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笔者通过深入基层调查,发现导致事故发生的种种"潜流"仍在"流动"不止,"事故潜流"的存在,使事故频发,使企业蒙受损失.为此,针对"事故潜流"采取措施"截流",是当前企业安全管理中不可忽视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煤矿又出事了。8月18日,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辽阳镇河南村一村办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目前27人被困井下,生死不明。这是自8月份以来山西省继“8.11”大同杏儿沟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和“8.14”阳泉市无烟煤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后的第三起事故。面对这时隔7天共65人死亡、32人生死不明的三起事故,人们在悲痛之余,不禁要问:为何“亡羊”之后却不思“补牢”?引发山西省近期连续发生三起特大矿难的罪魁祸首均为瓦斯气体爆炸。试想,如果当山西大同“8.11”矿难事故发生后,全省煤矿企业能警钟长鸣,举一反三,那么后两起事故也许可以避免;如果当第一起矿难…  相似文献   

3.
2002年8月13日<中国安全生产报>报道,湖北宜昌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安全生产事故说清楚制度>,规定凡发生事故,事故所在地所属行业的行政第一负责人要在事故发生后15日内将事故情况说清楚.  相似文献   

4.
在推行HSE过程中,安全管理方面出现了一个新的概念--事故"复盘".把企业历年来的事故案例喻为经济概念中的"盘",让时间倒回到这些事故发生前,并假设事故责任方在事故前按HSE管理体系中的各项标准、规章开展了防范工作,经过理论分析和论证要得到这样一个答案:事故是否还会发生?  相似文献   

5.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规定,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县级人民政府也可以委托事故发生单位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于是,少数企业钻政策法规的空子,组织事故调查时降低标准、放松要求,落实整改措施时敷衍了事、虎头蛇尾。笔者认为,企业唯有严格落实“三个一”措施,才能防止事故调查工作走过场。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取规范与实证结合、归纳与演绎结合以及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对我国煤矿事故规律进行了概述。结合煤矿事故总体情况、部分大型煤矿事故规律、事故种类等,分析煤矿安全管理中“三违”现象产生的原因,对减少煤矿事故“三违”行为途径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顾小成 《安全》2011,32(1):39-40
我国各地施工现场因触电死亡事故比例居高不下,据统计,全国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发生触电死亡事故占事故总数8%左右,预防触电事故已成为现场施工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8.
王海燕  肖宗敏  杨艳春 《安全》2007,28(5):41-43
1“三违“学习的重要性   提起安全管理,许多人都知道有一个著名的海恩法则,它告诉我们一起重大的安全事故背后会有29起事故征兆,每个事故征兆背后还会有300起事故苗头,这些事故苗头又大多是由一系列的“三违“作业造成的,由此可见“三违不除,安全不稳“.   ……  相似文献   

9.
汤正 《劳动保护》2006,(4):29-30
2005年7月11日,新疆自治区昌吉州阜康市神龙煤矿发生1起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83人在事故中丧生,直接经济损失35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0.
正发生在河南省义马气化厂的"7·19"爆炸事故,是今年全国化工行业发生的第三起重特大事故。事故发生后,很多圈内人士提出,我们的风险管控工作到底哪里出了问题?本刊约请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中心主任叶坚新及德凯东南亚区过程安全咨询总监苏德亮分别阐述了观点。  相似文献   

11.
班组是企业构成的最基本单元。班组员工比其他人更多地接触到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险危害因素,是企业各类事故的主要发生群体。因而,开展“以人为本、规范作业行为”的班组安全管理是有效控制事故的关键。经对我公司93人次人身伤害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以下4类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1.未确认行走路线是否安全而导致的事故,占事故发生频数的8.5%,一般为重伤以上事故;2.未确认上级的指令出现误操作而导致的事故,占事故发生频数的6.5%,一般为重伤以上事故或设备事故;3.未确认操作对象及环境是否安全而导致的事故,占事故发生频数…  相似文献   

12.
"狼来了"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那个屡屡高呼"狼来了"、以撒谎为乐趣的顽童,最终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在生产安全中,我们常常也用来比喻不重视安全生产容易发生事故,存在"狼来了"的危险.全球每年因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就造成120万人死亡、2.5亿人受伤;我国2003年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96万起,造成136340人死亡.我们常常以发生的各类事故作为教材,要求各类从业人员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认真吸取教训,防范"狼来了".  相似文献   

13.
某石油企业在2个月内连续发生了5起大小不一的安全生产事故,造成1人重伤,5人轻伤.事后安检人员在对这5起事故进行仔细分析的时候,发现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就是这些事故全部发生在双休日.因此,安检人员把这一现象称为"双休日现象".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长庆油田公司事故的发生率较90年代明显下降,但事故风险仍未彻底消除.据统计,近5年来长庆油田公司共发生了37起事故,造成5人死亡,11人重伤,35人轻伤;在这37起事故当中,由于"三违"行为引发的事故有35起,占总数的94.6%.  相似文献   

15.
在对待事故上,有的单位为减少"负面"影响,对事故处理采取"低调",不向上报告,不调查事故原因,不追究当事人责任.其单位领导解释说,当事人已受到伤害,如果我们再给其处分,从情理上讲不过去.  相似文献   

16.
一起事故的遗患,特别是人身伤害事故,不仅给受害者及亲属带来莫大的痛苦与不幸,还会使单位职工的思想、心理与行为相继产生一系列不稳定的连锁反应,不但影响一个时期的正常生产,甚至事故的"冲击波"还会使安全工作产生恶性循环.因此,探讨一下事故发生的"亡羊补牢"工作,对于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再发生显得十分重要.本文试就从"五变"、"五为"入手,对事故后"亡羊补牢"工作做一粗浅的阐述.  相似文献   

17.
在很多事故调查中,一讲事故原因,就是4个常用字“违章作业”。在“违章作业”下面应该有它具体而又详细的内容,这就需要我们进行事故调查时应该像刑侦破案一样,从事故现场调查入手,细致科学地弄清事故全过程。不要轻易放过任何细节。在这个基础上,再从工程和工艺技术的角度去分析、判断事故发生的原因。否则,你就没法解释事故中出现的各种现象。没法说服人,教育人,也就没法预防同类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为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四川省规定,从今年开始,凡发生特大事故的市县,"事故市长"和"事故县长"们将要求到省政府述职,以促进各地增强责任意识,严格责任追究.  相似文献   

19.
郑敬东 《安全》2003,24(5):34-34
1 安徽芦岭煤矿瓦斯爆炸事故说明什么 今年5月13日,安徽芦岭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86人死亡。媒体评论说,按照我国目前瓦斯防治能力,国有大型煤矿完全具备避免瓦斯爆炸的技术和能力,而且,该矿去年4月就曾经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造成13人死亡。如果该矿能够真正从那次事故中吸取教训,把瓦斯防范等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有关部门负责人指出:“该矿在安全管理上存在漏洞”。那么,最重要的“漏洞”是什么?  相似文献   

20.
"群体效应"与企业人因事故防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人因工程的角度出发,分析人因失误与人因事故的联系、企业事故与人因事故的关系、分析人因事故与群体效应的关系;研究群体效应的形成机理和群体效应对于人因事故防御的作用和重要性;利用S→O→R模型建立"群体效应"三级人因事故防御机制;加强企业"群体效应"的正面功效,降低人因失误所引发的企业灾害的发生.最后指出了建立"群体效应"须采取的措施,为提高企业安全生产和企业制定事故防御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