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垃圾填埋技术设计理念及其工程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现代垃圾填埋技术的设计要点进行归纳,并结合上海市老港填埋场四期工程介绍其在工程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2.
填埋是当前国内外垃圾处置的主要方式,对填埋后的场地进行生态复城我国的还是新的尝试。本文对上海老港废弃物处置场试验田土壤-植物系统中重金属Cu、Zn、Pb、Cd进行调查测试,结果表明,按目前填埋工艺,在填埋场上复垦浅析性植物是可行的。但对食用植物需进行更严格监测。  相似文献   

3.
由海南益丰达医疗卫生用品有限公司投资2 0 0万元兴建的海南医疗废弃物处置场二号炉(日处理垃圾 4吨 )日前正式点火运行 ,至此 ,该场日处理垃圾能力增至 6吨。据介绍 ,医疗废弃物主要是指从医疗单位中产生的临床废物 ,包括治疗、手术、化验、检验、试验等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及病人的生活垃圾。以往该省大多数医疗废弃物均得不到有效处置 ,有些医疗单位虽利用焚烧炉焚烧 ,但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不少医疗废弃物与生活垃圾混排 ,甚至再生利用 ,既污染环境 ,也影响人们身体健康。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污控处负责人称 ,医疗废弃物属特殊危…  相似文献   

4.
大型垃圾填埋场表面沉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在上海市老港垃圾填埋场17号填埋单元建造的2000m^2小型卫生填埋场及表面沉降规律,结果表明,表面沉降与拉圾的压实程度有关,在填埋过程中,垃圾被充分压实后,学降就相对较小,在所监测的2.5年时间内,最大螺旋沉降大于1m是垃圾填埋初始高度(4m)的25%,根据垃圾表面沉降的预测结果,讨论了老港垃圾填埋场的利用途径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年发生量300万吨的上海城市垃圾出路难的问题,经市计委、建委批准,于地处东海海边滩涂淤积地带的川沙县江镇及南汇县老港地区拟建二座总面积达5000余亩,日处置消纳垃圾3000余吨的垃圾填埋场。受上海市环卫局的委托,由上海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承担的这二座垃圾填埋场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相似文献   

6.
详细介绍了美国《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标准》,德国《生活垃圾技术条例》,日本《废弃物最终处置场指南》和欧盟《废弃物填埋导则》等有关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的标准的主要内容以及其主要特点,并与中国现行的《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相比较,主要从选址、入场垃圾要求、渗滤液排放标准、防渗结构和终场覆盖系统等5方面分析了GB16889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今后其修订、完善工作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介绍了美国《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标准》,德国《生活垃圾技术条例》.日本《废弃物最终处置场指南》和欧盟《废弃物填埋导则》等有关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的标准的主要内容以厦其主要特点.井与中国现行的《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相比较,主要从选址、入场垃圾要求、渗滤液排放标准、防渗结构和终场覆盖系统等5方面分析了GB16889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今后其修订、完善工作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医疗废弃物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若处理不当可能引发二次感染,不仅污染环境还威胁人类的健康。文中介绍了医疗垃圾的相关理论,主要包括医疗垃圾的概念、分类、管理和处理,医疗垃圾的概念人们生活水平伴随国民经济的增长在不断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也逐渐增强,医疗废弃物的处理就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以上海市为例,阐述上海市医疗垃圾管理现状、处理方式、医疗垃圾产生量及其影响因素,并针对收费价格问题和政府相应政策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的经济对策。  相似文献   

9.
1984年9月23—25日,在山东省蓬莱县召开了全国环境保护科技情报网固体废物专业组第二次情报学术交流会。会议主要就以下三个专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1.固体废物环境管理法规、标准和政策。 2.工业固体废物、有害废弃物的处理、处置技术,试验及评价方法。 3.城;卜生活垃圾的管理及处置场设计。这些课题都是  相似文献   

10.
上海老港生活垃圾填埋场陈垃圾的基本特性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郭亚丽  赵由才  徐迪民 《上海环境科学》2002,21(11):669-671,679
对上海老港生活垃圾填埋场6年填埋龄和10年填埋龄陈垃圾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测试研究,这些特性包括粒径分布,臭味、微生物数量、含水率、总磷、总氮、饱和水力渗透系数等。研究结果:上海老港生活垃圾填埋场中6年以上填埋龄陈垃圾已可以开采用使用;对其多种用途的开发主要限于陈垃圾中粒径小于15mm的细料部分;此细料是极为优良的污染物生物处理基质。  相似文献   

11.
大型填埋场垃圾降解规律研究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在上海市老港垃圾填埋场建造了一座面积为3000m^2,高度为4m,内填生活垃圾10800t的小型卫生填埋场。对该卫生填埋场进行了40个月的监测,分析了垃圾中的总糖、总炭、挥发性物质和有机碳、生物可降解物含量(BDM)、粗纤维含量与填埋时间的关系。同时,也对1991年至1994每年4月份的填埋单元垃圾组成了分析。通过数学聚合,预测了填埋单元封场后的若干年内垃圾组成,对填埋场稳定化程度和垃圾矿化程度进行了判断。结果表明,该场的稳定化时间大约为22-23年,届时,该场的垃圾基本上达到无害化和稳定化,绝大部分可降解的有机物得到充分降解。  相似文献   

12.
以上海市老港垃扭填埋场附近潮滩为例,研究了垃圾渗滤液的排放对潮滩沉积物营养盐污染负荷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垃圾渗滤液的排放,潮滩表层沉积物中营养盐N、P的含量显著增加;在向海向上,随距排污口距离的增加表层沉积物中N、P的含量有所降低;受垃圾填埋时间长短的影响。南北线潮滩沉积物中N、P的含量有明显差异,北线沉积物中总无机氮和总无机磷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南线。柱样沉积物中N、P的含量随深度也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氨氮含量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总磷含量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13.
如东县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置场二期工程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洪征  耿震 《环境工程》2010,28(1):85-87
介绍了如东县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置场二期工程概况及主要设计内容。在设计中针对当地特殊的气候条件和地质特征,因地制宜,优化设计,旨在提高工程经济性及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德国每年生产约4000万吨城市垃圾,主要是家庭生活垃圾和部分事业单位垃圾,其中包装废弃物占总容量的50%,总重量的30%。抑制包装废弃物的产生已成为德国政府的当务之急,为此颁布了关于了抑制包装废弃物的法令。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有害废弃物的特性,用实例说明国内外有害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和健康的危害,剖析有害废弃物的污染为何长期得不到解决的原因,并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建议.根据我国的实际状况,建议我国当前应开展以下六个课题研究:(1)有害废弃物对生态环境危害的调查研究;(2)有害废弃物标准和监测分析方法的研究;(3)难分解有害化合物的潜在危害和控制技术的研究;(4)活性有害废弃物处置场隔断技术的研究;(5)土壤与有害废弃物浸滤相互作用的研究;(6)焚烧技术、装置及其应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用冲突分析理论分析了社会发展与环境资源冲突的典型案例——济南市生活垃圾填埋处置场的选址问题,预测了这一冲突的发展,研究设计了解决这一冲突问题的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7.
洪蔚 《环境》1995,(4):30-30
德国每年产生约4000万吨城市垃圾.主要是家庭生活垃圾和部分事业单位垃圾,其中包装废弃物占总容量的50%.总重量的30%。抑制包装废弃物的产生已成为德国政府的当务之急,为此颁布了关于抑制包装废弃物的法令。  相似文献   

18.
德国垃圾管理思路演变概述 通过立法对生活垃圾进行管理是德国垃圾管理体系中的关键环节.从1972年的《废弃物处理法》到1994年的《促进废弃物闭合循环管理及确保环境相容的处置废物法》(简称《循环经济法》),都是德国政府为适应不同时期生活垃圾的性质和时代要求而制定的垃圾法,其中《循环经济法》的制定实施引导德国生活垃圾综合处理走向新的转折点--循环经济的开始.德国在世界上最早提出发展循环经济的思想.《循环经济法》是目前最完整地体现了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并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废弃物管理法,它强调了对垃圾的处理是为了实现整个资源、环境与经济的良性循环,而不再是对废弃物的简单处置.废弃物应是一种资源,应该加以回收利用,实现物质“从摇篮到坟墓再到摇篮”的闭合循环,充分体现了循环经济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用冲突分析理论分析了社会发展与环境资源冲突的典型案例-济南市生活垃圾填埋处置场的选址问题,预测了这一冲突的发展,研究了设计解决这一冲突问题的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20.
国外动态     
美国环保署的五年研究计划草案据美国环保署新近发表的1985年至1989年的5年研究计划草案,环保署在此期间的研究重点是有毒物质的毒性研究和生物技术研究,主要有以下研究课题:1.水污染防止研究各州制定本州范围内河流的水质标准并收集必要的数据;水质监测方法的研究;水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调查。2.有害废弃物处理研究按照修订的资源保护回收法,确定需禁止填埋处置的废弃物,研究安全处置废弃物的新方法,包括处理含有二(口恶)英等剧毒物的有害废弃物的新技术;调查有害废弃物处置场附近的居民健康状况;探讨区域性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