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以珠三角典型灰霾天气为例谈资料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处理复杂问题需要抓住主流,以珠三角地区发生的一次典型灰霾天气过程为例讨论了抽丝剥茧的资料分析方法.这次灰霾过程同期20日左右,中亚、蒙古国与我国北方发生了当年沙尘天气影响范围最广的一次强沙尘暴过程,冷空气前锋22日凌晨到达穗港地区,但穗港两地空气质量发生了相反的变化,香港空气质量急剧恶化,气溶胶浓度超过700μg/...  相似文献   

2.
淮河下游连续雾-霾及转换成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边界层探空资料、地面气象要素及污染物资料,研究了2012年6月中上旬淮河下游一次连续多日大范围雾-霾天气的雾-霾转换过程及成因.结果表明:近地面静小风为雾-霾长时间维持提供良好动力条件,边界层中低层维持的近中性层结或逆温层结创造良好热力条件,秸秆燃烧提供凝结核条件;雾和霾过程中风速下降伴随着能见度降低,风速增大则伴随着能见度升高.中度以上霾的形成和发展都伴随着空气比湿增大,霾向雾转换过程中比湿下降.比湿越大雾-霾持续时间越长,雾前比湿越高雾中最低能见度越低.能见度与SO2浓度呈正相关( Pearson相关系数为0.42)、与PM2.5和PM10浓度呈反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49和-0.56);雾-霾过程中上风向SO2、NO2浓度高于下风向2倍左右,下风向NO和PM10浓度高于上风向1.5倍左右,出现污染物转化.  相似文献   

3.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环境监测资料,对2009年11月29日~12月2日发生在辽宁11个地区持续4天的大雾天气过程的天气形势、气象要素以及空气质量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雾发生时,天气形势稳定,低空有弱冷空气活动,地面风力很小,这些都限制了近地面层的水汽向外耗散;近地面逆温和低空逆温同时存在,近地面逆温有利于近地面层水汽积累,低空逆温使近地面层水汽不易扩散而聚集,水汽含量高,使得大雾维持;天气形势稳定,且长白山高压和逆温层的存在,大气污染物无法及时向四周及高空扩散,空气质量较差。  相似文献   

4.
雾、霾影响空气质量,特定气象条件有利于雾、霾形成。利用南京大学仙林综合观测基地的近地层湍流资料以及MICAPS气象资料,分析了2011年11月18日南京一次大雾过程的边界层特征。结果表明,大雾发生前后南京处于高空低压槽前,西南暖湿气流向南京地区输送充足的水汽,而近地面主要受到低压倒槽的控制,使得近地层相对湿度一直在90%以上。边界层上空(约300~500 m)存在很强很厚的逆温层,近地层动量通量几乎为0,感热通量也几乎为0,表明大雾期间南京地区大气一直处于稳定的边界层中,近地层湍流很微弱,有利于大雾的形成和维持。能谱分析表明,能谱高频段满足-2/3率,但中低频率部分可能由于非均匀下垫面地形的影响,分布比较杂乱。  相似文献   

5.
蒋高明 《环境保护》2006,(10):50-51
今春北京发生的沙尘暴令人记忆犹新.截至5月11日,2006年我国北方共出现了12次沙尘天气过程,其中强沙尘暴5次、沙尘暴3次、扬沙4次.今年是近7年以来沙尘天气的第二严重年份.而在此以前的我国沙尘暴趋势是,前30-4年中平均3年1次,而到上世纪90年代它就每年光顾1回了;2000年很快增加到12次;2001年,我国北方地区共出现18次沙尘天气过程,其中强沙尘暴过程41天;2002年3月18-21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自西向东经历了20世纪以来最强的1次沙尘天气过程,强沙尘暴席卷我国北方140万平方公里.2003-2005,由于老天帮忙,加上采取了适当的保护措施,沙尘天气有所缓和.今年沙尘暴再度频发,说明我们治理沙尘暴的道路还很漫长.  相似文献   

6.
利用MODIS(the 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影像对2015-04-15影响呼和浩特市的一次沙尘天气进行了系统判读,并分析了沙尘天气过程中气象要素变化及其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以期为沙尘天气环境影响评价提供理论依据。遥感影像显示该次沙尘天气主要起源于内蒙古中西部,利用MODIS彩色合成影像可以识别沙尘信息,实现沙尘天气过程的监测,并判明沙尘源和影响范围等。沙尘天气过程气象要素变化分析表明该次沙尘天气由冷空气过境引发,低温大风天气有利于沙尘天气的发生。沙尘天气引起空气质量急剧下降,出现严重污染,沙尘高空远距离输送是导致呼和浩特市空气质量显著下降的重要原因。大气污染主要由颗粒物(PM_(10))的增加引起,但大风使CO、NO_2、SO_2等污染物浓度大幅度下降,具有清除人为源所排放污染物作用。  相似文献   

7.
擦亮蓝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这个春天,北京的天空是黄色的. 从天而降的漫漫黄沙,又一次敲响了环境威胁的警钟.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监测结果表明,与往年相比,今年我国沙尘天气过程具有首发时间提前、发生频次增加、影响范围增大、对空气质量影响程度加重、单次沙尘天气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加大的五个特点.  相似文献   

8.
2011年深秋入冬时节,北京等城市连续遭遇大雾弥漫天气,引发网民对空气质量的担忧,细颗粒物PM2.5也由此进入公众视野,成为网络微博和媒体热议话题.回顾整个事件,对媒体网络的舆论焦点与走势进行梳理,从最初网民的意见释放,到媒体持续关注再到政府积极回应,媒体与网络关于让监测数据与公众对空气质量主观感受一致起来、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将PM2.5入强制性污染物监测范围等热点问题的激烈讨论,一步步影响着政府的决策.  相似文献   

9.
利用WRF中尺度天气预报模式耦合GOCART大气化学气溶胶辐射传输模式,对2011年4月27日~5月2日源于我国西北沙尘源区的一次大范围沙尘天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结合MODIS卫星观测资料,发现了塔里木盆地对沙尘气溶胶分布的空中蓄尘库效应.为了对该效应及其对下风向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进行验证,期间在兰州大学监测点开展了1h分辨率PM10中水溶性Ca2+浓度监测,并结合CALIPSO气溶胶类型垂直分布产品和HYSPLIT气团轨迹模型,利用PSCF方法分析了期间监测点的48h气团后向轨迹.模拟,遥感和监测结果共同表明,塔里木盆地的空中蓄尘库效应会对进入其内部的沙尘气溶胶产生限制-积累作用,若在限制-积累过程中盆地内部近地面风场改变,空中蓄尘库会二次释放沙尘气溶胶,对下风向城市空气质量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2019年1月11日-15日青岛市一次持续时间较长的重污染天气过程,重点分析此次污染过程中大气污染的变化特征。污染过程中,青岛市大气颗粒物浓度上升较为明显,PM10、PM2.5的小时平均浓度最高分别达525μg·m-3、368μg·m-3,污染持续4天,期间空气质量均在中度-重度污染水平。根据后向轨迹模型、激光雷达以及颗粒物离子浓度的分析,此次污染过程主要是由本地不利气象及外来传输的共同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极端天气的频繁发生,城市空气质量对人类健康和城市生态系统正常运转有着重要调节作用。在此背景下本实验通过长期数据的调查和整理利用环保部等部门公布相关数据为基础探究大范围雾霾及雨雪对西安市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7、9到12月平均PM2.5、PM10及AQI呈稳定上升趋势,温度出现季节性下降,但三季节的整体平均值(代表全年)及大范围雾霾的加入表明西安空气质量为中度污染状态,但没有雾霾天气的全年平均温度为轻度污染状态,而短暂的降雪或日常雨雪可以迅速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12.
自实施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环保行动计划以来,我省城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2008年,全省设区城市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平均达到324天,比2007年增加11天。今年128月,设区城市空气二级以上天数平均达到232天,比去年同期增加8天,全省“蓝天”(空气二级及二级以上)数平均每月达29天。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大雾演变规律及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辽宁省25个代表站1951—2005年的大雾资料,分析了辽宁省大雾雾日异常的空间分布特征、时间演变规律、雾与全球变暖及污染的关系.结果表明:受气候变暖的影响,辽宁省沿海地区大雾日数逐年递增,内陆地区大雾日数逐年递减;空气污染的减轻也是造成沈阳市雾日减少的原因之一;大雾的地域分布呈现“两高三低”的形势,沿海地区的大雾主要出现在4—7月,内陆地区的大雾主要出现在9月—次年1月;全省大雾雾日呈线性增加趋势,增加的趋势比较平稳,呈现以10年左右周期交替变化;在20世纪80年代前,沈阳大雾存在2种变化周期,分别为6~8和15年,80年代后仅存在15年的周期变化.   相似文献   

14.
基于无人机探空和数值模拟天津一次重污染过程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污染发生在边界层中,边界层热力和动力垂直结构对重污染天气形成有显著影响.本文基于无人机探空、地基遥感观测和数值模式,开展天津地区2019年1月10~15日重污染过程期间边界层垂直结构及污染成因分析,以期加强北方沿海城市边界层过程对重污染影响规律认知,提升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准确率.结果表明:大气温度层结对重污染天气形成、持续和消散有显著影响,此次过程伴随逆温层的发展和消散,PM2.5高浓度区白天向大气上层发展,高度可达300 m以上,夜间向近地面压缩,高度在100 m左右;雾天气出现并在白天维持,改变了边界层垂直结构特征,雾顶逆温的持续存在抑制了污染物向大气上层扩散,使得白天湍流垂直混合过程贡献明显下降,导致近地面重污染天气维持和发展;过程期间区域输送贡献率为66.6%,边界层垂直结构与重污染天气区域输送密切相关,区域污染物输送高度主要出现在边界层顶部以及雾顶逆温层以上的大风速层处,且随着边界层和雾顶抬升高度的变化,通过下沉运动影响地面,形成北部弱高压天气控制下静稳天气区域输送;边界层垂直结构影响冷空气对空气质量的改善效果,S3阶段雾顶的强逆温导致冷空气无法通过湍流切应力传导到地面,在高低空存在明显的风速差,冷空气影响地面时间延后,作用减弱,重污染天气无法彻底缓解.  相似文献   

15.
正一、大气污染形势严峻,中国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近年来,中国大气污染形势严峻,大范围的重污染天气频繁出现,目前,随着中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不断纵深推进,环境空气质量总体向好。2013-2017年,第一批实施空气质量新标准的74个城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2017年,PM2.5平均浓度为47μg/m3,与2013年相比下降约35%;优良天数比例约为73%,与2013年相比上升12个百分点左右。虽然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但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规模迅速扩大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大气气溶胶污染日趋严重,由细粒子气溶胶造成的能见度恶化事件越来越多,这些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可形成灰霾天气致使能见度下降.2010年3月17-23日,在珠三角地区发生了一次典型灰霾天气过程,同期20日左右,中亚、蒙古国与我国北方发生了当年沙尘天气影响范围最广的一次强沙尘暴过程,冷...  相似文献   

17.
绿色搜索     
《环境》2012,(9):56-57
环保部公布2012年上半年环境质量指标 环境保护部日前公布了2012年上半年环境保护重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和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状况。公布的结果显示,在113个环保重点城市中,79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占69.9%;33个城市空气质量超标,占29_2%。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为轻度污染,  相似文献   

18.
伊春市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及其改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春市1999-2002年空气污染指数平均为59,首要污染物是总悬浮颗粒物.空气质量Ⅱ级,属良好范围,在我省仅次于大庆。影响伊春市空气质量的不利因素有燃煤产生的烟尘、建筑工地的扬尘、外界沙尘天气飘散来的扬尘、绿化面积小、城市卫生管理不到位等。为此,应实行热电联产,改善能源结构,加大绿化,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9.
城市空气质量与经济发展的曲线估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全国46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1990-2003年空气质量与人均GDP的调查,根据建立的城市空气质量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曲线关系,研究发现我国重点城市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是建立在环境污染的基础之上的.城市空气环境质量的变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取向,认识这一点,对于中国如何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数字     
《环境》2017,(5)
<正>4亿吨根据环境保护部发布的统计信息显示,2015年全国有246个大、中城市公布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这些城市的生活垃圾产生量总计约为1.86亿吨。而这个数字也只是"冰山一角",据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2010年统计,我国每年生活垃圾产生量约达4亿吨,且城镇生活垃圾还在以每年5%~8%的速度递增。92.9%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广东省空气质量总体良好,全省空气质量优良率(AQI)平均为92.9%,其中,优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