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某化工厂一工人上厕所,在蹲下的一瞬间,“轰”的一声着火燃烧,屁股被烧伤。事故发生后经查实,起火原因是厂里漏泄的苯液流进厕所的粪坑里,使厕所周围存在着苯蒸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而该工人上身穿的是的确良衬衫,下身穿的是晴纶线裤,在脱晴纶裤时,产生了静电并引燃苯蒸气。静电是某些物体之间的相互摩擦,破坏了物体原子中正负电荷的平衡,发生电荷的转移而产生的。静电极易引起爆炸、火灾和静电电击。因此,易燃易爆作业场所必须谨  相似文献   

2.
调温服美国研制的这种衣服,可以随气候而自动调节温度,外部温度升高时,它能吸收贮存热量,气温下降时又能释放出热量。杀菌服日本制造的这种衣服能长期保待杀菌作用。衣服纤维含化学制剂工一条,用水洗涤时,化学制剂渗透纤维起到灭菌消毒作用。避电服不少国家已经使用,这种衣服能使周围空间离子化,穿上它能触摸带、万伏静电的物体。避火服法国和日本生产的这种衣服,其不锈钢纤维在℃高温时,衣服的温度增加不到。℃;耐火时间可持续。分种。发光服为了保证夜间开车与行路安全,发光服有许多小玻璃球,夜间行车时能把乘车人外形勾勒出…  相似文献   

3.
<正>静电现象是一种常见的带电现象,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物体相互摩擦或接触时,在物体间发生的电子转移。一种物质把电子传给另一种物质而带正电,另一种物质得到电子而带负电。在与大地绝缘情况下,电荷无法泄漏而停留在物体的内部或表面呈相对静  相似文献   

4.
纺织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静电对布厂的安全生产危害很大,并直接影响企业生产的正常进行。1.静电现象的产生静电是由两种物体互相摩擦或者物质之间紧密接触和分离,使其原子中的正、负电荷失去平衡,电荷发生转移而产生的。我厂常见的静电现象有两种:(1)摩擦带电。除了机械传动部分摩擦带电外,还有合纤丝在整经枧、浆丝机和并轴机卷绕轴高速卷绕摩擦下产生静电。合  相似文献   

5.
1.液体危化品在生产、储运中的静电危害 静电产生于物体与物体的接触表面。液体与固体或固体与液体接触表面存在电离层,当接触面分离时,在各自表面产生了过剩电荷即静电荷。静电发生在带电体表面。且电位高。因而产生了静电。静电在石油化工行业中危害甚大。稍不注意,发生了一个静电火花,就可能使大型的储油罐、炼油化工装置或油轮毁于一旦。  相似文献   

6.
“小刘,你过来,你的安全帽带子没有扣好,我帮你扣一下,安全帽不是这样戴的,万一遇到物体坠落,就起不到防护作用。下次要注意!”“小李,今天你的劳动防护鞋咋没有穿呀?来,仓库有一双,你穿上,明天可不要忘记带啊!”  相似文献   

7.
(1)低压带电工作应设专人监护 ,使用有绝缘柄的工具 ;工作时站在干燥的绝缘物上进行 ,并戴手套和安全帽 ;必须穿长袖衣工作 ,严禁使用锉刀、金属尺和带有金属物的毛刷、毛掸等工具。(2 )高压线、低压线同杆架设 ,在低压带电线路上工作时 ,应先检查与高压线的距离 ,采取防止误碰带电高压部分的措施。(3)在低压带电导线未采取绝缘措施时 ,工作人员不得穿越。在带电的低压配电装置上工作时 ,应采取防止相间短路和单相接地的隔离措施。(4)上杆前应分清火线、地线 ,选好工作位置。断开导线时 ,应先断开火线 ,后断开地线。搭接导线时 ,顺序应相反 …  相似文献   

8.
。,河南安阳利。钢铁公司高温这个公司安全处的王志交等几位职工,岗位上的工经过反复研究试验,研制出了“冰背心”。它是人,穿上了自用帆布或阻燃布做成背心,在背心上设计若制的“冰背干个口袋,口袋里装上蓄冷剂,以起到阻热降心”,再也不用温调节人体表面温度的作用。据测试,在“冰为高温作业而背。C”的5厘米周围,温度比环境温度低3一发怵了。近日,5摄氏度。炼铁分厂炼铁炉前的炉工和炉窑“冰背,C”技术检修工试穿后,普遍反映良好。已获国家专安钢高温岗位工人穿上“冰背心”~~  相似文献   

9.
10.进行电气作业时为什么要强调“接地线”的安全保护措施? 因为接地线把导电体与大地接通,使其电位与地相等(通常把大地电位当作“零”电位),而人一般都站在地上或与地相通的物体上作业,与地也是等电位。  相似文献   

10.
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除了发电厂、电站和供电部门外,各行各业都有带电操作的电工.当人体接触带电物体,形成闭合回路中的一个通路时,或处于高压感应区内,或处于跨步电压范围时,若处理不当,常常会造成触电事故.触电事故对人的伤害是极大的,往往可以在瞬间夺去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11.
桥式起重机上防止触电的安全措施主禁止带电维护检查和检修设备;③施工作业要有:①凡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均前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品,切断电源、悬挂应可靠地接地;②电源滑线的安装必须符合指示牌,验明无电后,需装设临时接地线,严要求;③司机室的底板必须铺设橡皮垫或木格遵守停送电制度。板;④尽量避免引设临时线,要穿管敷设;⑤桥式起重机上防止触电的安全措施!编辑部  相似文献   

12.
举办大型运动会期间,火炬塔燃烧产生的热量可能会对周围物体产生不利影响,一般需要进行安全评估.利用消防安全工程学原理,提出了大型运动会火炬塔安全评估方法,建立了各个分析对象的安全判定标准;采用CFD(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对某运动会期间主火炬塔燃烧对周围物体的影响进行了数值仿真;通过对火炬塔燃烧状况、环境条件和周围物体进行具体分析,遵从最不利原则,建立了5个计算场景,分析了在主火炬塔燃烧产生热量的作用下,周围LED显示屏、威亚、看台膜材料的温升,根据预先设定的安全判据,可以判断出周围物体均处于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13.
火灾探测器安装在被监测现场 ,探测环境中与火灾相关的物理量 ,将这些物理量转换并处理成适当的电信号传递给控制器 ,依据其探测的物理量不同 ,火灾探测器可分为 :  感烟探测器  感烟探测器分离子感烟和光电感烟两种。  离子感烟探测器 内部装有电离室 ,电离室内的放射源产生的粒子将空气分子电离成正负离子。当烟雾进入电离室 ,由于烟雾颗粒的体积较大 ,会阻挡带电离子的运动 ,从宏观上表现为电离电流减小。探测到这种电离电流的变化 ,就相当于探测到了火灾。  光电感烟探测器 该探测器内的光电室里安装有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  相似文献   

14.
火灾深测器火灾探测器安装在被监测现场 ,探测环境中与火灾相关的物理量 ,将这些物理量转换并处理成适当的电信号传递给控制器 ,依据其探测的物理量不同 ,火灾探测器可分为 :感烟探测器感烟探测器分离子感烟和光电感烟两种。离子感烟探测器内部装有电离室 ,电离室内的放射源产生的 粒子将空气分子电离成正负离子。当烟雾进入电离室 ,由于烟雾颗粒的体积较大 ,会阻挡带电离子的运动 ,从宏观上表现为电离电流减小。探测到这种电离电流的变化 ,就相当于探测到了火灾。光电感烟探测器内的光电室里安装有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一旦有烟雾进入…  相似文献   

15.
静电现象是人们最早知道的电现象:一根玻璃棒与皮毛摩擦后就能吸起很轻的物体,如小纸屑等;塑料钢笔杆与毛发摩擦后,也能产生同样的效应,这都是由于摩擦起电的缘故。 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静电现象,如人在羊毛地毯或化纤地毯上行走,则人体将会带电;纯腈纶的毛衣在天气干燥时,脱穿一下,就会产生超过一万伏的电压,同时能听到“辟拍”之声,这是静电放电的声音。大自然中的雷电也是一种强烈的静电放电。 在工业生产中,许多工艺过程都能产生静电,其中比较主要的有:气体、液体的高速管道输送,粉体的气流输送,流体和粉体的高速喷出,物料的混合、破…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只要凭借测电笔,观察其氖泡是否发亮,即可得知被测物体是否带电。多年来,小小的测电笔已成为人们安全操作的必备用品。然而,若问被测物体带电电压的数值,或者隔着低压线路的绝缘层判断哪条是零线,哪一条是相线,精确测出导线中的断点位置。仅凭这支测电笔就无能为力了。 可以欣喜地告诉读者,解决上述困难目前已有了成功的手段。广东省顺德县容奇测电器厂研制出的 DCY2423──2型感应式液晶分段数字显示测电器可以满足以上要求。这项成果经广东省科技情报研究所通过国际联机,对世界专利数据库和美国专利索引数据库进行检索,结果均…  相似文献   

17.
静电 设备、物体和人体上积累静电 ,其放电时便易引燃易燃蒸气、粉尘和纤维而导致火灾爆炸。这可根据具体情况 ,通过接地、连接、电离、增湿、工作人员不穿易产生静电的工作服等一系列防静电的措施来防止。化学作用 由于对化工生产的控制失灵 ,或化学物质与其它物质发生作用 ,以及非稳定的化合物进行分解往往导致起火。这可由合理的操作、测试和控制来防止 ;也可由细心的管理来避免 ,特别是避免加热和震动来加以防止。自燃物 有些可燃物质在没有外来热源作用的情况下 ,其本身进行的生物、物理或化学作用而产生热 ,当达到一定的温度和氧量…  相似文献   

18.
1750年,富兰克林提出以针尖放出电荷缓慢中和雷云中的电荷的避雷针用来防雷。后来的实践证明,它不能“避雷”,而是将雷引向自身来保护其周围的设备。随后俄国罗蒙诺索夫在重复了富兰克林的著名风筝试验(他的朋友利赫曼和他一起试验,因被引下的直击闪电击中而牺牲)之后,于1753年发表的论文(关于因电力而产生的大气现象的发言)中也对此作了重要论证。  相似文献   

19.
煤矿使用塑料管在我国近几年有很大发展,使用范围已从洒水降尘扩大到供排水、压风、喷浆及瓦斯抽放等各个方面。 两个物体相互摩擦就要产生静电荷。如果该物体不是导体,产生的静电荷就不易泄漏,极易积聚在其表面。一个表面带电的非导体和一个接地体接触时(例如人的手指接触带了静电荷的塑料管),就要发生放电。虽然表面带电的非导体对地放电的能量较小,但实验证明,当静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其放电能量仍足以引燃瓦斯等可燃、可爆性气体混合物。当操作人员触到表面带有较高电位静电的非导体时,也要遭到电击而感到手指麻木,或受其冲击从高处跌…  相似文献   

20.
1.在使触电者与大地或带电设备分开时,救护人员必须穿绝缘鞋,带绝缘手套,使用符合安全的操作棒或绝缘把手钳; 2.如距离电源开关较远,可以用抛掷软线等方法,将所有导线短路(导线应事先很好接地,接地可利用铁棍插入地内1m以下),同时要注意不使扔出的接地短路线触及救护人员的身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