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地震海啸危险性分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追溯地震海啸危险性分析研究的兴起与发展,介绍地震海啸危险性分析的原理和方法,综述地震海啸危险性分析的常用工具———地震海啸数值模式的研究进展,讨论目前地震海啸危险性分析研究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指出建立地震海啸危险性分析不确定性的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估方法,进行地震海啸危险性分析的不确定性评估,应是今后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解密海啸     
欣亘 《环境》2005,(1):96-96
名词解释:海啸。海啸(Tsunami)一词源于日本一它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太平洋是海啸发生最活跃的区域,全球的海啸发生区域大致与地震带一致。全球有记载的破坏性海啸大约有260次左右,平均大约六七年发生一次,发生在环太平洋地区的地震海啸占约80%,日本列岛及附近海域的地震又占太平洋地震海啸的60%左右,而印度洋发生海啸比较罕见,其他水域如加勒比海、地中海和大西洋也有海啸发生。  相似文献   

3.
随着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的成熟,地震海啸危险性评价工作也逐渐展开,并过渡为基于概率方法的危险性分析。对于没有足够历史海啸观测记录的地区,基于数值模拟的分析方法来评价该地区的海啸危险性是一种有效方法。本文选取了2010年以来发生的五次典型海洋地震,模拟海啸的产生和传播过程;对比分析模拟结果与观测数据后得出两者比较一致,从而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可靠性,为今后我国地震海啸危险性概率分析提供了可靠的数值方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中国东南沿海邻近海沟潜藏大地震的可能性,采用基于有限体积法的浅水波数值模型GeoClaw分别对琉球海沟和马尼拉海沟潜在9级地震进行海啸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琉球海沟和马尼拉海沟地震发生时都释放了巨大的能量,并以海啸波的形式向中国沿海传播。其中,琉球海沟地震引发的海啸波经东海大陆架传播3 h后到达福建北部,并在随后2 h内对浙江、上海、江苏沿岸地区造成影响。海啸波高普遍达到0.5 m以上,浙江、上海局部海岸地区达到1 m以上。而马尼拉海沟地震海啸传播过程通畅,2 h后到达海南沿岸,并依次影响湛江、澳门、香港、厦门、高雄等沿海区域。海啸波高普遍达到2 m以上,澳门、香港海岸地区达到5 m以上,面临严重危险等级。基于我国东南沿岸港口、核电站、钻井平台等海洋工程项目持续建设的考虑,需要对潜在海啸威胁进行研究并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5.
"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辅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2011年,"社会心态"被历史性地写入"十二五"规划。同样是在2011年,"小悦悦"、"郭美美"、"毒奶粉"、  相似文献   

6.
潘永弟 《环境》2010,(6):6-9
"融冰",这是一个容易使人联想到一些美好抑或愉悦事物的词汇,比如在穿暖花开之时,冰封的山谷里又开始小溪流淌,一派生机;再比如,当年台湾国民党高层访问大陆之行,亦被称为"融冰之旅",代表着对峙局面的有所打破,使人感到冰释前嫌的温暖和解。但今天,我们所讨论的"融冰"却令人充满担忧和焦虑……  相似文献   

7.
福岛核震启示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特大地震和海啸的巨大破坏使全人类震惊、悲痛,福岛第一核电厂的核震,更时刻牵动着亿万颗心。作为多火山、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的发达国家,日本拥有世界领先的防震减灾能力,却仍不免在超大地震海啸的肆虐下险象环生。在享受着核能这一清洁能源带来的美好生活时,我们应从这次事故中得到什么警示?福岛核震是否为正在大力发展核电的其他国家敲响了核安全的警钟?  相似文献   

8.
2010年3月28日,被称为"中国信息产业最高层次盛会"的2010中国(深圳)IT领袖峰会在深圳举行,云集了60多位中国IT界"大腕",马云、马化腾、李彦宏、李开复等知名企业家出席,峰会主题为"后危机时代:IT引领中国经济发展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2011年的《环境经济》杂志,"低碳"作为一条重要线索,贯穿于杂志报道始终。从"低碳世博"到"低碳城市",从"低碳金融"到"低碳地产",  相似文献   

10.
一 历史上大的海啸事件1. 日本有明海温泉岳海啸 1793 年 5 月 21 日,九州岛发生强烈地震,诱发了约 5.35 亿立方米的土石,从温泉岳前山和主峰坠落入 2700 米以下的有明海湾,引起大海啸,高达 10 米的涌浪使海岸地带遭受破坏,死亡 14920人。2 中国台湾基隆海啸 1867 年 12 月 18 日,基隆北部海域发生 6 级地震,基隆港内海水迅速从海湾内退出,形成空前的大退潮,并露出了海底,致使停泊在港湾内许多船只搁浅。然而,紧接着海水又以极快的速度涌入港内,凶猛的海水冲垮了海堤,迅速地涌向市区,造成许多民房被冲毁,数百人在这次灾难中丧生。 3 …  相似文献   

11.
资源税在我国的发展 征收资源税在我国古已有之,周朝的"山泽之赋",秦国的"盐课",明朝的"坑治之课"等均是对资源课税的具体例证。  相似文献   

12.
深化科体改革 在广东"转型升级"和"腾笼换鸟"的强大呼声下,大量科研人员"孔雀东南飞",许多科研机构挥师南下,甚至"海外兵团"跨海来粤。这些科研人员和科研机构的到来,不单壮大了广东科研队伍和科研能力,更给广东科研体制带来了活力和清新的风。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和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就是南下科研人员和科研机构扎根广东结出的"奇异果",两个全新的科研机构在运行机制、创新机制、用人机制等方面实现"穿越",  相似文献   

13.
郑秀亮 《环境》2011,(8):44-45
在人类科技发展史上,出现了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低毒、无腐蚀性、性质稳定、不易燃烧,而且容易被液化的气体。它被合成之后,曾经被广泛应用到各个工业生产领域,对科技和工业的进步以及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成了受人尊崇的"英雄"。然而,历史走过50多年之后,科学家发现,它竟是直接破坏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怕凶手。这个昔日的"英雄"和今日的"凶手",就是氟利昂。  相似文献   

14.
1各国测定震级为什么有差别?2这次地震的人员伤亡数字为何报道这么迟缓?3对这次巴基斯坦地震,当地有预报么?我国帮助他们有短临预报么?4为什么同在一个楼群中,有一座10层的高楼部分倒塌?5这次地震与去年引起海啸的印尼地震有关系吗?6去年12月26日印度洋地震海啸之后,您给我们做报告,说可能向印度次大陆发展。果然,巴基斯坦就来地震了。这个趋势性意见,您是怎么提出来的?7巴基斯坦北部地震之后,下一个地震可能发生在哪里?8如何考虑中国第五个地震活跃期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李作明  林海勇 《地球与环境》2005,33(Z1):426-429
<正>1海啸概况海啸发生时间:2004年12月26日8时58分。地震发生位置:北纬7.26°N,东经95.82°E。地震震级:震级李克特级8.7(美国9级),深海水深7000 m,震央地壳下30km(属浅源地震)。海啸传播:最大级海啸5°。海啸波之扩散的速度达800 km/h,相当于飞机飞行速度。波及印度洋周围十二个国家,引起了震撼全世界极大的破坏及  相似文献   

16.
秦旭画 《环境》2010,(6):20-21
疟疾一直是威胁非洲人民生命和健康的头号"杀手",为了解决这个大难题,非洲各国一直想尽各种方式预防疫情。没想到此次"战胜疟疾联盟"以一招"以热攻毒",让非洲人民在热情的狂欢中提高对疟疾的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17.
"圣子"和"圣女" 在南美西岸的秘鲁、厄瓜多尔等国家附近海域,每年圣诞节前后,海水温度升高,当地居民把这种海水温度的季节性升高现象叫厄尔尼诺(Elnino)。厄尔尼诺是西班牙语的译音,意为"圣子"。说到厄尔尼诺就不得不说说拉尼娜(Lanina)。拉尼娜也是西班牙语的译音,意为"圣女",又被称为"反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现象是指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升高现象,而拉尼娜则是指东太平洋海温异常降低现象。  相似文献   

18.
福岛核事故对中国核电站厂址选择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福岛核事故源于两个直接因素--地震和海啸,以及两因素的叠加,并导致放射性泄漏对周围居民产生重大影响。针对这些问题,分析中国大陆核电站厂址的地震发生概率、海啸发生概率和人口分布因素,由此评价我国核电站厂址选择的安全性。结果证明:我国大陆核电站远离地震带;沿海不会发生特大海啸;核电站周围人口分布密度符合安全标准,我国核电站具有较高的固有安全性。同时,此次福岛事故也是对我国核电发展的警示,要求不可忽视小概率的超基准设计事故以及多个超基准设计事故叠加的情况;要重新审查中国抗震和海啸等极限事故的标准;要考虑人口密度;要避免两个核电站建设过密的情况。目前,我国已经采取安全检查等措施确保核电站的安全性。这次福岛事故对我国乃至世界核电的发展都是宝贵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9.
中关村再一次改变着中国。2011年2月25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中关村"1+6"政策和规划纲要动员大会上,《关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正式印发。在《规划纲要》中,中关村的战略定位被概括为"三区两地":深化改革先行区、开放创新引领区、高端要素聚合区和创新创业集聚地、战略产业策源地。从"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相似文献   

20.
绿色沙龙     
《环境》1995,(2)
象地震崩裂象火山压顶象海啸扑面象猛兽嘶呜飞机升降甩下了多少“炸弹”汽车穿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