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由于人类的活动将重金属带入土壤中,致使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明显高于其自然背景值,并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质量恶化的现象。随着人口快速增长,工业农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引发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已成为全球面临的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重金属污染不仅导致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发生改变,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2.
柯普 《环境》1995,(11)
所谓宏观管理,就是人们在认识和掌握客观事物普遍规律的基础上,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抑制消极因素,调动积极因素,按照预定目标,从事物的总体上把握其变化方向与发展进程的一种社会活动。环境保护的宏观管理,就是通过环境科研和环境监测,在掌握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现状、污染与破坏的成因、环境极  相似文献   

3.
1.引言近年,CO_2等造成的温室效应、氟里昂造成的臭氧层破坏、热带雨林的减少、沙漠化、酸雨、危险废物的越境迁移等问题越来越突出,这些问题不仅限于一国之内,而且是可以超越国界对全球环境产生深远影响的问题。由于全球环境问题规模之大,影响之广涉及全球,因而是各国有识之士团结起来共同努力解决的问题,过去在高级首脑会议上也曾提出过各国政府相互配合处理此问题的重要性。本文拟对这些全球环境问题的概况及国际会议动向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个受全球季风气候影响较大的国家。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云南梅里雪山的明永冰川已发生后退现象,西双版纳也已出现一些变化的前兆。为维护生态安全,云南省应统筹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防止人为决策失误造成的区域性生态系统结构的破坏,同时要加强有关气候变化对云南影响的预警研究。  相似文献   

5.
如果说工业三废对农业环境造成的污染主要发生在城市与工矿区周围,那么由化学农药带来的污染则是遍布广大的农田。因此,农药的污染问题更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要解决农药污染问题,除了采取其他各种措施之外,也需要了解并掌握农药在土壤和作物体内的变化与残留情况,以便采取一定的农业措施,来减轻农药造成的污染。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移动与消失  相似文献   

6.
为适应四化建设的需要,我国各种规模的煤、非金属矿专用码头陆续建立。由于煤、焦炭、非金属矿等散货在运输,装卸过程中伴有大量粉尘产生,不仅直接造成经济损失,同时也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体健康,破坏生态系统平衡。因此,对粉尘在大气中迁移、扩散的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对环境影响予测及污染治理都有实际意义。 本文结合我们最近几年来的工作实践,对其中若干问题探讨如下: 散货码头作业现场中,大部分污染源都可视为点源,因而,掌握点源的污染扩散规律是十分重要的。在实践工作中,我们认为下述点  相似文献   

7.
战争与环境     
老仆 《环境导报》2003,(7):16-17
环境问题会引发战争,而战争则会造成更严重的环境问题。民众反对战争,多是关注战争将会使很多人员伤亡,却不了解被战争破坏了的生态环境将会使更多的人及野生动物失去生命和生计。去年,联合国决定,将每年11月6日定为“控制战争影响环境国际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特普费尔说:战争和武装冲突使自然资源被军队和交战集团严重耗损、破坏,受战争影响的国家和地区相当长时间内难以恢复生态环境。以后,联合国将监测和评估各种武装冲突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上世纪,规模最大的战争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虽然绝大多数使用的是常规武器,却也造成了…  相似文献   

8.
环球     
《环境工作通讯》2011,(1):15-15
全球环境破坏造成损失达6.6万亿美元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日前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人类活动造成全球变暖和大气污染等环境破坏,由此引起的经济损失在2008年已达到约6.6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总量的11%。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到2050年环境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将达到28.6万亿美元。  相似文献   

9.
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会导致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  相似文献   

10.
环境负荷—ICI公司环境评价的新指标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英国ICI公司评价和报告环境状况的一种新指标-环境负荷,ICI公司将排放物对大气和水源的环境影响分为;酸度,全球气候变暖,人类健康影响,臭氧层破坏,光化学臭氧层形成,水中氧消耗和水生物毒害,并确定了每种化学品对各类别环境造成影响的潜能因子;用每一种排放的重量和潜能因子相乘得出EB。根据EB值的大小,可知各种排放物对环境的潜在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1.
三、今后十年中需要联合国系统注意的全球主要环境趋势和优先采取的行动“环境趋势”一词确切地说是指环境的一种持续的、可测定的和多少是一贯性的变化格局,它的发生可能是自然地,也可能是由于人类有意或无意的活动造成的。但是在这里,这一词用得不太严格,这里指的是,可能在今后十年中会吸引国际社会注意的那些环境问题和争端。  相似文献   

12.
废弃露采矿山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在我国几个煤矿大省屡见不鲜。露采矿山被废弃后对环境的破坏和不良影响巨大,对地表植被、动物生存环境、土地资源都造成极大破坏,甚至会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对废弃露采矿山地治理是当务之急。本文从废弃露采矿山对环境破坏的类型入手,详细探讨了废弃露采矿山对环境造成了各种破坏,进而有针对性地梳理了治理措施。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环境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有三个:污染环境或破坏生态的事实(事件或者行为),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的结果,事实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其中,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的结果应当界定为"由人的行为或自然事件引起的,对人类生活生产区域及可控制、可利用范围内造成的,使法律主体的利益受到影响的或短时间内难以恢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4.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很多地方往往不注意环保,随意进行开采,导致许多矿山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资源浪费的现象。我国当今的国力日益增强,经济持续增长,但作为全球最关注的环保问题却随着我国的发展而不断恶化,形成一系列的恶性循环,对我国的环境造成不可恢复的打击和破坏。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国提出"科学发展观"来针对近年来矿山随意开采的现象,整治矿业的种种不良风气,打造绿色环保矿山,进一步开展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环境污染不以国为界。通过数十年来对环境现象和事实的实际观测和研究,这似已成为定论。当前,在诸多的环境问题中,酸雨、臭氧层破坏及温室效应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尤为世人所瞩目,被称为世界三大环境热点。其中,相对而言,酸雨及臭氧层破坏,国内外已进行了多年的、较为充分的研究,取得了相当的成果;而温室效应,则还是近十数年提出的大气理论问题,并正向实际环境问题演进。对于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的理论与事实,虽然还存在着异议和不同的认识,但已为多数科学家所  相似文献   

16.
地球污染     
在地球环境问题中,全球大气环境问题是人类面向廿一世纪的中心的课题。本文,概述了地球规模大气污染的特征,尤其对导致地球温暖化,平流层自氧层受到破坏的污染物质浓度的现状,及其削减对策加以描述。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环境污染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而因水体富营养化导致的水华现象已然成为全球性问题,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公害。水华的产生不仅破坏了水体生态结构,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水华中产生藻毒素根据其化学结构特征和致毒机理可分为肝毒素和神经毒素两类。通过综述鱼腥藻毒素和微囊藻毒素的产生、分布和结构,并从免疫学的角度综述其可对生物体造成的毒效应及致毒机理,为后续研究藻毒素毒性多样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伪装遮障材料在实用期的老化机理,获悉伪装遮障材料失效的主要环境因素。方法 通过分析伪装遮障材料在自然环境和实验室单因素环境中的性能变化,得出影响伪装遮障材料老化失效的主要因素。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表征材料的微观形貌、化学结构和化学成分变化,解释伪装遮障材料的老化机理。结果 获得了在不同自然环境、实验室单因素环境下,伪装遮障材料颜色外观和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得到了伪装遮障材料在老化过程中发生的微观形貌、化学结构和化学成分变化。结论 伪装遮障材料在西双版纳自然环境下的老化程度最大,在济南自然环境下的老化程度最小。光照是导致伪装遮障材料颜色外观及力学性能降低的主要因素。老化过程中,主要是材料表面的聚氨酯发生老化、脱落,导致材料的力学性能下降。伪装遮障材料破坏时,纤维有2种失效形式,一种是纤维脱黏、直接断裂;另一种是纤维脱黏,拔出,或者拔出过程中断裂。  相似文献   

19.
不久前,能够探测地球资源和观测地球环境变化的美国陆地卫星7号顺利升空。这颗卫星不仅价值连城,而且对保护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些年来,欧美多次出现高温或低温及厄尔尼诺现象,亚非地区则随季风变化起伏,全球气温也日趋变暖……另外,森林的大量砍伐,水土严重流失,大气和水域污染,有害化学物质(如氟利昂)对臭氧层的破坏,加速改变了大气环境和生态环境。这些都使人类认识到,地球环境关系到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必须全面研究它,保护它。 大量研究表明,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造成的全球性异常现象,必须跟踪全球的环境变化,搞清海陆空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全球生态进行  相似文献   

20.
李前程 《环境保护》2020,48(6):75-76
正基于因果逻辑分析,环境法律体系的构建动机源于环境问题的直接挑战,而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影响并不是区域性的,尤其在漫长的全球工业文明进程中,跨国企业迅速成长、国际贸易不断扩张,由此造成的自然生态破坏现象并非仅发生在一国一地,而在善后处理机制上人们又必须依赖本国的环境法律体系,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之间的冲突日益尖锐。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性干预,引发了各种各样灾难性的后果。为维护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是一个必然选择。本质上,生态文明是一个多重文明累积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