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当世界年纪还很小的时候。 小到我们还没有存在,整个我们目前所熟知的人类史还没有开始,我们的先祖还没有出现。 那个时候也许没有四季,甚至没有南极和北极,说不定是东极和西极。 生活着鲁曼尼亚人。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来思考和分析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将会进一步廓清我们对这条道路的认识,从而更自觉地在实践中探索它、发展它.本文对此进行一个尝试.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来思考和分析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将会进一步廓清我们对这条道路的认识,从而更自觉地在实践中探索它、发展它.本文对此进行一个尝试.  相似文献   

4.
我国对塑料制品的表面粗糙度还没有制定标准。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只有协会的标准。而且,塑料模具型腔表面的粗糙度也没有统一标准。但在工厂里,当设计模具图纸时,必须将每个表面都注明表面粗糙度。多年来,我们实际做法如下: 1.满足塑料制品的使用要求。例如,  相似文献   

5.
"我们生活在一个粮食充足的世界,然而仍有8.7亿人口面临着营养和发育不良的窘境.为了创造一个我们期望的未来,我们必须纠正这种不平等的现象."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世界环境日致辞中表示.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数据显示,每年有1/3、约13亿t食物被浪费,相当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每年的粮食生产总量,价值约为1万亿美元.与此同时,世界1/7的人口仍处于饥饿状态,并且每天有超过两万名5岁以下的儿童死  相似文献   

6.
<正>国际能源署的旗舰刊物《世界能源展望2010》即将于11月推出."《世界能源展望2008》告诉大家低碳技术可以改变我们生产和使用能源的方式,这为能源革命埋下了种子;《世界能源展望2010》则将提出,绿色复苏将为世界带来巨大的变化."国际能源署执行董事田中伸男说.《世界能源展望2010》指出,如果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失败了,那么以上所有的努力都将白费;如今新能源的发展是不完整也是脆弱的,要阻止全球变暖是远远不够的.《世界能源展望2010》中的基线情景显示,如果没有新政策出台,化石能源将继续提供全球大部分能源,到2005年,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可能增长到57千兆吨;  相似文献   

7.
科技创新是一种试验性的探索活动,它常常伴随着风险同行。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失败就没有成功,没有风险也就不称其为创新。从理论上讲,科技创新活动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人类在不断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中获得新知识、新方法、新工具的过程与结果。科技创新所面对的是一个未知的不透明的世界,同时又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世界,  相似文献   

8.
海洋,生命的诞生地,人类的摇篮。今年被命名为国际海洋年,“4·22”世界地球日的主题确定为“海洋地质与人类”,“6·5”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又定为“为了地球上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联合国把目光聚焦于海洋,意在唤醒全人类的海洋意识。因为,没有健康的海洋,就没有健康的地球;没有健康的地球,就没有健康的人类! 海洋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海洋  相似文献   

9.
肖阳 《环境》2012,(1):13-15
在中国人举国欢庆新春佳节的时候,春节也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世界多元文化的舞台上大放异彩.春节之所以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与其本身的文化魅力和价值固然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中国国际地位提升、海外华人人数增多、与世界各国家文化交流日益深入的结果.让我们看看世界舞台上的春节万象吧!  相似文献   

10.
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财富.没有观念的更新,就不会有发展的突破;没有观念的超越,就不会有发展的跨越;没有观念的领先,就不会有发展的率先.一些陈旧的观念禁锢着我们的思维,束缚着我们的手脚,制约着我们的发展.我们必须通过持续不断的解放思想,坚决破除不合时宜的思想束缚,牢固树立起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创新举措的新观念新要求,着力提高公众环境意识,推动环境保护工作,以保护生态、建设生态、优化生态和美化人居环境为目标,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全面掀起生态建设新高潮,努力开创惠州环保宣传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1.
万劲波 《沿海环境》2000,(11):16-16
世界各国为了进行环境管理,都努力把`环境影响评价(EIA)'的程序、审批、法律责任进行制度化、法律化便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EIA的法律体系在世界各国均有所差异.有些国家基本上没有EIA方面的法律框架,只是通过详细的规则加以落实,没有法律强制力;另外一些国家对EIA的法律规定则很具体和严格.公众参与被视为ElA的重要组成部分. 1、日本环境影响评价(ElA)制度 环境影响事前评价的制度化,是环境行政中的时代要求.1972年日本政府制定的`各种公共事业中的环境保全对策纲要',要求采取措施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1984年8月,内阁会议通过…  相似文献   

12.
不良嗜好是一件糟糕的事情.它吞噬我们的资源,控制我们的行动,它使我们罔顾事实,对行动后果熟视无睹.目前,对碳的危险嗜好正在控制着我们的世界.  相似文献   

13.
<正>我们憧憬着未来生物解决方案将在更繁荣的经济、更清洁的环境和更美好的生活之间创造必要的平衡。人们从来没有像令天这样高度关注环境保护问题,人们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面临着环境的艰难抉择。环境状况的不断恶化已经到达必须改变发展路径的临界点,从世界到中国都在进行着一场关于转变增长方式的革命。我们相信未来生物工艺将参与到越来越多的产品、食品和医药的生产过程中:以酶和微  相似文献   

14.
再说低碳     
《环境工作通讯》2010,(12):15-20
弹指间,2010年就要成为过去。2010年本刊每一期的主题都围绕着"低碳",从年初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到如今的墨西哥坎昆会议,世界新闻的主题也没有离开低碳。在岁末年初之际,我们再说"低碳"在我们身边的诸多变化。  相似文献   

15.
吴健 《环境保护》1992,(9):41-42,34
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这次"地球高级会议"为世人所注目,随之,世界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中国人的关注.从本期开始我们设"世界环境论坛"这一栏目,针对世界环境问题的热点,如持续发展、资源利用、气候变化、森林与生物退化、人口与都市化、粮食与农业、淡水资源减少与污染、海洋与海岸等方面问题.介绍联合国有关机构(如联合国开发署、环境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粮农组织)、世界资源研究所等的论述和资料.介绍世界知名学者的有关理论和研究成果.以便使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者更深刻地了解世界环境问题.欢迎专家学者、环保工作者就这些热点问题向本刊投稿.  相似文献   

16.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决定在中国北京举行1993年世界环境日纪念活动。为了配合这次纪念活动,国家环境保护局宣教司同本刊联合主办了这次“世界环境日”专辑。在专辑中我们刊登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送来的有关文章和资料,主要包括: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伊丽莎白·多德斯韦尔的《前言》、《贫穷与环境——摆脱恶性循环》、《关于那些帐目……,对进步的假象进行改革》、《生存与破坏——难民营见闻实录》、《……贫乏的水源贫穷的人民贫乏的水源……》、《没有选择吗?那也就没有森林》、《人与动物相遇之际》、《贫困与沙漠化——能否打破这一恶性循环?》、《环境书评》等。本期我们还刊载了国家环保局曲格平局长、王扬祖副局长及有关同志关于持续发展、促进环保产业发展、搞好环境监测工作、清洁生产方面的有关文章。使广大读者和环保工作者更好地了解世界环境和中国环境动态,提高环境意识,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7.
我们已经跨入了新世纪的门槛,对于未来,我们能够说些什么呢?工业文明使我们疏远了自然,疏远了他人,也疏远了自己。我们甚至不知道自己是谁。人类不能不警觉。工业文明究竟要把我们带向何方?难道我们要在地球上建立一个没有生气、没有情感的机器世界?难道我们的家园只能不可避免地陷入污染的泥沼?我想,我们和我们的子孙——这个星球未来的主人,都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情景。我们应该在这颗星球上建立一个新的文明和新的家园。新文明究竟应当怎样?究竟叫什么名字?我想,也许可以叫“绿色文明”,也许可以叫“生态文明”。其主要特征应…  相似文献   

18.
我们怀着极其悲痛的心情哀悼我们的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的逝世。世界上没有任何语言能表达这种悲痛,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我们决心化悲痛为力量,继承毛主席的遗志,把毛主席开创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进行到底! 我们膨珠生产组是遵照毛主席关于综合利用的教导成立起来的。目的是开辟高炉渣处理的新途径,化害为利,使之成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  相似文献   

19.
工业文明对农业的改造 在工业文明时代,人们习惯于快餐文化。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快餐文化把我们对事情的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降低了。 我们处于怎么样的浪潮?世界农业三分天下,包括日韩在内的亚洲,发展的都是小农经济。世界在统一发展中是否存在统一模式?在农业领域中,差异太大了,没有统一模式可言。生态文明的主要内涵是多样性,农业具有多样性,是生态文明的载体。  相似文献   

20.
发挥环保节能减排作用 构建和谐煤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没有科学发展观就没有社会和谐,社会和谐得以实现科学发展.因此,科学发展观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我们要实现煤矿和谐发展的重点内容之一就是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煤矿生态环境,构建安全、健康、环保的新型煤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