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生产烷基萘(T801)降凝剂的过程中,总有相当数量的氯化氢气体产生出来。对氯化氢气体若治理不好,便弥漫生产装置上空并随风扩散,造成厂区的居民区的空气  相似文献   

2.
姜能座 《环境工程》2012,(Z2):569-572
以环境友好型溶剂尼龙酸甲酯(DBE)为吸收剂,经超微雾化吸收乙酸乙酯废气。实验考察了钢丝表凝塔、玻璃管表凝塔、旋流片表凝塔、丝网表凝塔等实验装置的吸收效果和总回收率。结果表明:旋流片+丝网组合式结构的表凝塔具有较好的吸收率与除雾效果,雾化吸收的总回收率为85%。  相似文献   

3.
最近科学家在一次化学反应发电的“燃料电池发电装置”试验中发现锂锆酸盐同二氧化碳反应可产生锆酸盐和碳酸锂 ,这表明锂锆酸盐可作为极好的二氧化碳吸收材料。以往作为二氧化碳的吸收材料如胺吸收液 ,它吸收二氧化碳的量约为吸收材料体积的 2 0~ 30倍 ,而新材料的抽提能力则是以往吸收材料的十几倍 ,并可在 45 0~ 70 0℃的高温环境下使用。这种新材料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可逆性 ,如将它加热到 70 0℃以上就会将二氧化碳释放出来 ,还原成锂锆酸盐。因而它不同于以往的吸收材料只用一次便废弃 ,而是可以多次使用 ,甚至可作为运送二氧化碳的载…  相似文献   

4.
动手操作是学习一切知识的最有效手段之一,能真正地被学生所"吸收"。因此,对于小学生而言,动手操作可谓是叩开数学知识大殿的敲门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从对症下药、把握时机、结合实际这几方面来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数学动手操作活动。  相似文献   

5.
甲醛是对人体很有害的气体。由空气中除去甲醛的方法是,以含亚硫酸钠和氯化铵、硫酸铵、磷酸铵或硝酸铵,并按混合比2∶0.98-2(按化学当量计算)组成的水溶液吸收。这种吸收溶液是经济而安全的;在使用时不产生苛性钠或酸。实例:将12.6g 98%亚硫酸钠和5.33g 98%氯化铵溶于1000g水中,即得甲醚的吸收溶液。将一块30cm~2、2.5mm厚的、涂有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收炭黑尾气的治理技术,该方法与传统袋黑尾气相比工艺简单,窬一操作,而且弥被袋滤处理炭黑尾气对二氧化硫化氢,氮化物等有害气体不能去除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8.
一个美国研究小组发现,因地球海洋吸收引起温室效应的CO_2达不到人们先前认为的那么多。在把CO_2从大气中吸出来的各种“渗透坑”中,一般认为海洋起的作用最大。科学家们估计海洋大致吸收了40%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CO_2。  相似文献   

9.
唐念  李华亮 《内蒙古环境科学》2011,(11):121-121,142
摘要:针对燃煤烟气氧化吸收脱硝技术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氧化后NOx在吸收过程中的气液相化学反应体系,重点综述了碱性吸附剂和还原性吸收剂对NOx吸收的研究进展,并对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魏中文 《云南环境科学》2004,23(Z1):204-205
介绍了利用冷原子吸收法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上测定水样汞的实验,讨论了结果.  相似文献   

11.
李耕 《福建环境》2000,17(4):11-11,18
在塞曼效应和背景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量镉浓度中,使用磷酸溶液作为基体改进剂,能够提高镉对直度的稳定和分析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12.
吸收操作在石油化工企业应用广泛,但其过程存在大量的易燃可燃物质,有形成爆炸性浓度的可能性,设备内压易升高,设备易腐蚀,生产中可能产生引火源,发生事故相互影响大等火灾特点。本文根据工艺及设备特点,分析了其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和条件,总结了火灾爆炸事故的预防措施与技术。  相似文献   

13.
来安县磷肥厂是生产普钙磷肥有近10年历史的企业,生产规模为年产1.2万t普钙磷肥,生产旺季最高日产量为80t,该厂原拥有一套水喷淋吸收废气中氟化物的治理装置,净化效率仅为69.7%,后采用二室一塔加三次除沫洗涤吸收流程,废气经两个串联的双轴技水轮吸收室.拔水轮不停转动把清理水喷成雾状,废气与液体充分混合吸收,没有被吸收的废气连同气沫,经挡板除沫器(除沫进人喷射塔.喷射塔的喷射段通过锥形布水器的作用,使喷液形成水帘而较均匀分布在喷杯四周.中部吸收段废气与液体充分混合.下部为分离段,采用气液并流,气相中的粉尘…  相似文献   

14.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研究镉在鲫鱼体内积累行为,结果表明,溶解态镉在鱼鳃和肌肉的积累,可分别用模拟方程:Y=0.9214ln(x)-0.1173(鱼鳃)、Y=0.3641ln(x)-0.1091(肌肉)来表示。鱼对镉有很强的蓄积能力,刚接触时蓄积速度比较快,之后逐渐减慢,以至达到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5.
火焰原子化方式在原子吸收测试方法中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在考核时通过对金属镉、锌两种元素的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检出限的测试,可以了解使用多年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火焰原子吸收的测试性能,及时掌握火焰原子吸收测试性能的调整.  相似文献   

16.
笔者研制了一种无火焰原子吸收装置,用以测定有机及无机物料的气体、固体和液体样品中低浓度的汞。  相似文献   

17.
提出原子吸收法测定总硬度,经试验,该法抗干扰能力强,所需试剂少,简便快速,精密度和准确度与EDTA法一致,可与EDTA滴定法替代使用。  相似文献   

18.
日本千代田公司发展的稀硫酸吸收法(简称千代田法),是目前在日本用得较广的烟气脱硫方法。该法的第一个工业装置于1973年投入运行,至今运转正常,问题较少,因此引起了普遍的注意。  相似文献   

19.
挥发性有机物(VOCs)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吸收法作为一种重要的VOCs末端处理技术,具有工艺简单、适应性强、二次污染少、投资运行成本低等优势。吸收剂与吸收设备是制约吸收法处理VOCs效率的关键因素,在介绍VOCs的危害及常见治理技术的基础上,简述4类常用VOCs吸收剂(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微乳液及离子液体)与2种常用VOCs吸收设备(填料塔与超重力旋转填料床)的最新国内外研究成果,概述VOCs吸收剂再生与重复利用的方法。最后,针对吸收法处理VOCs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重点研发方向。  相似文献   

20.
烟气循环吸收法脱硫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一种先进的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 ,对其工艺流程、技术特点进行了较详尽的描述。该工艺具有设备少、工艺简单、投资省、占地面积小、维护费用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