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聚烯烃、聚酯粒料产品在风送过程中极易积聚静电,甚至诱发静电放电引燃事故。从料仓内静电放电风险分析入手,探讨了料仓内可能存在的静电放电形式及其危险性。利用全尺寸粉体料仓静电实验装置,模拟聚丙烯(PP)粒料风送作业,研究质量流量对PP粒料静电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对于固定风送系统装置,随着PP物料输送的质量流量减小,其物料的荷质比增大,本实验装置中PP粒料静电荷质比可以达到-6~-7μC/kg。为提高料仓装置静电安全水平,可在料仓进料口、放料口或下料包装口设置离子风静电消除器,防止料仓内静电荷积聚。  相似文献   

2.
气力输送化工物料时带电颗粒在料仓内积聚,会发生高能静电放电甚至诱导粉尘燃爆事故。基于工业规模全尺寸料仓实验平台,模拟了带电聚丙烯(PP)颗粒填充料仓(直径3 m)过程中的静电行为,研究了料仓内静电放电形式和放电能量,并基于料仓内物料燃爆特性对仓内静电点火风险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填充料仓过程中,PP颗粒整体带负电,且存在2种放电模式,其中锥形放电晚于刷形放电出现;锥形放电主要发生在颗粒堆表面,单次放电(平均为1 040.9 mJ)导致的电场强度波动约为30~50 kV/m,放电周期为8.4 s,放电量远大于PP粉尘最小点火能,具有极大的危险性;刷形放电单次放电量较小(平均为3.17 mJ),放电周期约为0.49 s,单次放电导致的电场强度波动约为0.91~5.36 kV/m,难以引燃PP粉尘,但其能量对于料仓中的可燃气体(源于物料自身挥发)-PP粉尘混合体系仍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在料仓安全工作中应予以重视,并设置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聚丙烯生产中,物料利用空气送至料仓,为了产品均化,在料仓内还需进行掺混,在这一过程中会造成静电积聚,进而形成静电放电引起爆炸事故。分析了聚丙烯装置料仓静电爆炸事故原因,介绍了采取消静电设备后的应用数据和效果。  相似文献   

4.
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法对某公司二代环管反应器聚丙烯装置粉体输送管线、粉料料仓、粒料料仓的静电危害进行分析评价,得出结论为D901A-F粒料料仓存在潜在静电危害,应进行粉体、气体、静电综合治理。在静电危害未彻底消除前制定了相应的监控措施以确保能够将危害降低到最低水平。  相似文献   

5.
采用自建全尺寸粉体静电试验系统,以聚丙烯颗粒为试验介质物料,测试了气力输送过程中物料质量流量、输送气体流量以及离子风消电器对聚丙烯颗粒静电带电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气力输送粉体物料时,粉体颗粒与管壁碰撞是影响颗粒带电的主要因素之一,导致颗粒带电量随颗粒质量流量降低和气体输送流量增加(风速增大)而增大。提高质量流量、降低输送气体流量并使用离子风静电消除器,是降低气力输送物料静电危害风险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粉体静电消除技术在聚烯烃料仓的应用,以及料仓采取静电消除措施治理后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体法聚丙烯静电防治措施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电是本体法聚丙烯生产和包装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文中简述了粉体静电的特点,以及粉体静电危害的形成过程,在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本体法聚丙烯生产和包装过程中静电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高绝缘化工物料在包装过程中极易带电,以聚酯切片包装为研究对象,对聚酯切片在输送、包装过程物料静电起电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对聚酯切片输送包装过程中的包装袋表面电位及物料荷质比进行现场检测,探讨了聚酯切片打包过程中静电危害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
静电是本体法聚丙烯生产和包装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文中介绍了新型AJS-2粉体静电消除器的组成、基本原理及特点,并将南阳石蜡精细化工厂聚丙烯装置加装粉体静电消除器后在开机前后所测静电电位做对比,并与国标对照,说明加装粉体静电消除器后,大大提高了聚丙烯装置的安全性,消除了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0.
目前离子式静电消除器在石化企业料仓粉体治理方面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但在生产装置上未有应用的案例.文章对影响离子式静电消除器消电效果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包括空气湿度、正负极性放电、输送方式等.试验结果表明湿度会增加空气带载能力;通过一段管道输送后,离子被吸收较多,而此时正极性产生的离子消电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1.
针对成品油输运、灌装过程中极易产生静电放电引燃事故,阐述了油品输运作业中静电产生机理,分析了油品储运场所静电危险源及静电放电形式,以及放电可能发生的部位。基于不同标准要求,阐述了油品静电安全控制措施,为油库、加油站避免静电引燃事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防止聚乙烯料仓燃爆的措施包括通氮气、安装静电消除器和设置反吹风系统.根据静电消除器使用情况及安全料位计算,得出静电消除器与反吹风系统应配套使用的结论.静电消除器不能避免沿面放电的发生,但能提高安全料位,便于反吹风系统的设置.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硫黄粉体在管道输送过程中静电产生的规律,将管道长度和管径、管道变径及粉体含湿量等主要影响因数作为变量,分析其与产生静电量变化的关系。试验发现:输送管道长度与静电量呈正相关关系,即当管道达到一定长度后,粉体运动产生的静电量趋于稳定;平均增加一个90度弯头增加的静电量为0.050 nC/g;当管径由115 mm变化到100 mm时,硫黄粉体在管道输送产生的静电变化量最大;当硫黄粉体含湿量达到84%时,硫黄粉体在输送过程中产生的静电量只有0.232 nC/g,相比硫黄粉体含湿量为54%时,静电量减少了将近3/4。适当增加硫黄粉体的含湿量,有利于硫黄粉体在输送过程中的静电消除。  相似文献   

14.
静电对电子产品的危害及其防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产品复杂程度的提高,静电放电对产品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分析了静电和静电放电产生的机理,探讨了消除电子产品静电的途经和方法。提出了采用防静电包装、空气加湿以及静电接地等技术来消除电子产品的静电,为电子产品的生产和安全使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离子风静电消除器放电电极模块由直流电压源和放电针(或者针组)组成,通过尖端高压电晕放电把空气电离出正、负离子,用于消除物料携带的静电荷。为了研究放电电极模块的放电特性,实验中通过调节圆柱形放电电极模块针座直径、放电针尖在针座内的深度,以及放电针的外接直流电源输出,研究放电模块结构对静电放电效果的影响,为放电电极模块设计提供数据支撑。实验结果表明:放电电极模块的放电性能与放电针针座直径、放电针在针座内深度以及限流电阻有关;针座直径d为20 mm的放电电极模块具有较佳的放电效果。另外,可利用多个放电电极模块并联使用以提高消电效果。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某石化企业高压聚乙烯装置料仓静电燃爆危险性,从工艺操作、设备管理、可燃气体控制、静电控制、静电消除等方面提出了防止料仓燃爆的技术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石油与石油化工企业液体石油产品储运过程中液体石油产品带有静电,带有静电的液体石油产品进入容器内(如油罐)后,液体石油产品的液面会产生较高静电电位,此时进行液体石油产品的采样、测温、检尺等作业时,易发生静电放电,从而造成着火爆炸事故。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油品采样静电闪爆事故的高峰期,国内一些炼油厂采样、检尺、测温等静电闪爆事故人们至今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18.
开放性尘源约占整个尘源的80%以上。如物料加工、输送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金属酸洗工艺中产生的酸雾等。传统除尘净化方法是把尘源用封闭罩密封起来,再用引风设备把粉尘输送到收尘净化器加以净化,收尘物料再送回料仓。超高压静电除尘技术则是应用160~450kV直流负高压形成强大静电场、高浓度的负离子雾把尘源外溢的粉尘、氡子体、酸雾、烟雾、气溶胶就地抑制在尘源的物料上。就地抑制尘源,只要在尘源上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LLDPE料仓粉尘爆炸的原因,提出了避免料仓静电燃爆的对策措施以及采取相关防静电措施后的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装卸过程中油品静电产生机理,并对储罐内油品静电积聚造成的静电放电危险性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常用的油品静电安全控制措施。通过探讨管输油品静电量检测技术原理,设计了油品电荷量监测设备(油品电荷密度表),并应用于乙醇汽油装车过程中对油品静电的监测。为强化成品油输运、装卸过程中油品静电安全防护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