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劳动安全标准体系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详细分析了我国劳动安全标准研究与制订的现状,指出了我国劳动安全标准研究与制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劳动安全标准体系的重要性,阐明了劳动安全标准体系的作用。提出了劳动安全标准体系的编制原则,运用系统分析的观点和方法,提出了我国劳动安全标准体系的总体结构。  相似文献   

2.
详细分析了我国劳动安全标准研究与制订的现状,指出了我国劳动安全标准研究与制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劳动安全标准体系的重要性。阐明了劳动安全标准体系的作用。提出了劳动安全标准体系的编制原则。运用系统分析的观点和方法,提出了我国劳动安全标准体系的总体结构。  相似文献   

3.
《安全与健康》2005,(5S):17-17
为改变在安全生产监管上总是忙于应付、疲于奔命的传统工作模式.力求在源头上、从机制上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减少事故发生.丰泽区建立了六大工作体系六大工作体系是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领导体系、责任体系、工作制度体系、预警监控体系、应急救援体系和督查考评体系,每个体系都由若干制度和实施细则组成.领导体系包括:区安委会、区直各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职能部门和街道办事处安委会、社区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的建立健全。  相似文献   

4.
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国家把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简称预评价)工作引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领域,力图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逐步向“事前预防型”转换,从规划、设计上实现建设项目的本质安全,不留安全生产隐患。实践证明,预评价制度的引入,完善了我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对预防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安全生产的五项基本规律是企业在经营生产过程中搞好安全工作的科学依据。一、现阶段条件下的安全生产的规律这条规律的实质是,承认生产中有潜在的危险,并对制定安全条例及其实施创造了原则上的可能性。这一规律的作用受现阶段基本经济规律的制约,它将在劳动保护有组织有系统的机构中、在有目的的活动中付诸实现。二、劳动条件要适应人的特点的规律随着生理学与心理学的发展与进步,对人的特点日益有了明确、全面的认识。人适应环境的可能性具有一定限度。这一规律要求在构思新技术或设计新工艺过程时,以及解决其它任务时,也、须建立以…  相似文献   

6.
一、我国安全生产防控体系现状与分析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但安全生产形势依然非常严峻,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事故的发生除与管理水平、生产力水平及人员素质偏低有关外,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我国的安全生产防控体系仍不够完善。  相似文献   

7.
按照中日合作项目《加强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能力计划》,分析了中国职业安全卫生法规标准体系现状,提出了中国《安全生产法》和日本《劳动安全卫生法》的各自特点与不同点。同时,系统梳理了中国危险化学品、机械安全和职业卫生等领域安全生产法规标准体系,分析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针对性对策和建议。这对健全中国职业安全卫生法规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安全生产法》在劳动法体系中的地位 在劳动法体系中,《安全生产法》属于劳动保护法(或称劳动安全卫生法),其地位依托于劳动保护法的地位。 劳动保护法直接以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为保护对象,由此决定其在劳动法体系中无可争辩地处于首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大力发展护品工业为振兴经济服务叶青生(安徽省劳动厅,合肥230061)劳动防护用品是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安全与健康的必需品,是避免与减少职业危害、实现安全生产的第三道保护体系。国家对护品的生产、检验、销售、使用,有一系列政策、法规和标准。护品工业在...  相似文献   

10.
要安全就要理解安全,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生产的安全管理,就是为了预防生产过程中发生人身、设备事故,形成良好的劳动环境和工作秩序而采取一系列措施的活动。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  相似文献   

11.
江西戚墅堰机车车辆厂在全厂范围内建立了安全生产监控体系,把工厂安委会,生产单位、工会纳入一体.形成三位一体的安全生产检查监控体系,真正做到了安全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有效地遏制了各类事故的发生.安全生产形式出现喜人的局面。  相似文献   

12.
基于我国航空工业安全生产标准的现状,探讨了航空工业安全生产标准体系的编制原则和思路,通过资料搜集、行业调研、体系框架构建等过程,建立了具有标准类型、体系层次、专业分类三维界面结构的航空工业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划分为基础通用、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3个子体系、5个级别层次3、5个专用分支。同时,设计了航空工业安全生产标准明细表,纳入了200余项相关标准和建议制修订行业标准,分析了建议制修订标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下一阶段首先需要制订的航标重点项目。该体系体现了我国航空工业安全生产的特色,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适用性,对于工业领域尤其是国防军工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发展以及标准体系的建立具有一定的促进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姜晓林 《安全》2012,33(11):41-43
正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是对企业设计、建设、生产、销售各个环节中有可能出现损害生命与财产的因素进行分析、评价、干预、监督和管理的一个整体,是预防企业发生安全事故,造成人员生命和财产损失的一种管理方法。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就是针对人们生产、生活过程的安全问题,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评价,运用有效的资源、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干预避险。  相似文献   

14.
近两年来,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成立,各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相继进行了改革,大批新的干部走进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队伍。为此,本刊将陆续介绍安全监察人员基础知识,帮助大家了解安全监察人员的工作职责,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知识,以适应安全监察工作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25职业危害的来源是什么?在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这三项劳动条件中,与生产有关的因素称为职业性因素。其中对职工的健康和劳动能力产生有害作用的,称为职业性有害因素。按其来源和性…  相似文献   

15.
重大事故应急体系建设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当前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各类事故死亡人数居高不下,重特大事故不断发生,给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导致我国事故频发,伤亡后果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应急体系不够完善。  相似文献   

16.
(一)事故的概念是指人们在为实现有目的的行动过程中,由不安全的动作或不安全的状态引起的、突然发生与人的意志相反而未预料到的意外事件.会造成人员伤亡、职业中毒、财产损失和重大影响,人的行动暂时或永久性地停止.生产中断。通常指生产经营单位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即职工在本岗位劳动.或虽不在本岗位劳动.但由于生产经营单位的设备和设施不安全、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不良、管理不善.以及生产经营单位领导指派到单位外从事单位活动,所发生的人身伤害(轻伤、重伤、死亡)和急性中毒事故。  相似文献   

17.
劳动安全,一般指消除生产劳动中的不安全、不卫生因素,保障劳动者安全和健康的技术组织措施。从广义上讲,劳动安全包括劳动安全工程、劳动卫生工程,还包括劳动安全管理工程,劳动安全是上述三项内容并列的应用技术和理论。从狭义上讲,仅指劳动安全工程而言。劳动安全包括技术措施,也包括组织措施。属于劳动安全技术措施的有:安全技术(工程)措施;劳动卫生社程)和医学预防措施;加强个人防护,发给劳动者防护用具(品);随着生产的发展,逐步实现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和密闭化,不断改善劳动条件等等。属于劳动安全组织措施的…  相似文献   

18.
为建立健全我国国防工业安全生产法制体系,从构建历程、宏观设计和微观建设要点等方面对英国国防工业安全生产法制体系展开系统研究,并分析当前我国国防工业安全生产法制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英国国防工业安全生产法制体系建设对我国的启示。结果表明:在宏观设计方面,英国构建以国防安全局为监管主体的高度扁平化监管体系;在微观建设方面,其更加注重国防工业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层次性、内容完备性,法律的实操性、更新机制,以及监管职责界定的建设。借鉴英国经验,指出将国防工业安全生产法制体系建设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实现国防工业安全生产专门立法、强化法律可操作性、完善法律制修订机制和科学界定监管职责是我国今后努力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中国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业安全卫生研究的目标是防止企业发生伤亡事故和职业病,保护职工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促进经济顺利发展,减少财产损失。研究领域包括安全工程学,人机工程学,安全系统学,劳动卫生学,劳地动防护学,安全经济学,事故分析统计学等。  相似文献   

20.
在工业过程控制领域,安全仪表系统监视生产过程的状态,在危险条件出现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危险发生,避免潜在危险对人身、设备、环境造成伤害或减轻造成的损失,是保障生产安全的重要措施。安全仪表系统应能在危险发生时正确的执行其安全功能,因而其自身的功能安全成为关注的焦点。作为安全评价的延伸,应将功能安全评估引入,从而完善安全评价体系。本文以功能安全国际标准为基础,讨论建立我国功能安全评估机构的运作模型及功能安全评估在安全评价中的应用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