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标准 GB5817—86《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是劳动保护科学管理的一项基础标准,是确定生产作业场所内工人接触粉尘危害程度的依据。1991年我厂对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进行了分级.一年的工作实践使我们体会到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注意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GB/T5817-2009《粉尘作业场所危害程度分级》经国家标准委批准,已于2009年12月1日开始实施。该标准是对GB5817-1986《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标准的修订。该标准将粉尘浓度超标倍数作为粉尘作业场所危害程度的分级指标,有助于企业加强粉尘作业场所分级管理,改善作业场所环境条件,保障职工身体健康,促进企业和谐发展,也为职业健康监督管理部门对粉尘作业场所的监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搞好辽河油田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工作,我们按国家标准《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的规定,于1989~1990年对辽河油田下属七个大生产单位的铸造、汽修、金属预制、混凝土预制等21个粉  相似文献   

4.
生产工人长期接触水泥粉尘可引起水泥尘肺等职业病,为了解水泥行业粉尘危害的现状,我们对本市水泥行业进行了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调查。1概况莱芜市共有水泥企业12家,年产水泥60万吨。本次调查检测企业12家,检测粉尘作业点129个,进行粉尘分级的岗位93个,调查粉尘作业人员1244人,占职工总数的65%。2调查方法严格按照国家标准GB5817—86《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GB5748—85《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及LD84—1995《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检测规程》的要求,测定…  相似文献   

5.
问:从今年四月份开始,全国将有60多家大中型企业开展有毒作业分级试点工作,这是继前几年劳动部主抓的高温作业分级、体力劳动强度分级和生产性粉尘危害程度分级之后,又一项职业卫生的重要工作。请您给我们的读者谈一谈,什么是有毒作业分级? 答:简单地说,有毒作业分级,就是将企业的有毒作业按作业人员实际的受危害程度分出档次,根据轻重缓急、区别对待的原则,采取相应的技术性措施和政策性措施,促使其逐步改变现状,减轻职业危害,保证职工的身体健康,国家标准GB12331-90对有毒作业分级工作的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作了明确部定。 问:对工业毒物…  相似文献   

6.
1 问题的提出 《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GB5817—86)中,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的确定,主要是通过分级单元的粉尘浓度、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SiO_2(F)]的百分含量以及工人接尘肺总通气量三项指标来综合反映的。依据标准,对于生产性粉尘工人活动范围小(仅有一个粉尘浓度测点),单品种物流生产工艺的分级单元,上述三项指标是容易确定的。但实际工作中,并非所  相似文献   

7.
我厂是冶金工业部、四川省劳动厅、四川省冶金工业厅、德阳市劳动局开展粉尘危害分级工作的试点企业,分级工作从1991年4月开始,于1991年10月告一段落。 1.分级试点前的准备工作 (1) 提高认识。粉尘危害分级是一项涉及面广,群众性强,工作量大,技术要求高的工作。因此,提高职工对粉尘危害分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是十分必要的。我们组织全厂职工及有关人员特别是职能部门工作人员认真学习标准,使他们认识粉尘危害分级  相似文献   

8.
综合调查测算表明──改善企业工作环境产生经济效益本刊讯受劳动部职业安全卫生监察局委托,湖北省襄樊市职业安全卫生检测检验站用3年多时间,对84家企业1307个工种(岗位)的粉尘、毒物、高温对人体的危害程度,进行了定性检测分级和分析研究。并对这些企业30...  相似文献   

9.
通过工作场所的职业卫生调查,结合该碳酸钙粉体厂现状,运用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验以及职业病危害分级方法进行分析,粉尘、噪声是该碳酸钙粉体厂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该碳酸钙粉体厂职业病危害防控应从职业病危害工艺点着手,采取有效对策,特别应加强对粉尘和噪声的防护。  相似文献   

10.
李少平 《安全》1995,16(5):29-30,38
1 问题的提出 为加强测尘工作的科学管理,国家颁发了《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GB5748—85)和《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GB5817—86),这对指导实际监测工作,正确地、科学地评价作业场所的粉尘危害程度,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实际监测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  相似文献   

11.
GB5817《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是劳动保护科学管理的一项基础标准。自1986年11月1日起在全国正式实施 ,十几年以来 ,全国各省、市都以GB5817为依据积极开展了粉尘分级工作。由于GB5817国家标准是概括性的 ,不可能把每一个具体细则都写入标准 ,所以在实际工作中 ,分级工作检测人员对标准理解的程度和执行尺度不同 ,造成分级结果相差悬殊 ,也有可能效率低、消耗大 ,甚至影响企业正常生产 ,使开展推广这项工作受到很大阻力。粉尘作业分级需要进行粉尘浓度的测定、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分析化验、接尘时间…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行的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GB5817—86)是基于当时的检测手段和对粉尘的认识而制定的。随着作业环境粉尘治理工作的发展和粉尘检测方法与手段的不断完善,以及人们对粉尘危害机理认识的深入,该分级存在的许多不足逐渐暴露出来。这主要是由于该分级依据的是采用短时定点采样测得的粉尘作业场所的全尘环境浓度。例如在水泥企业,由于作业环境空间的粉尘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不同的空间也表现出不同的粉尘浓度值,因而采用短时定点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 最近,湖南省在进行岗位结构工资制要素的测评工作中,决定将劳动环境和劳动强度列为这项工资制度五大要素中的两大组成部分。 测评这两个要素的依据,是《高处作业分级》《体力劳动强度分级》《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和《有毒作业分级》等国家标准。这项测评工作指定由劳动保护监察部门组织进行。测评的结果,作为确定岗位结构工资的根据。湖南省将劳动环境和强度作为岗位结构工资的要素@吴官保  相似文献   

14.
学习矿山安全法搞好矿山粉尘危害程度分级屈淑婷(劳动部矿山安全监察局北京100716)尘毒危害贯穿于人们生产劳动的全过程,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近年来在矿山呼吸性粉尘个体监测上做了大量的工作,监测个体呼吸性粉尘,作为一种测定方法得到国内...  相似文献   

15.
1991年,我省重点抓了粉尘分级的试点工作,各地、市在完成危害严重企业的摸底工作后,各选择两个行业进行试点。省里确定一市一地和两个重点企业试点。已基本完成既定的工作任务,共测企业510个,岗位2618个。 根据现行制度,对企业粉尘危害.劳动部门要进行分级监测,卫生防疫部门要进行卫生检测,环保部门要进行环境质量监测。几家进行的工作相近,这个前面走,那个后面来,都要收费,企业负担太大,又浪费精力。我们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要求地、市劳动部门采取协同、联合、借用的方式开展工作,即地、市劳动部门主动找有关部门组成联合小组,共同工作;对于…  相似文献   

16.
呼吸性粉尘是指作业场所空气中符合BMRC曲线透过率的固定微粒,即指能够到达肺泡,并引起尘肺的粉尘,一般指小于5μm的粉尘粒子。矿山呼吸性粉尘危害程度分级是按粉尘的种类,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高低和作业场所呼吸性粉尘接触浓度超标倍数等三个因素进行划分。  相似文献   

17.
尘肺病危险环模型与尘肺病预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尘肺危险环模型的结构,原理,并以尘肺危险环模型为基础,从呼吸性粉尘危害程度分级,呼吸性粉尘监测与治理及呼吸性粉尘管理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尘肺病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尘肺危险环模型的结构、原理,并以尘肺危险环模型为基础,从呼吸性粉尘危害程度分级、呼吸性粉尘监测与治理及呼吸性粉尘管理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尘肺病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9.
随着冶金企业规模的扩大和接尘人员的增加,粉尘危害,尤其是呼吸性粉尘对作业人员的危害日益突出。治理呼吸性粉尘必须对呼吸性粉尘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针对冶金工厂实际情况,经过现场实验调查、数据统计分析,探讨了冶金工厂作业场所呼吸性粉尘的危害程度。建立了冶金工厂采用划分粉尘单元确定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方法和采用餐尘危害程度分级评价呼吸性粉尘危害程度的方法。同时对国家呼吸性矽尘卫生标准在冶金工厂的实旋提出了扩档建乩  相似文献   

20.
为加强供电企业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的科学管理,参考现有国家标准,结合对不同地域环境特征所致职业危害因素的差异性分析,建立了基于地域差异的供电企业职业危害因素分级体系。针对中国26个地区的等级分析结果表明,高温、低温、紫外线分级呈现显著的地域差异。其中,高温分级和低温分级与当地温度相关,高温分级呈现南高北低的态势,而低温分级呈现北高南低的态势;紫外线分级与中国整体地势高低相关,基本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态势;就粉尘分级而言,除了新疆地区土壤沙化导致的等级较高外,其余地区基本与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密切相关,其中以京津冀为代表的地区达到最高等级。研究结果可为各地区职业危害防护用品选择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