌处于幼年晚期至壮年早期发育阶段.园区内花岗岩峰峦、峰丛、峰墙、峰柱、石芽及造型石等微地貌景观发育,类型齐全,分布集中,集结了花岗岩峰林地貌的精华,为世界罕见;兼具千年道教文化和秀美自然风光,具有极高的科研、科普和旅游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3.
基于DEM的黄土高原典型流域水系分形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方法和Horton水系定律,对黄土高原地区葫芦河流域的水系分形特征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葫芦河流域正处于流域发展的幼年期。这一时期水系尚未充分发育,下切侵蚀强烈。对流域系统地貌信息熵的判读验证了这一结论。这一结论说明利用分形理论来研究黄土高原典型流域地貌是可能的,深入发展分形方法对于流域地貌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地表负地貌     
人们对地貌的研究,往往只注重正地貌而忽视负地貌。地球表面由不同等级、规模、形态的“起”与“伏”构成,“起”是“正”,“伏”是“负”凸起的正地貌如大陆、山地、高原、丘陵等,负地貌如海洋、盆地、沟谷、低湿地、洼地等。起伏和缓的平原中,凡高于相邻地貌形态的平坦地貌(如高原、高平原、分水岭高地等)均可归入正地貌,凡低于相邻地貌形态的平坦地貌(如低平原、河谷平原、丘间平原)均可并入负地貌。负地貌分割正地貌并与之层层套合重迭、交织镶嵌,互相沟通形成一个开放性的负地貌系统。负地貌是地表地貌结构中一个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山地城市地貌环境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环境学和地貌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了重庆城市的环境特点和问题。结果表明,重庆城市地貌环境问题严重,城市地貌环境的致灾性强,大气污染的地貌环境作用显著和城市地貌环境质量的人为退化等。并提出了城市地貌环境保护和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江镕 《环境》2012,(6):8-10
"丹霞"是中国地质学家陈国达院士、冯景兰院士于上世纪二十年代提出的一种地貌景观名称,它以赤壁丹山、峰林峡谷为特征,因"色如渥丹、灿若明霞"的广东丹霞山而得名. 广东丹霞山位于湘、赣、粤三省交界处的仁化县境内,是广东四大名山之一.在此设立的"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总面积292平方公里,由680多座顶平、身陡、麓缓的红色砂砾岩石构成,2004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中国首批世界地质公园之一",被誉为"中国红石公园",2010年8月1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为世界自然遗产.  相似文献   

7.
浙江湖州及邻区地貌总体特征是以平原为主,丘陵次之,本文在讨论了影响区域地貌发育因素的基础上,对平原区和丘陵区的次级地貌单元进行了划分并作了总结。详细分析了区内不同地貌单元下存在原生和受人类经济活动影响出现的环境地质灾害问题,指出原地生质-地貌条件下区域环境地质问题(如地壳稳定性,软土地基,地下水水质,土壤渍害,水土流失等),大多数对人类社会影响不大或者已经有了相应的防治对策,但是,受人类经济活动影响,人为的或人工诱发的环境地质问题则越来越严重,如平原区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出现的地面沉降,丘陵区由于开采石矿引起的景观破坏,水土流失,岩溶塌陷和滑坡等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8.
选择上自太行山下至黄河故道的一个具有不同地貌类型的典型区域,研究了土壤中6种对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与地貌变化的关系。水溶态硼随地形下降而含量增加;易还原态锰含量与地形高低呈一致变化;钼含量以山地及低地最低;锌含量多偏低;铜在不同地貌土壤中的含量均在中等以上。  相似文献   

9.
江苏王港地区现代潮滩地貌发育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淤泥质潮滩是人类活动的强烈地带,江苏王港地区淤泥质潮滩宽广,由于人工引种大米草,滩涂围垦,大丰港的修筑,影响了王港地区原有潮滩发育的动力机制。王港地区生物分布和地貌特征具有明显的分带性。由于植被的促淤作用,王港地区潮滩南部垂向淤积速率较北部大;研究区内潮水沟的发育有两种类型。即泥滩带上的块体崩塌溯源侵蚀和零星分布的米草滩上的洞穴塌陷溯源侵蚀形成潮水沟;潮间带下部实测平均涨潮流流速小于平均落潮流流速,而涨潮平均含沙量大于落潮平均含沙量,潮间带下部潮水往复流及旋转流的作用在滩面上形成了双向波痕,陆地向海推进速度随着泥沙供给的减少以及滩面高程的降低而减慢。  相似文献   

10.
曹可  李飞  徐敏  赵建华  宋德瑞 《海洋环境科学》2017,36(4):584-589, 634
海洋是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快速有效识别海洋保护区保护对象的现状稳定性和受损情况是开展保护和恢复工作的基础。以海州湾保护区为例,根据其重点保护的海岛海岸地貌的自然特征,构建了基于赋存特征、影响因素、灾害背景和人工干预的4类13个指标的地貌类型保护对象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参考国内外已有研究,综合确定各指标等级判定标准。评价结果显示,秦山岛、竹岛、龙汪河口沙咀、连岛北侧沙滩的脆弱性综合指数分别为0.58、0.62、0.48、0.58,脆弱性等级分别属于相对稳定、稳定、相对稳定、相对稳定,较为客观反映了各个保护对象的现状。构建的地貌类型保护对象的评价模型和指标判定标准可应用于海洋特殊地貌景观的保护与管理。  相似文献   

11.
根据2003年11月辽宁团山海蚀地貌自然保护区选划研究现场调查,探讨了该区海蚀地貌的成因,评价了海域环境质量和生物多样性,依据海洋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则(GBT17504-1998),确定了保护区类型,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方法给出了保护区级别。结果表明,保护区海域环境质量总体尚好,生态群落正常,保护区类型符合《海洋自然保护区分类原则》(类别III)相关标准,主要保护对象为海蚀地貌景观,该保护区可建成国家级,这在全国沿海尚不多见。  相似文献   

12.
地貌对地质灾害的分布、类型、规模与危害等特征具有重要的影响,宏观及微观地貌指标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刻画其作用特征。应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详细解译崩塌和滑坡灾害,采用高精度DEM和滑动窗口技术提取地貌分维特征,并用其解析灾害分布的地貌特征。结果表明:灾害体的内部与后壁、前缘、侧壁和邻区均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分异性,崩塌的微地貌分异特征较之滑坡显著,大型、厚层、老(古)崩塌及滑坡分异特征更为突出。计算地貌分维值可有效识别与其同时期的或更早的地质灾害,也可间接挖掘新发生灾害的微地貌复杂性和离散性。  相似文献   

13.
在建的田师傅-桓仁铁路途经过桓仁地区,发现一种奇特的地貌景观——岩堆。围绕岩堆地貌的特征及成因开展了野外调查,并进行了遥感解译。结果表明:岩堆属于冰缘地貌的一种类型,是古石河或石海;岩堆发育区与震旦系下统钓鱼台组地层分布区有对应关系;钓鱼台组地层岩性为厚层石英砂岩,发育节理裂隙,有利于冻融风化形成岩堆,且耐化学风化,有利于长久保留至今。桓仁岩堆的深入认识,不仅对涉及岩堆的工程建设有实际指导意义,也有助于丰富本溪国家地质公园的内容,推动特色景观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介浙闽东海岸花岗岩类经“球状风化”塑造的石蛋地貌奇观。著名的有浙江舟山群岛普陀山的磐陀石 ,福建泉州的碧玉球和东山岛的风动石 ,以及厦门的日光岩。  相似文献   

15.
张超正  杨钢桥 《自然资源学报》2021,36(12):3114-3130
首先基于可持续生计框架构建农地整治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机制,并进一步揭示其作用效果的整治模式与地貌类型差异;然后利用湖北省地处江汉平原的天门市和潜江市、武陵山区的宣恩县和咸丰市483户农户的两期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同一地貌是否实施农地整治、同一地貌不同农地整治模式和不同地貌同一农地整治模式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1)地方政府主导模式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导模式均能显著增加农户收入。(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模式的增收效应远远大于地方政府主导模式,但即使同一地貌类型,不同农地整治模式对农户分项收入的影响程度、大小和显著性存在较大差异。(3)平原农地整治的增收效应明显高出山区农地整治,但即使同一整治模式,不同地貌农地整治对农户分项收入的影响程度、大小和显著性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农地整治的农户收入效应受到整治模式和地貌类型的共同制约。  相似文献   

16.
对江西灵谷峰地区进行实地调研和数据收集,将其旅游资源划分为火山地貌、丹霞地貌、水系生态和民俗文化景观4大类型。火山地貌以发育白垩纪火山岩和火山构造为特征,丹霞地貌主要包括峰丛、崖壁和槽穴等。火山地貌、丹霞地貌、纵横交错的水系及厚重的民俗文化均指示灵谷峰具备发展地学旅游资源的潜力。此外,对灵谷峰景区进行SWOT分析,提出"四区十景"的总体思路,其中完善基础设施,增加地学博物馆等地质科普设施是重要举措,将灵谷峰景区及周边待开发的资源区作为整体进行科学规划,有利于地学旅游精品线路的打造。  相似文献   

17.
基于DEM数据,使用ArcGIS10.2软件提取了甘孜-玉树断裂东南段地区高程、地形起伏度、坡度、水系等地貌信息,结合地质资料,对其构造地貌特征进行初步研究探讨。研究表明,研究区地形起伏度在38~2088m之间、地形起伏度较大,地势总体上呈SW高、NE低的趋势;研究区总体坡度较大、地势较陡,断裂SW盘山体坡度值大于NE盘。甘孜-玉树断裂带活动影响下,断裂两盘地貌特征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研究区内山体走向、河流流向与断裂走向一致,地貌形态受构造活动所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热带海洋大气环境中不同地貌下氯离子沉积速率的分布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挂片法采集万宁地区的氯离子沉积速率,并分析离海距离、地形地貌对氯离子沉积速率的影响,以及其与海水因素、自然环境因素间的相关性。结果 近海开阔区域氯离子沉积速率受离海距离和地貌的影响显著,在300 m处降低至90 m处的1/3左右,地貌的变化导致同一距离点处的氯离子沉积速率相差30倍。另外,高的海水有效波高、风速和东风占比使春季氯离子沉积速率高于夏季。结论 不同地貌下的氯离子沉积速率均与海水有效波高、风速间呈较强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许多学者利用现场地震监测或数值试验来研究斜坡的地震响应,然而不同斜坡往往存在不同类型的地貌单元,其动力响应机制往往也存在很大差异。本文依托海原大地震区域,基于室内试验、现场波速测试等方法,运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对海原大地震影响范围内不同地貌单元的斜坡的动力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土塬具有高程放大效应,在同一高程水平面上,且距坡面一定范围内时越趋近坡面斜坡动力放大系数(peak ground acceleration amplification coefficient,PGA放大系数)越大;对比不同类型的地貌单元,地层结构相同的斜坡其响应规律一致,但在古土壤层其PGA放大效应会减弱。模型分析较好地揭示了人工合成地震波作用下黄土高原斜坡的动力放大效应,可为不同地貌单元地震诱发的地质灾害的风险评价和防灾减灾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地貌因子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功能,是决定环境的主要因子,是生态地质环境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主导支力条件;是生态平衡的重中之重;是生态地质环境的基础,并影响其它因子或成份.如地貌因子或成份发生了变化,其它因子或成份就会发生一系列连锁反应;地貌因子发生变化或失去平衡,其它因子也会发生变化或失去平衡.文本论述了三江平原地貌特征,详细地分析了地貌的作用,阐明了有关地貌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