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业产业的发展更加注重与土壤和自然之间的平衡,从而实现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均衡发展,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有必要加强对绿色农业产地生态环境安全与污染进行有效的研究和控制。本文主要分析绿色农业产地生态环境安全与污染控制。首先分析当下农业发展绿色农业产地生态环境安全与污染的现状,然后提出加强绿色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安全和污染控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尤其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大气、水及土壤方面的问题。人类衣食住行均离不开生态环境的支持,比如水体安全关乎人们的饮食安全,对人体健康存在直接的影响。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利用当前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及时发现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并予以有效处理,可以达到治理生态环境、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目的。文章分析生态环境监测的对象和生态环境监测所用技术类型、具体运用情况等,结合治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生态环境监测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几点具有可行性的、推动技术发展的建议,以期促进生态环境技术发展,提升生态环境监测质量。  相似文献   

3.
西安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动态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环境变化背景下,对西安市近20多年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水平及其分量进行测度,利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模型,对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关系进行动态分析。结果显示:研究期间,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表现出了各自的发展特征,两者经历了同步发展到拮抗的演化过程;城市化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环境响应之间互为格兰杰原因关系,而与生态环境压力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与生态环境状态互不为格兰杰因果关系;生态环境综合质量指数和生态环境响应指数的波动一直受到自身及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城市化对生态环境响应的冲击作用要显著大于对生态环境综合指数的作用,且两者所受城市化的冲击都表现出逐期增强的态势。最后,针对两者的相互作用机制和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关注越来越多。生态环境监测是一种环境监测的手段,通过生态环境的监测,能够及时准确的了解到生态环境的现状,从而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生态环境监测现状和发展趋势,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为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生态环境监测事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不断发展完善,有效支撑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本文在梳理和总结生态环境监测从“跟跑”变为“并跑”,并向“领跑”迈进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立足新发展阶段,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支撑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提高生态环境监测服务效能、加强生态环境监测理论和战略研究方面提出了未来我国生态环境监测事业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环境问题在经济粗放式发展后逐渐被人们所关注,尤其是近年来,全国大范围的雾霾天气使社会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度非常高。生态环境治理成为当下的紧迫任务。生态环境监测是对整个生态环境系统进行全面而科学的监测和分析,对环境治理提供重要依据。本文从生态环境监测概述入手,详细探讨了当前监测技术,并对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福建农村生态环境现状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人口不断增加和经济大规模发展的双重压力下,农村生态环境的形势日益严峻。本文分析了福建农村与农业发展过程中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归结了造成农村生态环境破坏的原因;依据农村生态环境的内涵和特征、农村环境保护理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理论构建了福建农村生态环境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权重。该指标体系的建立能够为福建农村生态环境进行定量测度和评价以及为农村生态环境预警系统奠定基础;进一步深刻了解当前福建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为福建农业和农村社会的发展增加深度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研究——以杭州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巧婧  王莉红 《环境科学学报》2018,38(10):4214-4222
为了探索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以杭州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分析了杭州市2003—2016年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发展水平状况和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经济城市化和生态环境压力分别对城市化子系统和生态环境子系统的贡献份额最大;耦合协调度受城市化子系统和生态环境子系统贡献份额比例(α/β)的影响很小,受城市化子系统与生态环境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的影响较大;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类型由"基本不协调-城市化滞后"发展到"高度协调-城市化滞后",再发展到"高度协调-生态环境滞后"阶段.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驱动下,生态环境滞后的问题凸显.因此,在研究制定城市化发展战略时应重点关注城市化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实现两者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白洋淀湿地生态环境监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频繁的人类活动使白洋淀湿地生态功能逐渐减退,面临着入淀水量减少,干淀频繁、泥沙淤积、生物多样性减少、污染加剧等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大大降低了其调节气候、调蓄洪水、净化水体的功能。针对目前白洋淀湿地生态环境现状,结合湿地环境监测现状,探讨了白洋淀湿地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方法,以此来推动白洋淀生态环境监测的进一步发展。针对目前白洋淀湿地生态环境现状,结合湿地环境监测现状,探讨了白洋淀湿地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方法,以此来推动白洋淀生态环境监测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发展体系会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所以要进行合理的评价。首先要建立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掌握数据来源和评价方法,然后引入城市化发展体系后的城市身体环境评价,最后分析评价结果,充分发挥城市化发展体系的作用,其主要内容有: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独立评价值及变化、城市生态环境发展度指数得分及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1.
强化生态环境的整体性治理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组成环节。现阶段,按照新的发展理念,面对京津冀生态环境防治的主要方向来看,一定要构建京津冀生态环境的多主体联动模式机制,以此加快区域的高质量发展。通过打造多主体联动的整体性治理机制,不断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并以此为依托开创长效的绿色发展机制体制,不断降低污染物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增强京津冀区域城市的中心辐射能力,着力构建共享和谐的联合治理机制,吸纳多主体共同联动,协同参与生态环境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生态环境处于复杂多样性的特殊时期,决定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对策,一方面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同时更应当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强我国环境法制建设应当对立法进行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重新调整司法与执法过程,让公众参与到我国生态环境的法制建设过程中。  相似文献   

13.
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以及生态环境,可以说自然资源以及生态环境是保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前提.伴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以及工业规模的扩大,社会对于自然资源的利用率逐年上升,同时在利用过程中还不注意保护生态环境,致使生态环境出现明显的恶化,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开发程度不断深化.在这一过程中地球中的自然资源以及生态环境都...  相似文献   

14.
在产业与生态环境矛盾日益剧增背景下,生态化产业发展是有效促进产业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阐述农业、工业、旅游业产业发展生态发展的重要性,从政策、科技等角度阐述如何更好进行产业生态化发展,从而推动旅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推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双重作用下,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实现“绿色发展”目标,各行业纷纷响应号召将“绿色发展”列为行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将环保理念贯穿于工作全过程。本文从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的必要性入手,详细阐述生态环境技术类型与实际应用场景,分别从空气监测、水体监测、土壤监测等维度提出优化举措,呼吁生态环境保护从业者加强对监测技术的重视程度,提高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的实际效能,为提升生态环境环保工作质量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6.
孙佑海 《环境保护》2020,48(1):33-40
长期以来,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违法行数量为居高不下,严重影响全流域的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违法行为有其特殊性,包括在上中游地区"抢占水资源"的行为、上游地区破坏水土保持的行为、妨碍防洪管控的行为、严重污染水体的行为、生态环境损害行为、破坏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行为等。对黄河流域特殊的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应当有特殊的规制措施。但限于以区域为主的管理体制,解决起来往往力不从心。应当坚持生态文明建设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加快构建科学的流域司法体制,为遏制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实现全流域的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建议设立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法院,组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检察院,成立黄河流域统一的公安机构,强化生态环境司法与行政之间的有机衔接,妥善处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司法与区域生态环境司法的关系,加快制定统一的"黄河保护法"。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发展是重中之重,自从我国的经济开始发展以来,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就我国而言,需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经济的发展的同时还需要注重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本篇文章将会针对我国目前的农业发展情况研究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8.
依据新时代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构建新型城镇化及生态环境子系统结构模式,并采用综合指数法测度安徽省各市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表征值;运用变异系数耦合模型、热点分析工具及协同进化模型探查安徽省各市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度时空分异规律。研究结果表明,2007-2016年安徽省16个地级市,(1)皖江城市带各市新型城镇化水平及其年均增长率较高。皖南池州、黄山、宣城及皖西六安生态环境水平增长速度较快。城镇化水平热点区域集中分布在皖江城市带。生态环境热点区域集中在皖南山区及皖西大别山区。(2)皖北及皖中部分城市耦合发展度较低;而皖江城市带耦合发展度较高。各市耦合发展度逐年递增速度滁州、池州最快;皖北城市普遍较低。合肥、马鞍山、铜陵一直保持显著热点区域。皖江城市带均达到较高等级;其他城市目前均已进入中等等级。(3)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发展增殖系数整体以正值为主,表征各市正处于新型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优化阶段。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发展竞合关系主体关系矩阵以双赢为主,表明二者协同共进特征确切。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析了河南省产业发展轨迹以及不同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利用不同产业的生态环境影响指数计算了1980年以来该省产业结构演化的生态环境效应,得出河南省产业转型轨迹与产业转型引起的生态环境效应轨迹在变化趋势上存在着一致性、产业转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滞后于产业转型等结论,并提出一些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河南省经济持续发展的长效产业政策。  相似文献   

20.
针对网络信息生态环境的现状,从政治、人文、技术和经济四个角度对网络信息生态环境进行评价,建立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对网络信息生态环境进行优化,希望可以促进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