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旅游灾害事件成灾模型的建立及解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秦志英  龙良碧 《灾害学》2004,19(4):72-76
在我国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旅游灾害事件频发已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关注.根据灾害学原理和对旅游灾害事件成灾机制的研究,建立旅游灾害事件成灾模型,将在成功防范和减轻旅游灾害事件的损失方面发挥巨大作用.该模型主要就旅游灾害事件的基础条件、旅游灾害的诱发因素、旅游灾害的承灾体、旅游灾害损失类型、以及防灾减灾有效措施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郝俊卿  唐涵  董亚梦 《灾害学》2021,(1):134-138,144
如何进行旅游灾害管理是全球旅游目的地共同关注的问题.首先界定了旅游灾害管理的概念,然后在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中分别筛选了168篇和180篇中英文文献,采用知识图谱文献可视化分析方法,绘制了发文量、作者和发文机构,以及关键词共现图谱.研究认为,国内外旅游灾害管理研究集中于旅游灾害风险、旅游风险评估、灾害...  相似文献   

3.
《灾害学》2019,(3)
为了降低旅游目的地受灾害影响而造成的损失,需要研究并分析突发性自然灾害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该文提出了突发性自然灾害对旅游目的地影响的机制研究方法,分析了突发性自然灾害在各个方面对旅游目的地造成的影响,通过抵抗刚性系数构建突发性自然灾害对旅游目的地人口的影响模型,得到在突发性自然灾害发生期,旅游目的地人口数量不断减少,人口增长率为负,呈下降趋势。通过索罗模型分析突发性自然灾害对旅游目的地经济造成的影响,得到受灾程度越大旅游目的地的经济损失越大,经济增长率越低。通过汶川8级地震和印度洋海啸两例实例的分析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更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4.
准确掌握自然灾害致灾因子强度、影响范围以及持续时间等灾害事件与过程信息,是开展区域灾害预警预测、减灾救援以及灾后重建等工作的基础。目前还没有一种通用的时空数据模型,能够对台风等过程性自然灾害事件进行建模。以"201319"号"天兔"台风灾害事件为例,设计了一种基于元组时间标记法的台风灾害事件与过程的多尺度时空数据管理模式,并运用扩展SQL语言,将台风灾害影响区域等灾害事件的过程性信息按不同空间尺度同步存储,为台风灾害事件的历史回溯、数据共享与可视化以及风险区划等提供可靠、高效的过程数据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全球重大毒性灾害及其历史教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志诚 《灾害学》2002,17(1):76-81
本文回顾了20世纪世界41个国家发生的200起重大毒性灾害,分析研究了毒性灾害种类的历史演变、成因与特征,及其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造成的重大影响和与经济损失。研究表明,随着科技发展与经济的全球化,21世纪将是毒性灾害频繁发生的时期,应从历史事件中汲取经验教训,采取果断有力措施,减少毒性灾害的发生,减轻毒性灾害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6.
《灾害学》2021,(3)
山地旅游在全球旅游发展格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山地旅游目的地面临着严重的游憩风险和游客安全问题。以我国著名的山地旅游目的地秦岭为例,分析游客的灾害风险感知及其影响因素。首先,提出旅游灾害风险感知的三个假设并构建理论模型;然后,通过问卷调研和档案式实证法,验证假设和理论模型;研究认为,游客情感依恋、灾害信息质量两个因素对秦岭山地旅游灾害风险感知具有正向影响作用,同时旅游灾害风险感知与游客行为倾向呈负向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7.
台风灾害是影响我国沿海地区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为了更加科学地认识台风灾害引发的各类风险与影响,把握台风灾害演化的路径及其防控重点,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灾害复杂网络进行风险分析的方法。基于1980—2020年间对深圳市造成影响的台风灾害,将灾害事件作为网络节点,事件关联关系为网络连接边,构建深圳市台风灾害复杂网络。引入复杂网络特征参数,构造台风灾害演化网络的节点综合重要度和连接边脆弱度。基于灾害事件发生概率和风险减缓因子构建了深圳市台风灾害链风险评价模型,对深圳市台风灾害演化过程中较为典型的灾害链条风险值进行了定量的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识别出台风灾害网络中的重要环节,得到风险较高的灾害演化链条,为防灾减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宁夏中北部风沙灾害潜在风险区域对比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稳定性和承灾体脆弱性三个方面对宁夏中北部地区风沙灾害的潜在风险进行了区域对比评价,结果表明:(1)银川市辖区西部、永宁县西部和惠农县为风沙灾害高风险区,石嘴山市辖区、贺兰县、盐池县和吴忠市辖区风沙灾害潜在风险居中,平罗县东部、陶乐县中部、灵武市西部风沙灾害的潜在风险相对较小;(2)风沙灾害潜在风险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某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风沙活动,防治风沙灾害;(3)通过对影响风沙活动及其危害的自然和人文因素的分析,可对未来风沙灾害的潜在风险进行预测,并为针对性防沙减灾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上,从可操作性角度提出了风沙灾害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基于灾害演化网络的风险分析方法,针对城市暴雨灾害的演化过程进行了风险分析。利用复杂网络理论构建北方城市暴雨灾害演化网络模型,将危机事件分为三个等级,并探讨了事件级别和出入度的关系;分析城市暴雨灾害链演化特点和暴雨危机事件后果蔓延规律,得到关键危机事件和演化链。结果表明,交通堵塞是我国北方城市暴雨灾害系统中关键危机事件;暴雨灾害演化系统存在短链、长直链和循环链三种结构,其中循环链中的危机事件互为因果,可自行激化,是灾害演化网络控制的关键结构。  相似文献   

10.
发展中国家灾害经济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何爱平 《灾害学》2000,15(2):91-96
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经济技术落后,酱稀缺,抗灾能力低,防灾意识不强,加多不合理经济活动对环境的过度干预以及发达国家转嫁环境灾害和社会危机,致使发展中国家产生灾害的潜在因素日益增加,灾害的成灾损失越来越严重,灾害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与经济因素对灾害的影响都在日益加深,形成恶性循环。本文从经济学角度提出了防灾减灾就采取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1.
2005年5月2日峨眉山风景名胜区内通往主景点的公路边坡暴发了一次崩塌灾害,崩塌土方量约4 000m3,灾害导致大量旅客滞留,对旅游业造成了一定的损失。5.2公路边坡崩塌灾害不是偶然形成的,而是地质因素、地貌因素、气象因素和人类活动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激发因素——暴雨、开采石灰石挖空山体的不合理经济活动、有利的地质条件——两地层交接部位和地形条件——山高坡陡等综合作用的结果。针对本区的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提出了防灾、减灾对策,具体分为应急处理和远期治理。  相似文献   

12.
Tourists are particularly vulnerable when natural disasters occur in regions that they are visiting. It is assumed that they lack awareness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actions that they need to take in such circumstances.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responses of tourists in times of disaster, building on empirical data collected through large‐scale surveys conducted in Bali and Yogyakarta, Indonesia, in 2015. Both are important tourist destinations in the country that have suffered major disasters in recent years. The different types of responses to these events are framed using a grid/group analysis stemming from cultural theory. The study resulted in three key findings: (i) current disaster management planning largely follows a single rationale; (ii) tourists are not a homogeneous group, but rather a complex, diverse, and dynamic body of stakeholders; and (iii) the focus of disaster management planning should shift from a single rationale to a polyrational methodology. Disaster managers need to consider, therefore, these different aspects in the context of preparedness.  相似文献   

13.
2000-2007年省级区域自然灾害灾情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然灾害是严重影响人民正常生产生活、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突发公共事件。区域自然灾害评估对于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区域灾情进行了综合评估,归纳总结了区域灾情分布规律。选择受灾人口、死亡人口、紧急转移安置人口、农作物受灾面积、农作物绝收面积、倒塌房屋、损坏房屋和直接经济损失等8个基本指标参与区域灾情评估,并利用灾情综合指数法构建了灾情指数,其中绝对指数反映了区域灾情的绝对强度,相对指数反映了区域灾情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影响程度。用灾情指数综合评估了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带以及省级区域的灾情强度和空间分布规律,认为西部区域受灾程度最大,自然灾害对其的影响程度最深,其次是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文章利用综合灾情的绝对指数和相对指数的对应关系,将我国大陆地区的31个省级单元划分为4类地区,即灾情总量较大且对本地影响较大、灾情总量较大但对本地影响较小、灾情总量较小但对本地影响较大以及灾情总量较小且对本地影响较小等4种类型。文章给出的灾情区域分布规律符合灾害系统理论,特别反映了承灾体的暴露度、脆弱性和抗灾能力是区域灾情强度的决定因素。评估结果与区域实际情况相符,说明所给出的灾情指数评估法是评估区域灾情强弱的合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区域灾情评价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然灾害发生的次数和灾害种类与灾情强度密切相关,因此有必要对灾情强度进行合理的评价。首先用灾次指数Di和灾种指数Di′来量化单灾种的多发性和多灾种的群发性,提出了计算Di和Di′的方法,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量化灾情强度指数Q的模型,该模型适用于单区域和多区域中多种灾害发生的情况。对北京市怀柔、平谷和海淀3个区进行了模型的实例应用,考虑洪灾、冰雹灾和旱灾3种灾害情况,结果表明,怀柔区的灾情强度指数高于平谷和海淀区,3种灾种中冰雹灾的灾情强度指数高达42.76%。  相似文献   

15.
蔡影  蒋梅英 《灾害学》2019,(4):64-67
通过泥石流灾害模拟模型与灾害损失率计算方法了解旅游景区的损失状况,研究自然灾害对旅游景区的破坏作用。旅游景区洪灾模拟模型由分流模型与汇流模型构成,根据泥石流多相流成分中固液两相分离原则构建泥石流分流模型;引用DEM数据得到泥石流流域栅格的汇流方向,根据经验模型计算汇流用时,采用八方向方法获取河道信息,基于这些数据构建泥石流模拟的汇流模型,采用ArcGis软件实时呈现该模型的泥石流灾害模拟效果;结合ArcGis软件显示的灾情数据,采用洪灾损失率计算方法获取旅游景区自然灾害损失率。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计算旅游景区建筑损失率误差均小于5%,在有效模拟泥石流灾害的同时,可准确描述自然灾害对旅游景区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6.
Two suicide bombings in and around Taba, Egypt, on 7 October 2004 created a complex medical and organisational situation. Since most victims were Israeli tourists, the National Emergency and Disaster Management Division handled their evacuation and treatmen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event chronologically, as well as the organisational and management challenges confronted and applied solutions. Forty-nine emergency personnel and physicians were flown early to the disaster area to reinforce scarce local medical resources. Two hundred casualties were recorded: 32 dead and 168 injured. Eilat hospital was transformed into a triage facility. Thirty-two seriously injured patients were flown to two remote trauma centres in central Israel. Management of mass casualty incidents is difficult when local resources are inadequate. An effective response should include: rapid transportation of experienced trauma teams to the disaster zone; conversion of local medical amenities into a triage centre; and rapid evacuation of the seriously injured to higher level medical facilities.  相似文献   

17.
自然灾害综合区划的基本类别及定量方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依据区域灾害系统论原理,提出了以灾害强度、灾害势、抗灾力和灾度4个状态参量描述的区域自然灾害系统状态,建议以之为基础,将自然灾害综合区划分为灾害强度区划、灾害势区划、抗灾力区划和灾度我划4个基本类别、并结合自然灾害综合区划定量方法的讨论,以实例说明了上述基本类别类别划分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新疆近3年大风灾害灾度分析与区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龙  何清 《灾害学》2005,20(4):83-86
新疆是我国大风灾害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已往的大风灾害研究主要从自然学科角度进行较多,分析了大风致灾因子的主要来源、地理分布、强度、监测等,但缺乏从社会学科角度分析研究.本文以新疆2001~2003年发生的大风灾例为研究对象,以新疆15个地州市为研究单位,根据可操作性、可比性、可传递性原则选定的3种确定灾度指标的因子,采用综合评判的方法对各地州市大风灾害灾度进行计算和定量评价,并根据最大隶属原则把15个地州市分别划分为3个区域级重度风灾区、4个区域级一般度风灾区和8个区域级轻度风灾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