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研究了不同来源的活性污泥和培养的菌液降解耗氧速率。基于微生物耗氧速率评估了对十二烷、苯、正庚烷及环已烷的生物降解的可能性。实验结果表明,监测耗氧速率是评估生物降解含油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可行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垃圾渗滤液的生物降解特性与动态模型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应用微生物耗氧速率测定法对不同来源不同季节垃圾渗滤液的生物降解特性进行了比较评估 ,并采用经过长期驯化的厌氧 好氧废水生物处理模型系统对被评估为难生物降解的一种渗滤液进行了动态模拟运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来源的污泥菌种及驯化前后均表现出不同的生化代谢活性。驯化污泥对 3种被测渗滤液的耗氧速率常数相差甚大 ,3种待测废水分别被评估为易生物降解、难生物降解及不能被受试微生物降解等类别。当厌氧 好氧模型生物反应器系统进水CODCr、NH+4 N浓度分别为 3 0 18 9mg L、45 2 4mg L时出水质量可达到GB16889 1997排放标准。CODCr及NH+4 N总去除率分别为 78 9%和 75 8%。  相似文献   

3.
城市河流有机污染严重,水体流动性差,自净过程缓慢,复氧速率远低于耗氧速率,大多处于厌氧状态,水质难以改善。针对城市河流污染特点,提出再造好氧微生物有氧环境体系,加快生物降解速率开展生态修复。论文从曝气模式确定和曝气量选择论述该技术应用关键。在实际应用时应重视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氯代芳香化合物生物降解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8种氯代芳香化合物的生物降解性能机理,试验结果表明:污水处理厂年取的未驯化污泥对所选氯代芳香化合物表现出抑制作用,氯苯,邻二氯苯,间二氯苯驯化污泥,除对二氯苯外,其驯化产生微生物均能有效降解或诱导降解所选基质,但对二氯苯仍难于降解,对二氯苯驯化的污泥可有效降解所选全部有机物,且其降解速率常数相应大于其他污泥的耗氧速率常数,在这几种驯化污泥中,对二氯苯驯化污泥对所选氯代芳香化合物的生物降解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5.
综合调水前后苏州河下游水体耗氧特性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程曦  张明旭等 《上海环境科学》2001,20(5):215-217,230
对综合调水前后的苏州河(北新泾下游)水体耗氧特性进行了定性与定量比较。结果表明,综合调水工程全面实施后,苏州河下游水体的还原性物质耗氧阶段消失,单位水体耗氧量大幅度下降,但难降解有机物阶段的耗氧量仍较高。耗氧动力学模拟计算表明,CBOD耗氧一级反应动力学速率常数(K)在综合调水前后变化不大,而硝化耗氧Logistic动力学速率常数(Kn-log)则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活性污泥耗氧速率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试验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首先介绍了活性污泥净化能力判别指标——耗氧速率的原电池氧测定法,继而通过试验研究了一些相关的影响因素同比耗氧速率的关系,最后分析说明了比耗氧速率在监控活性污泥系统运行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模糊综合评价法判别堆肥腐熟度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对堆肥腐熟程度的评估方法作了研究,首次提出以模糊数学为基础,综合表观指数、碳氮比降解率、平均耗氧速率、微生物量、氨氮变化率等指标的模糊评估法。结果表明,该法全面、简便,有效地量化了堆肥的腐熟度。  相似文献   

8.
有机物好氧生物降解性的综合测试评价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综合考虑有机物好氧生物降解过程中的耗氧量,最终产物量和微生物活性3个影响生物降解性的因素,以BOD5/COD作为耗氧指标,以CO2作为降解产物量指标,以ATP作为微生物活性指标,根据这3个指标提出模糊聚类综合 加权综合评估2种综合评价有机物生物降解性的方法,综合评价了22种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废水的生物降解性,并比较了这2种综合评价方法的优劣,同时也提出了采用这2种综合评价方法所需进行了具体步骤。  相似文献   

9.
污泥堆肥处理过程中氧气消耗的动态变化与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城市污水污泥、粪渣污泥和造纸污泥进行好氧堆肥试验,以研究不同物料堆肥过程中氧气消耗的动态变化、分布特征及其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污泥堆肥时,耗氧速率和温度具有相似的动态变化阶段.在堆体刚进入高温阶段时,耗氧速率不断升高并达到峰值,之后则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堆肥结束时的耗氧速率只相当于最大值的1/3~1/15.物料组成影响升温速率,耗氧速率的最大值及达到最大值的时间.有机物含量高时,堆体温度上升快、维持持续高温的时间长.堆体各部位耗氧速率存在差异;中间部位的耗氧速率始终较高,在升温期,上层的耗氧速率略高于下层,此后下层的耗氧速率高于上层.堆体上层和下层的氧气含量在堆肥过程中波动较小(>18%),而中间部位的氧气含量波动较大,在高温阶段其含量较低(约12%).使用无机调理剂(CTB调理剂)时,耗氧速率明显小于使用有机调理剂的处理,供氧所需的通风量减少35.9%;堆体升温较慢,温度变化较平缓.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优化通风控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珠江广州河段员村段的底泥耗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富强  杞桑 《环境科学》1994,15(1):31-35,41
探讨广州珠江员村段底泥的耗氧特点及总底泥耗氧中生物耗氧和非耗氧所占比例。结果表明,在实验期间内平水期底泥只出现前6h的持续耗氧过程,而丰水期泥除出现前6h的快速耗氧外,还表现出相对较缓慢的耗氧过程。两水期底泥耗氧中化学耗氧起主导作用。同温、同流量条件下,平水期的底泥耗氧速率略低于丰水期。由实验推导出两水期底泥耗氧速率与温度及流量之间的关系为:SOD丰=0.4945×1.0058^(T-20)(T≤  相似文献   

11.
以2-n-丙基酚为研究对象,分3个质量浓度系列研究其在人工模拟海水中的耗氧特性及降解过程.试验结果表明,在该模拟海水体系中,ρ(DO)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ρ(DO)变化过程与2-n-丙基酚的生物降解过程密切相关,ρ(DO)最低值出现在2-n-丙基酚降解率达85%~90%的阶段.2-n-丙基酚在该体系中的生物降解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其生物降解速率与2-n-丙基酚初始质量浓度有关.2-n-丙基酚初始质量浓度增加,生物降解速率下降,滞后期和半衰期也相应延长.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有机化合物生物降解的性能,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和误差2反向传递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以基团代码作为结构描述符,分别拟合,预测一批硫芳香族化合物的一级好氧生物降解速率常数。  相似文献   

13.
镇江市新区第二污水处理厂入网企业废水毒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镇江市新区第二污水厂进水主要是新区化工园区的混合化工废水,针对生化系统经常遭受异常进水或毒性物质冲击的情况,提出了以耗氧速率(OUR)及COD去除率和硝化速率评价污水可生物降解性的方法,以提高活性污泥系统的处理效率和运行管理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六类化工企业废水的毒性大小顺序为农药类﹥电子类﹥染料类﹥造纸类﹥橡胶类﹥酒精类。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试图从几种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结构,找出其生物降解的规律,并对它们的耗氧速率、氧化过程、氧化率、分解与合成的关系等生物氧化特性进行测定和分析。一、试验方法本试验主要采用国产 KW-2圆型微量呼吸仪,在30℃条件下测得的各种基质对氧的消耗量,反应瓶内加入浓度为6g/l 的污泥悬  相似文献   

15.
杨丽标  雷坤  孟伟  富国  于涛 《海洋环境科学》2016,35(6):868-875, 881
通过室内培养测定泥水界面N2通量,研究了黄河沉积物的反硝化速率,分析了沉积物反硝化速率与上覆水碳、氮浓度和耗氧速率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对照处理(CK)平均反硝化速率为14.81±9.43 μg N/m2/h。碳、氮添加处理中,N1(4.5 mg N/L)和C1(2.4 mg C/L)沉积物反硝化速率最高,均值分别为21.99±12.45和24.33±14.38 μg N/m2/h。理论上,NO3-N和溶解性有机碳添加浓度分别为9.8和4.0 mg/L时沉积物反硝化作用最大,且反硝化作用的最佳碳氮比为2.3。不同碳、氮水平上沉积物反硝化速率与耗氧速率的响应关系并不一致。低碳氮水平下反硝化速率与耗氧速率显著正相关;低碳、高氮水平下反硝化速率与耗氧速率不相关;而高碳、低氮水平下反硝化速率则与耗氧速率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发酵的腐熟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堆肥是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对包括COD、VM、淀粉、纤维素、碳氮比和温度、水份、耗氧速率等8个堆肥过程控制指标的综合研究,提出:耗氧速率是一个合理可行,易于工程上应用的堆肥腐熟度指标。当堆肥达到腐熟时,其耗氧速率为0.02~0.1△O_2%/min。其值的变化,与堆肥有机物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7.
利用耗氧速率判断好氧堆肥腐熟度的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利用耗氧速率判断堆肥腐熟度的可行性 .试验中堆肥高温阶段持续 6d以上 ,达到国家《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 (GB795 9 87)》的要求 .堆肥过程中铵态氮含量下降、硝态氮含量上升 ,1 1d后 ,堆肥DOC含量为 0 5 %左右 ,种子相对发芽率达到 80 %以上 ,表明堆肥达到腐熟 .升温阶段前期 ,耗氧速率呈迅速增加的趋势 ;升温阶段后期和高温阶段前期 ,耗氧速率维持相对稳定 ,高温阶段中期、末期耗氧速率开始下降 .相对发芽率验证表明 ,在堆肥高温阶段末期 ,耗氧速率下降到 1 0 0 μL·L-1 ·s-1 以下 ,此指标可以作为堆肥腐熟的标志 .以耗氧速率代替传统的测量堆肥的理化、生物指标来判断堆肥腐熟度不需要采样、分析等复杂手续 ,将以往的需要几天才能获得腐熟状况变为实时、在线监测 ,对堆肥技术的实际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红斑(票页)体虫是活性污泥中最高等的生物之一。对比试验表明,红斑(票页)体虫接种到污泥中作间歇式培养,其生长规律和纯种微生物的间歇培养很相似。考察污泥的内源呼吸耗氧速率和其中的红斑(票页)体虫密度发现,污泥的内源呼吸耗氧速率最快并不是在虫体密度最大时,而是在虫体密度快速增加时。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贡献因子的方法,对氯苯驯化污泥中氯苯类同系物共存时对氯苯生物降解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邻二氯苯、间二氯苯的共存有利于整个体系的降解,但氯苯的耗氧速率有所降低,竞争和共代谢作用是它们的作用机制;对二氯苯、1,2,4-三氯苯的共存会抑制整个体系及氯苯的降解,抑制作用是它们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0.
李志华  刘芳  郭强  谭周权  吴杰  张婷  王晓昌 《环境科学》2010,31(7):1561-1565
以葡萄糖为唯一碳源,采用放线菌酮和硫酸链霉素作为真菌、细菌抗生素以抑制其活性,以基质诱导耗氧速率为考察指标,以好氧污泥、土壤污泥以及厌氧污泥为研究对象,对选择性抑制技术测定活性污泥中细菌、真菌分布的适用性进行了系统评估.随抗生素的投加,好氧污泥和土壤污泥的耗氧速率减小,厌氧污泥的耗氧速率反而增大,此方法对厌氧污泥不适用.当放线菌酮为1mg/g、硫酸链霉素为2mg/g时,抗生素对好氧污泥的抑制功效即D值为1,但并不能通过改变投药量使土壤污泥D值接近于1,说明所用抗生素对好氧污泥活性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而对土壤污泥活性抑制不具选择性.结果表明,选择性抑制技术能够用于测定好氧活性污泥中细菌和真菌的数量分布,但也存在着抗生素抑制作用失效、不完全抑制和实验结果精确度不高等问题,因此需要在抗生素选择、微生物活性指标选择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