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城市污水生物脱氮技术研究采用悬浮载体活性污泥法工艺(SCAS)和吸附活性污泥法(BSAS)脱氮工艺对城市污水进行的脱氮试验表明,后者具有更好的脱氮能力。吸附活性污泥法脱氮工艺(BSAS)是依据微生物的生理特性和反硝化作用原理而设计的工艺,根据贮存—代...  相似文献   

2.
对缺氧生物吸附活性污泥法(ABSAS)生物脱氮系统中的硝化作用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有机物氧化优先于硝化作用,有机物对硝化作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异养氧化菌对硝化菌的竞争性抑制。但生物脱氮工艺中的初级缺氧反应对硝化作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且初级缺氧段中的反硝化作用愈强,则由缺氧段进入好氧段后,硝化作用进行的愈强,此特性可用于生物脱氮工艺的设计中,以提高硝化作用能力。  相似文献   

3.
随着石油化工产品的增加及深度加工,其排放污水中NH3-N经中和沉淀,生化处理后仍达不到国家排放标准。为促使石油化工外排污水NH3-N达标,提出了A/O生物膜脱氮、过氯化脱氮、碱化曝气吹脱脱氮及程序间歇式多级生物氧化法脱氮(简称生物氧化法)等技术,经过小试、中试及局部生产性试验,取得了明显的脱氮效果,在源头来水水质较稳定的情况下,可确保外排污水中NH3-B达标。  相似文献   

4.
缺氧/厌氧/好氧工艺的脱氮除磷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实验研究缺氧环境倒置,来比较对A/A/O工艺脱氮除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A/A/O(厌/缺/好)工艺相比,倒置后的工艺具有更好的脱氮除磷效果,在同等条件下,倒置系统的出水中PO4^3-P明显降低,而比反硝化速率却可30-50%,该文还进一步揭示了聚磷微生物在各种环境下的释磷和吸磷规律及其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人工土模拟柱对污水中氮去除的主要机制。试验结果表明,在脱氮的各种机制中,生物硝化-反硝化起着较重要的作用,对全N的相对去除率为50%,对NH^+4-N的相对转化去除率为69%;对SS的物理截留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厌氧-缺氧-好氧处理城市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厌氧-缺氧-好氧中试反应器系统对城市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此系统可去除90%总COD,89%TSS,93%VSS,氮和磷的去除率分别为80%和40%。在此系统的缺氧相污泥中,脱氮硫杆菌的最高含量,最高脱氮作用率,氧化Na2S的最高浓度,S^2-的最高污泥负荷率分别为1.1×10^8/gVSS,3.6mgNO3^-/gVSS·h,1750mg/L和25mgS^2/gVSS·d。  相似文献   

7.
以自制PAN-基聚丙烯腈活性碳纤维ACF-PAN(ACF-活性碳纤维、PAN-聚丙烯腈)和改性处理的ACF-PAN吸附SO_2,借助IR、x-光电子能谱分析等研究ACF-PAN改性处理及吸附SO_2前后表面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各型ACF-PAN吸附SO_2的活性中心为表面结构中的含氮官能团以及引入的金属氧化物,其吸附机理是活性氮催化或电子传递。  相似文献   

8.
固定化硝化菌去除废水中氨氮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4  
采用聚乙烯醇-硼酸包埋固定化法,选用PVA为包埋载体,粉末活性炭作为无机载体,包埋固定A/O生物脱氮系统中的再经驯化过的硝化污泥,制成固定化硝化菌颗粒。  相似文献   

9.
江明  邵群 《环境科学学报》1999,19(2):205-209
对淮南煤矸石低温焙烧酸浸脱杂并电解生产Al-Si-Ti合金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工艺生产Al-Si-Ti合金切实可行,关键在煤矸石中杂质的脱除,焙烧温度是影响脱杂的主要因素。在300-450℃之间能取得最佳脱杂效果,其杂质问题由10%左右降低到1.5%以下;脱杂煤矸石在温度为1000℃左右、阴阳极电流密度分别 为0.7和1.0A/cm^2电解条件下能被还原并共同沉积形成合金,所得合金化学组成符  相似文献   

10.
城市污水间歇曝气生物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常温下采用回归正交法对间歇曝气活性污系统(IAS)处理城市污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IAS中,处理出水中的NH3-N随曝气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而用在ηcoD≥90%时,系统具有较为明显的脱氧效果,这一结果对调整IAS的工况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分子扩散法捕集环境中SO2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吸收膜容量研究表明,用10%(V/V)三乙醇胺十丙酮或10%(W/V)NO2CO3作吸收剂,在15℃,绝对干燥空气条件下测得两种采样器的感受(α),1^采样器α1(TEA)0.3043PPm.h.μg^-1(SO^2-4),α2(Na2CO3)0.2963ppm.h.μg^-1(SO^2-4),2#采样器α2(TEA)0.7893PPm.h.μg^-1(SO^2-4)α2(Na2CO3)0.866  相似文献   

12.
缺氧生物吸附活性污泥法生物脱氮工艺中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生物作用机理,提出缺氧生物吸附活性污泥法生物脱氮(ABSAS工艺)工艺,在小试的基础上,进行了中试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强化缺氧吸附作用可提高反硝化作用速率,在仅有污泥回流而无硝化混合液回流的前提下,TN去除仍可达60%~80%。在冬季(8~13℃)进水NH4-N60mg/L左右、HRT10小时时,NH4-N去除率达88%以上,出水小于15mg/L。此工艺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可在设备投资增加不大的情况下,实现将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改造为具有生物脱氮功能的工艺  相似文献   

13.
两相颗粒污泥UASB结合离子交换工艺及模型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虹  伦世仪 《环境科学》1995,16(2):11-14
运用两相颗粒污泥UASB反应器结合离子交换(TP-UASB-AE)新工艺处理配制葡萄糖废水取得了容积有机负荷达62g/(L·d),COD去除率为91.5%的高效能和过程高稳定性。对TP-UASB-AE工艺的各个单元均建立了反应器级的控制数学模型,并实现了整体工艺的系统模型化控制,其系统模型化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为2.2%。运用系统控制模型可对工艺过程进行精确和方便的调节,也是工程放大设计和自动化控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设计A/O生物脱氮工艺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生物脱氮的基本原理及A/O脱氮工艺的特点,讨论了A/O工艺的合理设计问题,并介绍了脱氮效率,缺氧池,好氧池及需氧量计算所采用的公式。  相似文献   

15.
黄志国 《福建环境》1995,12(4):12-13
A/O系统是厌氧(缺氧)-好氧系统的英文简称,是国外在七十年代开发应用的废水生化处理新工艺。与普通活性污泥法相比,它不仅具有去除有机物(COD和BOD)的高效性外,还具有脱氮除磷,减少能耗,污泥不易膨胀,沉降性能好,污泥适合作长效肥料等优点,并适合于现有污水处理厂的改建。  相似文献   

16.
CFC替代物质的开发(续)TheDevelopmentofCFCSubstitutes(Continuation)¥AkiraSEKIRAandNobuoISHIKAWA5.2发泡剂领域的碳氟化台物类替代物在发泡剂领域,CFC-11约占60%,CFC...  相似文献   

17.
共生细菌SB_1接种在0.3%聚乙烯醇(PVA)培养基中,30℃摇床振荡培养(500mL三角瓶)或发酵罐(1000L)通气培养时,PVA氧化酶产生的高峰在48h或40h.离心收集的上清液采用40%-50%饱和度的硫酸铵分级沉淀DEAE-Sephadex离子交换柱和Cibacron蓝-Sepharose4B亲和柱层析等纯化步骤,PVA氧化酶收得率30%,比活力提高31倍,该酶经凝胶电泳后,用硝基四氮唑蓝进行活性染色,呈现四条谱带,PVA氧化酶与PVA作用,可释放H_2O_2,同时伴随着粘度降低,PVA氧化酶反应的最适pH为7.0,最适温度为40℃,该酶置-5℃贮存较稳定,贮存500天,其活力仍保留近50%,在所测试的金属离子和化学试剂中,Pb ̄(2+)和水杨酸可使PVA氧化酶活力完全丧失。而Ba ̄(2+)与NaN_3则对酶活力有较强的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18.
高盐度、高氨氮肠衣废水的治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盐度、高氨氮肠衣废水经过简单的絮凝预处理后,进行PAC-SBR生化处理。在原水Cl ̄-,NH_3-N,CODc_r浓度分别高达9000mg/L,145mg/L和2000mg/L时,预处理CODc_r可去除30%以上。生化法取得了95%以上的NH_3-N去除率及90%左右的CODc_r去除率.脱氮效果显著,Cl ̄-对系统的生化能力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黎雯 Schr.  KW 《环境科学》2000,21(4):69-72
将采集的环境样品分作3份,1份用于高色辨色质联用多离子检测测定二恶英的毒性当量浓度TEQ,另2分别用7-乙氧基-异吩恶唑酮-脱乙基酶(REOD)活力诱导法和酶免疫法(Enzyme ImmunoAssay,EIA)进行生物测试。结果表明EIA和REOD这2种生物试验方法均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很宽的线性范围,比较Micro-EROD分析结果与化学分析结果以及EIA分析结果与化学分析结果,发现Micro-  相似文献   

20.
SBR法处理中药材有机废水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SBR法对中药材有机废水进行了研究。考察了CODCR、BOD5、SS、NH3-H的处理效果,以及PH、水温、污泥负荷等条件对去除率的影响。运行结果表明,PHO 6.0-9.0、t为15-30℃、污沁荷0.3kgBOD5/kgMLSS.d,运行程序:进水0.5h(限制曝气)、曝气10h、脱氮1.5h,沉降0.5h,排水0.5h、闲置11h,周期时间24h时CODCR去除率88%、BOD59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