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体育评价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体育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评价无定法,激励是主流,关键看效果。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激励性评价的实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带来体育课堂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2.
学习评价是促进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重要手段。学习评价以多元的内容、多样的方法、多元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主体,构成科学的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体系教师要多方面地收集评价信息,以便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评价方式由对学生成绩的单一评价改变为关注学生情感、关注学生进步的学生自评互评的多种评价方式。优化评价方式应从关注个性,放大"优点";保护自尊,鼓励进步;发展能力,自评互评;增进师生感情,学生评价教师四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高中体育教学必须从实际出发,结合学生实际,不断创新教学模式,锐意改革和创新,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较好的身体基础和心理基础。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体育学习促进学生生长发育,提高学生的各种身体综合素质,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健身习惯,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学生的体育热情,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然而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出现评价方式单一枯燥,评价语言晦涩,学生只能是在"被评价"中学习。教师应从"被评价"的现状分析产生"被评价"的原因,进而找到解决"被评价"问题的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5.
在体育教学中过程性评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过程性评价要以学生为出发点,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依据评价主体互动化、评价方式互动化、评价内容多元化的原则,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才能在体育教学中促进和谐发展,并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本文通过以充分尊重学生为主体评价为前提,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交流,最后教师给予综合性评价的方式,对于体育教学中的过程性评价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的中学体育教学中,选修排球课受学生喜爱的程度越来越低。为了提高中学生对排球的兴趣,促进中学排球运动的发展,在中学排球课中可以运用成功教学法、比赛教学法以及游戏教学法等进行教学。这种课堂中,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排球教学效果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的中学体育教学中,选修排球课受学生喜爱的程度越来越低。为了提高中学生对排球的兴趣,促进中学排球运动的发展,在中学排球课中可以运用成功教学法、比赛教学法以及游戏教学法等进行教学。这种课堂中,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排球教学效果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8.
<正>新课程标准指出:"体育教学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努力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这一原则为小学体育教学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小学体育课应答更体现灵活、生动、多样化等特征,这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兴趣的基本办法,教师要深入领会新课程倡  相似文献   

9.
体育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关注的不仅是通过体育教学增强学生的体质,而且还要通过体育教学改善学生心理健康和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但是,有些学校和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对体育教学功能的定位不当,忽视了体育教学的趣味性、生动性,使体育学起来枯燥乏味。因此,广大体育教师应切实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为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在职业高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在各学科教学中教师都越来越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提高,小学的体育教学也不例外。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体育教学的课堂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让学生爱上体育课。笔者通过近几年的体育教学实践,发现虽然小学的体育课堂教学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仍有不少学生厌烦上体育课。所以我认为有必要与大家一起  相似文献   

11.
<正>传统的美术教学过于强调学科的地位,一味地追求学生对现有美术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一定要使自己的美术教学适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素质教育的推广和实施。在教学中要能够坚持学生的主体原则,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积极向上人格的形成,确保全体学生能够在美术学习  相似文献   

12.
体育素质是指通过体育教育,使受教育者在身体发展水平、心理发展水平、体育文化素质、终身体育能力提高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水平和能力。"终身体育"理念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经济的逐步发展,人民开始追求健康和形体美,体育设施的建设逐步增加、改善。世界体育文化的交流,在我国举办奥运会、亚运会等一些大型的运动会,促进了我国体育的发展。总的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发展了我国的体育,并对学校体育的要求产生了新的变化,学校体育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要求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阶段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莫过于体育课了,由于孩子们好动和爱玩的特性,使得他们每节体育课都会兴高采烈地参与其中。在小学体育教学渗入游戏教学的理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教学活起来,让学生在体育课中得到充分锻炼,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师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教学评价是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受现行考试机制的影响,英语学习评价还主要集中在"纸笔测验"的分数上,这种评价方式不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难以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相对来说,我校"师生互动自主合作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实践了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性评价,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高中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于高中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其要适应体育教学改革,运用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材和新的评价走进新课程、理解新课程,在此基础上组织好高中体育教学,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要着眼学生,抓住教学契机,以激励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兴趣的基础上主动参与体育学习。本文就针对如何组织高中体育教学进行了如下浅谈。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教学中,体育是一门比较重要的学科,不仅能够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快乐学习,同时也是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身体素质的课程。但是这门课程的传统教学过程和方法都比较枯燥,并且教师对体育课堂教学的重视力度不够,安排的课时比较少,而且体育课上运动量大,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疲惫感,因此,小学体育教学的成效并不可观。在这样的情况下,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让教师教得愉快,学生学得快乐就显得尤为重要。对小学体育教学中快乐教学法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学科教学的改革,优化了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尤其是小学体育学科的教学,学生喜欢把那些抽象的语言动作进行直观、动态的处理,通过动作模拟理解体育技能技巧。现代教育技术恰巧能为学生提供这样的信息。网络资源的有效利用,更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体育学科素养。  相似文献   

18.
<正>高校体育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作为提高学生身心素质的主渠道,高校体育教育责任重大。就当前高校体育教育而言,教学更流于表面,流于形式,忽视了体育教育的本质。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就业压力增加,高校学生往往将全部精力投入文化课的学习和课外实践中,体育活动或有或无,甚至完全被抛弃。一些学生认为与其参加体育活动浪费时间,不如多背几个单词。在这种  相似文献   

19.
罗定 《环境导报》2002,(9):36-37
教学评价具有反馈、检测、导向等多种功能。正确理解和掌握评价的目的和方法,对改进教学、促进学生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重要意义。一位英国考试专家认为:“没有评价,学生的学习缺乏引导,而且也丧失了追求一定目的的意识;没有创造的紧张,生活就变得没有目的。”  相似文献   

20.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这个在上世纪80年代耳熟能详的词语现在看来可能已经过时,但其所反映的体育精神却是显而易见的,说明了体育运动对增强人们体质发挥的重大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快乐体育逐渐被人们所熟悉,虽然这种思想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提出,但真正应用到体育教学上是从近几年才开始的。快乐体育反映的是时代精神,是对传统体育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革。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它注重师生间"教与学"的有机结合,更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个性发展,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进行体育学习与锻炼,从而达到教师上课轻松,学生学习愉快的教学效果。在小学体育课程中引入快乐教育,对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和习惯以及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主要阐述了快乐体育的教学特点和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