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道测定冷凝液中丙烯腈的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在次氯酸盐存在下的碱性溶液中,用吡啶于65℃的水浴中显色,分别测定406nm和500nm处的吸光度A_(406)和A_(500),绘制ΔA—C曲线以求得丙烯腈含量。对显色测定条件和干扰物质作了探讨。丙烯腈含量在0-8mgL(-1)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测定结果与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一致。  相似文献   

2.
汞的超高灵敏显色反应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Hg(Ⅱ)-meso-4-(4-TMAP)P-DDMAA-Tween80超高灵敏显色体系的特性进行了研究。该显色体系在PH8.5~10.5的硼酸-氢氧化钠介质最为适宜,显色体系最大吸收波长为450nm处,摩尔吸光系数ε450=4.8×10^5L/mol.cm,试剂空白在450nm处时等于零。在DDMAA,Tween80条件下,Hg^2+与Meso-4(4-TMAP)P的组成比为1:1。在0~10  相似文献   

3.
王卫东 《环保科技》1995,17(1):10-13
报道了测定冷凝液中丙烯腈的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在次氯酸盐存在下的碱性溶液中,用吡啶于60~65℃的水浴中显色,分别测定406nm和500nm处的吸光度A_(406)和A_(500),绘制△A—C曲线以求得丙烯腈含量,并对显色测定条件和干扰物质作了探讨。结果表明,丙烯腈含量在0~8 mg·L~(-1)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测定结果与高效液相色谱法一致。  相似文献   

4.
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铬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pH4.4HAC-NaAc缓冲介质及乳化剂OP存在下,Cr6+与二溴羟基苯基荧光酮(DBHPF)显色反应生成桔红色络合物.该络合物最大吸收位于482nm波长处,表现摩尔吸光系数εmax=3.47×104.络合物配位比为Cr6+:DBHPF=2:3,Cr6+在0-16μg/25mL范围内遵守比耳定律.方法已用于水样中微量铬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铬(Ⅵ)-2,4-二氯苯基荧光酮(DCIPF)-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体系的显色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在pH5.2~7.0范围内,铬与DCIPF及CTMAB形成红色三元胶束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78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40×105l·mol(-1)·cm(-1),铬(Ⅵ)含量在0~9.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配合物的组成为Cr(Ⅵ):DCIPF=1:2。拟定方法用于水中铬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在聚乙稀醇存在下,砷锑钼三元杂多酸-孔雀绿离子缔合物的形成条件及其光度性质。结果表明:显色体系最大吸收位于波长600nm处,ε ̄1=1.16x10 ̄5L·mol ̄(-1)·cm ̄(-1),在室温下能稳定90min,砷量在0~2.5ug/10mL遵守比尔定律,r=0.9994.用丘氏定砷器使砷呈AsH_3逸出分离。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在聚乙烯醇存在下,砷锑钼三元杂多酸与孔雀绿形成离子综合物的条件及其光度性质。结果表明:显色体系最大吸收位于波长600nm处,ε=1.16×105L.mol-1·cm-1。在室温下能稳定90min.砷量在0~2.5μg/10mL遵守比尔定律。用于饮用水中痕量砷的测定,获得了较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8.
新显色剂MDMC测定Mn(Ⅱ)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吗啉荒酸吗啉与Mn( Ⅱ) 显色反应的条件,确定在pH= 8 .0 ~8 .9 形成棕红色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λmax = 496nm ,摩尔吸光系数ε= 4 .0 ×103 L·mol-1·cm - 1 ,应用拟定方法测定合成水样中Mn( Ⅱ) 含量,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光度法测定雨水中微量过氧化氢的方法。在0.3~1.3mol/L磷酸介质中,过氧化氢与钒(V)及2-(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苯酚(5-Br-PADAP)反应形成一种组成比为1:1:1的蓝色三元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96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5.5×104L·mol(-1)·cm(-1).过氧化氢在0.07~4.1μg/10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该方法简便,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用于雨水中微量过氧化氢的直接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在Triton X-100存在下,利用Ag^+与Cadion的灵敏显色反应,建立了痕量氰化物的间接光度测定方法。该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可用地废水中痕量氰化物的测定。测定范围为0-10μg/25ml,其相对标准偏差小于9.0%。  相似文献   

11.
孔雀绿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痕量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孔雀绿(MG)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S)形成的缔合物革取显色体系。在pH=3.7的醋酸溶液中,MG与AS形成稳定的离子缔合物,可用苯苹取,其萃取液在622nm处有最大吸收,ε值为7.1×104~8.9×104L.mo1-1.cm-l。从而提出了包括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Na)和十二烷基磷酸钠(DSNa)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新分析方法,DBSNa浓度在1~35μg/10ml,DSNa浓度在0.5~25μg/10ml符合比耳定律,用等摩尔连续变化法和斜率比法测得缔合物的组成比为l:1,用本法测定了环境水样中的痕量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二安替比林对溴苯基甲烷光度法测定锰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尹家元  杨光宇  徐其亨  王亮 《环境科学》1997,18(3):62-63,71
合成了一个新的二安替比试剂,二安替比林对溴苯基甲烷(DApBM)并研究了它和Mn(Ⅶ)的显色条件,在磷酸介质中,Mn(Ⅱ)存在下,DApBM和Mn(Ⅶ)生在橙色产物λmax=480nm,ε=1.28×10^6L.(mol.cm)^-1,锰的含量在0.1-0.9μg/25ml内符合比尔定律,用于食品和水样中锰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铬(Ⅳ)-2,4-二氯苯基荧光酮(DCIPE)-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CTMAB)体系的显色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在pH5.2~7.0范围内,铬与DCIPF及CTMAB形成红色三元胶束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78nm,表现摩尔吸光系数为1.40×10^5I.mol^-1.cm^-1,铬(Ⅵ)含量在0~9.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配合物的组成为Cr(Ⅵ):DCIPF=1:2,拟定方法  相似文献   

14.
饮用水中铝的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英  黄静 《云南环境科学》2000,19(A08):259-261
拟定了金属配合物的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AI与8-羟基喹啉反应生成的黄色配合物,用氢仿萃取,以C8烷基键合固定相上,以甲醇-乙酸乙酯-水(体积比40:20:40)为流动相,于波长390nm处测定饮用水中总AI的含量(20~700μg/L),对萃取条件和萃取百分率,色谱分离条件进行了研究,讨论了测定的灵敏度、选择性和重现性。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在酸性介质中,亚硝酸根离子与番红O偶联反应的机理,并作为光度分析新方法应用于测定亚硝酸根离子,研究表明,在520nm处,试剂空白同试液吸光度的差值与亚硝酸根离子的含量在20-500μg/L范围内的成线性关系。方法用于土壤,环境水样中亚硝酸根离子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在磷酸介质中,Mn(Ⅱ)存在下,DAoPM和铬(Ⅵ)反应生成橙色物,λmax=480nm、ε=2.25*10^5L.mol^-1.cm^-1,铬(Ⅵ)含量在0-5μg/25mL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用于水样中铬(Ⅵ)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光度法测定雨水中微量过氧化氢的方法,在0.3~1.3mol/L磷酸介质中,过氧化氢与钒(V)及2-(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酸酚(5-Br-PADAP)反应形成一种组成比为1:1:1的蓝色三元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96nm,表现摩尔吸光系数为5.5×10^4L.mol^-1.cm^-1过氧化氢在0.07~4.1μg/10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该方法简便,具有较高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建立ICP-AES测定硫化氢和总硫的方法,选择测定波长180.73nm,最低人出值0.06mg.m^-1,采样时分别配制酸锌溶液吸收硫化氢,过氧化氢和氢氧化钠混合液吸收总硫,最终均被吸收氧化转化为硫酸根离子,然后由ICP定量测定,此方法使用硫标准气体进行验证,准确度相对误差小于5%,加标加嘏率在90%~110%范围内,均符合要求。将此方法应用于鞍钢焦炉煤气中硫化氢及总硫的测定,从而验证了方法的可行  相似文献   

19.
水中痕量氰化物的反相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巴比土酸--吡啶(BA-P)反相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水中痕量易释放氰化物和包括易释放氰化物和络合氰化物在内的无机总氰化物。将BA-P溶液注入到PH6.2NaH2PO4-NaOH缓谁氰胺-T溶液和预蒸馏水样的混合流中,在λmax580nm处对反应形成的晓紫色聚亚早基染料进行分光光度检测生为0.02~0.90mg/L,CN^-。检测限为0.003mg/L,测定频率为30次/h,本法灵敏度高,选  相似文献   

20.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贻贝体内石油烃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择贻贝为试样,经皂化后用CH2Cl2萃取,提取物经氧化铝柱脱色,浓缩后的样品溶于正已烷中,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225nm和254nm波长上分别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用波长254nm测定贻贝中的石油烃要比225nm的测定效果好;对脱色实验做了研究,用加标实验法计算了两波长测定结果的回收率(98.8% ̄110%),检测限分别是0.62×10^-6(225nm)和0.052×10^-6(254n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