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尹卫国 《环境》2005,(7):70
6月12日至18日是我国“节能宣传周”,中央和国家机关全面启动“建设节约型政府,做资源节约表率”主题活动,活动包括举办资源节约系列报告会等等。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还要求党政部门停开空调半天。据了解,此举的目的是为了让国家公务人员象征性地感受一下能源短缺所带来的“麻烦”和不便。  相似文献   

2.
今年4月,在第三届世界植物园大会上,与会植物学家普遍看好生物柴油的发展前景,这种与燃料乙醇并列的新型生物能源,是否能够实现环保和缓解资源紧缺的两大难题,是否可以为中国能源“解渴”,我们将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3.
出席第三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科技部长万钢5月9日在华盛顿表示:中美两国在科技领域的合作前景广阔,但同时两国在气候变化、能源资源紧缺以及民众对健康的需求、粮食危机等方面面临着共同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环保信息     
世界重视能源可持续发展第十九届世界能源大会9月5日在悉尼开幕.世界能源理事会主席安东尼奥德尔罗萨里奥在开幕式发上表讲话,呼吁重视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德尔罗萨里奥说,能源的可持续性“已经是人类面临的紧迫议题之一”,发展中国家在实现繁荣的过程中尤其需要实现能源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他指出,进入新千年以来,世界原油价格已经从10美元一桶涨到了差不多50美元一桶,“能源市场正在提醒我们要尽早为(能源供应的)前途着想”.德尔罗萨里奥在讲话中呼吁各国加强合作和交流,加大技术开发和投入力度,并运用政策调控来实现能源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摘…  相似文献   

5.
韩梦瑶  熊焦  刘卫东 《自然资源学报》2020,35(11):2674-2686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能源互联互通成为中国对外合作的重要组成。以“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为切入点,从直接能源贸易和隐含能源流动的双重角度刻画中国跨境能源关联并开展对比研究,主要结论包括:(1)从直接能源角度,“一带一路”沿线沙特阿拉伯、俄罗斯等国家均为中国重要的直接能源进口国;(2)从隐含能源角度,中国为印度、新加坡、泰国等国家提供了大量的能源相关的商品服务;(3)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能源贸易逆差明显,但隐含能源流动处于顺差地位;(4)综合考虑直接能源贸易及隐含能源流动,中国可以发挥不同类型能源关联的辐射带动作用,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互联互通与共建合作伙伴关系提供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正> 当今世界令人瞩目的一大潜在问题是能源效率.从国际上经济竞争到全球性气候变化,能源效率是一个决定性因素.节能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竞争力,同时亦可减少由于消耗能源所带来的象酸雨、放射性废弃物及无法避免的气候变化等危害.一般情况下,节约单位能量比提供同等能量的费用低,因此,采用提高能效的方法来保护环境要比采用昂贵的污染控制技术更为经济.通常,采用污染控制规划中提供的某些技术只能限制已鉴别出的污染物质,而其它污染物则成了“漏网之鱼”.相比之下,提高能效可以同时减少各种污染物,而且高效率地利用能源亦是当今世界防止二氧化碳导致气候变暖的唯一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世界能源紧缺的形势下,各主要国家和经济体都将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21世纪能源发展的战略选择.2008年,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迅猛,并对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和缓解贫困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全生命周期下中国煤炭资源能源碳排放效率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生命周期法(LCA)构建了煤炭资源在开发、转换、利用阶段的碳排放估算模型,采用动态网络SBM模型测算了2007~2019年中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煤炭资源的综合能源碳排放效率、时期能源碳排放效率与阶段能源碳排放效率.结果表明:我国煤炭资源综合能源碳排放效率水平呈“U”字型分布,东部最高、西部次之、中部最低.煤炭资源能源碳排放效率水平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2007~2019年综合能源碳排放效率均值仅为0.4726;我国煤炭资源时期能源碳排放效率区域间差异显著,效率水平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华东与中南地区;从阶段能源碳排放效率分析可以发现仅北京、江苏、青海三省阶段1与阶段3的能源碳排放效率处于有效水平,其余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他阶段均存在效率损失,尤其阶段2效率损失严重.研究期内阶段3的能源碳排放效率整体呈“类峰峦状”的波动上升趋势;DNSBM和NSBM两种模型测算的能源碳排放效率对比发现,NSBM模型会低估煤炭资源综合能源碳排放效率水平.  相似文献   

9.
面对能源紧缺这一问题,环境保护以及能源开发利用逐渐成为社会关注重点内容。本文主要围绕稀土材料在能源开发上的应用、稀土与光学材料、稀土在节能环保上的作用三个方面展开讨论,详细分析了稀土在能源环保中的积极作用,在缓解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如果要问2010 年节能产业界的人气之星是谁,那么答案只有一个---合同能源管理(EPC).合同能源在经历艰难的跋涉后,终于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时机.政策的扶持,市场的聚焦,让EPC 一时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明星.与此同时,EPC 人才紧缺的现状却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1.
5月18日,国际能源署高级决策顾问、国际能源经济协会会员弗朗索瓦丝阮18日在北京出席“中国替代能源与电力国际峰会”时说,当前正是对中国的清洁能源进行投资的“黄金时机”。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能源消费趋势变化分析 北京市是能源输入型国际性大都市,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通过对北京市“十五”、“十一五”历年能源消费统计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北京市能源消费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3.
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解读“十二五”规划纲要时表示,转变能源发展方式是“十二五”时期能源行业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国际开展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思路和方法,分析开征燃油税后对环境所产生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燃油税的全面开征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能源紧缺、机动车污染严重、城市交通拥堵、税费制度不合理等热点问题,对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是极其有益的,但是要及时做好税收分配、非道路用油返还、打击走私和安置分流人员等工作.  相似文献   

15.
马军 《世界环境》2023,(6):30-32
<正>2023年11月30日至12月1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在阿联酋迪拜召开。大会就《巴黎协定》首次全球盘点(Global Stocktake)达成共识,明确全球要以公正的方式在能源系统中“转型脱离化石燃料(transition away from fossil fuels)”,同时要将可再生能源产能提高两倍;中国积极参与所有议题的讨论和谈判,为本次气候大会的成功举办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董文茂 《环境》2005,(8):6-8
6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23次集体学习,安排的内容为“国际能源资源形势和我国能源资源战略”。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发表讲话指出,要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我国的长远发展提供可靠的能源资源保证。  相似文献   

17.
周洁  沈绍柱 《环境》2005,(11):28-31
在地球能源日渐紧缺的今天,大众的环保节能意识也越来越强烈,亲近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是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居住要求,这也是建设节约型和谐社会的社会要求。在这种形式下,绿色产品适得其时,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从绿色食品到绿色服装,“绿色”概念深入人心。而作为消费者的重要消费之一的房屋,更是承担着“绿色革命”的历史使命,绿色建筑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能源消费CO2排放清单与碳流通图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谢士晨  陈长虹  李莉  黄成  程真  戴璞  鲁君 《中国环境科学》2009,29(11):1215-1220
基于上海市能源统计数据,参照IPCC(2006)方法,测算了上海市能源CO2排放清单,并绘制了2007年上海市碳流通图.结果表明,上海市能源相关的CO2排放总量从1995年的1.10亿t增长到2007年的2.01亿t,期间年均增长率为5.0%.其中“交通”对应的CO2排放量增长最为迅速,年均增长率达15.1%;而“热电厂”的CO2排放量增幅逐渐变缓,其原因为近年上海市外来电力比重增大.2007年“热电厂”、“工业与建筑业”、“交通”、“商业”、“居民生活”与“农业”各部分CO2排放分担率分别为35.4%、34.4%、23.8%、4.0%、2.0%、0.4%.由2007年上海市碳流通图可见,15.6%的煤炭直接由终端使用,这不利于能源效率的提高与污染物的减排;成品油存在较多的交叉流通,若能够减少不必要的流通,不但能够缓解成品油的运输,还能够减少其在转运过程中的输配损失.  相似文献   

19.
采用石油工艺路线生产塑料,既消耗了大量的紧缺石油资源,又造成对环境的“白色污染”。日前,在吉林省长春市举办的第二届东北亚博览会上,一种用玉米作为材料生产出的塑料,因其在能源和环保方面的双重效应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能源、环境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经济发展通常会带来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能源和环境问题严重.面对资源约束和环境保护要求,节能减排提上了政府议事日程.节能减排并非要“零经济增长”,而是要走低碳发展的道路,发展低碳经济则必须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对天津市分析表明存在能源供应紧张、利用效率低、增长弹性不稳定的情况,产业结构重工业化、制造业结构不合理以及处于产业链低端是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