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日本工业技术院物质工学工业技术研究所成功完成利用临界水将PCB几乎完全分解的实验。新方法的特点是在分解反应中加入氢氧纳来处理混入PCB的绝缘油,没有副反应,不会产生有害物质。  相似文献   

2.
日本武藏工业大学绫日出教授的研究室,正在着手通过膜分离生物反应,进行污水处理的研究,并已证实采用这种处理法可以完全不发生剩余污泥。由于膜分离生物反应使用的是超微过滤膜和精密过滤膜,因而可得到极清澈的处理水。  相似文献   

3.
辐照处理垃圾焚烧烟气中二噁英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垃圾焚烧技术的推广,有效处理焚烧烟气中的有毒物质二噁英以达到工业排放标准是当下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分析辐照技术处理垃圾焚烧烟气中二噁英的反应动力学过程,基于Simulink仿真组件进行建模,研究反应环境中包括活性碳、氧气、水等物质的含量和电子束辐照剂量以及OH自由基浓度对二噁英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电子束辐照处理垃圾焚烧烟气中二噁英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温度小于57℃,电子束剂量控制在为6~10 kGy的范围,活性炭浓度尽量低(辐照前对活性炭进行处理),水的体积分数0.2%以上,同时需保证足够高的OH自由基浓度。  相似文献   

4.
甲苯作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代表,其治理技术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介绍了低温等离子体的概况及其处理甲苯的机理,重点概述了单独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处理甲苯的放电形式、放电参数以及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催化技术处理甲苯的工艺、催化剂种类和放电模式,并对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处理工业废气中甲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处理工业废气中甲苯的处理效率高,但选择性较差,通过协同催化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选择性,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工业技术院名古屋工业技术试验所最近研制出能自动控制、高效率地处理城市下水道污水和工业排水中所含氮的方法。该方法是:①由活性污泥中的需氧细菌将排水中所含的氮转换成硝酸离子;②然后由活性污泥中的厌氧菌将硝酸离子转换成氮气。该法被称作“污水三次处理”,在防止湖泊、海洋的富营养化方面受到重视。但是,在②的过程中为了促进反应,需要添加甲醇,而调整甲醇的正确添加量很困难。该试验所测定硝酸离子与甲醇ORP(氧化还原—电位),使测定仪与甲醇泵连动,即可保证维持等量点所需最少量甲醇的添加。  相似文献   

6.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如何对工业废水进行高效处理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电化学方法反应装置简单,反应效率高,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对中国工业废水目前常用的电化学处理技术的进展和应用进行了综述,包括电化学氧化、电化学还原、电絮凝、电渗析等内容,对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的总结可知,电化学法对工业废水的处理效率较高,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同时对电化学法将来的重点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工业上广泛使用盐酸作为钢材酸洗介质,会产生相当多的含铁废盐酸,废液如果直接排放会严重污染环境,而且造成资源浪费。本文介绍的技术将所得的废酸通过浓缩精馏、酸化制得HCl气体、再吸收成盐酸以及酸化制备母液的再处理,不产生二次污染且零排放,从而实现了工业酸洗含铁废盐酸的资源化处理。废酸中Cl-的回收率达到85%,得到的工业精制盐酸浓度达34%,同时副产氧化铁红和磷肥。目前该技术已通过中试并经过了有关技术鉴定。实践证明,该技术用于含铁废盐酸的处理,可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且环境友好,是目前代替中和法处理含铁废盐酸较为理想的方法,是一项实用的资源化综合利用绿色技术。  相似文献   

8.
应急服务     
英国 Briggs Environmental Services,一家对油品泄漏提供反应服务的公司已建立化学事故应急反应服务 ,服务范围包括工业化学品及其制成的产品。处理事故的范围是控制事故并处理泄漏。应急服务  相似文献   

9.
1 引言 为改善生活质量,工业废物产生和排放量要大大削减。这可以通过加强末端处理技术来减少对环境的危害。工业废物预防能使废物产生和排放量避免或最小化。为了保护能源和原材料,改善生产技术的废物预防方法变得更有意义。清洁生产的基本概念是非常简单的,在源头消除或使废物产生和排放量最小化,而不是废物产生后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饮水净化处理工艺是通过对水源进行预处理开始的,随后通过净化处理剂等在反应池中的添加进行对水体进行处理。超滤膜技术作为一项相近的水净化处理技术,其在环境工程领域中的水净化处理应用,并对其问题进行有价值的建议,可以为我国的水处理工艺在不断的发展中,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和保证。  相似文献   

11.
工业固体废物的焚烧处理——实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固体废物的处理为例,分析讨论了焚烧技术在处理工业固体废物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选择回转窑焚烧炉对开发区的工业固体废物进行焚烧处理是合理的,可较好地实现工业废物的减量化、无害化的目标以及废物处理资源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以我国焦化、造纸、生物制药等 1 0多种行业的高浓度工业废水为对象 ,采用引进的 CWO(湿式催化氧化 )处理技术及其 2 0 0 L/ d小型工业试验装置进行处理可行性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该技术及装置对处理我国高浓度工业废水具有良好的适用性。通过在昆明自主设计、制造、集成建设和运行的一套 2 0 m3/ d工业应用装置 ,完成了对该技术的装置国产化研制与示范工程。该工业化应用装置对造纸黑液、焦化废水两种高浓度生化难降解工业有机废水具有良好的净化处理性能 ,废水中的CODCr、NH3— N等的去除率均达 99%以上 ,可以使高浓度废水经处理后连续稳定地达标排放 ,并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3.
“十五”期间国家将重点鼓励发展以下环保设备技术: 1.大气污染防治设备。主要有:燃煤工业炉窑和锅炉湿法反应干法出渣脱硫成套设备;大型干法脱硫、脱硝一体化成套设备;高温高滤速袋式除尘器及高效清灰设备;电除尘系统配置数据、实地采样及定量分析设备。 2.水污染防治设备。主要有:大中型工业及城市污水生物处理成套设备;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设备(用于轻工食品医药发酵、屠宰加工、造纸废水等领域);废水深度处理、净化、消毒设备;膜处理、微滤净化处理设备;城市污水处理厂自动化监控系统及仪表;海水资源直接利用技术与设备…  相似文献   

14.
电子工业清洗废水是较难生物降解的工业污水之一,因此,须采用其他方法对其进行处理。文章通过室内烧杯试验研究了采用高铁酸钾氧化法处理该种废水的影响因素和方法,当该种废水的COD浓度在500~800mg/L范围内时,调整废水pH=2左右,投加量高铁酸钾3g/L左右,并分次投加,则当反应时间超过30min后,其COD的去除率可达40%左右,且效果稳定。活性炭吸附可以进一步去除高铁酸钾反应出水的COD,当活性炭投加量高于10g/L,吸附反应5h时,出水COD低于100mg/L,符合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5.
工业危险废物在处置过程中的控制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中国工业危险废物的现状入手,通过介绍危险废物在处置过程中的控制与管理技术,为中国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在收集、贮存和处理处置等方面提供一些运行经验。  相似文献   

16.
生物膜填料塔降解有机废气的工业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业应用研究表明 ,生物膜填料塔处理工业有机废气是可行的 ,处理后的废气能够达标排放。这一成果填补了我国环保工业技术领域的空白 ,工程技术上接近现阶段国外的技术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17.
由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承担的糠醛厂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理项目日前通过技术鉴定 ,这标志着长期以来困扰糠醛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难题将得到解决。糠醛厂工业废渣、废液的处理一直以来都属于国际难题。国内多数糠醛厂仅将部分废渣作为锅炉燃料烧掉 ,其余则堆积闲置。糠醛厂排放的废水COD值高、酸性强 ,直接排放会严重污染地下水。据有关资料显示 ,糠醛厂废水COD的去除率很难达到 98%以上 ,也没有任何技术可实现废水、废渣的同步处理。2 0 0 0年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承担了国家科技部“糠醛厂工业废弃物综合处理的研究”课题 ,科研人员从…  相似文献   

18.
总公司重点科技开发项目一催化剂生产工艺废水中悬浮物处理技术及其工业应用由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与兰州炼油化工总厂共同研究开发成功,并于1996年12月5日在北京通过了总公司技术开发中心组织的技术鉴定。有关专家认为:该技术在处理催化剂生产工艺废水中悬浮物时,不仅能控制  相似文献   

19.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各行业、领域在工业污水处理中普遍扩大了对低碳化处理技术的配置比例,旨在减少碳排放量。本文阐述了“双碳”目标下工业污水低碳化处理的必要性,并在剖析相关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某工业污水工程项目,分别从项目概况、工艺流程、低碳化特征、运行效果方面对其处理情况进行了具体探讨。  相似文献   

20.
铝电解工业产生大量含氟化物、含氰化物的危险固体废弃物。综述了国内外处理废阴极的研究概况,废阴极固体废物的处理方法有火法、高温水解法、氧化法、酸碱法、浮选法等,阐述了各种方法的工艺过程、技术特点、技术难点。湿法处理可以回收炭材料和电解质达到资源利用的效果,湿法工艺需要进一步从精细化学、理论层面和分子水平控制反应条件研究。使用组合工艺浮选法+化学浸出法+火法可以回收炭和电解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