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教育电视台《第一观察》栏目与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联合主办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教育》节目于10月17日播出。节目特邀联合国安南秘书长的特别顾问斯特朗先生、原国家环保局局长、原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委员会首任主任委员曲格平先生作为嘉宾。节目就可持续发展与环境教育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这对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环境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党委宣传部、学报编辑部联合将对话的主要内容进行整理,现予以刊登,供读者阅读。  相似文献   

2.
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加速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许多问题。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人口的剧增等现象严重地困扰着人类社会,使人类不得不对自己的发展过程进行反思,努力寻求一种解决的途径。于是,人类在一方面进行科研攻关,改善环境的同时,另一方面也意识到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大力开展环境教育,培养人类的环境意识,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需要。环境文学作为环境教育的一种独特的形式,无疑将会发挥巨大的作用。环境文学是指那些以保护环境为内容的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电影、电视、童话、…  相似文献   

3.
李清 《环境教育》2004,(7):8-11
从20世纪80年代发展至今.中国的环境教育有了质的飞跃、特别是《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的出台.标志着中国有了自己的第一份国家级环境教育指导性文件;标志着环境教育成为了正规教育领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苛、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机体。这既是国际主流环境教育对中国环境教育主流发展推动的结果。更是中国对国际环境教育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魏涛 《环境教育》2000,(1):32-32
一、联系生活 ,丰富内容 ,在课堂上渗透环境教育现行的人教社自然教科书是面向全国的统编教材 ,虽然涉及环保内容较广 ,但只侧重知识面 ,而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发展阶段决定了学生更容易接受那些贴近他们生活、新鲜而具体生动的内容 ,因此 ,教师要时时做生活的有心人。在平时 ,用录像机随时把电视节目里所播放的环保内容(如《人与自然》)录下来 ,然后利用学校班班有电视的电教优势 ,组织学生及时观看 ,使学生在看节目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环保教育。用笔记本及时从传播媒体中获取最新环保内容 ,随看随记 ,随听随录 ,这样日积月累便汇聚了不少…  相似文献   

5.
将网络技术引入教学过程 ,开辟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路 ,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思想 ,适应时代对教育的要求 ,是现代教育面临的挑战。环境教育做为教育的重要内容 ,也面临着新技术带来的机遇。环境教育内容的全球性 ,环境问题出现的时间性 ,人们关注环境问题的广泛性 ,使得网络成为全人类关注环境问题的载体 ,为环境教育资源的全球共享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契机。在这样的大环境下 ,如何利用环境教育网络资源有效的开展环境教育 ,如何自己开发环境教育资源 ,使资源的利用有持续性 ,已经摆在了环境教育工作者的面前。一.环境教育网络资源环境教…  相似文献   

6.
中国环境教育的发展与方向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黄宇 《环境教育》2003,(2):8-16
一般认为,中国的环境教育起步于1973年,迄今已有30年的历史。30年来,中国的环境教育沿着自己独特的轨迹发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环境教育体系”,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功不可没。从整体上看,中国环境教育和环境保护同时起步,共同发展,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在30年中共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回顾:中国环境教育三十年1.环境教育的萌芽和起步阶段1973—1983)与西方工业国家比较,中国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是迟缓的,在1972年以前对已…  相似文献   

7.
浅论我国环境教育采用远距离、多媒体教育方法的必要性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刘凤奎,刘定慧,耿世刚远距离、多媒体教育方法是现代世界上发达国家广泛使用的教育方法,是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趋势。这种教育方法就是利用现代多种信息传递媒介,如广播、电视、电话、录音、刊物...  相似文献   

8.
韩梅  林宪生 《环境教育》2004,(11):20-21
服饰文化是以服饰为裁体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物质文化现象.是人类与环境相融台的产物。服饰文化在受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给环境带来负面的影响引发环境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环境问题.需要我们重新审视自身的服饰文化.立足子环境教育。服饰文化作为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个领域.其涉及范围的广泛性为环境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我们要利用这一契机充分挖掘服饰文化与环境教育的最佳契合点。  相似文献   

9.
论环境审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环境道德意识.促使他们用自觉的行动去保护美丽的大自然.而审美教育的目的是有目的、有组织地通过各种美的事物.培养学生的审美欣赏、审美表现和审美创造能力.进而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诸多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因此.环境审美教育对青少年的个性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它引导青少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校通过实施“创建绿色学校.提升环保理念”活动.己初步构建了环境教育体系.形成了“必修课渗透、选修课深化、活动课参与、隐性课内化”全方位环境教育模式.构建出了环境教育主题活动的基本框架。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活动课更能吸引学生.收效更大.更切合环境教育的要求,为此.我们对以环境教育为主题的活动课进行了初步的设计、实践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正>首都环境教育定位是面向首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环境教育,即面向首都"四个中心"定位和谐宜居的大都市、京津冀协同发展、城市副中心建设等发展需求,进行整体规划实施。很高兴能参加今天的环境教育年会,向大家介绍首都生态文明教育与环境教育的一些实践创新,我将从三个方面进行介绍:第一,环境教育在政策方面的创新,第二,环境教育在学校上的变革,第三,环境教育以后的愿景。  相似文献   

12.
《环境教育》2007,(7):F0002-F0002
为更好开展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创建活动,根据《“十一五”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实施细则》中的要求”中小学环境教育普及率≥85%.全市有统一的中小学环境教育专题教材.并正式纳入到地方课程,每学年环境教育12课时以上.绿色学校要求全部开设环境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13.
金喆 《环境教育》2004,(11):27-29
加强环境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是环境教育的主要阵地,每个教育工作者都有环境教育的责任。但在学校教育层面上,也有不少误区。有的认为,环境教育就是自然科学知识传授,是自然老师的事:有的认为,环境教育就是捡纸屑、扫地、擦窗户等卫生工作.是后勤部门的事:有的认为,进行小制作、小发明、小养殖、写论文就是环境教育等等。  相似文献   

14.
小学生环境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有序和逐步深化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知识的积累,环保行为的强化,体现从低到高,由浅人深的过程。因此我们在进行环境教育时,以环境知识渗透和环保行为规范训练为基础,各年级各有侧重点又相互贯通的进行环境教育。一、环境教育内容的层次性由于不同年龄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环境教育内容的层次性。根据我们的摸索和研究,制定了一至六年级的环境教育和活动内容。一年级:初步认识学校、家庭和邻近地区的环境。1.居住环境:我们的生活环境;家庭周围的环境;家庭居室环境Z日…  相似文献   

15.
讨论1 是否应该向小学生进行全球环境危机教育?我们在一些学校、特别是一些小学开展环境教育工作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各个学校总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小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差.不适合接受复杂的环境问题,环境教育应该针对中学生或大学生。  相似文献   

16.
当今语文科的教学 ,教师们往往只注意到“文以载道”的特点 ,注意到发挥语文科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功能 ,然而对如何在语文科教学中挖掘语文科的环境教育因素 ,发挥语文教学对于学生的环境知识、环境意识的教育功能 ,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换句话说 ,我们必须加强对这个领域的研究 ,把环境教育作为语文科教学的一项明确的任务来完成!1.语文科实施环境教育的客观性、可能性和必要性语文教材、语文教学环境中隐含着大量的环境教育因素 ,是不容忽视的客观事实 ,也为语文科实施环境教育提供了可能性 ,这些客观存在的教育因素可以在教师有…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环境教育事业国家环境保护局任耐安环境教育既不同于部门教育又不同于行业教育.而是对人的一种素质教育。因此,环境教育不仅是环境保护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环境教育概括起来可分为四个部分:环境保护专业教育、社会教育、中小...  相似文献   

18.
欧洲环境教育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通过大众媒体和教育系统的作用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是欧盟-中国辽宁综合环境项目的公众环境意识子项目。作者随其项目组环境教育学习考察团到欧洲进行了20多天的考察,走访了德国、奥地利等六国19个市镇,参观了34个有关的机构和单位。所见所闻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欧洲人环境意识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观的建立与实施有效的环境教育密不可分,而环境教育从1992年以后逐渐发展为可持续发展教育。事实上欧洲环境教育不仅起步早,而且不断发展进步,始终在教育理念上居于领先地位。通过考察团的实地考察和学习,发现欧洲各国在可…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是经济、科技飞跃发展的世纪。当人类正沉浸于经济、科技发展所带来的生活质量的提高的喜悦中时.往往忽视了经济发展对环境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传统的环境教育在很多方面存在着直接或间接扼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妨碍创新人才的培养。近几年来.我校从实际出发,大胆开拓创新.以体验教育为切入口,以环境教育为载体,以小课  相似文献   

20.
幼儿环境教育工作是环境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提高未来公民素质的重要内容,是面向未来的事业,也是幼教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我们不仅要使幼儿认识环境,而且要培养其保护环境的态度和行动。环境教育具有知识性、趣味性、主动性、探究性。综合性、多维性等特点,所以应从选择幼儿身边存在的环境问题入手,通过幼儿多种角度的探究活动,让幼儿从感性的认识和自身活动中积极、轻松、自然地接受教育。一、以本国为基地开展环境教育1.在幼儿园良好环境中进行环境教育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幼儿园是地球大环境中与我们关系最密切的小环境,要爱护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