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混凝-微滤膜净水工艺的膜污染特征及其清洗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膜表面形貌的观察、不同清洗方法对膜通透性恢复效果的评价以及化学洗脱液的成份分析,对混凝-微滤膜工艺中的膜污染特征和膜污染的清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污染膜的外表面是微生物污染、有机污染和无机污染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内表面以微生物污染为主.碱洗能去除大部分的微生物和有机污染物,对膜内、外表面的清洗效果显著;而酸洗对膜表面的无机垢体清除效果较为显著.膜面溶解性有机污染物以小分子量为主,无机污染元素主要是Ca.  相似文献   

2.
混凝-PAC-超滤膜工艺处理微污染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混凝、粉末活性炭(PAC)与超滤膜联用对微污染原水中的浊度、有机物等有很高的去除率.经过550 min的连续运行后,其组合工艺的出水浊度仍稳定在0.350 NTU,对UV254和TOC的去除率稳定在60%和40%.通过对膜过滤特性的研究可知,组合工艺中超滤膜过滤性能经过短暂的快速下降阶段后一直处于较稳定状态.膜污染由小分子有机物引起.  相似文献   

3.
膜生物反应器中污染物去除途径及膜过滤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一体式悬浮生长型和附着生长型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微污染水源水,主要考察了两种MBR对污染物的去除途径和膜过滤性能。结果表明,两种MBR对主要污染物高锰酸盐指数和NH4+-N均有良好的去处效果,去除率分别达到66%和94%以上。悬浮生长型MBR的去除效果稍强于附着MBR,因为前者的生物量要高于后者。两种MBR的生物去除和膜去除对去除效果都有重要贡献,而膜去除是获得良好的出水水质的保证。曝气量对两种MBR的污染物去除效果没有明显影响,一定范围内增大曝气量会提高生物去除的比例。悬浮生长型MBR的膜污染速率要比附着生长型快得多,但运行稳定后,两者的膜比通量大致相当。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膜面流速和混凝预处理对微滤过程膜污染的综合影响,用旋流式膜混凝反应器进行了不同流量、入口管径、混凝剂投加量下的除浊试验。结果表明,直接微滤时,高膜面流速加剧了初期膜的孔堵污染,但抑制了滤饼层的累积,适于长期运行;在质量浓度为0~18 mg/L范围内增大聚合氯化铝(PAC)投加量可显著抑制膜过滤阻力的增长;以速度梯度(G)表征絮体状态,由于絮体尺寸和错流的综合作用,投加混凝剂后,G在20~70 s-1范围内,414.64 s-1时微滤膜污染较轻。  相似文献   

5.
聂小保  张鹏 《环境工程》2007,25(3):90-91,74
采用强化混凝与活性炭联用技术对赣江微污染水源水处理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强化混凝与活性炭联用较常规工艺能减小出水浊度,显著提高CODMn和UV254的去除率,并有效控制出水余铝含量。原水CODMn为4.10~4.25mg/L左右,UV254为0.2~0.3mg/L时,中试系统出水浊度降低了12%左右,出水CODMn和UV254分别为0.5~0.7mg/L和0.015~0.025mg/L,各自去除率较传统工艺分别提高了36%和40%左右。试验出水余铝浓度均<0.2mg/L,NH3-N去除率没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臭氧/混凝预处理工艺降低膜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亚丽  董秉直  高乃云 《环境科学》2010,31(7):1516-1519
采用臭氧和混凝工艺分别处理黄浦江原水后进行MF膜过滤试验,考察2种预处理工艺对有机物的作用,进而考察其对MF膜过滤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预处理工艺都存在一个使膜污染下降率达到最大的最佳投药量.2种预处理工艺中,混凝降低膜污染的效果要好于臭氧,这主要与2种预处理工艺所去除的有机物性质有关.黄浦江水中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主要集中在3×103~5×103范围内,膜化学清洗液的分析表明造成膜污染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主要集中在4.5×103附近,臭氧对相对分子质量在3×103附近的有机物去除效果较好,而混凝主要去除5×103附近的较大相对分子质量的有机物,因而混凝对这部分污染膜物质的去除效果要好于臭氧,从而有效降低了膜污染.  相似文献   

7.
混凝对微滤膜处理含磷废水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张进  孙宇新  董强  刘杏芹  孟广耀 《环境科学》2006,27(6):1098-1102
采用直接微滤和混凝-微滤2种工艺对高浓度含磷废水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混凝预处理减轻了膜孔堵塞污染,改善了膜表面沉积层的存在形态,提高了膜的渗透通量;与原水直接微滤相比,混凝-微滤组合工艺改进了出水水质,磷酸盐的去除率从11.0%提高到99.7%,出水满足国家一级排放标准;经过相同方法清洗后,混凝-微滤工艺的膜通量能恢复到初始通量的90%以上,而直接微滤工艺的膜通量只能恢复到初始通量的72%.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是在微污染水源水中有机物分布调查的基础上,采用聚偏氟乙烯(PVDF)微滤膜(MF)过滤微污染地表水,考察微滤膜对天然水中有机物的影响作用.试验结果表明,黄浦江微污染水源水中的有机物分子质量主要集中在3~5 k Da和0.2 k Da附近,且疏水性有机物和亲水性有机物所占的比例相当.有机物季节性分布特征明显,冬季溶解性有机碳(DOC)的值偏高,而UV254和比紫外吸光度值(SUVA)则在夏季偏高.黄浦江原水经微滤膜过滤后,有机物构成发生明显变化,膜出水中的亲水性有机物的比例增加,而疏水性有机物的比例降低,DOC和UV254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7.73%和15.75%.黄浦江原水及经0.45μm滤膜过滤以去除悬浮物的黄浦江原水分别进行微滤膜过滤,膜比通量的对比发现,在较短时间内两者的膜比通量下降都很明显,而后膜比通量都趋于平缓,变化趋势及结果基本一致,可见,黄浦江水中造成膜通量下降的物质并不是悬浮物,而是溶解性的有机物质.  相似文献   

9.
雷晓玲  袁廷  刘兰  杨程 《环境工程》2016,34(1):36-40
考察平板式微滤膜装置(MF)直接过滤和投加粉末活性炭(PAC)2种工艺对重庆山地农村微污染水源水的处理效果,并对其运行参数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重庆山地农村安全供水工程不能单独采用MF装置直接过滤工艺;PAC-MF组合工艺能有效提高产水水质,PAC的最佳投加量为3 mg/L;在工作周期的前20 min内,膜通量下降迅速,下降幅度高于跨膜压差的上升幅度;MF装置经过反清洗后膜通量恢复迅速,可恢复至初始膜通量的97.5%;水力清洗对跨膜压差的影响大于其对膜通量的影响,PAC-MF组合工艺处理微污染水源最优的反冲洗周期为50 min。  相似文献   

10.
试验以某高职院内小河水为原水,采用强化混凝气浮-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改变混凝剂种类、投加量、回流比和有机负荷等参数,分别测定出水的浊度、CODMn、NH3-N.结果表明,采用强化混凝气浮-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微污染水中的最佳运行参数为:回流比0.6,溶气罐表压0.3MPa,PAC投加量10mg/L,生物接触氧化池容积负荷1.8kgCOD/(m3.d)~1.9 kgCOD/(m3.d).在最佳运行工况下,污染物的最高去除率可达到:浊度,97.86%;CODMn,61%;NH3-N,27%.利用强化混凝气浮-生物接触氧化作为微污染水源水常规给水处理的预处理方法技术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城市污泥特性及真空抽滤浓缩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玮  王伟  尹可清 《环境科学》2008,29(4):1109-1113
对某城市6座污水处理厂污泥做真空抽滤浓缩,并对污泥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污泥中每g固体(TS)相当于1 g化学需氧量(COD);每g挥发性固体(VS)相当于1.5 g COD,其线性回归R2分别为0.931 4和0.922 8.污泥中携带的COD占污水去除COD总量的60%.污泥有机物组成表现为高蛋白质低脂肪特征.调查发现传统重力浓缩污泥浓度普遍低于3.3%,浓缩效率低.在真空度-34.7 kPa下的真空抽滤实验表明,浓缩速率受污泥种类、浓度、PAM分子量以及添加量的影响.其中,污泥种类对浓缩速率影响较大,初沉污泥干固体抽滤速率为31 ks/(m2·h),剩余污泥速度低于15 kg,(m2·h),重力浓缩污泥的抽滤浓缩速度达到43 kg/(m2·h).抽滤液悬浮固体浓度普遍低于1.5 g/L.  相似文献   

12.
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工业废水中膜污染及膜过滤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中试试验装置处理制革、印染工业园区混合废水,考察了悬浮污泥浓度(MLSS)、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和松散型胞外聚合物(EPS)表征总量、胶体粒子等因素对膜污染发生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试验装置启动后的120 d内,发生轻度膜污染现象,过滤膜阻力R20从1.5×1012m-1增加至1.8×1012m-1.MBR池内胶体粒子浓度与膜过滤阻力变化呈现明显的线性相关,而MLSS、SMP和EPS表征总量等因素的变化与膜过滤阻力的变化不存在相关性.分析认为胶体粒子是引起该试验装置发生膜污染现象的主要因素,其成因可能是胶体粒子通过附着在膜表面,沉积堵塞膜孔,从而造成膜污染.  相似文献   

13.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色谱质谱联用仪器方法调查严重污染的河流、相关水源中甲硫醚嗅味物质的分布.结果表明,河流中甲硫醚浓度高达2 907 ng/L,受污染的相关水源中甲硫醚浓度达到53 ng/L.单独陶瓷无机膜工艺对DMS去除的效果为20%左右,而臭氧氧化则具有较好的效果,臭氧-陶瓷膜组合工艺对DMS去除率达到50%~9...  相似文献   

14.
当前,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对受纳水体的水质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以改善湖泊水质为目的,使用仿生组合工艺对尾水进行深度净化研究。结果表明:仿生组合工艺对尾水COD 的降解效率达到42.31%~67.95%,对COD波动具有较高的适应性;仿生组合工艺弥补了仿生填料床对NH3-N、TP的降解具有适应期的缺陷;仿生组合工艺对尾水NH3-N去除率高达89.57%~97.89%;仿生组合工艺强化了对TP的去除率,去除率为53.85%~72.41%,出水TP达到地表水III类水标准;仿生组合工艺SS去除效率达到37.50%~64%。  相似文献   

15.
何欢  董秉直  许光红  闫昭辉 《环境科学》2014,35(5):1824-1831
采用颗粒状大孔阴树脂和混凝作为微滤膜的预处理,考察它们去除有机物以及缓解膜污染的效果和机制.结果表明,树脂可有效去除中等和小分子的有机物,但对大分子有机物的去除有限;混凝可有效去除大分子有机物,但对中等和小分子有机物的去除有限.仅采用树脂作为预处理,虽然去除有机物效果较好,但缓解膜污染的作用有限;而混凝与树脂联用,不仅有效去除有机物,而且也有效缓解膜污染.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近年来宝鸡地区地表水质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对策,旨在为宝鸡地区地表水质的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宝鸡地区污染物以有机类为主。在空间分布上,污染较重的主要是渭河干流的蔡家坡桥、虢镇桥、常兴桥和卧龙寺监测断面,河流中各污染物污染程度从上游到下游均表现为逐渐增加的趋势;在动态变化上,地表水质近年来整体好转,其中水质明显好转的为渭河干流的常兴桥和卧龙寺监测断面;在影响因素上,以工业污染为主,但是生活和农业污染也不容忽视。基于此,建议采取相关对策多措并举,保障生态需水、加强工业废水治理力度、增强生活污染综合整治和提高农业污染治理等。  相似文献   

17.
一体式膜工艺以其占地面积小、污染物去除效率高等优点在水处理工艺中逐渐应用.然而,长期运行后,传统颗粒性吸附剂存在加剧膜表面损伤的风险,同时大多数研究所用吸附剂价格较高,如纳米铁、碳纳米管等.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将铝盐混凝剂水解后形成的松散絮体直接注入膜池,基于腐殖酸(HA)和密云水库原水,考察了一体式絮体-超滤膜工艺运行效能及膜污染行为.结果表明,仅HA过膜时,第12 d跨膜压差(transmembrane pressure,TMP)急剧增至76. 4 k Pa,将膜组件取出经自来水清洗膜表面后TMP降为10. 1 k Pa (13 d),表明滤饼层是膜污染的主要形式,并且运行期间HA平均去除率仅为23. 3%.絮体注入频率、曝气强度及溶液pH能显著影响该工艺运行效能,尤其溶液pH.当采用连续投加方式将43. 2mmol·L-1铝盐絮体注入到pH为6. 0、曝气速率为0. 3 L·min-1膜池内时,膜污染程度显著降低,第12 d时TMP仅增长到19. 5 k Pa,清洗之后TMP降为5. 6 k Pa (13 d),此时HA平均去除率提高至61. 2%.此外,密云水库原水实验表明,当原水直接过膜时,TMP也急剧增加,运行12 d时TMP达到38. 0 k Pa,而清洗膜表面后TMP降低至3. 8 k Pa (13 d),滤饼层仍然为主要污染方式,同时有机质平均去除率为7. 5%.在上述最佳工艺条件下(曝气0. 3 L·min-1、溶液pH 6. 0)投加43. 2mmol·L-1铝盐絮体时,TMP增长也极其缓慢,12 d时仅增至6. 1 k Pa,膜表面清洗后TMP降至2. 3 k Pa (13 d),有机质平均去除率高达58. 6%.本研究表明一体式铝盐絮体-超滤膜在水处理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采取厌-好氧交替运行、实验室人工配水的方式,连续运行300 d,研究膜序批式间歇反应器运行过程的膜污染特性及其控制.结果表明,在运行初期的75 d内,污泥处于絮体状,SVI值64.6~110.6  mL·g-1,膜污染呈快速指数增长趋势,TMP平均增长速率为0.309 kPa·d-1,膜阻力变化在0.393×1011~1.298×1011 m-1·d-1之间,比膜通量从4.4  L·(m2·h·kPa)-1下降为0.52  L·(m2·h·kPa)-1,75 d时的临界膜通量为20  L·(m2·h)-1.从75~120 d对系统进行了调控,反应器培养出好氧颗粒污泥,SVI值逐渐下降,从170 d开始,SVI一直保持在40  mL·g-1左右,污泥粒径逐渐增大,220 d时污泥粒径分布大多在500~1 000 μm.120~300 d运行过程中的膜污染呈缓慢增长趋势,TMP平均增长率仅为0.062  kPa·d-1,膜阻力变化率在0.291×1011~0.404×1011m-1·d-1,比膜通量从4.4  L·(m2·h·kPa)-1下降为1.4  L·(m2·h·kPa)-1,220 d时的临界膜通量为40  L·(m2·h)-1.这些数据表明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对减缓膜污染发生具有极大作用.曝气强度为100 m3·(m2·h)-1时,比膜通量最大,曝气强度为69 m3·(m2·h)-1时,膜污染速率最小.  相似文献   

19.
UF膜与混凝粉末活性炭联用处理微污染原水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采用混凝、粉末活性炭和UF膜分离的联用技术对黄浦江原水进行试验 ,结果表明 ,混凝、粉末活性炭可有效地去除溶解性有机物 .混凝处理主要去除大分子量的有机物 ,粉末活性炭主要去除低分子量的有机物 .混凝、粉末活性炭还能有效地去除三氯甲烷生成潜能 (THMFP) ,对于低分子量的THMFP ,混凝去除效果很差 ,而粉末活性炭去除很好 .试验还表明 ,混凝、粉末活性炭还可大大降低膜的滤饼层阻力 ,当混凝剂投加量为 4mg/L时 ,膜的滤饼层阻力最小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