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介绍 联合国自2005年开始组织国际救援队能力评估工作,对各国国际救援队进行重型、中型和轻型三个级别的分级测评。通过测评获得资格认证是受援国接受国际救援队开展救援行动的依据,也是国际救援队整体能力的综合体现。援助国和受援国将依据资格认证派出和接受国际救援队。在联合国框架下有序高效地开展国际救援行动。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12月4日,"东盟地区论坛——国际城市搜索和救援能力建设"培训班在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开班,来自马来西亚灾害援助和救援局、柬埔寨国家救援711、蒙古国家紧急情况管理局和印度尼西亚国家搜索和救援局的应急救援专家和队员共40人参加了培训。本次培训的主要目的是为帮助东盟地区论坛框架下各发展中国家建立国际人道主义搜索与救援行动框架下的国际救援队伍,提升东盟地区论坛各国和"一  相似文献   

3.
《防灾博览》2014,(5):9-9
2014年8月25—30日,联合国国际搜索与救援咨询团在华举行亚太地震应急演练。演练由中美双方其同资助,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办公室主办,中国地震局承办。来自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新西兰、韩国、泰国、挪威、捷克、蒙古、印度尼西亚、印度、孟加拉国、老挝等16个国家及联合国代表在内的142名应急救援专家和救援队员参与了演练。此次演练得到了联合国及参演队伍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4.
《防灾博览》2014,(5):9-9
2014年8月26日,陈建民局长在中国地震局会见了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OCHA)驻日内瓦总办主任拉希德·卡里科夫一行。陈建民指出,中国地震局高度重视与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的合作,积极参与其相关活动。2014年6月,中国地震局在上海成功举办了“亚太地区人道主义合作伙伴”年会。今后将继续加强与联合国相关组织的合作,为全球和区域人道主义救援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正>北京时间2023年2月6日9时17分和18时24分,土耳其东南部先后发生两次7.8级地震,截至北京时间2月20日,已造成土耳其、叙利亚两国共计至少超过4.3万人遇难,近12万人受伤。地震波及土耳其、叙利亚、埃及、黎巴嫩、伊拉克和北塞浦路斯等国家(地区)。根据全球灾害协调系统(GDACS)网站显示,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有超过38个国家的数百支救援队(含城市搜救队USAR和紧急医疗队EMT)抵达土耳其开展人道主义救援工作。其中,我国有19支救援队500多人在土耳其马拉蒂亚、哈塔伊等地开展救援工作,在将近半个月的救援时间里,共救出至少数十名幸存者,数百具遇难者遗体,我国救援人员的国际人道主义品格和专业的救援技术得到了联合国人道主义办公室、其他国家救援队以及土耳其政府的高度赞誉。  相似文献   

6.
蒋国谦  王衍发 《灾害学》1996,11(1):87-91
通过对国内外军民协调灾害卫生救援体制现状的对比分析,找出我国现行灾害卫生救援体制与国外体制之间的差距,分析了产生差距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从加强军民协调、平战结合角度,提出我国灾害卫生救援体制四种框架模式,运用专家咨询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评估。明确了我国军民协调灾害卫生救援体制发展的战略目标和近中期目标,从而提出加强我国军民协调灾害卫生救援体制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李立 《防灾博览》2022,(1):48-52
为贯彻落实应急管理部"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机制,提高我国在搜索与救援领域的国际影响力,2021年11月24-26日,由应急管理部和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OCHA)主办,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承办的2021年国际城市搜索与救援咨询团(INSARAG)亚太地震应急线上演练圆满完成.  相似文献   

8.
《防灾博览》2014,(5):8-9
2014年9月16日,中国地震局副局长赵和平在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会见了瑞士发展合作署副署长曼纽尔·拜斯勒先生一行。双方就深化中瑞应急救援合作达成共识,并探讨了下一步合作计划,就灾情信息其享、救援教官及救援队员交流、联合对第三国提供救援培训、建立联络人机制等达成其识。  相似文献   

9.
如诗 《防灾博览》2005,(1):14-14
当2004年即将翻过最后一页时,肩负着祖国和人民重托的中国国际救援队,不远万里,奔赴海啸灾难最重的印尼班达亚齐,去实施国际人道主义救援。  相似文献   

10.
用GIS与虚拟现实技术模拟火灾过程 --应用和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技术的发展已使得用计算机来模拟灾害过程及进行指挥救援成为可能。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分析,总结了GIS和虚拟现实技术在当前火灾模拟与控制方面的应用以及二者集成应用于火灾科学研究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筑火灾及人员疏散模拟系统的设计框架。该系统可针对现有和新建建筑,研究火灾发展及其可能对结构造成的影响,并进行人员疏散模拟与火灾危险性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