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有机溶剂和稀释剂。橡胶、喷漆、制药、合成纤维、染料、农药、人造革的生产及印刷业中,均可接触到苯。苯可经呼吸道侵入人体,如果车间通风排气不好,工人又没有自身防护,长期吸入含苯气体,可以引起慢性苯中毒。而这种苯中毒,对女职工健康的危害更为严重。本文拟就此作一些简单介绍。 苯可以损伤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因此,女职工在工作中经常接触苯,会出现头晕、头痛、乏力、失眠、多梦、健忘及烦躁等神经衰弱的症状。 苯对女职工身体的一个重要危害是对造血系统的毒性作用,它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相似文献   

2.
四氯化碳中毒 四氯化碳又叫四氯甲烷.是无色、透明的油状液体,有微甜气味,不燃烧,易挥发,稍溶于水,易溶于酒精、乙醚、苯和氯仿等有机溶剂。遇火或烧红的物体时,分解为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和氯气。工业用的四氯化碳不纯,含有硫化碳、硫化氢、盐酸、光气、有机氯化合物和硫化物。 四氯化碳蒸气主要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其蒸气和液体均可经皮肤吸收侵入人体。口服四氯化碳液体胃内吸收较少,主要在小肠吸收。因此,在接触四氯化碳时,要防止它从呼吸道、皮肤、口腔进入人体,特别要防止从呼吸道和皮肤的进入。 四氯化碳对人体的主要危害表现在对肝…  相似文献   

3.
油漆中含有苯、二甲苯等有机溶剂,油漆工在工作中如果缺乏自我防护,很容易发生苯中毒。苯主要经呼吸道进入人体,依吸入的速度和数量不同,可引起急性和慢性苯中毒。短时间内吸入大量苯蒸气,可导致急性中毒,严重者可出现昏迷、抽搐、血压下降,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慢性苯中毒多见于工作数年之后的油漆工,由于苯的缓慢积蓄作用,在体内抑制了人体造血功能,病人白细胞总数通常降至每立方毫米4000个以下。患者常有鼻部、牙龈和皮下出血。此外,尚有头昏、失眠、乏力、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症状.女工还有月经失调和经血过多等症状…  相似文献   

4.
(续上期)8、铅作业人员的饮食保健铅及其化合物主要存在于冶金、蓄电池、印刷、陶瓷、玻璃、油漆、染料等行业。铅作业的危害主要是可以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入人体,蓄积在体内,主要以不溶性正磷酸盐沉积在骨骼系统中,引起慢性或急性中毒,主要引起神经系统和造血系统的损害。  相似文献   

5.
(续上期) 8、铅作业人员的饮食保健 铅及其化合物主要存在于冶金、蓄电池、印刷、陶瓷、玻璃、油漆、染料等行业.铅作业的危害主要是可以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入人体,蓄积在体内,主要以不溶性正磷酸盐沉积在骨骼系统中,引起慢性或急性中毒,主要引起神经系统和造血系统的损害.  相似文献   

6.
香蕉水是油漆、喷漆。皮鞋、塑料、合成纤维、印刷、电子、染料等行业重要的化工溶剂,它的主要成分苯,是一种有毒物质,在生产过程中,以蒸气形式通过呼吸道或通过与皮肤接触进入人体,引起急性中毒或慢性中毒。 急性中毒者较少,多由大量吸入苯蒸气引起。轻者头晕、头痛、无力、以至昏迷,经治疗后可以完全恢复。一般没有后遗症。 苯的慢性中毒者较多.是长期吸入低浓度苯蒸气造成的。其症状与急性中毒不同,除引起神经衰弱外,还危害人的造血系统,导致红血球、白血球、血小板减小,出现浑身无力、面色苍白、鼻和牙龈出血,妇女月经增多等症状。 因此…  相似文献   

7.
汞,一般叫做水银,具有特殊的性质,凝点低,-38.87℃,在常温下是银白色液体。它特别容易挥发,在零度时即可大量蒸发,温度越高蒸发越快。落在地面或桌面上易形成小滴,钻进地面、桌面、墙壁的缝隙,造成表面积扩大,更容易蒸发。汞蒸气较空气重6倍,多沉积于厂房的下部。这种种特性使汞无孔不入,容易蒸发,容易造成危害。汞的用途很多,如仪表制造、电子工业、制药、军火工业、农药等。防治汞中毒是职业病防治工作上的一个重要课题。 急性汞中毒 汞蒸气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汞化合物可以粉尘形式由呼吸道吸收,也可由消化道吸收。 急性汞中毒甚为罕…  相似文献   

8.
苯为碳氢化合物,具有特殊的芳香气味;苯类化合物主要有甲苯、二甲苯等,它们在常温下挥发迅速。苯及苯类化合物在工业上用途广泛,如染料、制药、香料、橡胶、油墨,特别是作为油漆和喷漆的溶剂及稀释剂。苯及其化合物具有一定毒性,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体内,皮肤仅少量吸收。  相似文献   

9.
氯丁二烯为无色有刺鼻气味的易挥发液体,沸点59.4℃,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如苯、甲苯、甲醇、汽油等。 氯丁二烯属中等毒性,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吸收。氯丁二烯经呼吸道吸入后,仅有2%从呼吸道和尿排出,大部分在体内与谷胱甘肽赵作用,将氯脱去而成氯化氢。当氯丁二烯使动物中毒时.体内还原型谷腕甘肽的量明显减少。因此,测定血液中谷腕甘肽量可作为毒作用的指标。筑丁二烯有致突变性,在接触氯丁二烯的工人中,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明显增多。 氯丁二烯可引起急性中毒,一般由事故引起。主要症状有眼、鼻及上呼吸道粘膜亦撇、轻咳、胸痫…  相似文献   

10.
苯及苯类化合物作业者 苯为碳氢化合物,具有特殊的芳香气味;苯类化合物主要有甲苯、二甲苯等,它们在常温下挥发迅速.苯及苯类化合物在工业上用途广泛,如染料、制药、香料、橡胶、油墨,特别是作为油漆和喷漆的溶剂及稀释剂.苯及其化合物具有一定毒性,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体内,皮肤仅少量吸收.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粘膜刺激症状,如刺激眼、鼻引起流泪、流涕、咳嗽等,继则头痛、眩晕、恶心呕吐、步态蹒跚等;严重者则昏迷、抽搐,甚至发生呼吸衰竭.慢性中毒主要表现是神经衰弱样症候群,如头晕头痛、乏力倦怠、失眠、记忆力减退等;亦可伴有轻度出血倾向,如牙龈出血、鼻衄、紫癜等.  相似文献   

11.
有机磷进入机体后,与人体内的胆碱酯酶结合,形成磷酰化胆碱酯酶,使胆碱酯酶丧失活性,失去分解乙酰胆碱的能力。乙酰胆碱在体内蓄积,就会造成神经功能紊乱,引起中毒。由于人体内胆碱酯酶的量比生理需要量为多,放有少量有机磷侵入体内,尚不致出现中毒症状。但当较大量的有机磷侵入体内,胆碱酯酶的活性下降到引起生理功能发生障碍时,则出现中毒症状。一般认为胆碱酯酶活性下降30%(即达到正常人的70%)时,即有中毒可能。因而有人主张以胆碱酯酶活性下降30%作为安全界限。有机磷是怎么在人体内引起中毒的?@维生  相似文献   

12.
全国化学品安全卫生知识有奖问答试题一、填空题1.在工业生产中,毒物主要经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体内,办可经消化道进入,经消化道吸收多半是由于2.毒物进入体内的总量超过转化和排出总量时,体内的毒物就会逐渐增加.这种现象称为毒物的蓄积。毒物在体内的蓄3.在工业...  相似文献   

13.
刘北辰 《劳动保护》1997,(11):45-46
在化工生产及储运中职工经常接触有毒物质,这些有毒物质对职工健康形成威胁。在生产条件下因工业毒物所引起的中毒称“职业中毒”。一、毒物与申@一般认为凡某种物质进入人体后能引起整个机体功能发生障碍的任何疾病皆称为中毒。能引起中毒的外来物质称为“毒物”。厂毒物是相对的,一定的毒物必须在适当条件下才留发挥毒效,引起中毒。例如,某些物质少量能起治疗作用,过量则引起中毒。化工毒物所引起的中毒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类。急性中毒:大量毒物突然进入人体,很快引发全身症状甚至造成死亡。慢性中毒:系少量毒物逐渐侵入…  相似文献   

14.
<正>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在常温下是固体或液体,沸点高、挥发性低、难溶于水、易溶于脂肪和有机溶剂,主要用于染料及医药合成、化学试剂制造,以及橡胶、炸药、涂料、鞋油、油墨、香料、农药、塑料等化学工业。这类化合物在生产过程中以粉尘或蒸气形态直接或间接污染皮肤,是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经呼吸道吸入也可引起中毒;经消化道进入体内少见。这类可引起急性中毒的化  相似文献   

15.
一、概述 1.呼吸系统是毒物首要的靶器官有毒气体及金属烟雾或烟尘,经呼吸系统侵入人体.由于呼吸道有丰富的血液循环系统,毒物可迅速通过血液吸收而分布到全身.毒物可以损害全身各个系统,如神经系统、肝脏等,呼吸系统必然是毒物首要的靶器官.  相似文献   

16.
施倚 《劳动保护》2012,(11):117-117
编辑同志:工业上使用的化学物质有些会引起中毒。请问:职业中毒是如何分类的?南通庄欣全庄欣全先生:毒物引起全身性疾病,称为中毒。由工业上使用的化学毒物引起的中毒,称为职业中毒。职业中毒分为3种类型。急性中毒。是指一次短时间的,如几秒乃至数小时经皮肤吸收或呼吸道的吸入,如经口时,则指一次的摄入量或一次服用剂量引起的中毒。慢性中毒。是指长时间地吸入、经皮肤侵入或经口摄入数月或数年引起的中毒。亚急性中毒。介于急性与慢性之间的,称为亚急性中毒。  相似文献   

17.
人们通常认为,在工农业生产中。毒物主要从呼吸道吸入人体。其实,这仅对了一半。近年研究表明,约有四分之一的职业中毒是皮肤吸入了毒物所致,有些毒物经皮肤吸收已成为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全国农药中毒调查表明,71.4%的职业中毒是经皮肤吸收引起的,TNT炸药粉尘甚至在国家最高允近浓度1毫克/立方米之下也可经皮肤吸收而引起白内障。 毒物是如何从皮肤进入人体的呢?这主要是由人体皮肤结构的特点造成的。一般成人约有2平方米的体表。皮肤分表皮和直皮两层,表皮含脂质多,且结构紧密,能阻止多种非脂溶性物质的自由通过,但多数脂溶性物质很容…  相似文献   

18.
<正>如影随形的职业病多年在医院从事职业病研究的杨明远博士告诉记者,在各类职业病高危族群中,厨师名列第二,仅次于消防员。而更严峻的是,厨师本身对此认知程度极低。中国烹饪一向讲究煎、炒、烹、炸,而这些烹调方式可产生大量油烟,并散布在厨房这个狭小的空间内,随空气侵入人体呼吸道,进而引起疾病。厨师在为人们奉献精美可口的食物的同时,  相似文献   

19.
乙稀在工业上用于制合成橡胶、塑料和乙醇、乙醇等,也用作水果和蔬菜等的催熟剂,在常温下为无色,无臭稍带有甜味的气体。几乎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易燃。乙稀主要从呼吸道侵入机体,经肺泡吸收后,仅极小部分以物理状态溶于血液中,其中约70%一80%分布于红细胞内,2  相似文献   

20.
中国毒理学会副理事长、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廖明阳表示,铬有毒性,但从现有资料和报道来看,"铬超标胶囊"一般不会引起人体铬急性中毒和慢性铬蓄积。廖明阳说:"人体内有三价铬和六价铬,三价铬、六价铬摄入到体内是一个氧化还原的过程。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资料证明,三价铬的毒性比较小,而六价铬如果长时间、大剂量摄入的话,可以引起肾脏损害,还可能有致突变、致癌等作用。人体的铬主要通过肾脏排泄。一般来说,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通过肾脏排放铬的能力可达到约0.2毫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