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ASTM国际标准组织提出了新的ASTM WK36802《眼睛和面部防护装备防雾气测试方法》标准。新提出的ASTM国际标准将用于测试运动员在运动项目中眼睛和面部防护装备对雾气防护的要求。当眼部防护装备模糊不清时,运动员可能暂时取掉它们或干脆不戴它们,这会引起严重的眼睛伤害。新标准ASTM WK36802由ASTM技术委员会  相似文献   

2.
ASTM最近提出了一项新标准将使撑杆跳高运动更加安全。新标准ASTM WK35729《撑杆跳高插斗防护领规范》日前正由ASTMF08运动器材和设施技术委员会下属的F08.67撑杆跳高分技术委会负责制定。插斗防护领是一个可以覆盖在插斗上部坚硬边缘处或插斗内部两个侧边的保护装置。插斗是一槽状盒子,通常是铁制的,放置于混凝土中,当撑杆跳运动员起跳时,将杆插入插斗作为支撑点。插斗的上部边缘会对未充分完成动作而摔落倒地的运动员构  相似文献   

3.
紧身防护装备作为专业乒乓球运动员必不可少的防护用品。本文结合乒乓球运动的特点和主要运动部位,对紧身防护装备的研究热点进行综述,首先分析其对运动产生的影响,总结提出紧身防护装备对乒乓球运动有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最后,探讨紧身防护装备的形变与施加给人体表面的压力,阐述了研究乒乓球运动护肘要从动态角度出发,在考虑不同动作的不同阶段基础上,建立人体与紧身防护装备的动态力学舒适性评价系统以及紧身紧身防护装备护肘的防护机理。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介绍了特殊职业人员眼睛安全与防护的重要意义,特别强调了针对视觉暴露带来的传染风险控制以及眼睛防护装备的选择和使用。同时还提出了降低眼睛伤害的预防措施,以便为我国特殊职业人员眼睛的安全与防护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职业病防护设施是消除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重要措施,也是职业病危害评价的重要内容以及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的编制重点。职业病防护设施评价主要是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设置的必要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三个方面进行评价,提出依次对设置的必要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的评价程序,并给出职业病防护设施设置的必要性、合理性和有效性的评估标准(判定条件)和评价方法,阐述了必须设置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前提条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置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职业病防护设施有效性的评价程序和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6.
工业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管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是有效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的重要方法之一,对其有效管理可以确保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防护效果,实现保护劳动者的目的。本文列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对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相关要求和规定,并对目前工业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现状进行了阐述,分析了目前工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针对工业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思想意识、管理制度、人员配备、防护设施设计、防护效果性能监测与评估等方面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7.
正为进一步提升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的编制水平,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定于2016年4月12日~14日在北京举办"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研讨班"。研讨班内容主要有: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概述;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设计要点;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导则研讨与征求意见;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案例分析;尘毒危害通风防护设施设计;噪声防护设施设计等。会务组联系方式:  相似文献   

8.
随着安全防护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眼面部的防护,尤其是眼睛的防护,眼面部防护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孕育了新的市场增长点。就眼睛防护而言,中国的眼镜生产企业有6,000多家,零售企业达两万多家,眼镜生产量居世界第一,太阳镜生产量约占世界太阳镜总产量的一半,形成了以广东东莞、福建厦门、浙江温州、江苏丹阳等地区为主的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  相似文献   

9.
<正>设置职业病防护设施,是用人单位有效预防职业病危害的重要举措。通过分析国外优秀的职业病防护经验,可不断提高我国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系统化、规范化水平。职业病防护设施是预防职业病危害的重要措施之一,特别是对于工业生产装备水平和生产工艺技术相对落后的国家,职业病防护设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并发挥着预防职业病危害的根本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培训     
<正>"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技术与防护设施评价"研讨班主办单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报到时间:7月27日研讨时间:7月28—30日地点:北京研讨简介:研讨班采用教师授课与问题研讨的形式,以提高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技术水平知识,及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分析、评价、改善与管理能力。主要内容包括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分析与评价概述;全面通风防护技术与防护设施评价;局部排风防护技术与防护设施评价;吹吸  相似文献   

11.
《安全》2014,35(7):74-75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地下有限空间作业防护设备设施基本要求、安全警示设施、作业防护设备、个体防护用品、应急救援设备设施配置的要求。本部分适用于电力、热力、燃气、给排水、环境卫生、通信、广播电视设施涉及的地下有限空间防护设备设施配置。其他地下有限空间防护设备设施配置可参照本部分执行。  相似文献   

12.
(一)地面总体布局的防护要求 有放射性辐射危害的铀、钍矿山及非铀金属矿山,只有在建立了完善的安全卫生防护设施,并经审查、验收之后,方准投入生产。这些安全卫生设施包括:通风防氡、通风除尘设施、放射性矿石试料加工室、剂量防护实验室、卫生通过区间、专用浴室、洗衣室、矿石贮存库和放射性废水处理设施等等。  相似文献   

13.
这一期,想与读者交流一个新的话题。很多个体劳动防护装备,在发展中都曾有过从初级到高级或是功能不断拓展强化的过程,而有的个体防护装备(设施)却常常需要邀约另外的产品来“加盟、叠加”,以有利于拓展和延伸本身的功能——如,劳动者的防护服装和户外运动服装,运动中的车辆或作业中的大型施工设施等,在黑夜中或是在可视性较差的高风险环境中,服装或设备上被添加的反光材料,就会“自动”向外界“透漏”其附着物体的空间信息。那一束反光,既是“通报”也是“警示”,为避免事故和人身伤害、应急救援的搜寻等起到了显而易见的效用。  相似文献   

14.
工程防护是消除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重要方法,而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设施防护效果评估的首要任务是明确其评价指标与评估标准。针对局部通风设施防护效果评估,提出了岗位有害物质控制效率评价指标,并对比分析了职业接触限值、控制风速、有害物质捕集效率和该指标的优缺点;提出了岗位有害物质控制效率的定义、检测方法和评估标准,对该指标用于局部通风设施防护效果评价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以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和分析为基础,重点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设置的符合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价。以某调漆间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为例,对调漆间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了识别和分析,通过检查表法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设置的符合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在防护设施设置符合性分析与评价的基础上,逐一对职业接触限值、控制风速等职业病防护设施有效性评价指标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并提出了在调漆操作位应设置吹吸式通风装置或通风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荚幽消防协会(NFPA)NFPA1991标准对将防护装备分为四级。 A级防护 现有的最高级别的呼吸、皮肤眼睛防护:提供呼吸气体(SCBA或气体管道);全封闭化学防护服;内层和外层化学防护手套;化学防护靴;硬帽。  相似文献   

17.
胡勇  殷开云  祝贝思  徐欣彤 《安全》2019,40(2):15-18
为了提高石化行业的职业病危害防治水平,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的方法对浙江省宁波地区石化企业进行现场调查,收集职业病防护设施和应急救援设施基础数据资料。结果显示:石化企业针对生产过程中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化学有害因素、粉尘、噪声等)设置了一系列职业病防护设施和应急救援设施,但部分设施设置欠合理,应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大部分中小企业提交的可研报告基本上没提及防护设施设置方面内容的现状,结合预评价报告编制相关技术要求,研究利用类比检测数据有效推断评价项目作业岗位3种不同情况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预期浓度(强度)逻辑关系,并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价、防护设施分析评价的逻辑结构进行重新优化调整。结果表明:评价逻辑重构后,类比检测数据与拟建项目各岗位的接触浓度(强度)更具可比性;防护设施分析评价的范围扩大到补充措施中,使得防护设施评价内容更具体、更全面、更能真实反映全部防护设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情况。评价逻辑重新优化后评价报告结构更严谨、条理更清晰、逻辑更严密,更具客观说服力。  相似文献   

19.
通风设施防护效果评价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职业病危害形势严峻,尘毒危害是职业病危害防治的重点,而通风设施是预防和控制尘毒危害的重要工程防护措施。阐述了通风设施在职业病危害预防与控制方面的作用,对我国企业现行的新风量、全面通风量、通风换气次数和职业接触限值等通风设施防护效果评价指标、国外普遍采用的控制风速防护效果评价指标以及目前有些机构使用的捕集效率评价指标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对新风量、通风量和通风换气次数在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控制效果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我国需建立健全通风设施防护效果评价指标和评估方法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正高校运动员一般属于职业运动员或者半职业运动员,他们在学习文化课程的同时,还要以从事各类竞技体育运动为主,目的是为了在国内外各项运动竞赛中争夺荣誉,取得更好的运动成绩。与普通大学生相比,高校运动员的训练强度大、时间长,加之竞技运动比赛要求高,甚至某些竞技运动还有激烈的对抗,因此很容易造成运动损伤。若是不注重康复性体能训练,运动损伤不仅可能演化成为严重的伤病,而且还有可能会在运动过程中带来安全隐患。因此,从运动安全角度出发,一定要做好高校运动员的康复性训练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