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4 毫秒
1.
也许在不远的未来,推动飞机一飞冲中天的不光有日渐稀缺的燃料,还有照耀着每一个人的阳光,以及每一家厨房都少不了的废油。当想象力这匹马在飞驰,真正的绿色生活将不是一个梦。  相似文献   

2.
分析评价了杭州市宾馆和家庭厨房空气中12种PAHs的污染现状、特征及其来源。结果表明,宾馆厨房空气中PAHs的平均浓度为17.231娜扩,以3一4环PAHs为主;家庭厨房空气中PAI压s的平均浓度为7 .634拜留扩,以2一4环为主;其蔡的相对浓度远高于宾馆厨房。在不抽烟家庭厨房中,卫生球的挥发,烹调对蔡的贡献率分别36%、麟%;在抽烟家庭厨房中,香烟烟雾、卫生球的挥发、烹调对蔡的贡献率分别为53%,17%,so%。宾馆厨房空气中PAHs主要来源于油烟和燃料燃烧,后者主要产生4、5环PAHs,对其贡献率分别是73%、54%,而油烟的贡献率分别为27%,46%,不同油烟烟…  相似文献   

3.
X33 9800159厨房煤气燃烧对室内空气中氮氧化物浓度的影响/钟儒刚…(北京工业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系)//北京工业大学学报/北京工业大学一1997,23(2)一70~74环情N一45 为进一步了解燃气排放污染物造成的室内氮氧化物污染状况,对北京东郊使用管道煤气为炊用燃料的居民住宅室内空气中的氮氧化物进行了监测,分析了由于炊用煤气燃烧造成的氮氧化物的污染状况和影响因素。同时,对室内换气率、机械抽排作用等因素进行了研究。并讨论了单室模型描述燃气燃烧造成厨房空气污染的适用性。图1表2参6X33 9800160天然水体及生活饮用水中铝的含量及形态…  相似文献   

4.
棕色碳(brown carbon,Br C)即吸光有机碳,因其吸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区域能见度、人体健康等影响而备受关注。我国是化石燃料和生物质燃料消耗大国,在居民生活领域每年有大量的煤炭和生物质燃料的使用,但目前尚没有相应的Br C排放因子(EFBr C)的实测数据。该研究通过七波段黑碳仪对农村冬季居民生活用煤和生物质燃烧产生的烟气进行现场实测研究,利用Br C和黑碳(BC)吸光波长指数(魡)的差异,计算二者比值(RBr C/BC),并结合碳平衡法测得的黑碳排放因子(EFBC)计算EFBr C;利用我国2000年居民生活用燃煤和生物质燃料的使用量,进而初步估算我国Br C的排放量。结果表明:(1)居民生活用煤EFBr C平均值为(0.031±0.040)g/kg,居民生活用生物质EFBr C平均值为(0.061±0.060)g/kg,后者是前者的2倍多,说明生物质燃料在居民生活领域Br C的排放效率高于煤炭;(2)居民生活用煤的EFBr C随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与EFBC随Vdaf的变化趋势相似,呈"小钟型"分布特征,其中中等挥发分烟煤的EFBr C最大。不过,由于测试样品只有3个煤样,这个结果有待以后的研究进一步确认;(3)居民生活用生物质室内燃烧排放的RBr C/BC比生物质户外开放燃烧(焚烧)明显偏低,可能原因是由于室内燃烧使用的燃料较干燥、使用的炉具有利于燃料较充分的燃烧;(4)测得的生物质燃料燃烧的Br C与烧焦型EC(char-EC)有较好的相关关系(R20.96),说明两者存在某种密切的联系,但从数值上前者远小于后者;(5)估算出我国2000年Br C排放总量为(449.1±305.1)Gg(以BC当量计,下同),相当于同期BC排放量的55.0%,其中居民生活用煤的Br C排放量为(357.4±245.4)Gg,居民生活用生物质的Br C排放量为(91.7±59.8)Gg。下一步需要根据我国居民生活用煤和生物质的分类和特点,开展更加系统的测试和研究工作,以便对棕色碳问题进行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我国的采暖生活锅炉一直是以原煤作为燃料,以天然气替代原煤作为采暖锅炉燃料正在大力推广。在煤改燃工程中能源利用情况的分析研究对能源统计和将来能源结构调整提供数据支持,这项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针对城市生活垃圾等固废产生量日益增多、组分复杂,处置时易产生温室气体,对其有效管理和碳减排成为当前关注的热点。介绍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国内外固体替代燃料标准,叙述机械生物处理技术中包含的生物干化、机械分选技术等工序,分析了固体替代燃料燃烧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问题,结合城市生活垃圾常规处理和机械生物处理工艺效果,获得机械生物处理后的固体替代燃料热值达到10 536 kJ/kg,比原生垃圾热值提升了3倍,且不需要添加辅助燃料进行燃烧。固体替代燃料在水泥、电力等行业应用能提高资源有效再利用,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对节约成本、保护环境以及推进我国垃圾分类和碳中和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厨房空气中PAHs污染特征及来源初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评价了杭州市宾馆和家庭厨房空气中12种PAHs的污染现状、特征及其来源.结果表明,宾馆厨房空气中PAHs的平均浓度为17.23mg/m3,以3~4环PAHs为主;家庭厨房空气中PAHs的平均浓度为7.634mg/m3,以2~4环为主;其萘的相对浓度远高于宾馆厨房.在不抽烟家庭厨房中,卫生球的挥发、烹调对萘的贡献率分别为36%,64%;在抽烟家庭厨房中,香烟烟雾、卫生球的挥发、烹调对萘的贡献率分别为53%,17%,30%.宾馆厨房空气中PAHs主要来源于油烟和燃料燃烧,后者主要产生4、5环PAHs,对其贡献率分别是73%,54%,而油烟的贡献率分别为27%,46%.不同油烟烟雾中PAHs的含量依次为猪油>菜子油>豆油.  相似文献   

8.
贵州冬季阴冷潮湿,农村家庭使用原煤和生物质燃料作为家庭做饭和取暖燃料,室内空气污染对居民健康造成潜在危害。论文选取贵州农村地区冬季典型燃料使用产生的室内空气PM2.5和CO排放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排放污染特征,并探讨室内空气CO-PM2.5浓度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燃料的家庭室内PM2.5浓度水平是燃煤 > 燃柴 > 沼气;厨房浓度高于客厅。燃煤的家庭厨房PM2.5浓度最高,为222.54±41.12 μg/m3,燃柴家庭次之,为130.48±26.53 μg/m3,燃沼气家庭的厨房为74.95±19.20 μg/m3。室内CO浓度较低,不同类型燃料的家庭室内CO浓度水平是燃柴 > 燃煤 > 沼气。燃柴家庭客厅CO浓度最高,为3.16±0.73 mg/m3,其次是燃柴家庭的厨房,为2.76±0.25 mg/m3;燃煤家庭的厨房CO浓度较低,为2.32±0.33 mg/m3;最低为燃沼气家庭的厨房,为0.66±0.07 mg/m3。除沼气村外,燃煤及燃柴家庭室内(厨房和客厅)PM2.5浓度均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PM2.5限值75 μg/m3,室内CO浓度均低于该标准中CO限值10 mg/m3。固体燃料燃烧是贵州农村PM2.5的主要来源,室内PM2.5和CO浓度相关性分析表明二者不具有显著相关性,采用CO监测值来推算PM2.5以提高监测效率的应用可能性受到限制。研究表明,贵州农村地区需采取更加有效的干预措施以减少室内空气污染尤其是控制PM2.5排放。  相似文献   

9.
《环境导报》2003,(7):21-21
国外环保专家曾做过专门的监测,发现对于普通人员来说,全天活动中吸入体内颗粒物浓度最高的地方是家中的厨房。那么,厨房究竟是怎么样成为污染源的呢?厨房污染物主要来自燃料燃烧和烹调加热两方面。燃料燃烧过程中会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有害气体和颗粒。通常这些有害物质的浓度比室外高2~3倍,甚至还含有苯并芘等致癌物质。这些有害物质长期作用于人体会对人的肺、气管及脑组织等造成损害,油烟中的丙烯醛对鼻、眼、咽喉黏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能引起上述器官的病变。因此,厨房保持通风和选择适合的油烟机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贵州农村冬季不同燃料燃烧产生的室内外PM_(2.5)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贵州农村家庭冬季不同燃料燃烧产生的室内外PM2.5污染状况及其产生与变化规律,2011年11月~2012年2月间选择燃煤村寨水城县A村、烧柴村寨从江县B村和沼气推广示范村寨贵阳市乌当区C村各1户,每户设置厨房、卧室和室外3个监测点,进行连续5天PM2.5小时浓度和日均浓度的监测。结果表明:贵州农村室内因冬季燃烧不同燃料,产生的PM2.5浓度水平差异较大,但3户室内外空气中PM2.5的浓度大部分高于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PM2.5日均浓度限值75μg/m3,其中燃煤的A村室内PM2.5的浓度水平最高;厨房PM2.5的浓度,燃煤的家庭>燃柴的家庭>燃沼气的家庭,表明沼气是相对最为清洁的能源;而厨房与卧室相比,燃煤家庭和燃柴家庭厨房PM2.5平均小时浓度均高于卧室的PM2.5平均小时浓度,表明厨房应是室内主要的因燃料引起的环境空气污染区域;B村室外环境空气中PM2.5日均浓度高于其卧室中PM2.5日均浓度,表明除燃料燃烧本身引起的室内环境空气污染外,改善室外环境空气质量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1.
强调垃圾源头分类收集在垃圾高效焚烧处理中的重要性。介绍了一种新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垃圾衍生燃料(RDF)的技术及其研究情况。基于源头分类方式对沈阳城市生活垃圾组分、热值等进行分析,探讨了垃圾衍生燃料技术在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领域的应用前号。  相似文献   

12.
马来西亚政府为了解决由汽车排气造成的公害,积极推广以天然气为燃料的汽车,并试图在大城市普及。马来西亚还提议,在经济畸型增长而引起严重汽车排气公害的泰国、印尼等国,也应普及并加盟该计划,将其作为东南亚各国联盟(ASEAN)的计划之一。  相似文献   

13.
据报道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和壳牌石油公司将携手推动燃料电池汽车在美国的普及。通用公司决定将6辆燃料电池试验车送往政府演示 ,而壳牌公司决定在首都华盛顿的一个加油站安装两个氢燃料“加油泵”。还将是美国加油站首次安装这种专供洁净能源的“加油泵”。这两家各自领域的巨头企业表示 ,他们希望美国政府的决策者对燃料电池汽车有更多的了解。这种汽车不仅环保 ,而且有助于国家摆脱对石油进口的依赖。燃料电池汽车以氢为燃料 ,通过氢和氧之间的化学反应产生电能作为汽车动力 ,排出的尾气只有水蒸气。通用公司说 ,他们将在 2 0 10年前批量…  相似文献   

14.
利用现代化回转窑水泥厂处理工业和城市生活垃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俊峰  贺军 《环境工程》1997,15(4):47-50
城市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的化学特性与水泥生产所用的原料和燃料基本相似。本文对在现代化回转窑水泥厂使用垃圾代替生产水泥的部分原料和燃料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利用城市附近的水泥厂处理城市工业和生活垃圾的设想。水泥厂通过回收垃圾中的能源和原材料,可以成为保护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据上海市环境卫生监测站,黄浦·南市区卫生防疫站最近提供的一份联合调查报告表明: 上海市区使用不同燃料结构的居住区大气污染状况有明显差别:燃煤地区(以烧煤球炉为主)大气污染各项监测指标显著高于以使用燃料气(煤气)为主的地区。其中: 一、二氧化硫: 冬季:燃煤地区浓度为0.48毫克/立方米,使用燃料气地区浓度为0.13毫克/立方米。夏季:燃煤地区浓度为0.33毫克/立方米,使用燃料气地区浓度为0.03毫克/立方米。燃煤地区平均浓度是同期全市大气污染浓度五点六倍,且浓度变化时间分别在上午十时和下午四时出现两个高峰,这与居民烧午、晚饭时间有关,而使用燃料气地区则无此变化,比较平稳。二、飘尘: 冬季:燃煤地区浓度为0.42毫克/立方米,使用燃料气地区为0.29毫克/立方米。  相似文献   

16.
英国一个研究小组最近提出一种见解,即使用天然气代替化石燃料也不能抑制温室效应气体的排放。这一见解是针对英国电力公司提出的用甲烷代替化石燃料以抑制全球变暖的策略而提出的,认为这种策略是不会成功的。由于使用天然气产生的单位热量比使用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少,因而采取了对使用煤炭、石油者收以较高税金的政策,以鼓励更多人使用天然气。但英国这个研究小组的研究结果认为,使用天然气并不可能抑制温室效应。其原  相似文献   

17.
目前,厨房已成为家庭生活的重心,是一家人交流情感、品味生活的地方。然而,室内环境污染的重点也是厨房,特别是厨房中所有的生活有机垃圾。据资料显示,目前上海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1.4万t,每吨垃圾的处理费用约170元,按60%的处理率计算,每年上海的垃圾处理费用高达5.2亿元人民币。再按每年递增垃圾10%左右的速度,10年后上海市的垃圾数量将翻二番,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现状分析及未来削减的建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讨论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和成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削减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的建议,主要包括:改变民用燃料结构,尽力回收利用废品,提倡净菜进城,推行食品净包装和“励行节约,反对浪费”等。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煤矿居民居住条件的改善,对厨房使用燃气所产生的污染,提出采用烟道井和排烟罩,减少厨房油烟气的污染。  相似文献   

20.
出于能源安全的考虑及对温室气体减排的关注,世界各国近些年大力发展生物液体燃料,我国政府提倡以木薯等非粮作物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一直以来科学家们对生物液体燃料的碳效应争论激烈,争论的焦点在于原料种植对土壤碳库的影响及不同技术条件下副产品利用的评估。论文通过建立碳平衡分析模型,将原料种植对土壤碳库影响及副产品利用的替代效应纳入研究体系,评估了我国木薯燃料乙醇生产各个环节的碳排放,研究结果显示:木薯原料种植环节碳排放主要来自氮肥的使用及对土壤碳库的破坏;木薯燃料乙醇加工转化环节碳排放主要来自蒸馏和脱水过程能源消耗,改进加工转化技术对减少此环节碳排放至关重要;木薯燃料乙醇运输及储存过程碳排放较小。在现有生产技术条件下,生产单位质量(1 kg)木薯燃料乙醇平均碳排放为0.647 kg。以汽油的碳排放为参照,在目前技术水平条件下,我国木薯燃料乙醇碳排放呈现负效益;采用较为先进的双酶法中温喷射液化-大罐浓醪间歇发酵-多塔多耦合差压精馏和分子筛变压脱水技术,则其碳排放为汽油的90%;倘若能避免对土壤碳库的破坏,则这一比例下降到64%。因此,为了促进我国木薯燃料乙醇的发展,减少木薯燃料乙醇生产的碳排放,首先应该引导农民合理施肥,利用边际土地种植木薯,不转换林地、草地等土地类型的利用方式,减少对土壤碳库的破坏;此外,要开发高效节能的燃料乙醇转化技术并加强对副产品的二次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