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通过蒸发浓缩-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铜、锌研究结果表明,可有效扩大直接吸入-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的测量范围,能充分满足地表水、地下水的检测.  相似文献   

2.
KI-MIBK螯合萃取-火焰原子吸收法是溶剂萃取-原子吸收光谱法最常用的方法之一[1],它弥补了直接火焰原子吸收法和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在样品分析过程中的缺点,具有灵敏度高、精密性好、富集倍数高的优点。此外,该方法在萃取过程除了能起到浓缩的作用以外,还因有机溶剂的作用而使信号有所提高[2]。  相似文献   

3.
以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锡及锡合金废料中的微量元素金。为消除测定过程中各种杂质干扰,采用铅试金法富集样品中的金,实现金与主体锡和其他杂质的分离,通过灰吹后得到金银合金,再以稀硝酸——王水溶解金银合金,在5%的盐酸介质中,以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锡及锡合金废料中的金含量。本方法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5%,加标回收率大于98.0%。  相似文献   

4.
利用402—A原子吸收仪测定水中钾和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钾、钠的测定,以往采用重量、容量、比色法,分析步骤复杂,后用火焰光度法,灵敏度高于化学法,但需用化学分离法除去干扰物。笔者采用乙炔-空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连续测定钾、钠,加入铯盐电离抑制剂消除钾、钠的相互干扰,在一份样品中同时完成钾、钠含量的测定,一般量的钙、镁、铁、锰等不干扰测定。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原子捕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地下水中的镉,研究了采用不诱钢原子捕集管时,进行了实验分析条件的选择:通气时间、水流量、火焰性质、捕集管直径、捕集时间、捕集管位置等对镉的捕集和释放的影响.并且在相同条件下,原子捕集法与常规火焰法、萃取火焰法分别进行了灵敏度比较,前者与后者分别提高91倍和2.5倍.该原子捕集装置简单,在环境监测中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在环境监测分析过程,对于样品量少而含盐量高级及被测元素含量低的情况下,用常规的火焰原子吸收晃谱法分析这些低含量元素是较困难的。采用了集中脉冲雾化取们法与缝的子捕集管技术,大大提高了测定灵敏度和精确度,保持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快速、简便、干扰少的特点。回收率可达96%以上,相对标准偏差人低于3%。  相似文献   

7.
盐酸和锶对火焰原子吸收测定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宇 《山东环境》1994,(5):17-18
盐酸和锶对火焰原子吸收测定钙的影响山东省环境监测站王宇对于植物、生物样品中钙的原子吸收测定多采用HNO_3—HClO_4消化,并加入镧或锶盐抑制干扰,据《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的干扰及消除方法》中报道,即使在无其它干扰物质存在的情况下,锶盐也会增加钙的原...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废气中的铟。铟的吸光度与其质量浓度在5.0mg·L~(-1)以内呈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3S/N)为0.001mg·m~(-3),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5%。标准发回收率为95.3%~104%。  相似文献   

9.
在pH=3.0以吡咯烷二硫代氨荃甲酸按为螫合剂,四氯化碳为萃取剂富集水中微量的铜铅、镉,继而用硝酸-过氧化氢混合液反萃取至水相,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测定,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四氯化碳可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0.
用浓硝酸和高氯酸混酸体系在超声波作用下消解滤膜,加入稳定剂琼脂,用超声波震荡15min制成悬浮液,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TSP中的锌、铅和铁的含量,并以传统浓HNO3-H2O2湿法消解-原子吸收光谱法的测定结果为参考对测定值进行t检验,结果表明:RSD≤3.27%(n=6),两种方法的相对误差<±0.85%,且两种方法无显著性差异,说明悬浮液进样法的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1.
滇池环湖截污干渠工程是滇池环湖截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SWMM模型对滇池环湖截污干渠系统运行情况进行模拟,并对其运行效能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典型降雨年景(降雨保证率分别为29.7%、93.8%和82.8%)下滇池环湖截污干渠对现状汇水范围内全年产生的污水收集率为29.52%~51.68%,对设计服务范围内产生的污水收集处理率为46.3%~67.9%。环湖截污干渠系统旱季收集处理效率明显高于雨季,各截污片区收集处理率存在明显差异。当重现期≤0.2年时环湖截污系统现状汇水范围内产生的污水及地表径流均能够被收集与处理;当重现期≤0.25年时环湖截污系统设计服务范围内产生的污水及地表径流能够完全被收集与处理。  相似文献   

12.
One of the climate change scenarios that have been developed for the Netherlands predicts hotter and drier summers and a substantial drop in river discharge. This might lead to water scarcity with detrimental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 Among the possible adaptation responses to climate change-induced water scarcity, the re-alloc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among competing uses should also be considered. In this paper, we extend and apply a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CGE) model to assess the potential of water markets (water allocation according to its shadow price) to guide the allocation of scarce water across agriculture, manufacturing, and public water supply. We develop four scenarios in which the scope of water markets is increased from industry-specific to economy-wid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gricultural sector bears nearly all of the losses from a new water-scarce climate, while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s are able to mitigate their losses to a large extent by technical measures. Extending the scope of water markets unambiguously increases economic output and results in a re-allocation of water to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from the agricultural sector and from public water services. If, perhaps for political reasons, public water services are excluded from water trading, water is re-allocated from agriculture to manufacturing. Depending on which sectors are included, the construction of a water market can have negative or positive effects on a sector’s output, and alth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water markets may be positive for overall economic output and can hence assist adaptation, the effect on vulnerable or societally sensitive economic sectors, such as public water,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when implementing such a market.  相似文献   

13.
煤炭矿山开采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高浓度矿井废水,直接影响和阻碍着煤炭矿山和当地村庄居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目前,全国大多数煤炭矿井废水均在采用常规的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初级处理方法,其对高矿化度的矿井废水处理极为有限,因而在较大范围内制约着煤炭矿井的综合与全面利用。因此,加快开展和推进煤炭矿井废水深度处理的研究与实践,扩大和引深其矿井废水的利用领域与空间,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山西煤炭矿山矿井废水采用离子交换、电渗析、蒸馏和反渗透等处理效果的比对实践,分析了煤炭矿井废水反渗透处理技术可行性与广阔的应用前景,指出了煤炭矿井废水深度处理,可显著提高矿井废水处理回用利用率,拓宽利用范围,实现煤炭矿井废水资源化和矿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4.
以某商业中心为例,介绍了屋面雨水回收用于空调冷却塔补水的设计。根据广州地区雨水资源丰富、水质良好及工程项目的特点,确定了雨水回收范围、回收用途,并进行了月均水量平衡计算。经济效益分析表明,该系统每年可节约市政供水34000m^3,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5.
现行的<抚仙湖管理条例>没有对抚仙湖保护管理范围作明确的界定.从抚仙湖水位运行依据、抚仙湖水质标准依据、湖泊自然特征依据、抚仙湖湖滨带现状、抚仙湖沿岸污染现状、抚仙湖沿岸旅游景观和经济投入的可达性等7个方面对抚仙湖保护管理范围的3个方案做了对比研究分析,界定了较为科学合理的抚仙湖保护管理范围,在5~10年内,方案二具有较强的经济可达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过程改变法的铁厂节水调控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过程改变法应用到铁厂用水系统改造中,对其用水网络进行调优,实现废水排放量最小化。在厂区用水情况调查基础上,确定用水系统范围及限制杂质;并计算所确定用水系统的最小新鲜水用量和最小废水排放量;最后对其用水网络进行优化设计。改造后的铁厂用水网络新鲜水用量节约57.7%,废水排放量减少75.9%。  相似文献   

17.
基于Landsat 8卫星TIRS10波段进行滨海电厂排水口附近海域的水温反演发现,南埔电厂排水口区域水温与参照区域水温相比,在夏季与冬季均有不同幅度的升高,其中夏季升温幅度小而范围较大,冬季升温幅度大而范围较小;电厂冷却水经排水口排出后,涨潮时向西北侧扩散可至外乌屿以北,落潮时向东南侧运移,受煤码头及导流堤影响,电厂温排水扩散对取水口的影响较小,该遥感反演结果与项目施工前开展的数值模拟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西北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弹性区间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通过分析弹簧的弹性形变引出了水资源承栽力的弹性区间,并根据西北地区的实际情况得出生态水的用量决定水资源承载力弹性区间的范围。定量分析了节水系数与污水处理率对生态用水量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增加西北地区水资源承栽力弹性区间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在对饮水致病的水化学机理进行简要讨论后,提出使用以所有水溶组分活度为变量的多元逐步判别分析法作为饮水水质标准的确定方法。经对一个地区的实例研究发现,总氟含量用于判别水质时存在无效判别区间问题,这一发现提示我们有必要重新考虑现行水质标准中总氟浓度只有一个标准值的适宜性问题。  相似文献   

20.
由于高锰酸钾的氧化能力较弱,不能够将污染较重的水样中的有机质充分氧化,使测定结果不准确。而多次稀释会给测定结果的计算带来了误差。根据多年的实践,推荐适用此方法测定的最佳水样浓度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